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醫生喜歡做手術?

用戶950977215512


我是一名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外科醫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做手術,用外科手段來解除患者的疾病和痛苦,例如骨折,外傷,腫瘤等疾病,只能通過手術治療,或者說,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手段。

為什麼有些醫生喜歡做手術?

確實如此,有一些外科醫生,喜歡做手術,我認識一位外科醫生,經常從早上做到晚上,甚至是凌晨,一直待在手術室裡面,彷彿不知疲倦,只要有手術,就會參加。這樣的醫生並不在少數,我來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直到97歲的時候,才正式退休。吳孟超從醫70餘年,主刀完成了,一萬六千多臺重大肝臟手術。

而96歲的吳孟超,依然堅持每週至少完成三臺手術,並且是比較複雜的手術。

吳孟超就是我們大家眼中,喜歡做手術的外科醫生。

“如果有一天倒在手術檯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這是吳孟超院士的原話。

醫生喜歡做手術,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興趣愛好

就像你喜歡玩遊戲,喜歡打電動一樣,有些外科醫生就是喜歡鑽研手術,喜歡待在手術室裡的感覺。

(2)治病救人

做手術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和疾病,能夠救人一命,這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情,醫生可以通過做手術獲得滿足感,實現自我的價值。


普外科曾醫生


通過自己努力,當上了一名外科大夫,無比自豪!我想通過自己的經歷來聊一聊。從小我的動手能力就比較強,在家拆過手錶、電風扇、鬧鐘和小賽車等等,上大學之後,則勵志成為一名外科醫生。

感謝我的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就是我們在學校解剖的屍體,每次解剖課之前我們都有默哀儀式,向大體老師致敬!!!那時候每天要頂著烈日去解剖室,進去之後的那一股福爾馬林加屍體的味道永生難忘!!但也是經歷過屍體上的解剖之後,讓我對人體各個器官的位置,以及他們的形態、功能有了更生的認識,在這裡對那些奉獻了自己身體的人,持以深深的敬意!!感謝你們的無私奉獻!!!

感謝帶教老師的敦敦教誨

第一次上手術是去的骨科,當時老師準備做膝關節的關節鏡下半月板修復術,感覺自己萌萌噠,“離無菌臺遠一點、不要碰鏡子、不要挨著牆壁啦,哎呀你不要到處跑”,被器械護士一頓罵,“你去那邊坐著”老師最後解了圍。想著都覺得自己傻乎乎的,但是也真是被罵了之後,我自己就下去查資料、問老師,終於在那一次之後就把手術室的規矩弄得清清楚楚的,很少被罵了,後來在其他科室的實習的時候,經歷了打第一個結、第一次拿吸引器、第一次拿電刀、第一次縫皮等等,每一次的操作都讓我感覺特別有成就感,神聖感十足!那時候就超級想要自己獨立完成一臺手術(能力不行啊!)。

做了這麼多手術,每一次都盡心盡力,每一次都是藝術品

作為一名普外科大夫,每一次手術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次藝術的雕琢,不管是一個簡單的闌尾切除術還是難度較大的腸吻合,每一針、每一線都會非常專注的去做,漂亮的手術總是能給人帶來無盡的喜悅、自豪,所以很多外科大夫都比較喜歡手術(少數除外),這裡的喜歡並不是大家理解的推崇手術或者治療方式激進而選著手術,而是喜歡手術本身,通過自己的努力,減輕患者痛苦,幫助患者解決問題,是我們應盡的職責。


普外三角針,用最直白的語言去科普


普外三角針


喜歡做手術的醫生肯定有,討厭做手術的醫生也有。

喜歡和討厭都有各自的原因,我們介紹幾位喜歡手術的醫生吧!這些情況並不能代表全部原因,因為有一些原因其實我們也不懂,您懂的……

解除病痛,實現自我價值的鄧醫生

我們外科有一位鄧主任,手術做的漂亮,從實習醫生到住院醫生再到後來幹到主任,特別喜歡手術,幾天不做手都發癢。有一次吃飯,跟他聊天,問鄧主任為啥這麼喜歡手術,鄧主任回答:自己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外科醫生,後來很順利,果然當了外科醫生,自己的老師當時教自己的時候,也給了自己特別大的鼓勵和幫助。

