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给现金“防疫”、喝84“消毒”?焦虑恐慌情绪需重视

人民日报:给现金“防疫”、喝84“消毒”?焦虑恐慌情绪需重视

近日,因怀疑人民币上可能沾染新冠病毒,江苏省江阴市的李阿姨居然把3000多元现金放进微波炉中加热消毒,却把纸币烤焦了。李阿姨如此消毒,非但事与愿违,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电器爆炸。

在疫情之下,人们保持戒备之心,当属必要,但不能过头。其实,诸如此类“杯弓蛇影”事件不在少数。比如,有人担心被感染喝消毒液;有人对家中的所有物件进行消毒处理,更有甚者竟然把成桶的84消毒液倒进厕所里;河北沙河市的“援鄂勇士”货车师傅李金斗,如今回不了家,被“劝返”处理……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人们释放焦虑是本能反应。加之各种“秘方”和谣言在社交媒体上乘虚而入,不停变换马甲,或夸大其词,或捕风捉影,更是加剧了社会恐慌情绪。在不少地方,出现了抢购口罩、酒精等防护用品现象,甚至还有人自制硬核防护设施。

然而,在全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不断拓展的当下,还有用微波炉给纸币消毒、喝消毒液给自己“消毒”的现象,说明疫情对公众心理造成了一定创伤,当高度重视。

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也是对抗疫情的“免疫力”。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不可或缺。在落实各项防疫部署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以群众的话语方式解决群众防疫焦虑问题,给足群众防疫的科学武器,填补基层群众安全缺憾,纾解群众安全焦虑情绪,构筑起防疫阻击战的最严密战线。疫情防控的同时,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充足供应,如口罩、医用酒精等,这样才能缓解群众焦虑情绪。

疫情防控是一场总体战,心理战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相较于医护人员与病毒短兵相接,无形的心理战场更要谨慎待之,体制机制的构建要及时跟上。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重大疫情监测预警和干预处置机制、政府信息采集和发布机制,充分发挥公共信息获取、经验技能与治理资源等方面优势,畅通信息传播的表达路径,增强人们疫情防控必胜信心。我们要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儿心态,鼓足冲锋向前的精气神,方能早日迎来最终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