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術室裡的患者們是怎麼度過手術時光的?

謝應飛


對呀,剛進屋就被扒光了衣服,完全赤條條滴躺在手術室的床上。其他人正各自忙著各自的事,他們都帶著帽子和口罩,有視無睹的。自己感覺就像一隻小白鼠或是一頭就要被殺掉的豬。孤立無助的。我趕緊閉上了眼睛,免得害怕和害臊。我聽見扒掉我衣服的護士好像輕輕地笑了一聲。而我一點也不想笑。

沒人跟我聊天,也沒人跟我說話。只聽見叫了我一聲名字,我“哎”了一聲,就這一次對話或者叫交流。因為除了接我的那個大夫以外,剩下的我誰也不認識。我沒去拜訪過主刀醫生(他的辦公室裡總是有很多人,而且我的手術也不大),所以他也沒來看過我。

麻醉師也沒和我說過什麼話。直接就上的呼吸罩,兩次呼吸就什麼也不知道了。在麻翻之前我感覺手術室裡面冷冰冰的。

手術之後病好了。恢復的也不錯。

不過我還是一點也不想回憶手術的經歷,而且清醒了一點之後一摸才知道已經插上了導尿管(雖然之前已經告知手術中要插導尿管)的驚訝。還有手術室裡面的人挺多的呀,比病歷中記錄的人員好像要多吧?有沒有實習的學生啊?他們會不會拍照啊?有那麼一刻,突然發現自己的身體在手術室裡自己是不能控制的,而任由人擺佈,感到總有一種驚恐和莫名的羞臊感。

我媳婦說我,你咋想的那麼多呢?你是大姑娘啊?怕看吶。你是大明星啊?招人看吶。矯形!

可能有點,但我就是不想回憶手術的那些事。也不許我媳婦說起,因為一想起來心裡就火辣辣的難受。好像經過了什麼非常恥辱的事似的。

現在半年過去了,好多了。因為我正努力滴把它忘掉。


一葉扁舟142180652


3月20日做的感染性心內膜炎開胸手術,提前一天通知確切手術時間,讓我做好術前準備,比如手術前12小時不能進食和進水,要把大便解掉,備皮,洗澡等一些事項,並約家屬講解手術會存在風險(此過程能把家屬腿嚇軟,因為我做的是心臟手術,主刀醫生動不動就說可能下不了手術檯,當然也能理解醫生的難處)。

快手術了,會有人來接我去手術室,進入手術室後,做了一個皮試後的一會就就失去意識了,什麼都不知道了,直到迷迷糊糊感覺有人叫你,事後才知道這個時候是準備拔呼吸機了,有意識了後,自己已經在ICU裡了,在裡面待了大概十幾個小時,就被送到普通病房了。ICU裡是個痛苦的經歷,待過的估計都知道啥感覺!

從有意識後的40多個小時了,一直有幻覺出現,我的幻覺還好,都是挺正能量的,同一病房裡的一個老頭,一直說主刀醫生是美國派來的怪物,是要謀殺他的,哈哈😄

術後三天,就下床了,7天左右基本的生活可以自理了,現在術後快一個月了,一切都恢復的很不錯,感謝主刀醫生和他的醫護團隊,把我從鬼門關拉了回來,感謝!!!


lessons008


哪啥,人生總有躺在手術檯上的“時光”,誰知道會有幾次這樣“美麗的相遇”,最好的相遇就是一次,就是相逢在“120”救護車上,應該是最後瞬間“時光”,誰會有那麼幸運。

我有過半麻和全麻的手術經歷,我知道我在逃難劫時,就老老實實躺下,(有點任人宰割味道)我必須學會放鬆,不掙扎,微笑面對那些美麗天使,半麻時,我還和主刀醫生對話,我聞到小電鋸刀焦糊的味道,聽到嗞嗞響著,醫生老問“痛嗎?可以再推一點麻藥的”,我心一橫挺住了。一會兒,醫生又說,要等二十分鐘以後做個病理切片,需要自己託一下傷囗,我就是這樣的人,撐住了。(就像廣告詞一樣)