最關鍵是每次做完手術,都像完成了一件藝術品。手術前患者很痛苦,手術後患者康復了,病痛消失了,那種滿足感,那種成就感是無法言表的。當然手術也是有風險的,每一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直到今天我做每一臺手術,都會認真的最好術前準備及討論,把可能出現的風險都評估到,有備無患。所以自己的手術很少出在問題,所以,每次做完手術自己那種喜悅輕鬆是無法言表的,這也是自己喜歡手術的原因,首先能為患者解除病痛,其次也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骨科孫醫生,不手術能幹啥?

骨科孫醫生,是一位副主任醫生,幹了20多年骨科,有一次在電梯碰到孫醫生,打趣:孫主任咋又去手術啊?

孫主任說:我們外科醫生再不做手術,那外科就該關門了,說的也有些道理啊。外科和內科的區別就是外科以手術解除患者病房為主,內科以藥物治療為主。如果外科醫生都不喜歡手術,那還有什麼可乾的呢?這本來就是分內之事,喜歡自己的工作,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內科介入手術的發展,勢不可擋!

心臟支架也屬於手術,但這是內科醫生操作的,內科介入醫生喜歡手術,原因有幾個:一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時候,能救患者的性命;二是藥物控制不了的心絞痛做完手術,立竿見影緩解患者疼痛;三是對於很多別人做不了的慢性閉塞病變如果成功,那麼也會有滿足感。

當然也不是大家都喜歡手術,就拿心臟支架手術來說,不但要穿著幾十斤的鉛衣,還要不斷的在放射線是照射下完成,長期放射線對部分醫生是有損害的,就憑這一點很多醫生也不喜歡手術。

總之,不管醫生喜歡不喜歡,手術就是一項工作,為了生活也得幹吧。但我們需要把握一個原則:能藥物不手術,能用藥物控制的千萬不要手術治療,畢竟手術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手術都是有風險的,手術是為了解除患者病痛,而不是增加。

對於鄧醫生這樣的喜歡手術,在認真做好手術準備,在以解除患者病痛為前提,同時也能滿足自己成就感醫生,值得我們稱讚。

【有任何心血管、高血壓、高血脂的問題,可私信我,我會盡快回復您。】


心血管王醫生


作為一個從醫30多年的外科醫生,作為一家大型綜合醫院外科和乳腺中心的行政主任,這些年做了多少臺手術沒有去統計,但是絕對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就拿每週三四手術日來說,由於近幾年把方向幾種在乳腺微創上,所以每天的乳腺微創手術都在15-20臺。其實也有很多熟的患者問我,為什麼就那麼喜歡做手術呢?不累嗎?讓其他醫生做不就得了?

今天,就以我的親身經歷為例,為大家講講為什麼有些醫生喜歡做手術?

1、有的醫生的確喜歡做手術

比如很多醫學大家,一輩子沒離開手術室。我們甚至常說這種醫生就是為了醫學而生,他的一輩子沒有其它愛好,就是對醫學的鑽研和對疾病的研究。比如神經外科泰斗王忠誠,比如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他們一輩子獻身於我國的醫學事業,對醫學的研究更是孜孜不倦。不僅僅是醫學大家對手術有著迷戀,每個醫院都有這樣的醫生,每個領域都有這樣的醫生。

我從醫三十多年,雖然不敢談成名成家,但是也酷愛著這份工作和事業,痴迷手術檯的感覺,讓我在乳腺微創領域有了一定的成就。

2、做手術,首先是責任與使命

醫生有的喜歡做手術,一定有醫生不喜歡做手術;但是這是一份工作,而且是一種特殊的工作。但本質上是一個人在醫生崗位上利用勞動獲取收入,與其它工種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都是謀生都是為了養家餬口。只不過這份工作需要更高的技術、更專業的技能、更強的責任心。

患者看到的是醫生每天那麼多手術,但是醫生這份工作不同於其它崗位,醫生面對的是患者,面對的是患者生命,承擔的是救死扶傷的責任,所以不喜歡也不行,踏進醫學的門就得對得起這份重託。

