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缩影半部民国史的民国建筑,探析现代建筑的发展积弊

时下,一些中国建筑师曾大发感叹:“我们有民国建筑,却没有共和国建筑。”

细思之下,还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

当人们称民国建筑为“民国风”时,而时下的中国建筑又该称“什么风”呢?怕没有一个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吧。

因为,现代的建筑多被业界“痛批”为“千城一面、山寨跟风、求怪求洋”等。就连国家大剧院、央视新大楼、鸟巢、水立方等标志性的现代建筑,也在2013年11月22日南京召开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战略”国际高端论坛会上,被多次点名批判,就更别谈蕴含华夏文化底蕴的“中国风”了。

虽说,民国建筑仅存在了37年的历史,但是却留下了缩影半部民国史的“民国风”,更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气候、地理及民族心理等诸多因素相融合的结果。

许多人看了民国建筑的遗迹后,无论是纯西式的建筑,还是中西合璧的建筑,或是中国传统风格特色的建筑,都会引起人们对那段历史时光的追忆。因为,这些建筑散发着那个时代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内涵,既有北方建筑的端庄浑厚,又有南方建筑的灵巧细腻,更有古典的青瓦白墙、飞檐拱壁。例如:南京民国时期的大多建筑都是仿古典风格或中西合璧风格,也有一些属于现代主义风格。


从缩影半部民国史的民国建筑,探析现代建筑的发展积弊

南京1912民国风酒吧街区

反观现代建筑,更是经历了30多年的黄金发展期,无论是城市小区建筑,还是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基本很难看到代表时代特征的中国独有的风格特点。

不过,也有少数学者持反驳意见,认为民国时期的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楼层普遍不高,外形易于灵活发挥,而现代建筑则多为高层,所以很难建出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

然而,多数学者则认为这种说法是“找借口”。理由有四:一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水平能和现代相比吗?二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材料能和现代相比吗?三是民国时期的建筑人才数量能和现代相比吗?四是民国时期的建筑设备能和现代相比吗?结果,当时的建筑却能够形成独特的“民国风”,而现代的建筑却多是“五花八门”,既缺少文化内涵,更是难以形成时代的风格特色。

因此,有学者迷茫道:“中国当代建筑该向何处去?

那么,相对于民国建筑来说,现代建筑的主要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那时的建筑界多结合古今中外进行研究,并且注重实地调研与超越。但是,现代业界则多结合中西研究,而少有结合古今研究。因此,现代建筑便出现了多洋元素,而少“中国风”的现象。

说到民国建筑领域的研究环境,就不得不提到我国的“建筑四杰”,即:刘敦桢、童寯、梁思成和杨廷宝。因为,他们都是建筑领域中“忌空谈、讲力行”的实干家代表人物。

当时,刘敦桢为了在建筑领域有所成就,曾历时4年深入华北六省的大街小巷、山川河流,对古代宫殿、坛庙、寺观等宫式建筑和民居进行科研调查,并写出论文、调查报告、读书笔记等35篇,约65万字。例如:论文著作有《佛教对于中国建筑之影响》、《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大壮室笔记》、《明长陵》、《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易县清西陵》、《河北西部古建筑调查记略》、《河南北部古建筑调查记》、《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等。

期间,刘敦桢对古代建筑的“营造法式”和“工部工程做法”都有颇深的研究,因此他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声誉,被称为中国建筑教育及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较为人们所熟知的民国才女林徽因,她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曾历时15年,随丈夫梁思成走遍了中国的15个省的190多个县,累计实地考察测绘古建筑物2738处,而对于有些的古建筑物更是数次反复考察。也因此,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古天书”的解读。

可以想象下,民国年间的乱世,人身安全风险有多大,二人为了实地研究,不知克服了多少的艰难险阻。

同时,童寯和杨廷宝也曾数十年不间断地对东西方近现代建筑历史进行研究,并对继承和发扬我国建筑文化以及借鉴西方建筑理论与技术等方面都有颇深的研究,已达到了融贯中西、通释古今的建筑大师境界。

相对这些建筑界前辈的实干与研究精神,现代的建筑界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同样,在研究成果上,又有几人能够相提并论呢?

那时的建筑创新,多立足于传承开展创新,而现代的建筑创新却多立足丢弃传承开展创新。结果,现代建筑就渐渐失去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内涵,反而多出现“奇”、“怪”等创新的现代建筑。

虽说,民国建筑只经历了短短的37年历史,但是让人惊叹的是,从产生期到转型期,再到鼎盛期,仅用了15年,便冲破了数千年封建王朝时代的建筑文化影响,更是在模仿和守旧的观念碰撞与融合下,一举渡过了照抄照搬西方建筑风格和西方建筑师占垄断地位的“洋风”的转型期。


从缩影半部民国史的民国建筑,探析现代建筑的发展积弊

林徽因与梁思成

因此,当时的建筑环境也被称为是东西方关系史上的一个“怪胎”。但是,我国的“建筑四杰”却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登上了建筑行业的巅峰。