後來的後來,又趕上有病要全麻了,其實我內心己無恐慌,只求早點上臺“公演”。手術室溫度很低,讓你渾身發抖,肚子沒食,真有點飢寒交迫的,旦求“速死”。我心依然較比淡定。麻醉藥一打,你就不是你了。出來時,主治醫生問我手術時感覺咋樣?我竟然脫口而出“我做了一個炒股的夢”,我是做了一個和炒股有關夢,醫生恨恨回應我,“我說你為啥出血那麼少呢”!平靜下來,是我在手術室裡,讓我分享到的生命光輝時光,體驗到了生命無常無奈的脆弱。

現在,科學醫療不斷進步,讓手術室裡的時光,應該醫患雙方彼此更加人文,更加關懷,更加陽光。在上帝面前,我們誰能不是挨刀的“牛羊”呢,大家都好好珍惜生命吧,畢竟只有一次。




山人品茶


我來告訴大家,手術是怎麼度過的?

第一次,我用的是半身麻醉,我眼睛閉著,聽見醫生,從我的脊椎上打麻藥,聽見手術刀具,感覺手術刀刺進去,花開皮肉,聽到捶捶打敲擊骨頭的聲音,聽到鋼板架上去的聲音,聽到上螺絲釘的聲音,在縫合臉上的傷口時,沒有用麻藥,直接用針縫,感覺覺那個線在皮膚上抽動很痛,塞古塞古的響,醫生說,這個病人很堅強,手術做了六個小時,昏昏沉沉的,一會兒想這裡,一會想那裡,是亂想度過來的,

第二次,取鋼板,打的局部下身麻醉,聽到手術刀劃開皮膚取鋼板聲音和縫合的感覺。

第三次,血管造影,脫衣服全身消毒,有女護士胡思亂想過來的。


劉金子


局麻和全麻我都經歷過,其中間隔兩個星期,12月13日因為乳腺腫塊局麻手術,進手術室護士建立靜脈通道。那針是真疼啊,然後消毒,打麻藥好像在乳房上紮了七八針,我怎麼感覺麻藥是假的,手術過程都有感覺,尤其往出挖腫塊的時候,疼的直掉淚,不停的喊疼,可沒人理我,醫生繼續手術我疼的抖成一團,煎熬的一個半小時終於結束了手術。沒想到兩個星期後通知我石蠟病理是惡性的要二次手術切除乳房,12月27日又一次進入了手術室,早晨手術室的護士來接我,是一個男孩子,大概早晨起來的姿勢不對氣不順,打針紮了五次都沒紮上,一個勁的埋怨我的血管細,動作粗暴,態度惡劣,幸虧麻醉師比較好,一個勁的安慰我,好不容易紮上針,麻醉師給扣了一個氧氣罩讓我使勁吸氣,然後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在我看來,全麻還是比較舒服的,如果沒有那個男護士就更好了,


麗婭55022836


第一次進手術室的時候我十七歲,我脖子上淋巴結核做手術,雖然小手術也是一次對自己的挑戰。我我手術的那天早晨淋巴結自己破了但還得手術。進去的時候主刀醫生說:“你把手壓到屁股底下,今天手不給你上綁帶。”我懵😇然後助手說:“她這個自己破了打麻藥怕趟出來。”醫生說:“能麻啥成度算啥成度吧。”我的天啊😇手術開始了那叫一個爽。刀割開有點木,然後用勺摳那些肉根,那感覺就像你吃東西咬到舌頭根扯著耳朵根都疼,你還不能動,這左一勺又一勺的,好容易完事了,又告訴你,皮薄不丁針,得鉸到好的肉皮那才能縫針。全程就割皮時麻藥用上了。


青藤纏繞469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也希望給那些以後可能因為某些原因需要做手術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經歷!

手術分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恰巧我自己經歷過兩次手術,而兩種麻醉類型我也經歷過,那麼接下來我談談我的經歷吧!

2010年11月,我因為鼻炎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第一次手術,這次手術是全身麻醉,我還記得手術前跟隨著引導人員有說有笑的走進手術室,進了手術室,躺在手術床上,被麻醉了,就什麼都不知道了,醒來都是第二天了,就感覺到鼻子痛,頭痛。。。難受!

2013年10月鼻炎復發了,在四川省中醫院第二次手術,這次手術是局部麻醉完成了,前後經歷了三個多小時。和第一次手術時一樣,也是和引導人員有說有笑走進手術室,做了手術中相應的準備。手術過程中和我的治療醫生聊天,就這樣感覺手術很快就過了。回到了病房!