手術檯就是外科醫生的戰場,面對疾病尤其是面對具有挑戰性的情況,往往更能激發醫生的鬥志,通過與同事的通力協作,最終戰勝病魔,這種快樂是其他人體會不到的。



3、手術不僅解決病患,還承擔著很多任務

其實患者看到的是醫生通過手術解決了患者疾病問題,其實手術作為醫學中重要的臨床行為,承擔著很多的任務。

比如教學任務,醫學的傳承是需要傳幫帶的,而醫學的教學課本理論知識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需要在臨床實踐中去學習掌握、應用和體會,臨床經驗永遠比理論知識更加重要;其次,還有科研功能,比如罕見病例,手術前、術中和術後都會進行大量的分析、研究、總結和討論,一個病例可能成為經典案例。

總之,醫生喜歡做手術也好,不喜歡做手術也罷,這是外科醫生必須承擔的責任,也正是我們這些醫生在手術檯上的努力,在解決患者疾患的同時,不斷推動著醫學向前發展。


歡迎與我一起共同關注健康科普!


乳腺男醫生駱成玉


我見識不多,看到的喜歡做手術的醫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真的工作狂,手術技術高,很享受工作帶來的成就感,所以喜歡做手術;另一類就簡單了,為名或利。舉幾個身邊的例子吧。

工作狂院士,90高齡還在上手術檯

上海這位外科院士估計全國人民認識他的不少。一是好幾位同學朋友在院士所在醫院工作,二是我家鐘點工阿姨在院士病區兼職,所以瞭解了一些準確八卦資料。這位院士就是工作狂,一年365天都可以住在醫院這種。醫院院長、院士當了這麼多年,金錢名譽早就不在話下,常駐醫院、愛好就是上手術檯。當然到了晚年,上手術檯也不會是主刀。但是這種幹一行、愛一行、愛到底的精神還是很令人佩服。

某著名耳鼻喉醫院的外科大夫,每天早上查房的第一樂趣就是數一數昨天開了幾個刀

這個八卦是同學聚會的時候該院醫生爆料的,為啥數一數開了幾個刀呢,這種專科醫院主任醫師的專長都比較固定,一臺手術大致的收費都很清楚,數完大致就可以心算一下昨日收益。同學講完這個八卦還用手做了一下數鈔票的動作,我們當然就心領神會啦。


某工農兵大學畢業的外科主任,做手術是最能證明他能力的方式

我實習所在的三甲醫院普外科主任,工農兵大學畢業,手極巧、手術非常漂亮。但是學術方面就差了點,比不上另一位副主任。當年競爭主任位置的時候差點輸給副主任,還好前主任力排眾議認為外科本質還是得手術拿得下來才行。當上主任之後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工作狂、開刀狂。包括我們實習生在內的所有下屬醫生在內心都很佩服他,因為手術做的好、病人損傷小、預後好是最能證明他能力的方式。



子樂健康科普


如果是所有的醫生都喜歡做手術,那肯定是不對的,因為像陳醫生這樣的內科醫生太多了,但也不是說內科醫生就都不喜歡做手術才當的內科醫生,像我的同學,有些人真的特別喜歡做手術,可以畢業了應聘到了醫院,被調整到了內科,這種沒辦法轉為內科醫生的也不少,當然確實也存在一些醫生,就真的不喜歡當外科醫生,天天上手術的,因為大家不要覺得外科醫生外表多麼光鮮,其實做手術是真的很辛苦的。

可能一些膝關節半月板手術,一個多小時,甚至四十分鐘就搞定的,但是像大醫院,每天手術室排滿的,你一臺半月板手術可能一個小時,可是當你連續做個三臺,你就會發現有多累了,而且像有些外科手術,就一臺也是可能做個五六個小時,甚至七八個小時的,大家想想,就讓你光站著三個小時,平常人腿都發軟了,更別說外科醫生還要做手術,避免每一手術步驟出錯。

