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斷檐間積雨聲",蘇軾為何獨愛"雨"?談“雨”在詩詞中的意象表達

蘇軾詩歌中有不少作品以“雨”入詩,一般以寫雨為主題的詩歌中,雨意象的運用豐富了詩人主體精神的表現內涵,增加了詩歌表情達意的深度,擴充了詩歌表現的張力,不僅寄託著蘇軾憫農、愛民的思想。還充分體現了蘇軾“隨物賦形”的創作主張。除此之外蘇軾樂天知命、閒適恬淡的性格特點也是表現的淋漓盡致。

一、蘇軾波折的人生與雨意向詩歌

1、歷經波折的人生經歷

蘇軾的一生歷經波折,從青年時期任官鳳翔時的意氣風發,到被貶黃州後的鬱鬱寡歡,再到遠遷簷州後的蕭然自適。豐富的人生經歷帶給了詩人對世界的不同體認,同時也使他反觀自我,在對外界變化無力把控時,依然能夠從對自我的認識中尋求慰藉、寄託希望。

蘇軾對自我的觀照、對自身處境的認識都體現出了強烈的主體精神。這在他的詩歌中屢見不鮮。

而蘇軾對雨意象的鐘愛,與他崇尚老莊樂天知命的人生哲學是息息相關的。蘇軾曾對他弟弟子由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這段話用來描寫蘇軾的性格再好不過,因此,雖然人生經歷十分波折,但是蘇軾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度過了一生。

2、宋代詩歌雨意向的運用

早期詩篇中雨只是單純地作為一種自然現象被描寫。這個時期的雨還談不到什麼特別的美感,而是常給人一種潮溼、陰冷的感覺。北宋中後期的詩壇,在梅堯臣、歐陽修等一眾詩人的引導下,詩歌已大旨向著理勝乎情的方向演進,特別是在對情的抒發上,詩人們已開始有意識地進行節制和收斂,並就中追求一種平靜和淡泊之境。

作為宋詩格調最大的開創者之一,蘇軾在詩歌抒情藝術上同樣有著承前啟後之功。“雨”作為一種自然現象,經過了詩人的藝術加工,融入個體的情感與志意寫進文學作品之後,便成為了一種自然類意象。雨意向是我國古典詩歌藝術中得到比較廣泛運用的理論,有著相當豐富的文化內涵。

3、蘇軾詩句中“隨物賦形”的特點

“雨”由一種普通的自然現象,到逐漸被詩人青睞,進入文學作品中成為經典的文學意象,經歷了漫長而又充滿變化的過程。在許多寫雨的詩篇中,雨意象只是作為背景,起烘托作用,但在蘇軾的生化妙筆下,卻顯示出千姿百態,意味幽深。在他手中,雨是活生生的,跳躍的,生動的,都細微體現著蘇軾“隨物賦形”的創作特點。

雨是常見的,而在蘇軾的眼中,雨隨著他人生際遇的起落和人事的變更具有了不同的格調。無論是

“江上有微徑,深棒煙雨埋”的煙雨,還是“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簷間積雨聲”的積於,這種種雨,屏除一事一地的具體歷史時空的考慮,從整合的角度來說,充分體現了蘇軾樂天知命、閒適恬淡的性格特點。

二、為何蘇軾喜愛在詩歌中帶入雨意向

1、面臨旱災時的一種祈禱方式

蘇軾以雨為主題的詩歌大部分是與禱雨有關的,當面臨旱災的時候,作為一箇中華傳統文化孕育出來的士子文人,蘇軾從儒家忠君愛民的思想出發,理所當然要對受災地區表示關心和愛護。受當時科學水平和個人能力的限制,他能做到的最直接的援助方法是,運用傳統的方法去禱告上天,求降甘

霖。

為此,產生了一批詩文,其中著名的有《喜雨亭記》,詩中基本都是用寫實的手法完成的。雖然蘇軾對雨的形象並沒有過多的描述,但從作者對禱雨過程中種種細節的陳訴,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對雨的渴求和對民生疾苦的憂懼具體而明朗,這裡的雨,寄託著作者一種善良的願望,而打動人的,在於詩中的真情。

2、借雨對官政進行諷刺

《湯村開運鹽河雨中督役》中,蘇軾站在普通老百姓的立場,抨擊了鹽官不惜民力、濫用財產的行徑:“鹽事星火急,誰能恤農耕。亮亮曉鼓動,萬指羅溝坑。天雨助官政,法然淋衣纓。人如鴨與豬,投泥相濺驚。”如實控訴官吏為了私利動用農村勞動力,傷害農業的行為。“天雨助官政”,雨意象在這裡充滿了諷刺意味,雨的出現讓勞苦不堪的人們雪上加霜。