不过,相对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的创新来说,无疑那时的创新更加让人称道。因为,那时的创新是立足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之上的,而现代所谓的创新却多是抛弃中国文化的天马行空的“闭门造车

相比之下,谁优谁劣、谁更富有内涵,也当一目了然。

例如:我国的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童寯,在1932年-1951年曾主持与参加的工程项目有100多项,无论是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办公大楼和官邸,还是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或是上海大上海大戏院、南京首都饭店等项目,无不展示出线条简洁、比例匀称、体态端庄以及经济实用的民族特色,更是突破当时多沿用的大屋顶式样,成为创造现代民族风格的成功典范。

后来,人们称此类风格为“新民族形式的建筑

”,而这种思潮则对现代建筑界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虽说,当时的首都南京、上海、北平、天津、武汉、陪都重庆、广州、沈阳等大中城市的民国建筑种类多样,风格各异,也存在大三角、罗马柱等西洋建筑风格,却都能体现各个城市的独特风貌。

当我们走近“南京1912街区”时,不难发现其中有13栋民国式府衙的建筑,融合了中式和欧式风格,可谓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的典范,被称为“昔日总统府邸,今朝城市客厅”。

随后,当我们再来到“美龄宫”的主楼时,就会看到一座纯中国古典宫殿式的建筑,是由时任南京工务局局长赵志游设计,重点突出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等建筑特点,更加彰显数千年的中国古典文化理念。

但是,该楼主体又很是西洋化,墙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由耐火砖砌成,再配以大面积的落地钢窗和西式移门隔断,细节处无不体现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当时,蒋介石和宋美龄在此接见的美国政要司徒雷登曾称该楼为“

远东第一别墅”。

其实,从上海、北京、武汉、杭州等城市的一些民国建筑来看,也一样都凸显了这些城市特有的文化、或经济、或开放、或包容等人文内涵。例如:上海民国建筑的“海派”气息浓厚;北京民国建筑的文化氛围浓厚等。

虽然,现代的建筑环境和民国时期并不一样,但并不影响业界对于建筑内涵的理解。因此,有人说不知现代的建筑界,对于“中西合璧如何合,古今合璧如何合”的理解,能否达到那时建筑师的高度与深度,并能再次建出类似的经典之作,以流传后世。

那时的建筑特色突出,而现代的建筑基本看不到时代特色,不是“盗版”的千篇一律,就是“创新”的求奇求怪,自然缺少代表时代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了。

有人说民国文化的精髓,基本表现为“建筑的特色”。如:柱础、阑额、雀替、屋脊、檐口等都是民国建筑的经典元素,而中西合璧的精髓,则是简约、奢华、内敛的新中式民国风。可谓参酌古今,兼容中外,融会南北。

那么,现代文化的精髓,是否也能通过“建筑的特色”表现出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现代建筑被业界称为“千城一面、山寨跟风、求怪求洋”,那里还能看到代表现代文化精髓的“中国风”建筑呢?

对此,一位美国前卫建筑师曾坦言:“如果在美国,我的设计不可能真的建起来。而在中国,一切都是可能的……这种现象,不可思议,耐人寻味。


从缩影半部民国史的民国建筑,探析现代建筑的发展积弊

南师大随园校区

可见,现代建筑创新的导向似乎成了“求怪求洋”,明显的缺失了文化的沉淀与历史的借鉴,又如何能体现一个时代的人文气息与内涵呢。

那么,民国建筑又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呢?

风格上,突出强烈的折衷和包容的人文胸怀。因为,民国建筑既有纯西式风格,也有中国传统特色风格,更有中西合璧风格。

建筑上,突出以下固有模式:

  • 一是坡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屋顶,类似于古时的“庑殿”或“歇山”。无论是传统式建筑,还是西洋古典式建筑,或是中西合璧式建筑,都有这一特征。可以说,坡顶的建筑形式,几乎是民国时期所有低层建筑共同的特征。
  • 二是砖墙。砖墙多为青砖砌筑,其色彩和质感极具历史深度和怀旧氛围,当时被广泛运用。
  • 三是拱券技术。半圆形的拱券是古罗马建筑的主要特征,被称为哥特式建筑的显著特点,也是民国建筑的重要符号之一,并且多呈现在中西合璧的建筑中。例如:在南京“总统府”的建筑区域内,圆形拱券就曾反复出现。

青砖和坡顶,都含有中国深厚的人文气息,而拱券技术则是民国建筑的点缀与升华,仅是作为少量借鉴使用。但是,反观现代建筑,在营造人文气息方面和借鉴的细节方面,明显的处理不够细腻,或者是对人文内涵研究和沉淀不足吧。

所以,现代建筑想要突破“城市的复制品、拷贝件”等“瓶颈”,走出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的冰冷格局,并让建筑回归“住”和“生活”的本身,很有必要好好研究下民国建筑那段精彩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