但是辛苦是辛苦,我有很多外科醫生的同學,跟他們平時交流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確實有不少是真喜歡的,雖然也會抱怨,多累,但是從他們的語氣,口吻中能明確感覺到喜歡更多一些,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成就感,價值感得到體現,有時候外科手術可以讓病人疾病得到立竿見影,甚至痊癒的效果,讓他們得到內心滿足和優越感。

我想,這不僅僅是外科醫生喜歡手術的原因,這是每行每業的人,都一樣為什麼會喜歡自己所從事工作的最主要的原因。

當你的工作讓你無法體現自己的價值,甚至沒有一點滿足,優越感的時候,你就會抱怨,甚至不想幹更多一些。

當然,有些醫生喜歡手術,還有一個原因,是真的可以體驗人生百態,奇奇怪怪的事情,我聽我同學說,有時候碰到一個要手術的病人,你做完以後,你都無法理解他們是怎麼導致的,像拿往自己身上塞東西的病人來說,上至鼻孔,下至菊花....但凡是我們身上有洞的地方, 就會有人想著,手嵌,或者說忍不出往裡面塞東西...

從小小的繡花針到一整瓶沐浴露,沒有做不到,只有我們想不到....

而這每天可以碰到新鮮,有挑戰的事,也是有些醫生為什麼喜歡做手術的原因!


醫學小偵探



據我所知,很多外科醫生都會有腎結石,那是因為他們長期做手術憋尿所致。回到這個問題上來,為什麼他們還喜歡做手術?

這裡邊交叉著太多的複雜原因,每個人都不一樣。

第1個例子,有一位副院長級的外科醫生。他做手術,在圈裡人看來就是想掙錢。如果單單做行政做管理,收入遠遠比不上手術的收入。掙錢算是人的一個基本的生活的需要,沒有人嫌錢燙手。當然手術技能過硬,符合手術的指證,救人於疾病和痛苦之中,這無可厚非,也是一個勞動的正當收入。


第2個例子,是身邊一位青年才俊的心血管科手術醫生,優秀!他的口碑不錯,正值壯年,正處於一個醫生最好的年齡段,45歲左右。所以,做手術也是自身提高技術,提升品牌,提升醫院的整體綜合實力的一個必然選擇。不得不說,一個好醫院是由好醫生組成的,沒有好醫生,好醫院也徒有其表。

他有腎結石。


第3個例子,是一個骨外科的手術醫生,很多次做完手術之後,會把手術的成果拍照片展示在朋友圈裡。你在他的字裡行間,能感受到他作為一名醫生的職業驕傲。

幹一行愛一行沒有錯,做一名外科醫生,熱衷做手術更是無可厚非!很多醫生在讀醫學院的時候,是選擇放棄臨床的,尤其一些女性刻意的選擇做康復,做療養,而不去接觸臨床,是為了擔心醫患糾紛,擔心手術失敗。

如果單純去盯著手術涉及可能帶來灰色收入的器械、耗材,那就有失偏頗了。

這件事很大程度上是行政主管部門和醫院的事兒,跟醫生、跟個人有關,跟醫者的技能無關,況且優質的耗材或者是設備,雖然造價不菲,但對患者來講,真的是更加有益的,總不能免費給你用吧。


遼瀋名醫


有的醫生,尤其是很多男醫生,特別喜歡外科,不怎麼喜歡內科。我覺得有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外科手術一般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成就感很高。

就拿我們神經外科的幾種救命手術來說,比如因為車禍,患者大腦受到創傷,顱內壓力過高,患者隨時可能因為大腦、腦幹受壓死亡。這個時候,我們神經外科醫生給患者做一個去骨瓣減壓手術,將患者頭頂的顱骨切掉一塊,那麼患者腦袋內的壓力就可以得到釋放,就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再比如腦出血之後,我們神經外科醫生,只需要在患者的頭頂打一個洞,然後放入管子將大腦內的出血抽出來,就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還有三叉神經痛、面積痙攣手術,看著我們的病人在手術後效果良好,再也不用長期吃藥了,那種感覺很好。

還有心臟外科的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手術,有可能經過一個手術,一名本來活不過兩歲的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孩就能像正常小孩一樣健康成長、生活。還有骨科的手術、肝膽科的手術等等。

