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不孤,以身戰“疫”亦無懼——追記犧牲在河南疫情防控一線的“身邊英雄”

□河南日報記者王映孟向東郭戈郭海方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張曉靜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歸來,只是需從冬天走過。

他們始終堅守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線,卻把身影永遠留在了“春天”之前。

面對他們猝不及防的離開,說聲道別總是艱難。但幸好有所愛,有所念。念他們踐行的莊嚴承諾,念他們付出的堅定守護,念他們是我們身邊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

馬東旺

凌晨3點的留言,還是對村民的承諾

“蘆寨村是咱的家,家裡有難了,能搭把手的就得搭把手,何況我還是有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這是馬東旺參選村黨支部書記時說的話,也是一句經過風霜雨雪、時空轉換檢驗的諾言。

濮陽市經開區新習鎮蘆寨村是一個有2000多人口的大村,該村與安陽市滑縣相鄰,扼守著“城市大門”。1月24日,剛從鎮裡開完緊急會議的該村黨支部書記馬東旺,一口氣沒歇就投入抗擊疫情的戰鬥中。

如何制止春節期間走親訪友,是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難點。馬東旺帶著村幹部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並率先承諾今年春節期間不僅他自己不拜年、不串門、不走親、不聚會,親戚們也都要這樣做。

卡口就是“生命路口”。馬東旺帶領村幹部對各出村口進行封堵,只留村東頭一個出入口設卡值班。卡口值班人員立下軍令狀:“疫情不滅,決不收兵。”

2月12日凌晨,在鎮裡協調完本村從市外返回人員隔離事宜後,馬東旺趕回村頭的卡口帶班執勤。馬東旺說,第二天一早要到其他幾個路口卡點再去轉一轉,一定得保證萬無一失。話音未落,他突然捂住胸口倒在地上。因病情兇險,當天凌晨3時許,馬東旺58歲的生命最終定格在抗疫一線。

“將近20天,他連個囫圇覺都沒睡過。”與馬東旺一同值班的村幹部任德磊至今仍不願相信,平時風風火火的馬東旺就這樣遠去了。“如果時間能重來,我多希望我能跑得再快一點,再早一點拿到救心丸,或許他就不會走了……”

曹孟

前往醫院的10分鐘,只有對工作的牽掛

連續31天,西峽縣回車鎮副鎮長曹孟不知疲倦地奔波於疫情防控前線,以他44歲的生命為代價,與幹部群眾一起築起了堅不可摧的“安全網”。

1月24日,南陽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當日,地處西峽縣城“東大門”和“南大門”的回車鎮立即召開黨政聯席擴大會議,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作為該鎮東片管區的包聯領導,曹孟會後就趕往轄區內4個行政村,安排值班值守、疫情排查和宣傳動員工作。

當晚,曹孟先後來到西峽火車站和西峽、淅川交界的壋子嶺,協助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設立執勤卡點。“身為國家幹部,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們責無旁貸!即使倒下了,也無怨無悔!”在火車站執勤卡點,曹孟的錚錚誓言震撼了在場的每個人。

登記信息、檢測體溫、對接聯絡,他在值班卡點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查看返鄉人員居家隔離、防疫物資配備、貧困群眾生活等情況,他在分包村嚴防死守……直到2月24日,仍堅守在崗位的曹孟正謀劃著今年的脫貧攻堅工作、督促企業復工復產,卻突然被“擊倒”了。

頭疼頭暈的曹孟被緊急送往醫院。在前往醫院的10分鐘車程中,他絮叨的仍是疫情防控、企業復工、春季生產。因腦幹出血,雖經全力救治,終因病情持續惡化,曹孟於3月2日凌晨去世,只留下對人民、對事業的赤誠擔當。

郝修臣

消毒液把手弄脫了皮,套上塑料袋接著幹

每天早上5點,在毗鄰湖北的我省疫情防控最前沿——唐河縣,值班人員清理運送完東崗農貿市場的垃圾,便開始消毒工作。

這個市場僅棚區面積就有5000多平方米,消毒一次需3個小時,每天要消殺兩次;裝滿消毒液的噴霧器有50斤重,只能靠人力揹著一處處噴灑。這項工作,曾是該縣市場發展服務中心職工郝修臣的“必修課”;而今,他成了“缺席者”。

