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從心出發,讓生活更美好

2020年,從心出發,讓生活更美好

小時候總想快快的長大,等到青年的時候總想盡快成熟,等到成熟的時候已經開始老去。不知道幾千年來,人類都是在這樣的思維中輪迴反覆。沒有體驗的生活,無論看多少理論和知識都無法替代經驗。

初中的時候,喜歡看臺灣作家劉墉的書,包括《我不是教你詐》、《螢窗小語》、《你不可不知的人性》等,也喜歡林清玄的散文,想起三生石的舊精魂,打開了我走向佛學的大門。劉墉的書在我看來更加的實用,對人性講的很多,但我更加喜歡的是林清玄的清涼飄逸。很多年前,沒有見過他的照片,總覺得他應該是一襲青衣,長髮披肩站在清淺的荷塘中央,迎風玉立婷婷的樣子。20年後見到他的樣子挺失望的,沒想到是已經禿了頂的中年人。

小時候,家裡除了父母就是姐姐們的天下了,我一切聽從安排,一切過得自然無憂無慮,不需要我做出任何決策。性格內向敏感的我,最怕拋頭露面了,一到過年就想找個地方躲起來,無話可說無言以對。

整個的求學過程也過得很模糊,很多的老師到畢業都不熟悉我,除了學習乏善可陳以外,性格木訥沉默寡言也是重要的原因。不敢做決定,不敢承擔責任,想來都是童年的影響。記得有人說過,童年幸福的人,一生都在用童年療愈;童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拼命療愈童年。我覺得每個人都同時存在在童年療愈和療愈童年,甚至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療愈童年,只不過是童年出現的偏差,現在要去糾正或者調整罷了。

佛經上說,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從小建立起來的秉性習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難以改變。人說40不學藝,以前都嗤之以鼻,現在看來重要的是身心在生活重壓下,越來越疲憊,很多人難以在此情況下繼續保持旺盛的戰鬥力了。根本原因,還是習氣已經成型與我們身心結合為一體,難以對自己進行調服了。

2019年,已經過去,還是沒有省下錢,還是壓力重重,定下的功課卻完成的稀鬆平常。希望2020年,我們能開啟新的征途,改變自我,努力學習,創造更加美好的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