《青年教師培養計劃》

一、指導思想,

高素質的教有以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基本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議,是深入進行教育改學, 全面貫徹教育方計, 深化素質教育的關鍵, 重視對青年教滸的培養, 可加快教師隊伍的建設步伐。

根據學校對近年來進入的青年教師實行“導師”制的安排, 我將指導兩名年經教師的教學工作, 目的是使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 牢固樹立專業思想, 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 具有較高的教育, 教學水平。

二、青年教師的優勢與不足分析:

優勢方面:青年教師知識水準起點較高, 思想觀念較新,思維定勢較少,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 熱情商, 幹勁足, 上進心和創新意識

強。

不足方面:由於剛剛參加工作, 缺乏教育的實踐鍛鍊, 經驗少

業務不成熟, 教育教學能力有待於提高, 缺乏對社會變革的適應能為力和探索能力。

三、確定培養目標

(一)教學能力日標

1、分析教材的能力:能夠全面深入地分析、研教科書書, 教學大綱

2、實施教學能力:神態自然, 情緒跑滿, 舉止人方, 能夠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靈活地運用設疑方式,引發學生興趣, 激發求知慾。

(一)教學基本功目標

1、能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

2、具有專業特長基本功, 尤其是板書、教態。

(三)理論基礎目標:

掌握教育理論, 懂得教育規律, 不斷學習新的理論更新教育觀念, 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四)教育研究能力目標:

選擇恰當具體的教育研究課題

(五)遠景目標確定為四個方面:

1、積極的教學思想和紮實的專業知識。

2、富有創選性的思維能力和較強的教學能力。

3、成熟穩定的教師人格。

4、較為規範的教師教學要求。

四、確立培養原則

在制定青年教師教養規劃的同時, 結合實際情況, 選擇恰當的基準

點,在定基本原則。

1、方向性原則

即貼近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要, 以素質教育為核心。

2、發展性原則

即新教師通過培養獲得大幅度的提高, 發揮其長處, 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3、針對性原則

針對個體診斷開方, 因材施教。

4、持續性原則

即按規則腳踏實地, 循序漸進地開展工作。堅持持

久, 強調自修, 逐步提高教師素質, 逐步提高教學質量。

五、培養實施措施

1、 每學期聽指導老師的課不少於10節。

2、教學教案由指導老師審間。

3、對上課、備課等的檢查和指導。

4、組織青年教師業務學習。

5、每學年寫好一篇拜師心得或體會。

6、每學期寫好教育隨筆、家訪記錄等。

7、開展觀摩課、研討課、彙報課、競賽課活動, 相互學習, 在競爭中提高。

8、建立青年教師業務考核檔案, 每學期對青年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綜 合評價。

《青年教師培養計劃》


《青年教師培養計劃》


《青年教師培養計劃》

2020.3.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