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生態孵化養殖技術「鵝孵化機」【鵝苗孵化機】


鵝生態孵化養殖技術「鵝孵化機」【鵝苗孵化機】


所謂生態養殖是指根據不同養殖生物間的共生互補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質循環系統,在一定的養殖空間和區域內,通過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環境中共同生長,實現保持生態平衡、提高養殖效益的一種養殖方式。生態養殖有利於養殖過程中物質循環、能量轉化,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廢棄物、汙染物的產生,保護和改善生態?境,從而保證養殖業可持續發展。


  (一)生態養鵝模式生態養殖的模式很多,根據特徵大致可分3類:


  1.鵝放牧與種養結合模式。主要通過林木、果林、作物等植物種植與鵝養殖結合,從而有效解決並利用鵝排洩物,減少化肥農藥用量,減少化學物質對環境的汙染,減少藥物殘留,保持林果園良好的生態環境,以生產優質果品和無公害鵝產品。


  2.鵝-魚立體養殖模式。通過在魚塘邊建鵝場,利用魚塘的水平作為鵝的活動水面,鵝糞便排入魚池肥水,培養浮游生物,為魚提供餌料,塘泥作農作物肥料,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的生生態養殖系統。


  3.沼氣利用模式。鵝糞便以及其他有機物在沼氣池中通過微生物分解轉化產生的沼氣、沼液、沼渣等再生資源,利用其沼液、沼渣有的用於養殖魚、蚯蚓、用蚯蚓作動物飼料,沼液、沼渣還用於種植業。


  (二)鵝舍要求不論採取哪種養殖模式,?群均需要有固定的鵝舍供鵝休息和集中採食。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般說來,一個完整的平養鵝舍應包括鵝舍、陸上運動場和水上運動場3個部分。規模養鵝場這三個部分面積的比例一般為1∶2∶2。肉用仔鵝舍和填肥肝鵝舍可不設陸上和水上運動場。鵝舍寬度通常為8~10米,長度視需要而定,一般不超過100米,內部分隔多采用矮牆或低網。一般分為育雛舍、青年鵝舍、種鵝舍和肉用仔鵝舍4類。4類鵝舍的要求各有差異,但最基本的要求是遮蔭防曬、擋風避雨和保暖。


  (三)種草養鵝鵝是食草動物,純粹採取放牧不現實,為了達到四季都能均衡供應高質量的青飼料,必須種植牧草。首先在草種選擇上,要注意一年生與多年生牧草相結合,暖地型牧草和寒地型牧草相結合,牧草與葉菜根莖類飼料相結合,選用高產優質的草種;其次,在種植方式上單種與混種相結合,間種與套複種相結合,以發揮土地的最大利用率;再次,在青飼料來源上,應以栽培牧草與天然野地野草、樹葉、水生飼料及農副產物利用等相結合。最後,在利用上應以青飼與青貯、放牧相結合。


鵝生態孵化養殖技術「鵝孵化機」【鵝苗孵化機】


  鵝喜歡採食的牧草有:黑麥草、狼尾草、紫花苜蓿、白三葉、苦蕒菜、菊苣、莧菜等。一般種植一畝黑麥草可供300只鵝食用。可採取輪作的方式種植,以南方地區為例,種草養鵝的牧草種植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多花黑麥草與雜交狼尾草輪作。10月上旬播種多花黑麥草,6月上旬收割完畢;然後播種雜交狼尾草,10月上旬收割完畢;然後播種多花黑麥草。


  2.紫花苜蓿與飼用玉米套種。10月上、中旬播種紫花苜蓿,次年6月中旬套種飼用玉米。


  3.多花黑麥草或菊苣與苦蕒菜輪作。9-10月播種多花黑麥草(或菊苣),11月、12月、翌年3-6月利用;翌年4月播種苦蕒菜,6-10月利用。


  (四)生態養鵝管理生態養鵝不僅講究綠色,同時也要保證高效生產,管理方面應注意以下方面:


