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吃到的臍橙,都來自於一百年多年前的這棵樹?

臍橙

是很多人喜愛的一種水果

因為它不僅口感好

還不用吐籽

今天我們吃到的臍橙,都來自於一百年多年前的這棵樹?

但這對臍橙來說

卻是個致命的缺陷

因為沒有種子

就無法繁育後代啊

那麼臍橙是怎麼種滿全球的?

今天我們吃到的臍橙,都來自於一百年多年前的這棵樹?

1820年,在巴西修道院的果園中,一棵甜橙樹因為基因突變,結出了世界上已知的第一個臍橙。

19世紀中葉,一對來自美國的傳教士夫婦,發現了這種奇特的橙子。

他們從沒吃過這麼甜的橙子,於是決定將這種果樹帶回家,讓家鄉的人們也嚐嚐。

但這棵突變的臍橙樹,此時既沒有花粉也沒有種子,這可怎麼辦呢?

今天我們吃到的臍橙,都來自於一百年多年前的這棵樹?

好在2300年前,人們就已經發現了,一種神奇的農業技術,利用這項技術,傳教士夫婦砍下一些臍橙枝幹,將它們插到其他樹上,就這樣收穫了幾棵小臍橙樹。

回到家鄉後,他們將這些樹苗交給了華盛頓的植物學家,植物學家繼續用同樣的方法,在溫室中培育臍橙樹苗,並將這些樹苗分給了周圍的人。

但第一批臍橙樹,在華盛頓的長勢並不好,唯獨被帶到加州的3棵,在溫暖的地中海氣候中,成功存活下來了2棵,它們就是現在絕大多數臍橙的老祖——華盛頓臍橙。

今天我們吃到的臍橙,都來自於一百年多年前的這棵樹?

這種香甜、沒籽、又好剝的橙子 ,瞬間俘虜了大批吃貨,為了能將這種好吃的橙子種到自家的果園裡,人們甚至可以付出5美金一個芽點的高價。(大約相當現在的700人民幣)

一個芽點有多大呢?就這麼大

今天我們吃到的臍橙,都來自於一百年多年前的這棵樹?

大家可別小看了這個小東西,將它插到已經生根的植物莖杆上,經過耐心的等待,就能獲得一棵臍橙樹了。

而使這一切得以實現的神奇技術,就是——嫁接

今天我們吃到的臍橙,都來自於一百年多年前的這棵樹?

古老的嫁接技術

嫁接是一項古老的農業技術,在我國,嫁接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周秦時代,距今已有2300年以上。

當時的人們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現象,不知是什麼原因,兩株植物的枝幹或同一株植物的不同枝幹,彼此相互融合在了一起,古人稱它為“連理枝”。

人們對這種現象充滿了好奇,《廿四史》中關於“連理枝”的記載就多達254處。

今天我們吃到的臍橙,都來自於一百年多年前的這棵樹?

經過不斷的觀察,人們發現了它產生的原因,植物受傷後,傷口會迅速癒合,如果此時兩株植物的傷口恰巧結合在了一起,二者在癒合的過程中,就會組合成一個新的植物體,共同生活。


利用這種規律,人們發明了嫁接技術,剪裁植物的一部分器官,連接到另一株帶有根系的植物上,使它們合二為一。

嫁接最早被應用在了花卉和果樹上,根據北魏《齊民要術》中的記載,魏晉南北朝時人們就已經熟練掌握了這項技術。

今天我們吃到的臍橙,都來自於一百年多年前的這棵樹?

隋唐宋元以後,嫁接技術更是被廣泛的用於改造花木和果品的形狀、顏色和品質。

唐代時,人們認識到,將種子形態相似的植物嫁接在一起,更容易成活。

到了宋代,開封、洛陽、杭州、蘇州等地,都以花卉嫁接聞名,比如杭州附近有個名叫東西馬塍的地方,據傳此地“色品頗盛,栽接木有十色者”。

元代時,人們根據不同的植物,研究出了6種不同的嫁接方法。

1376年,明代俞貞木撰寫的《種樹書》詳細的記錄了這些方法,這是我國最早一部嫁接法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較系統記載嫁接方法的專著。

今天我們吃到的臍橙,都來自於一百年多年前的這棵樹?

植物不會出現排異反應,是因為植物比我們少了一套免疫系統。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免疫系統有兩套,一套出現的比較早的叫做先天免疫系統,它的優點是反應速度快、打擊範圍廣。

但屬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類型,這個枝幹遭受了侵害,那就不要了,不過好在植物還擁有強大的再生能力,所以這種自殘的免疫方法並不影響它們的生長。

今天我們吃到的臍橙,都來自於一百年多年前的這棵樹?

可再強大的再生能力,也架不住一直自殘啊,所以這種免疫方法的識別精度就比較低,只要植物覺得外來物和自己差不多,就會接受對方,一起愉快的生活,因此嫁接時親緣關係越大,成功率也就越高。

由於免疫系統粗糙,植物既可以愉快的接納跟自己差不多的植物,又可以彼此影響,產生新的特性。

於是,人們除了依靠嫁接,增加作物產量、提高產品質量和抵抗蟲害外,還開啟了無限的創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