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城市发展史》第四集 早期手工业的发展

明初,由于大量移民、推行民屯军屯等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措施,位于京师附近的滦州、蓟州地区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水稻种植比过去增加,玉米、红薯、花生等作物开始引种,小麦的种植技术和产量有了提高,棉花种植面积更加扩大。农业的发展,使这里成为北方有名的粮棉产区,为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唐山地区手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采煤业、冶铁业、制陶业和制盐业等方面尤其突出。

在采煤方面:开平一带煤藏丰富,质地甚佳。滦县、丰润的旧志书记载,当地煤田掘地二三丈即可得煤。唐山煤井从明代开起,当地人挖窑采煤,用来取暖煮饭,既用火点燃煤块生火,又把煤面和水制成煤饼、煤球,因此把煤称为“水火炭”或“烟煤”。明初,政府以“恐泄山川之气”为由,屡次下令禁止采煤,明成祖永乐年间时禁时开。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政府分命中官(太监)四出开矿,往往谬指良田美宅下有矿脉,以肆敲诈,乱象横生,最后政府不得不停止官方督办采矿,民间开采被迫解禁。同时,开平、唐山一带,因为每年夏秋之间,山水涨发,奔流散漫,常患歉收,穷民无地可耕,惟有藉凿石挖煤,做工糊口,所以不断冲破禁令,挖窑采煤。据清乾隆五年(1740年)清钞档记载,滦州向有煤窑三座,系民间自行开采。由此可知,乾隆以前,滦州民间就一直开挖煤窑。到清光绪初年,民间开采的煤窑到处都是,以至数千百穷苦之民,以挖煤为生计。从风山到古冶,遍地皆有挖煤旧址,正在开挖的煤窑达数十处。在唐山煤窑更多,仅大城山山南就有100多口。可见,土法采煤已然形成一定规模。

《唐山城市发展史》第四集  早期手工业的发展

开平一带早期手工开采的土煤窑


在冶铁方面:滦州的孩古社、马城的千金冶以及迁安、遵化等地都以产铁著称。早在西汉时期,滦县一带已设置铁官主管冶铁业。唐朝时更具体指出滦州有马城和孩古庄两个冶铁之处。孩古庄距滦州城西南70里,就是今天的唐山市古冶。唐廷枢奉令勘察开平煤铁矿务时,知道风山一带(古冶西北约20里)富含铁矿,深感“大抵古时曾经在此熔铁,其古冶之名有所本也”,因此决意开煤兼熔铁,只是后来因资金筹措困难,所以专力开办煤矿。遵化的白冶庄冶铁场是明代最大的冶铁场,是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将北部松棚营的冶铁场迁至白冶庄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冶铁炉高达1.2丈,每炉可熔矿砂2000多斤,冶铁工匠最多时达2000余人。山场广大,包括蓟州、遵化、丰润、玉田、滦州、迁安等处,共4500余亩土地。冶铁业的鼎盛时期为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年),冶铁炉有25座,铸造炉有50多座。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年产铁达83万多斤。由于遵化产铁甚多,所以明朝政府工部制造军器用铁,大都取自遵化。


《唐山城市发展史》第四集  早期手工业的发展

元代冶铁工艺图


明朝地方官营的冶铁业由州县工部出银雇人生产,所花费之银称为雇银。据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纂修的《永平府志》记载,当时迁安、滦州由工部月出银雇人冶铁之数分别为276.6两和1516.2两。从迁安、滦州两地的雇佣支付关系中,可窥两地冶铁业发展的一般概况。除了雇佣劳动外,冶铁场还把产品作为商品销往城乡各地,这种雇佣关系和产品商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制陶方面:开平一带盛产高岭土、矸子石、黏土等制陶原料。明成祖永乐年间,山西省汾州府介休县迁来的移民范时真和田益图等人在唐山莞豆山(今弯道山)西南定居下来,发现此地制陶的原料,于是就地取材,烧制缸、盆,但规模小,仅限于家庭作坊,技术粗糙,所造陶器比较粗笨。明嘉靖年间,唐山陶业得到较大发展。居民自建馒头窑,烧制大缸和粗瓷碗等。永乐年间,山东枣林庄人秦宽迁到唐山莞豆山,始以种田为生,家业日有起色后,于嘉靖年间开始物色制陶工匠,集资开设窑厂,名陶成局,烧制大缸、瓷盆等货,这是唐山最早的规模较大的陶瓷手工作坊。以后,唐山缸窑数量和陶器品种均有发展,“唐山多缸窑,能制陶器,罂、瓮、盆、盎之属,皆具焉”。到清光绪年间,陶业继续发展,“凿石烧灰,设窑烧炭,凿干子土烧陶器砖瓦者,又不下二三十处。每处多则一二百人,至少亦有数十人作工”。这些陶窑大多集中在莞豆山东南部,小部分集中在莞豆山西南部,进而形成了东缸窑、西缸窑两个制陶业的中心。

《唐山城市发展史》第四集  早期手工业的发展

陶瓷手工作坊(刘汉宗·国画《唐山陶瓷史话》局部)


在制盐方面:唐山滨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产盐区。东周时属冀州,西汉时属辽西郡。汉武帝时盐铁官营,在滦县一带设铁官管理盐铁。为打击私营,西汉政府下令“敢私铸铁、煮盐者,汰左趾”,但私营之风仍不能禁。北魏时这一带属幽州,因丰润近海,可煮为盐,遂设置盐监司,管理盐务。唐代时,唐山沿海出现了“万灶沿海而煮”的景象。元代至元十九年(1282年),在今丰南区沿海设越支场,场署初设在越支村,后移到宋家营(今属丰南区),由盐使司管理,成为大都附近重要的食盐产地。明隆庆三年(1569年),设南司、北司分管盐场,越支场隶属于北司。

《唐山城市发展史》第四集  早期手工业的发展

古法制盐


越支场辽阔,属上等场,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有灶地1369顷95亩,草场140顷25亩。雍正十年(1732 年)根据巡盐御史鄂礼的奏疏,将天津府的盐扑通判移驻越支场,专管济民(柏各庄)、芦台、越支、石碑(在乐亭)、归化(在抚宁)等五场的盐务。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在越支场设蓟永分司,驻宋家营。北魏时,滦县境内曾置三坨三堡,设灶煎盐。道光年间,置新庄、边家灶、常坨三处煎滩。此后,越支场场区进一步扩大。至清中叶,制盐方法由煎盐(煮盐)改为晒盐,即引海水晒卤而制盐,长芦盐场普遍采用晒盐,产量大增,成本下降,因此,芦台场发展很快。而越支场仍坚持煮盐法,开始衰退,后来虽有煎改晒,但其盛况远不如前,更比不上附近的芦台场。1914年,越支场并入芦台场,留有两副盐滩,第一号盐滩为东大滩,在尖坨子,第二号盐滩为西大滩,在涧河。今南堡盐场即为古越支场旧址。

《唐山城市发展史》第四集  早期手工业的发展

古越支盐场图


总之,唐山地区的早期开发,特别是早期的手工业的发展,为唐山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当然,对唐山地区的早期发展,不宜作过高的估计。从总体上看,唐山地区并未形成一个发达的手工业区或出现手工业城镇。开平镇不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是仅仅出于军事上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城镇。即使在明成化四年(1468年)开平镇兴办了集日,但仍发展缓慢,直到开平矿务局成立前,仍是一个乡村小集镇,“除了集日以外,没有任何重要性”。而“恒以务农为本”当是当地人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反映了唐山地区早期经济的根本特征。可见,开平矿务局设立之前,唐山地区手工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农业之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