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是內蒙古的首府,聽上去很遙遠,想象中很西北。其實從北京馬甸兒上了“八高”一直開,不到五百公里就可以開進呼和浩特市區了,中午吃完烤鴨出發,晚飯就可以吃上正宗燒麥了!


呼市的著名景點,比如大召,席力圖召,五塔寺,將軍衙署,公主府,內蒙博物院等地,都在市區內,位置相對集中,距離不算很遠,去著比較方便。

斗膽介紹幾個去著不太方便的,呼市周邊的小眾景點,四個方向,都是開車當天能來回的地方,適合一天閒逛瞎溜達的那種遊玩線路。

呼市南——盛樂博物館,昭君墓,唐都尉府遺址,蒙牛工業園


從大召順路往南,出南二環沒多遠到昭君博物院了。(國道取消收費好幾年了,快到昭君墓的路上,竟然遇到了久違的國道收費站,久別重逢的感覺。繳費15元,如果想省錢,可以自行查導航。)

昭君博物院是新建的,裡面有漢代的昭君墓,還有新建的匈奴文化博物館,單于大帳,和親宮等。50元的門票讓我望而卻步,環繞了一圈兒,拍照留念。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坐落在格林格爾的盛樂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一座展示鮮卑歷史文化的博物館。北方遊牧民族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定都盛樂,就是現在的和林格爾。一千六百多年前,這兒就是咱們的首都啦。博物館館藏豐富,還有一處復建的彩繪墓室,非常漂亮。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博物館後面是唐代都尉府遺址。現存一些夯土城牆。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看完了古代的遺址,感受下現代的工業。蒙牛工業園,在和林工業區,距離盛樂博物館不遠。免費參觀,可以全面瞭解一下牛奶酸奶的生產過程,現代化的工業流水線,生產的時候還真是壯觀,讓人讚歎不已。如果有機會,強烈建議去參觀,尤其是帶小孩兒去感受一下。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蒙牛出來,附近有個草博園,出乎意料的好。一進入草博園大門,彷彿從呼市直接穿越到了昆明,溫暖溼潤,不僅有各種花草,還有各種科普介紹。冬天帶孩子在這裡面玩兒一天,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夏天這裡應該更美,看介紹還有野花谷,蚯蚓之家等景點,還有各種花朵和綠草!有機會再去吧!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和林格爾的燉羊肉比較出名,如果去玩兒的話,中午可以到縣城來盤燉羊肉解解饞,保證你到了晚上也不覺得餓哦!


呼市北——武川縣,四子王旗,葛根塔拉大草原


這個方向適合夏天行走,避暑線路,大草原的方向。

武川縣歷史悠久,特產莜麵,據本地人說專門為了吃莜麵去一趟武川也是值得的。

從呼市“零公里”往北,有呼武公路可以到武川縣(以前是國道,前幾年走的時候武川到呼市方向高速已經通車了,現在應該雙向都通了吧。)

到武川縣城轉向東北,順道行駛,可以到達四子王旗,還能到達葛根塔拉大草原景區。

王府舊址,門口有個老大爺收費(幾塊錢,記不清了)。裡面沒太多內容,就是個老宅院。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旁邊兒就是喇嘛廟,可以進去參觀。這裡應該不是旅遊景點,進去的時候請詢問一下是否可以進去參觀。周圍百姓唸經拜佛的場所。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再往北走,就是著名的葛根塔拉大草原了。慕名而來的可以直接拐到景區裡玩耍。

我不喜歡扎堆兒,就隨便找了一條小路開到草原的深處,沒人,只有藍天、白雲、綠草和小野花兒,耳邊是嗡嗡的風聲,還有螞蚱等昆蟲鳴叫和振翅的聲音。太陽曬著,風吹著,呆的久了就沒有剛下車的那份興奮勁兒了!


油菜花兒!遠觀非常漂亮,近處看要留神,會蹭一褲子黃色的花粉。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在草原更深處,覓到一家牧民,百年蒙古包很有意思,走進去聊聊天拍拍照。蒙古族大哥特別熱情地接待,小孩兒不敢獨自騎馬,大哥就翻身上馬,帶著孩子馳騁了一大圈兒。孩子大呼過癮!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路邊兒向日葵地,一眼望不到邊。豐收之後,這就是一袋一袋的炒瓜子兒呀!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草原上散養的羊群,最終的歸宿還是我們的餐桌。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村子,趕上一場二人臺演出。津津有味地看了半個多小時。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在內蒙乃至全國各地,經常能看到經營“四子王旗冰水煮羊”的餐廳,原產地就是這裡了。鮮羊肉現割,稱重,切小塊,入冰水鍋(帶著冰的水,也有用涼水沒冰的),煮開,撇去沫子,就可以蘸著小料開吃了,肉吃完了可以涮菜煮麵,火鍋的一種。

四子王旗,還是我國宇宙飛船迴歸地球的著陸場。神舟飛船探索宇宙回來,都是在這裡迴歸地球滴。這個是看新聞了解的,不確認是否公開供人參觀。


呼市西——土默特左旗,烏蘭夫故居

不知道土左旗的內蒙人,估計不多。

真正去過土左旗的人,估計也不多。

內蒙籍的一大部分領導,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

土默特左旗位於呼和浩特西邊兒,在呼市和包頭之間。是開國上將烏蘭夫將軍的故土。


按照公路上的指示牌,特意去參觀老人家的故居,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下午四點才到,一路上很擔心會不會錯過開門時間(在內蒙遇上好幾次展館下午很早就下班的情況),值得點讚的是,故居展館17點才下班,可以安安靜靜的參觀了。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老將軍家裡的車庫,還有場面。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除了故居,還有兩個展廳,詳細介紹了將軍的生平。如果有時間,去玩玩兒挺好的!


