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各个衙门中的师爷为何多为绍兴人?绍兴人为何喜欢当师爷?

蒋铎


在清代,除了绍兴的师爷,安徽籍贯的师爷也很吃相,不过相对来说还是绍兴的师爷比较出名一点。


有的师爷可以算是吏,但并不是国家正式编制,他更多是官员自己养的幕僚,有的只要出谋划策,作为顾问智囊。有的要参与到地方行政的具体事宜。


绍兴的师爷之所以出名,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历史上的绍兴籍师爷非常出名

比如明代南直总督胡宗宪的师爷徐文长,奇计频出,在剿灭倭寇上帮胡宗宪出了不少力;比如雍正在“九子夺嫡”的时候,一个叫邬思道绍兴谋士为雍正最后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第二,绍兴文风盛行,且地少人多

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的南迁,很多士族大家都落户到吴越之地。绍兴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才有“今日之会稽,昔日之关中”之说。绍兴文风极盛,科举成绩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读书人多,中第的也多。但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官职满足每一个人。

再加上绍兴人地矛盾激烈,很多人不得不外出寻找活路。于是就有很多人做了师爷这个行当。


第三,绍兴人的特质

古时绍兴文人处事严谨,善于审时度势。一方面善意心机计算,另一面又圆滑世故,可堪大任。非常适合作为心腹智囊和出访代表。所以才有“无绍不成衙”之说。


第四,绍兴受过文字狱的荼毒

清代的文字狱,绍兴文人荼毒甚重。所以很多绍兴的文人,不再以科举考取功名为目标,转而做了师爷。一方面其风险比为官小,另一方面在合适的平台同样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才干。


第五,绍兴人同乡观念重

绍兴人有很重的乡情观念。所以如果有人在外面发迹,往往都会举荐同乡。久而久之,绍兴人的同乡会在外日渐庞大。在师爷这个行当,亦如此。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朝史暮想


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师爷这个角色。

师爷这个角色并不属于国家单位编制的,他是由比如县令聘请来辅助自己治理地方,进行会计运算,任务下达等事情的。

所以师爷可以说是县令的左膀右臂,是帮助县令负担事情,出谋划策的角色。

为什么说绍兴多师爷。我们先看绍兴这个地方。

绍兴一地在春秋时期大夫文种大力提倡读书,因此绍兴形成一股独特的读书民风,再接着人们对功名的向往,国家大力提倡科举制度。绍兴可谓是一直走在读书的前沿,是有名的学霸地区。

绍兴的酒都叫“状元红”可见读书风气。

到了清顺治至乾隆四年,朝廷兴起屡兴“文字狱”,而绍兴遭到案件牵涉,朝廷禁止了浙江的乡试与会试。

意思就是从此绍兴的学子再也无法通过科举进入朝廷做官。于是,大量的学子只能放弃科举,转而学习律法。

日渐形成一个以家庭、乡土为纽带的幕僚群体。从此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门中,形成了一个有名的地域组织“师爷组织”。

而组织之间彼此声援,相互提携,人数越来越多,由此在全国各地绍兴的师爷都开始散布。

从事师爷的报酬也是不菲,与教书先生相比也是远胜,所以其他的职业在这些学子眼里也是没前途的,而师爷这个职业则是香饽饽。





长山简谈


清代官署中的幕僚,由于绍兴籍人较多,故称。后引申为谋士的代称,有时含贬义。

  

师爷,是明清时代地方官署中的主管官吏(主官)聘请的帮助自己处理刑名、钱谷、文牍等事务的无官职的佐理人员。师爷靠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法律)、钱粮会计(财会)、文书案牍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才能辅佐主官,称为作幕、佐治或佐幕。