相比於內科一些慢性疾病,有些手術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讓手術醫生很有成就感。

第二、手術過程驚險刺激,當克服總總困難之後順利完成一臺高難度手術的那種爽快非常讓人著迷。

人這種動物,特別喜歡驚險刺激,喜歡腎上腺激素飆升的那種快感。我現在還記得我完成第一臺手術之後的興奮,就像玩遊戲過了一關一樣。我的前輩們也特別喜歡給我們吹噓他們在手術中遇到的驚險,以及他們是如何急中生智克服困難的。比如我一個老師,有次手術中患者的一條大動脈突然破裂,出血迅猛,血液把整個手術視野遮擋完了,根本沒法止血。這個時候他急中生智,將自己的手指插進了這根破裂的血管,直接用手指將血管堵住了,然後助手將手術區域內的血液吸乾後完成了血管的縫合。單就這件事情他就可以拿出來吹噓一輩子。

第三、手術可以帶來很高的收入。

手術可以帶來較好的收入,這個無可厚非,也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憑勞動和技術吃飯。

我覺得以上三點是很多醫生喜歡做手術的原因。

不過有些醫生就不是特別喜歡做手術,因為覺得做手術有很大的風險。做手術經常要浴血奮戰,做完手術,有的時候腳上,臉上全是患者的血。有些病人有艾滋一類的傳染病,醫生護士存在感染的風險。另外,手術也是非常累的,經常要埋頭苦幹幾個小時,很多醫生都有頸椎腰椎的問題。


人體探索者


我認為和性格有關。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適合做外科醫生,手巧,反應快,應急能力強,抗壓能力強,指揮能力也強,這就是外科醫生的料。


有些人的性格內向,細緻,耐心,安靜,比較適合做內科醫生,內科醫生查房那叫一個整齊劃一,浩浩蕩蕩,當家主任講查體,講疾病,講進展,談診療計劃和策略,一個上午很快就過去了。


婦產科以女生居多,也有少數男生。產科和婦科都需要手術,加上生殖內分泌和婦科內分泌,算是個比較綜合的學科,兼具內科和外科。這些婦產科醫生中,婦科最接近外科,好的婦科醫生都是男性醫生,真的,男人更適合外科,和男人的性格特點有關係。男性剛毅,果敢,果斷,應急能力和抗壓能力強,有冒險精神,更適合外科。



一鍵關注沈芸醫生,關愛您的生殖健康。


沈芸醫生


有的醫生確實喜歡做手術,這本也不是壞事,但要警惕一種情況:迷信手術。

就腫瘤來說,我見到不少這樣的病例,該手術的有時沒做手術(這種情況相對少見一些,因為不管是老百姓還是有些醫生,對手術還是很推崇甚至迷信),而不該手術的卻做了手術,只要是腫瘤,馬上就想到手術切,這當然並不是不對,但前提是一定要先把病情弄清楚,有的病人連分期都沒弄清楚,就急著手術,手術開進去,才發現做不了手術,或者有的病人在手術後轉到腫瘤內科,全面檢查,發現已經遠處轉移了。有的人甚至外科醫生也認為這是復發,手術後才兩三週檢查發現轉移,這不是復發,這是本來就有轉移,也就是說,本來就不該手術。當然,如果在術前做了全面的分期檢查,沒有發現轉移,這是檢查手段本身的侷限。但有的醫生在手術前的分期檢查,沒有按要求做,比如有的癌症有較多的概率肺轉移,肝轉移,卻只做胸片,肝B超,這很容易漏查肺轉移,肝轉移。

手術只是一種治療手段,不要過於迷信手術刀,現在講究並強調綜合治療。手術本身做得再好,但前提是這個病例該不該做手術,什麼時候做手術更合適。手術成功了,病人生存期沒有延長甚至縮短,這個手術就還是失敗的。

我覺得作為醫生,不應該用喜歡做手術這種詞,就像腫瘤內科醫生不能說喜歡做化療,放療科醫生喜歡做放療,介入科醫生喜歡做放療,而應該是:該做的手術,不喜歡你也得做,因為這是工作職責所有;不該做的手術,喜歡也不要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