土左旗是從包頭到呼市的時候順路去的,還有兩個景點順帶介紹一下。

敕勒川博物館。在包頭東邊,呼市西邊,土默特右旗薩拉齊鎮,G6高速上近兩年才掛上的旅遊指示牌。特意趕過去參觀,到了發現關門,只有週二,週四,週六,開門迎客。其他時間閉館!真不知當地文化部門是怎麼計劃的?高速上指示牌把遊人招攬過來,卻不開門!真是無語。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這附近還有個著名景點,美岱召!就在高速路的北側,來來回回看到好多次了。這次敕勒川博物館不開門,正好順路過去看看!

美岱召在過去是個熱鬧的地方,這次是冬天去,幾乎沒有遊客!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站在後面的半山坡上,俯瞰美岱召。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在土默特左旗和右旗,沒研究有什麼好吃的!隨便找了一家燜面,小份實在是太大量了,關鍵是非常的美味~~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這一鍋燜面下肚,也是實實在在的,中午吃完晚上不餓那種!


呼市東——大窯遺址和白塔

坐飛機去呼市的人,肯定記得呼市的機場叫做“白塔機場”,為什麼叫做白塔機場呢?因為在這附近,確實有一座白塔!

機場在呼市東邊兒,白塔自然也在呼市東邊了!

白塔全名叫做萬部華嚴經塔,塔高55.5米,八角七級,磚木混合結構,樓閣式。第一層南面有塔門,篆書石刻“萬部華嚴經塔”方額,嵌於塔門的門楣上。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白塔附近有了飛機場,那這附近有沒有火車站呢?答案是,必須有!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記述一位老將軍晚年探訪白塔火車站,回憶當年被日本人追捕,在白塔火車站候車廳僥倖逃脫的故事。從而知道了呼市東郊,還有一座白塔火車站。


白塔火車站始建於1923年,是京包鐵路上的一座小站。1977年,隨著京包鐵路改線,此站退出歷史舞臺,隱沒在村落中的民房之間。

按照導航,在土路上走了好久,在村裡小衚衕裡找了半天,才看到這近百年前修建的車站。非開放單位,只能從黑色大門左側的小洞中一窺老站風貌。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還好能用手拿著手機伸進小洞,拍照片。風大,巨冷,生怕手機掉院子裡拿不出來。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站在院牆外的亂石堆上拍照。屋頂有民國十年陳世英書的匾額“白塔車站 PAITA”,圖片右側兩棵樹中間的圓形矮建築,是日本人修建的地堡。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百年老站,記錄著無盡的歷史,多少過客從這裡出發,路過,被抓,發生過的那些點滴故事,都沉浸在了那一片片安靜的民居中。用不了多久,京包高鐵就要正式通車了,一百年間,世界的變化真是太大了!

呼市東北方向,還有個大窯遺址可去。大窯遺址是參觀博物館出土文物的時候知道的。是中國北方一處重要的石器製造場遺址 。大窯遺址的發現把內蒙古人類活動歷史推前到60—70萬年前,證明了內蒙古陰山地帶曾有遠古人類活動,是中華民族遠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按照路邊的指示牌,開到大窯遺址,結果發現就是一個破落的院子,什麼遺址也沒有,哪怕是一點點文字也沒有。


呼和浩特的南北西東

和當地村民請教得知,這個遺址早就關門了。這裡應該是當初考古隊住的地方,人早就撤走了(我估計這裡是規劃要建設博物館,所以先把旅遊的大指示牌建好了,把人指引來了,卻什麼都沒有。有關部門是否可以在標牌上標註一下呢?),真正的發掘遺址在附近的山上!冬季防火期,嚴禁上山。所以要來遊玩學習呢,就等到夏天再來啦!

所以給出來玩兒的朋友提醒,來大窯遺址,最好選擇夏天,這樣才可以去山上去玩。如果是冬天,索性就別去了,最起碼也要等過一兩年,確認開門了再去。千萬別被導向牌忽悠過去看個荒廢的小院兒,白跑一趟。


大窯遺址太小眾了,介紹個大眾的吧——大窯嘉賓!這個碳酸飲料在呼市可是人人都知道,江湖地位等同於北京的北冰洋,西安的冰峰,地方品牌,如果去呼市旅遊,記得嘗試啊!

呼市的南北西東就介紹這麼多吧,作為一個去過幾次呼市的外地人,獻醜露怯的地方,請多指教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