“绍兴师爷”称除了指绍兴籍师爷以外,又经辗转流传,成为一般师爷的统称。想当于现在的顾问/律师。职业而已,不能说是反面人物还是正面人物。

做官靠乡谊,当幕友(师爷)、书吏(胥吏、书办)也少不了乡谊,一些地区的幕友、书吏还以乡谊为纽带结成牢固的地域性行帮。如淮军幕府中虽引用各省籍的幕友,但仍偏重皖籍,故皖籍幕友的比例最高。李鸿章曾说:“吾庐英俊,多从游者。”从游者即游幕者、幕友。四川的刑名、钱谷幕友,十分之九是浙江绍兴、湖州两地人,两地幕友各成一帮,各树党援,各自为本帮幕友得以入幕出力,衙门中的幕友系何帮之人,则何帮中人得馆较易。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绍兴籍(指绍兴府,下辖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新昌八县)的幕友即著名的“绍兴师爷”(注:称“绍兴师爷”者并非皆绍兴籍人,其他地方的人也有,但以绍兴籍人为多,故常以“绍兴师爷”作为师爷的泛称),数量极多。绍兴籍师爷龚萼在《雪鸿轩尺牍》中说:“吾乡之业于斯(作幕)者不啻(chì)万家。”他们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门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域性“师爷帮”,彼此互通声气,互为党援,并排挤其他乡籍的师爷。《文明小史》曾说到绍兴师爷在衙门中的情况:“原来那绍兴府人有一种世袭的产业,叫做作幕。什么叫做作幕?就是各省的那些衙门,无论大小,总有一位刑名老夫子,一位钱谷老夫子,……说也奇怪,那刑钱老夫子,没有一个不是绍兴人,因此他们结成个帮,要不是绍兴人就站不住。”有名的绍兴籍师爷,如杭州府首席刑名师爷周省三是绍兴府会稽县人,幕学专著《佐治药言》的作者汪龙庄是绍兴府萧山人,《雪鸿轩尺牍》的作者龚萼是绍兴城里塔山下人,另一部师爷名著《秋水轩尺牍》的作者许思湄是绍兴府新昌人。《文明小史》里写的师爷余豪是会稽人,《如此官场》里的师爷宋锦诗也是会稽人,《歧路灯》写了两个师爷——荀药阶与其表侄莫慎若,皆是山阴人。

  “无绍不成衙”不仅表现为绍兴师爷遍布各地衙门,也表现为很多地方的衙门中书吏多绍兴人,绍兴籍大名士李慈铭在日记中写到这种情况:“吏皆四方游民无籍者充之,而吾越人更多。”此“越人”即绍兴府人。在京师许多衙门中,书吏之职几乎被绍兴人垄断。夏仁虎引《旧京琐记》云:都中书吏,“原贯以浙绍为多”。金安清《水窗春呓》说:“六部胥人皆绍兴籍。”有一首竹枝词也反映了六部书吏多绍兴人的情况:“部办班分未入流,绍兴善为一身谋。得钱卖缺居奇货,门下还将贴写收。”意谓中央各部的书吏分几种班,都是未入流,绍兴籍的书吏最善谋划,并善于弄钱。这里特别提到书吏的绍兴籍贯。清代京师书吏多绍兴人这种情况,是由明代沿续下来的,即源于明万历年间朱赓辅政。清乾嘉时人昭梿在《啸亭续录》中谈到这种情况的源流:“各部署书吏,尽用绍兴人,事由朱赓执政,莫不由彼滥觞,以至于今,未能已也。”朱赓是绍兴府山阴人,他利用职权引用了很多绍兴籍书吏。这些书吏互相牵引,互为党援,形成了“书吏绍兴帮”,或曰“绍兴籍胥帮”。

  幕友和书吏所以多绍兴人,与绍兴人文化素养高、苛细精干、善治案牍等特点有关,这些特点皆适宜作幕为胥。绍兴人所以不远千里入都为胥,又与绍兴人不恋乡土的乡风和当地人多地少的经济状况有关。明人王士性《广志绎》说到明代的情况云:“绍兴、金华二郡,人多壮游在外。如山阴、会稽、余姚,生齿繁多,本处室庐田土,半不足供。其儇(xuān)巧敏捷者,入都为胥办,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清代沿明之俗,未改旧况。