其實手術也沒啥可怕的。


波波醫生說健康


我是手術室護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一般患者和家屬以為一接上手術室就可以做手術了,手術時間從患者被接上手術室到出手術室。這是不正確的。

為了提高手術間的週轉的速度,手術室都是提前接手術患者的。首先上到手術室,手術室護士先要核對信息,打通靜脈輸液,然後要等那間手術間上一臺病人送出手術間,工人打掃乾淨才能進入到相應的手術間。有的是在手術間門口等,有的醫院有集中的患者等候區,如果是椎管內麻醉的,就會在等候區,先在腰背後穿刺置管。如果是全麻手術的,就在那等候被推進手術室啦😄。


如果沒有等候區的手術室,只能在手術間門外躺著等了。這個時間段可長可短。

進去手術間後,全麻的只要核對確認信息後,幾乎沒多久就睡著了,所以手術後回訪有些患者都說進去一下就睡著了,什麼都不知道。

如果是局部麻醉和半身麻醉的患者,碰到健談的醫生和護士可以和他們聊聊天,一般他們都願意聊的,但是像剖宮產手術,說話太多,空氣進肚子,手術後會脹氣,所以我們也要求產婦不要大喊大叫,說話太多。


碰到年輕的醫生,手術間還會聽到各種美妙的音樂,特別是去國外回來的海龜派醫生,比較喜歡自帶音樂🎶。這樣手術間氣氛也會很愉悅。患者可以聽著歌睡覺。

在工作中也遇到有些患者主動要求在手術中睡覺,不願意聽到醫護人員的聲音。這樣的情況下,麻醉醫生給點“牛奶”就睡著了。

局麻和半身麻醉的患者做完手術就可以直接出手術室回病房了。全麻的患者因為麻醉還沒醒所以要轉移到麻醉恢復室,等清醒來後才能回病房。

這就是手術患者在手術室的時光了!

更多手術室知識請關注手術室護士莊小涵!


手術室小護士


手術室裡的患者是怎麼度過手術時光的?

作為天天在手術室裡工作跟手術病人打交道的麻醉醫生,我想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如果您是一位即將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您將在手術室裡經歷些什麼呢?就以腸道手術為例,待我一一道來。


術前準備

手術前,您需要做一定的術前腸道準備,包括禁食、禁飲、灌腸等。有些病人手術前還要在病房插胃管。不同的手術,術前準備的內容也不同。

術前清潔身體,包括、洗澡、刷牙、備皮(剔除手術部位的毛髮)等。更換病服,上衣前後反穿,不穿內衣、內褲、襪子帽子等其它服飾)。去除身上所有可以取下的異物,包括首飾(包括項鍊、戒指、耳環、手鍊、腳鏈等)、眼鏡(包括隱形眼鏡)、活動的假牙等等。這樣,您就可以進入手術室了。


手術室專業的護工會用手推床送你去手術室。在手術室門口還會給你帶上一頂無菌手術帽,更換推床、棉被等。如果你是當天的第一臺手術,那麼你就可以直接進入手術間,自行躺在手術檯上了。如果不是第一臺,那麼就得在等候區等待片刻。等之前那臺手術的病人出來,房間打掃乾淨之後才能進入手術間。

至此,你所見到和交流最多的可能就是那名護送你進手術室的護工。之後醫生和護士們才會陸續出場。所以在護士和醫生正式接手之前,你可能會經歷一段感覺有點孤獨的等待時間。不過好在現在很多醫院的手術室有背景音樂系統,你可以聽聽舒緩的音樂,閉目養神。


那麼這段時間,醫生護士們在忙什麼呢?他們要麼是在忙前一臺手術,要麼是在準備你這臺手術的器械設備等。麻醉醫生還可能會找手術室外的家屬談話簽字。個別特殊的情況,比如特別的風險等,也得強調和重申。對於第一臺手術的病人,可能會有更長的等待時間。因為麻醉醫生們還要在手術麻醉前進行交班,把當天所有的手術病人作一定的討論,以進一步完善麻醉手術計劃,減少可能的風險。

隨後,麻醉醫生和手術室的護士就正式進入你的手術間。在進行麻醉和其它準備操作之前,他們會跟你核對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床位、手術名稱等。此外,麻醉醫生還會進一步確認你的胃腸道準備情況,藥物使用情況等。