2月18日,郝修臣在趕赴值班卡點的途中昏倒在摩托車上,經搶救無效去世,55歲的人生畫上了休止符。

東崗農貿市場是唐河縣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2月4日起市場開始營業,只開放一個進出口。

早在1月31日,郝修臣就分包了市場的3家商戶,防止活禽交易和現場宰殺。春節本是銷售旺季,商戶估摸著他要來,就關門躲起來,一走就開門營業。為結束“游擊戰”,郝修臣硬是坐在門口守了兩天。

這種“認死理”的嚴格,也延續到郝修臣的每一項防疫工作中:白天,對卡點每個進出人員和每輛車進行登記、量體溫、消毒;晚上,至少巡視三遍,提醒商戶蓋好東西進行消毒。有的商戶半夜就出貨了,他每次都陪著查看幫忙。

“剛開始沒有手套,濺到手上的消毒液把他手都弄脫了皮,他就簡單用塑料袋套一下,接著幹。”同在一處值班的常松娜紅著眼睛回憶,郝修臣很累,有時端著杯子喝水,手都是抖的,“中午、晚上經常吃方便麵對付一頓,他說這輩子的方便麵癮都過夠了……”

馬俊新

啃著1包方便麵,挑起最重的擔子

“村裡沒事吧?我以為自己挺不過去了。”

這是浚縣浚州街道辦事處西馬莊村黨支部書記馬俊新留下的最後一句話。2月4日下午,他駕駛電動三輪車為居家隔離的村民和貧困群眾運送生活物資,不幸被一輛快速行駛的轎車追尾,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月17日晚10點去世,年僅52歲。

“因為疫情防控,這段時間我爸忙得不沾家,吃飯有一頓沒一頓。出事前一天,我看見他在街上巡邏,邊走邊啃方便麵。這個畫面,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提起父親,女兒幾度哽咽。

疫情發生以來,作為村黨支部書記,馬俊新組織全村18名黨員參與卡點執勤、村內巡邏,他挑著最重的擔子、經常通宵達旦地工作。

馬俊新在村口值守的防控卡點,停放著一輛經過改造的廂式貨車,車內支著一張簡陋的木床,放著電飯鍋和吃了大半箱的方便麵。事故發生前,他連續在這裡值守了3個夜班。

“支書很‘摳’。他到縣城、街道辦事都是騎電動車,也不在外吃飯。他說,能省就省,就可以對困難群眾多幫扶點。”

“村裡的吃水井壞了,他坐不住,四處找人修。村裡整治環境他也總是帶頭幹。他家裡不富裕,還經常幫助別人。”

“老馬常說,不為群眾辦實事,當幹部幹啥……”

馬俊新的犧牲,牽動著村裡每個人的心。而每一句情真意切的緬懷,都是一首最美的讚歌。

周松峰

離家10分鐘的路,卻是回不去的距離

在舞陽縣侯集鎮副鎮長周松峰的辦公桌上,放著一份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通知;通知上,還壓著他的一副眼鏡。這已定格為一幅令人動容的畫面。

從1月25日開始,周松峰連續堅守在防疫一線。2月10日上午,在前往縣防疫指揮部途中,周松峰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將生命定格在48歲。

很多瞭解周松峰的人都說,他像個“陀螺”。

周松峰分管5個行政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天微微亮,他就出現在村口,看卡點人員有沒有到崗,看村民們有沒有聚集,看生活物資保障咋樣;夜幕降臨,他要挨村走一遍才放心,等回到鎮上,都是晚上10點多了。

“他關心別人總比關心自己多。我心臟不好住過院,這次疫情防控,他怕我身體受不了,經常跟我說‘你先休息,我能頂著’。”康順亭與周松峰是搭班同事,回憶起相處的點點滴滴,他不由哽咽了:“他在村裡時,經常用右手不停地捶著胸。大家勸他回去休息,他總笑著說沒事。估計那時候,他心臟就很不舒服了。”

在這個春節,儘管離老家只有十多分鐘車程,但周松峰一直沒有回家和父母見個面。“俺媽打過幾次電話讓他回來,想把特意準備的餃子、蔬菜給他,他都沒時間。”周松峰的弟弟紅了眼圈,“疫情不退他不退,我們明白他的堅持。”

逝者安息,但薪火不滅;生者如斯,唯負重前行。願春來“疫”去時,山河間閃耀更多平凡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