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面对长期教育不听的学生,一不能体罚,二说教无用,三家长还不配合,该怎么办?

初现天才数学课堂


老师和家长密切配合就能教育好孩子?这本身就忽视了孩子,或者是学生这个主体因素。

应该是,三个方面密切配合,才有可能教育好学生。

只有老师教育,没有家长和学生的配合,就基本没有教育好的可能。


商君佐之


放弃,我就一个这样的学生。

自己一个不写,怎么说也不行,奖励也不行,比赛也不行,

试了很多方法,就是不写。后来我就把课堂和家庭都让她回家写完,想着家长能帮忙说说孩子。结果作业拿回来了,她爸爸写的,所有作业都是他爸爸写的。给她爸爸打电话,她爸爸说,孩子不写作业,我也没办法就替她写了。我说明了情况,希望得到配合。之后的作业不是没写,就是她爸爸写的。之后我就放弃了。她爸爸,学前班,,我是教毕业了。


清汤寡水132


以我多年当班主任的经验,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他们每每表现出来的顽皮与不驯,都是有原因的[微笑]。每次发生状况的时候,老师要先冷静,给孩子说话和申辩的机会,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就掌握处理问题的主动权,可以以退为进[碰拳]。现在的孩子不比以前的孩子单纯,即便通过教育他们知道自己不对,也要维护自己的自尊,不肯轻易承认。至于家长,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是家长的投射,所以怎样要家长配合也是需要智慧的[奋斗]。 作为老师或班主任,我们能改变他们多少,就去努力做多少,每天努力去发现他们身上的点滴进步[比心]。


春雨润生


我也教了几年书,后来辞职不干。我的经验是把这位学生安排到最后面,无视他的存在。如果他课堂不规矩,就让他在教室外面罚站,不要影响同学们听课。我是绝不打他了,也不再在他身上浪费口舌了,更不会被他破坏好心情,就当他是空气吧。如果他搞出大事,那自己解决不了,就交给校长去处理。



枫叶乱舞


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我向来的观点是犯错应当受罚,这个罚在承受范围之内,比如跑步,做俯卧撑,罚站等。曾经整个学校只有我这样做,结果学校领导对我很不满意,我知道他们怕出事,但我认为既是这样,别让我做班主任。

也曾遇到学生家长不配合,竟然向校长告状,说我每天发短信给家长是搔扰,这位家长是法院院长。校长责问我,直接叫我别发了,于是我只有停止了。

也曾遇到家长责问的,学生擅自离开教室,家长责问我是怎么做老师的,我直接问他怎么做家长,是不是他教孩子擅自离开,结果家长没话了,后来才找我道歉。

我始终觉得教育不可太软弱,教育须理直气壮进行,畏首畏尾是不尽责任。我做教师尽我的职责,一个人做事怕这怕那就做不了事。


宏石


森林里那么多树木,有多少棵是依靠护林员的护持长大的?!学习,无处不在,不独学校。我孩子他妈常感叹每个好学生差学生最终都有自己生存之道。她每天经过隔壁村的篮球场,都会看见当年一个学习拉尾的学生在整理快递件,他承包了一个快递点。老师,其实不必太担心自己的学生。


唵班则萨埵吽


这位老师,我们必须从几个角度分层次看问题:

一 从法律角度,保护教师自己的利益。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事故责任】中的第九条【学校责任】中提到了:

学校老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造成学生伤害,需要“学校”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所以我们绝对不能体罚,讽刺,辱骂,挖苦学生,不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一丝风险,保证我们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前段时间某地女老师用书本打了学生几下,到现在家长还不依不饶,前车之鉴!老师丢了工作,即使个人有再猛烈的教育意愿,再想把那几个孩子带入正途,也难有机会实施了。

因为几个不良学生,让自己失去了为优秀学生服务的机会,得不偿失。

二 贯彻素质教育观,不要急功近利。

现在国家从制度上引领,政策上支持素质教育,我们应该贯彻素质教育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咱们学过的“素质教育观”说的很明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创造潜能。