在確認信息無誤後,就進入操作部分的準備工作了。

首先,麻醉醫生或麻醉護士會給你綁上無創血壓計袖袋,並且每五分鐘測量一次血壓。隨後,他們會在你胸前貼上幾個心電圖電極片,監測心電圖。同時會用一個小夾子一樣的氧飽和度探頭套在你的一根手指上,測量脈搏和指脈氧飽和度。這三個無創監測是最最基礎的生命體徵的監測方法,每個病人都要做,並且貫穿整個麻醉過程,直到你離開手術室。

隨後在確認你的身體狀況適合手術麻醉時,就進入下一步的操作程序。麻醉醫生或護士會在你的手臂上打外周靜脈留置針,接上補液。此時,如果你表現出明顯的焦慮、或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體徵變化,那麼麻醉醫生會給予一定的鎮靜藥,幫助你緩解緊張的情緒。


以上的監護、開放靜脈等操作加上鼻導管吸氧,是幾乎所有手術都必須要做的最基本的事情。所以,很多醫院這些簡單的操作都是由住院醫師、實習醫生、麻醉護士或者手術室護士來完成的。

對於不同的手術還會有其它不同的準備工作。比如腸道腫瘤手術,術前可能還得進行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以確保輸液速度並監測中心靜脈壓等。肺的手術,還得進行橈動脈穿刺,以監測動脈血壓等。

根據麻醉方式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創傷性操作。比如硬膜外阻滯的病人需要進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的操作;上肢手術可能需要進行臂叢神經阻滯的操作;腹部手術如果選擇全麻加連硬外聯合麻醉的話,也要提前進行硬膜外穿刺置管,除了麻醉手術,還能用於術後的鎮痛治療。

其實在以上這些準備過程中,大多數的麻醉醫生、護士們都會跟你有一定的交流,通過簡單的交談舒緩你緊張的情緒。我還遇到過很多“話癆”病人,天南地北啥都聊,甚至還有唱歌的。病人自己不緊張,倒是把醫生護士聊得心跳加速了!


進入手術與術後狀態

當以上這些準備工作都完成了之後,手術醫生差不多也就出現了。

此時,不同的麻醉方式,患者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全麻

首先就先來說說行腸道手術的全麻患者吧!當手術醫生出現了,那麼麻醉醫生就會給你扣上一個透明的面罩讓你吸氧。這時你會發現,在吸了幾口氧氣後,人就慢慢地失去了意識,睡著了。其實,面罩內並沒有什麼乾坤,只是純粹的氧氣而已。麻醉醫生只是在你吸氧的同時從靜脈通路處注射了全身麻醉藥。所以你才會很快進入全麻狀態。雖然有個別麻醉藥會有靜脈刺激症狀,你會感覺到手臂會有一點疼,但是很快你就什麼都不知道了。直到手術結束,你才慢慢恢復意識。至於進入麻醉狀態後的氣管插管、消毒、手術劃刀、縫針等等全無感覺,對整個手術過程全然不知,毫無痛苦。


甦醒時,你會感覺到喉嚨裡有東西,會有想嗆咳的感覺,完全說不出話。此時你只要聽麻醉醫生的話,深呼吸,那麼很快麻醉醫生就會把你喉嚨裡的氣管導管拔除。這樣你就能跟正常人一樣呼吸和說話了。有些患者剛拔管後會覺得喉嚨疼痛不適,也是正常現象,一段時間後都能恢復正常。在甦醒期,有些患者會感覺到腹部傷口的疼痛或各種引流管的不適。此時,麻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心率血壓呼吸以及主訴情況來判斷是否給予藥物鎮痛。當你完全清醒後,你會發現自己好像已經離開了之前的手術室,原來你已經躺在了甦醒室的推床上了。當麻醉醫生再次評估你的甦醒情況之後,認為滿意的,就可以讓護工用推床送你出手術室回病房了,也就能見到門外守候在家人了。


靜脈麻醉

如果你接受的是靜脈麻醉下的手術,那麼情況就要簡單得多。首先一般靜脈麻醉的手術都是相對創傷小時間短的小手術。所以一般不需要做氣管插管,術後甦醒時自然也就不會感覺到呼吸困難,無法說話,因為喉嚨裡壓根兒就插過沒有東西。由於麻醉藥使用較少,術後的甦醒質量更高,人的清醒度更高,主觀感受更舒適。