除此之外,著名的《吳中田婦嘆》中寫到的雨同樣也是苦雨,雨造成了天災,百姓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嚴重威脅。以田婦的口吻說出了天災的無情和官吏的冷酷,對變法中出現的黑暗面做出瞭如實的反映。可以說,蘇軾對變法,是從百姓的角度考慮,對事不對人,哪裡有黑暗面,只要看到了,就要寫出來。這裡的雨,是絕望的雨,夾雜著百姓絕望的心聲。

3、借“雨”反應生活哲學

雨意向經常被用於景物的烘托,而蘇軾詩歌中雨意象豐富的內涵,有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審美價值。雨意象反映著蘇軾的生活哲學:百撓不折、樂天知命、閒適恬淡。無論是興奮、平靜還是悲哀,蘇軾都能以一種審美的態度,一種釋放的心情去看待身邊的一切,哪怕只是平常不過的雨。

憂愁苦悶的雨意象出現在蘇軾人生的逆境。此時的雨是蕭瑟的,如兄弟別離時的雨。蘇軾與蘇轍的感情很深,每當分離時,特別是挾禍分離時,場景顯得特別淒涼。

但蘇軾並沒有直接地表現心中的苦悶,而是藉助雨意象來抒發。就算是仕途坎坷,老病交加,逆境接踵而至,蘇軾卻沒有一味消沉,只是笑對一切,把人生的挫折看作自然的風雨,堅信困難總會過去,就像風雨總會散逸一樣。這裡的雨意象,不是真實的雨,是一種人生信念的象徵。

他的筆下,雨意象是有性格的,有單純輕快的雨,有憂愁苦悶的雨,有緩慢沉穩的雨,也有清純溫柔的雨。最特別的是,與禪有關的雨,充滿了佛性的智慧,可以滌盪受損的心靈,撫平憂傷,引導人走向平靜和安詳。總之,在雨並不是主題的詩歌中,蘇軾把雨人格化了。

三、蘇軾詩歌的情感與精妙之處

1、詩歌中對孤獨的書寫

蘇軾詩歌中“孤獨”的表現應該是大家都能感覺得到的,可以發現,作為一位屢遭貶滴但入世之心不改的宋代士大夫,蘇軾本人在對獨遊者這一身份的接納和疏離中體現出一種矛盾性,而這種矛盾性在傳統文人那裡都可謂一種普遍的存在,只不過蘇軾通過“孤獨”而將其更加立體地表現了出來。

至於他對孤獨之物的書寫,在對孤獨的參與和美化之餘,多予人一種孤賞者的姿態,而這種姿態又表現為詩人對自我孤獨的一種內在的審視,並隱隱帶有宋代文人的雅趣和在物面前的有為。

2、比較思維的運用

宋代,詩歌中運用比較的方式表現題旨的做法變得十分普遍,所比較的內容不再簡單地侷限為判定孰是孰非,比較方式也不囿於單向的對比。在宋代特定的歷史文化語境下,宋代詩人更傾向於在比較中突顯自我,體現出對生命主體的重視,並在比較中積極尋找人生的出路。這使得詩歌中的比較具有了現實性的意義,而蘇軾就是宋代詩人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

蘇軾將比較的思維納入詩歌當中,並通過雙向比較、轉換比較和隱性比較等多樣化的比較形式完成了對自我主體精神的強化,豐富了詩人主體精神的表現內涵,體現出詩人對自我認知的進一步深化和對章法結構的自覺追求。無論採取何種比較方式,蘇軾的最終目的是在比較中認識自我,為自己尋求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的出路,以“自得”的人生態度,追求自由的人格境界。

3、豐富的空間表現與哲理意蘊

宋代詩人不同於唐人崇尚靈性,偏重於感悟式的詩歌表現,宋人更善於藉助空間去參悟和領略人生的哲理。其詩歌創作體現了從自然空間向精神空間的轉換和延伸,從而為宋詩長於說理的特點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手段。蘇軾作為宋代詩壇上傑出的大家,其哲理詩堪稱宋代以議論為詩的典型代表。

翻檢蘇軾的哲理詩,其中不少作品都是藉助空間表現來抒發哲理意蘊,而在其有關詩歌理論的表述中我們也可以發現蘇軾主觀上也確係有目的地在實踐這一追求。在地理空間和精神空間的作用、反作用之間,蘇軾具有深遠的眼光和開闊的視野,從而能夠達觀豁然,用辯證的眼光看待一切,在困頓堰賽的境遇中超然自適。

四、小結

蘇軾詩歌內容豐富廣博,包羅萬象。在信仰與經濟的合力下,由於雨是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而又極具欣賞價值、時常可見的事物,在蘇軾生活中不可或缺,故蘇軾對雨意象情有獨鍾。

在蘇軾詩歌中,對於雨意象的描述,並不是有意為之,只是對日常生活和自身情感的記錄而已。閱讀這些詩時,蘇軾於雨中漫步、沉吟的身影彷彿就在眼前,而蘇軾的喜、怒、哀、樂,也如同他筆下的各種各樣的雨意象,多姿多彩地展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