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寧波有個著名的石頭村,名叫許民村,通常稱為許家山石頭村。

許民村,隸屬寧波市寧海縣茶院鄉,界於寧海縣城與茶院鄉之間的許家山上。

早在2012年的春天,我和一群驢友,從寧海縣城東側的杜鵑山寧海國家登山步道,徒步登山,經王社,瓦窯頭,到達許家山。

那時石頭村的遊人很少,只有登山而來的驢友來打破這裡的寧靜,一切都還處於原始而清靜的狀態。

那一年底,許民村列入了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名錄。

時隔近八年,作為中國傳統村落系列走訪,我第二次來到了許民村。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許民村,由民戶田、許家、許家山三個自然村組成,是寧波市內現有建築群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由玄武岩建成的石屋、石路,延續著傳統而原始的農耕文明。

許家山、許民村、許村、許家山村,這些名稱都有一個“許”字,通常以姓氏為名的地名,當地人都是以這個姓氏為主,那麼,許家山一帶的村民,多姓許嗎?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許民村的三個自然村,民戶田的村民主姓葉,宋末元初亂世,葉姓始祖從寧海東倉遷居而來。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許家自然村的村民主姓胡,清代乾隆年間從茶院坑口遷入,還有徐、張、俞等多姓人氏雜居。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許家山自然村,村民主姓葉、張、胡、王四姓,還有徐、俞、謝等多姓人氏雜居,最早的始祖也是宋末元初從寧海東倉遷居而來,與民戶田同一時期開始有人居住生存。

寧海東倉,現屬胡陳鄉,到了南宋晚期,出生於寧海東倉的葉夢鼎,官至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右丞相等職。

遷至許家山村的葉大卿父子,就是東倉葉氏族人。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許民村的三個自然村,我問過了多位當地村民,都說三個自然村內沒有姓許的人家,一戶都沒有。

許家村民不姓許,為什麼又以許家為名呢?村民都說不知道,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以許家為名呢?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寧波市海曙區章水鎮,以前有一個村莊,名叫姜家山村。

姜家山的村民姓應,沒有一戶姓姜,姜家山村民不姓姜,為什麼叫姜家山呢?

因為這一帶,曾經是姜姓官僚的封地,因此取名姜家山。

封地,是指古時的皇帝分封給王室成員、大臣和諸侯的土地,再層層向下面的官僚分封,土地所有者具有這塊土地的稅收、徵兵等權利。

2003年2月,周公宅水庫正式開建。

2006年4月,周公宅水庫下閘蓄水。

地處周公宅水庫盡頭的姜家山村的村民,遷居到了鄞江鎮下呂家村,姜家山一帶成了無人區。

許家山、許民村、許村、許家山村,村民不姓許,卻以許姓為名,取名的原因,只有一個可能,與姜家山的得名原因相似。許家山一帶,曾是許姓官僚的封地。

那麼,寧海一帶的歷史上,有哪位顯赫的許姓官僚呢?需要進一步考證。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許民村,以石屋為特徵,三個自然村,又以許家山自然村的石屋最為集中,規模最大。

通常所說的許家山石頭村,指的就是許家山自然村。

村內有200多幢石屋民居,有的已經傾廢,村外山邊的許家山石碾,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還有許家山大道地,許家山仙人屋,古戲臺等等,都是值得欣賞的古建築。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早在侏羅紀時期,浙東沿海發生區域性大斷裂,因此形成了噴出巖,許家山的岩石,就屬於這個時期形成的火山噴出巖。

村民就地取材,以石建屋,修路,建橋……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石屋、石牆、石路、石巷、石橋、石井、石凳、石窗、石碾……

石頭的世界,原始而樸素,避世而居,隱世而獨立。

許家山村,就是這樣一片遺落於山上的石璞,雖然刻滿了歲月的滄桑,卻依然光彩奪目。

每逢週末和節假日,各地遊人遠道而至,石頭村,再也不是曾經的原始而清靜。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到達許民村,有三種方式,一是自駕,直接導航許民村或許家山村就可以了。

公交出行的朋友,需要先到寧海客運中心,乘中巴到茶院鄉,再換乘茶院至許家山的221-4路公交車,可以直達石頭村。

喜歡爬山的朋友,走古道至石頭村,則是另一番體驗,寧海縣城東側的妙相寺,就是杜鵑山寧海國家登山步道的入口,登山而上杜鵑山,經王社、瓦窯頭,到達許家山村,古道風光,值得欣賞。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著名的石頭村,許家村人不姓許,避世而獨立

寧波還有兩處石頭村,一處在海曙區章水鎮,名叫低坪村,雖然規模較小,但同樣原始而樸素,山水風光,相得益彰。

另一處在鄞州區東吳鎮,名叫勤勇村,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產物,日治坡,夜治窩,創造了“全國學大寨,浙江學勤勇”的輝煌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