  1.採食。雛鵝期需餵給易消化、營養豐富的優質飼料,最好使用雛鵝全價飼料,育雛料拌入少量切碎的青菜葉,均勻撒在塑料布上,讓雛鵝自由採食,3天后改用飼槽或喂料器。雛鵝每天喂4~6次,其中晚上一次。雛鵝10日齡左右,如果天氣晴朗暖和,可以開始放牧,每日補飼精料的次數不應少於3次。每隻鵝的補料量以四川白鵝為例,4周約為170克,至7周大約為260克。鵝的飼料,特別是青綠飼料,必須新鮮清潔;喂飼要定時定量,少喂勤添,飼料要現喂現拌;不能使用發黴的飼草飼料。雛鵝的日糧要合理搭配,精飼料要按照該品種鵝各個生長階段的營養要求配比。


  2.配種管理。在產蛋期內,公母鵝的搭配比例一定要合適,通常大型品種配比應低些,小型鵝種可高些;冬季的配比應低些,春季可高些。以四川白鵝為例,公母搭配比?一般為1∶4~5。要求種鵝每天有規律地下水3~4次。第1次下水交配在早上,從欄舍內放出後即將鵝趕入水中。早上公、母鵝的性慾旺盛,要求交配者較多,應注意觀察鵝群的交配情況,防止公鵝因爭配偶影響受精率。第2次下水時間在放牧後2~3小時,可把鵝群趕至水邊讓其自由下水交配。第3次在下午放牧前。第四次可在入舍前讓鵝自由下水。如舍飼,主要抓好早、晚各l次配種。配種環境對受精率有一定的影響。


  3.放牧管理。放牧鵝群一般以每群300只為宜,組群應該日齡相同,否則大鵝走得快,小鵝走得慢。鵝群太大時走在前面的吃得好,吃得飽,發育快,走在後面的吃的不好,吃不飽,發育慢,影響整群發育的均勻度。放牧時應注意觀察採食情況,待大多數鵝吃到七八成飽時應將鵝群趕入池塘或河中,讓其自由飲水、洗浴。


  放牧要謹記防驚群,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動物和汽車鳴笛;放牧時驅趕鵝群速度要慢,防止踐踏致傷。此外,還要注意避免在夏天炎熱的中午、大暴雨等惡劣天氣放牧,並注意預防鵝誤食碰農藥的草中毒。


  4.水面管理。養鵝尤其是種鵝需要有一定的水面,水面管理最為重要的就是衛生管理,因此要及時換水,保證鵝群的健康。採取魚鵝立體養殖時,要控制鵝下水的?間,當給魚投餵餌料時,應禁止鵝下水,這樣做既可防止鵝吃魚餌料,也可避免鵝長時間下塘戲水,擾亂魚的正常採食。


  5.防疫管理。搞好衛生防疫工作是保證鵝群健康關鍵措施。首先要做好清潔衛生工作,每日要清理鵝舍,清除糞便;地面、飼槽、水槽等用具要經常清洗消毒。其次要做好免疫和驅蟲工作。


  (五)探索生態養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各地也都在積極探索,本文介紹幾種值得借鑑的應用。


  1.微生態製劑應用。微生態製劑也稱益生素,是採用有益的微生物,經培養、發酵、乾燥等特殊工藝製成的對人和動物有益的生物製劑或活菌製劑。國內外許多研究表明飼料中添加益生菌,例如芽孢桿菌、乳酸桿菌、酵母菌等複合製劑,可減少腸道內的沙門氏菌和曲桿菌的定植,改善腸道內環境。乳酸菌在動物體內通過生物頡頏降低pH值,阻止和抑制致病菌?侵入和定植,有效抑制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的數量,對維持腸道內微生態平衡發揮了積極作用。


  2.中草藥添加劑的推廣與應用。隨著消費者對畜禽用維生素的反感,中草藥添加劑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例如大青葉、板藍根、金銀花、連翹用於鵝病防治,效果很好,可大大降低抗生素的使用,而且還可以起到提高飼料利用率、促進動物生長的作用,其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鵝生態孵化養殖技術「鵝孵化機」【鵝苗孵化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