侯叔说历史


清代官署中的幕僚,由于绍兴籍人较多,故称。后引申为谋士的代称,有时含贬义。

做官靠乡谊,当幕友(师爷)、书吏(胥吏、书办)也少不了乡谊,一些地区的幕友、书吏还以乡谊为纽带结成牢固的地域性行帮。如淮军幕府中虽引用各省籍的幕友,但仍偏重皖籍,故皖籍幕友的比例最高。李鸿章曾说:“吾庐英俊,多从游者。”从游者即游幕者、幕友。四川的刑名、钱谷幕友,十分之九是浙江绍兴、湖州两地人,两地幕友各成一帮,各树党援,各自为本帮幕友得以入幕出力,衙门中的幕友系何帮之人,则何帮中人得馆较易。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绍兴籍(指绍兴府,下辖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新昌八县)的幕友即著名的“绍兴师爷”(注:称“绍兴师爷”者并非皆绍兴籍人,其他地方的人也有,但以绍兴籍人为多,故常以“绍兴师爷”作为师爷的泛称),数量极多。绍兴籍师爷龚萼在《雪鸿轩尺牍》中说:“吾乡之业于斯(作幕)者不啻(chì)万家。”他们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门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域性“师爷帮”,彼此互通声气,互为党援,并排挤其他乡籍的师爷。《文明小史》曾说到绍兴师爷在衙门中的情况:“原来那绍兴府人有一种世袭的产业,叫做作幕。什么叫做作幕?就是各省的那些衙门,无论大小,总有一位刑名老夫子,一位钱谷老夫子,……说也奇怪,那刑钱老夫子,没有一个不是绍兴人,因此他们结成个帮,要不是绍兴人就站不住。”有名的绍兴籍师爷,如杭州府首席刑名师爷周省三是绍兴府会稽县人,幕学专著《佐治药言》的作者汪龙庄是绍兴府萧山人,《雪鸿轩尺牍》的作者龚萼是绍兴城里塔山下人,另一部师爷名著《秋水轩尺牍》的作者许思湄是绍兴府新昌人。《文明小史》里写的师爷余豪是会稽人,《如此官场》里的师爷宋锦诗也是会稽人,《歧路灯》写了两个师爷——荀药阶与其表侄莫慎若,皆是山阴人。

“无绍不成衙”不仅表现为绍兴师爷遍布各地衙门,也表现为很多地方的衙门中书吏多绍兴人,绍兴籍大名士李慈铭在日记中写到这种情况:“吏皆四方游民无籍者充之,而吾越人更多。”此“越人”即绍兴府人。在京师许多衙门中,书吏之职几乎被绍兴人垄断。夏仁虎引《旧京琐记》云:都中书吏,“原贯以浙绍为多”。金安清《水窗春呓》说:“六部胥人皆绍兴籍。”有一首竹枝词也反映了六部书吏多绍兴人的情况:“部办班分未入流,绍兴善为一身谋。得钱卖缺居奇货,门下还将贴写收。”意谓中央各部的书吏分几种班,都是未入流,绍兴籍的书吏最善谋划,并善于弄钱。这里特别提到书吏的绍兴籍贯。清代京师书吏多绍兴人这种情况,是由明代沿续下来的,即源于明万历年间朱赓辅政。清乾嘉时人昭梿在《啸亭续录》中谈到这种情况的源流:“各部署书吏,尽用绍兴人,事由朱赓执政,莫不由彼滥觞,以至于今,未能已也。”朱赓是绍兴府山阴人,他利用职权引用了很多绍兴籍书吏。这些书吏互相牵引,互为党援,形成了“书吏绍兴帮”,或曰“绍兴籍胥帮”。

幕友和书吏所以多绍兴人,与绍兴人文化素养高、苛细精干、善治案牍等特点有关,这些特点皆适宜作幕为胥。绍兴人所以不远千里入都为胥,又与绍兴人不恋乡土的乡风和当地人多地少的经济状况有关。明人王士性《广志绎》说到明代的情况云:“绍兴、金华二郡,人多壮游在外。如山阴、会稽、余姚,生齿繁多,本处室庐田土,半不足供。其儇巧敏捷者,入都为胥办,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清代沿明之俗,未改旧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