椎管內麻醉及其它神經阻滯麻醉

排除聯合靜脈麻醉或全身麻醉的情況,單純的椎管內麻醉或神經阻滯麻醉,患者整個手術過程都是清醒的,可以清晰地聽到手術間裡每個人說的話,也可以看到一切視野內的事物,但是手術部位的疼痛是感覺不到的。所以作為患者,你會發現手術醫生出現後,會被要求充分暴露手術部位。比如腸道腹部手術,那麼你的衣服下沿必須向上拉至乳頭水平以上,你的褲子必須向下拉至大腿下1/3處以下。當然這是由護士來幫你完成的。至於那些是肛門、會陰等比較私密部位的手術,如果之前是用被子或衣物遮蓋著的,那麼此時再不情願也必須得暴露出來,不然就沒法手術了。放心,醫生護士才不會往其它方面想,對於他們來說,你只是每天工作中眾多手術病人中的一位而已,他們關心的只是疾病和手術本身!



隨後,手術醫生會用消毒藥水在你手術部位進行消毒,一般消毒範圍會明顯大於手術部位。這個過程,或許你會感覺有點涼颼颼的。不過很快,手術醫生消毒完之後會用手術巾依次鋪在你的身上,僅露出手術部位。一般來說,鋪完手術巾之後,你就見不到自己的手術部位了。或許你只能看到手術室的天花板和無影燈。

接下來就是正式開始手術了。當然,只要麻醉效果滿意,你是不會感覺到手術部位的疼痛的。如果麻醉效果欠缺,你可以跟麻醉醫生說,他們會調整劑量或添加靜脈輔助藥,達到使你無痛的目的。整個手術過程中,麻醉醫生或護士會時刻在你身邊監測著每一次的心跳、呼吸和血壓的變化。要是你有任何不適都可以跟他們說,他們都可以儘可能地幫你解決問題的。



這個過程,很多患者會選擇閉目養神,或乾脆就跟麻醉醫生說想睡覺,讓醫生給予鎮靜劑幫助入睡,這當然是可以的。但是對於時間較短的手術來說,你會發現自己還沒怎麼睡著,手術就已經結束了。而對於那些手術時間較長的患者來說,睡一覺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有時也會遇到一些患者不想睡覺,就拉著醫生護士聊天的,一聊就兩三個小時的。曾經還遇到過一個小夥全程在撩我們護士小妹妹,還硬要加微信的。

不論什麼麻醉方式,麻醉醫生術後通過一定時間的觀察和評估,認為患者各生命體徵平穩,麻醉甦醒完全,麻醉平面消退,術後無明顯的疼痛,意識情緒平穩,那麼就可以回病房了。出手術室見到家人,你可以驕傲地告訴他們,手術成功了,你的表現很棒!其實回病房的一路上除了推推床的護工還會有一名麻醉醫生或護士陪同,直至安全護送到病房。



其實,手術室並不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地方。這裡的溫度常年24-26度,有舒緩的背景音樂,有平易近人的醫生護士,有時刻守護在你身邊保障著你生命安全的麻醉醫護人員。手術室裡的這段時間不應該是難熬的,更不應該是可怕的。應該是舒適而溫馨的!


麻醉科徐醫生


作為一名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進入到手術室之後,一般的流程是這樣的,手術室裡面的護士姐姐會讓你躺到專門的手術床上面,然後,醫生會給你蓋上被子,然後是護士姐姐給你扎點滴,因為術中需要補液,需要靜脈使用麻藥。

麻醉醫生會詢問你的一些基本信息,既往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身高體重等等,如果是半身麻醉,也就是腰麻或者骶管麻醉,麻醉醫生會給你打腰麻,會在你的腰部扎一針,然後持續的從腰部給麻藥,讓你的腹部以及下半身麻醉,但是,你的意識是非常清楚的,你沒有睡著。

如果是全身麻醉,麻醉醫生會給你用藥,你就睡著了,然後麻醉醫生會給你插管,持續給藥,你是沒有任何感覺的。等到麻醉結束之後,醫生就開始給你消毒,鋪巾,然後做手術,等到手術做完,麻醉醫生停藥,你也就會慢慢的醒過來了。

如果是腰麻的手術,你會一直聽到醫生和護士的對話,對於術中發生的一切,你可能會知道,但是你的下半身是沒有痛覺的。如何度過漫長的手術時光呢?醫生護士可能會跟你聊天,分擔你的壓力和注意力。你也可以想想自己的親人,自己的愛人,以前的那些美好的時光,時間很快就會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