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砸鍋賣鐵”進城買房,沒多久又後悔了,咋回事?

隨著現在社會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快,農村人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生活在農村裡的農民們通過國家的好政策,創業做了生意,過上了好日子。不少農民發了點財,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得一些存款。這離不開農民們的辛勤勞動和付出,努力為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農村的經濟發展快速,農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現在很多農村人都沒有住在農村裡,年輕人都跑到城市去工作生活,他們決定在城市裡落戶,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在城市裡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和生活環境,在城市裡接受的所有東西都比農村要先進很多。

農村人“砸鍋賣鐵”進城買房,沒多久又後悔了,咋回事?

國家為了讓農民們能減輕買房的壓力,也出臺了很多買房補貼,農民們都紛紛進城買房。這彷彿成為一種農村“新潮流”,“砸鍋賣鐵”進城買房,沒多久又會後了,咋回事?

城市就業率高

農村雖然現在發展的比較好,但是農村找份工作是比較困難,用工單位比較少,而城裡相對就業的機會比較多。現在城市發展非常快,用人單位也比較多,雖然要求學歷和技術,但是總歸就業的機會多,總會能找到合適的工作,而農村的工資相對城市來說也比較低,在城市裡面工作相對來說工資較高。

農村人“砸鍋賣鐵”進城買房,沒多久又後悔了,咋回事?

教育資源

農村人口減少,生育率降低,導致農村的學齡兒童銳減,幾個村莊學校合併,小孩的託管不方便。另外,優秀的老師也不願意下鄉,顯然農村的教育質量跟不上城市。家長都不願意小孩輸在起跑線上,所以都想搬進城裡,讓孩子有更好的教育。

醫療資源的差異

以前集體化時期,每個大隊都有赤腳醫生,有病患的農民隨叫隨到,收費低,治療及時。後來這一特有的職業形式也隨社會結構的改變而消失。和教師資源一樣,優秀的醫療崗位都集中在大中城市。人吃五穀雜糧,難免身體有恙。從健康角度考慮,很多農村人舉家搬遷城裡。

農村人“砸鍋賣鐵”進城買房,沒多久又後悔了,咋回事?

但是農民們買房子之後又會後悔,這是為什麼呢?

城市交通複雜,出行不方便

城市裡道路多,車輛也很多,如果自己家沒有買小車或者電動車的話,出行會很不方便。農村人不認識路,也不大懂城市裡的交通規則。常常走一段路就要經過一個紅綠燈,經常堵車,公交車地鐵一到高峰期也特別擁堵,出行特別不方便,人擠人的。

農村人“砸鍋賣鐵”進城買房,沒多久又後悔了,咋回事?

城市空氣質量太差

農村裡環境特別好,空氣特別好,走到哪裡都是青山綠水。但是城市裡車輛多,排放的尾氣影響空氣,汙染嚴重,走到哪裡都是高樓大廈,常常看不到乾淨的藍天。農民們會不習慣,覺得自己花了這麼多錢住在農村裡,生活條件卻下降了。

農民們很無奈,但是不得不接受。他們可能會後悔花了這麼多錢住在城市裡,但是為了孩子們的前途一定要買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