我在学习的时候非常喜欢这句话,这四个不同能够说明很多问题,我相信你懂,你肯定也会明白为什么家长和学生都不听你的。

每个人,都会轻易接受符合自己认知能力和利益的说法,屏蔽超出自己理解范畴和不符合自身利益的事情。

从沟通来说,你对家长和学生说的话,做的事,没在点上。得试着换一种能够打动他们的方法。

打动某人,有几种办法:让他感动,让他担忧,让他产生欲望都可以。

还有,不能急功近利,不要追求学生的学习有长足进步。素质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合格+特长”。大部分合格就可以了,再慢慢发掘学生的长处。

三 摆正心态,重新再试。

如果老师您还想再试,首先把姿态放正确,不要有“我是老师,在拯救迷途学生,家长和学生赶快配合我吧”的心理,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行加到孩子和家长身上。

然后,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要求来回答“怎么办”这个问题:

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学生和家长),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我们干这行,求个稳。


求稳老学霸


面对长期不听话的学生,教师如果寻求家长的帮助,一而再再而三的没有效果,那么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首先就是在。教育上虽然有一些专业性的方法和思想。但这也需要孩子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及家长的配合,呃,对于那些品行比较顽劣,性格上比较叛逆的孩子。通常老师的管教是非常吃力的。

叫上一个教师,有一些问题根本就处理不了,因为在管教方式上如果过于严格,那么会。触犯一些规定,体罚这些选择什么事不能去做。

但是父母通常不一样,父母具有他教育孩子的责任和权利,那么通常一些性格顽劣的孩子,父母如果严加管教加上一些科学性的指导的话。可以起到比教师更大的教育效果。甚至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或者是影响比较坏的问题,对孩子采取一些严厉的处罚来。教育孩子,使他认识到问题的错误以及吸吸取教训。

当然不同的孩子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有些孩子可以用说道理的方式去解决一些问题,而有的孩子可能需要一个体验的方式引导孩子去正确的解决问题。但是有些孩子就是需要严加的管教,才能引导他向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

所以那时候这时候非常难做,有的事情根本不是老师能够处理的,我们需要做的可能就是把家长的一个责任要引导起来,把他的教育观念要往正确的方向上引导。


思维数学小课堂


对于生性顽劣的孩子,给予触及灵魂的疼痛,才能助力他们的成长

面对长期教育不听的学生,一不能体罚,二说教不听,三家长不配合,怎么办?

对于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人搬出许多所谓的专家说的大道理,以道德之名,唱着高调,批评老师的无能,却没有一句谈及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和方法。这是看不起老师,不愿意当老师,不做老师的人,有资格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批评老师,可是他们忘了,他们今天有这样的本事,也是因为有那些没有本事的老师曾经教过她?他也忘了教师也是人,付出的时候也需要得到认可,也需要有获得感!这是在今天教育丧失尊严的悲哀。谁都可以指责老师,造谣黑老师。

作为资深教师和班主任,我不讲大道理,谈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

做任何事情,只要不缺热情,不失勇气,敢于担当,办法总比困难多。

首先,孩子的顽劣要追根溯源,去末逐本。通过有意无意的观察和分析,根据孩子在课堂的表现,早晚自习的状态,与同学的相处中的表现情态,参加集体活动的兴奋程度和表现情况,等等等等。摸清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动态,摸清情况底数,进行心理分析。搞清楚孩子的顽念是由于天性调皮?还是想在同学中刷存在感?还是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环境培育了他现在的性情?还是因为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产生过激反应显示的叛逆状态?还是因为某些特殊刺激对孩子的心理影响较大,产生的后遗症?一一摸排,然后对症下药,制定解决方案。

本人与家长一般都能友好相处,跟家长的相处也是一门艺术,学好这门艺术的前提必须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视学生如己出,以真诚和理解善待为钥匙,打开对方心门

个人观点,原创首发,今天先写到这里,如有需求在下方回复,我再一一回复


璞玉丸石


教师自己得有数,天有尊卑,人有贵贱,不信不行。教师授业解惑需要认真,但育人则既认真又不要太认真,既管又不要太真管,好孩子多用点心,对“三不”孩子则要小心,可能出力不讨好,出一次事,你就毁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