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纤玉手 一捧秦淮水 湿了金陵城

三月美,正好下江南。

其实是早了一点,树枝上绿叶仍有羞意,想开又不情愿开,有一种半推半就的忸怩。

我想去的不是南京,是金陵。

到了南京,距离金陵还很远。

此处便是金陵。

分明是南京。

纤纤玉手 一捧秦淮水 湿了金陵城


穿越南京江底隧道,犹如身在时光隧道一般,感觉就能穿越时光,回到从前的金陵,冲出隧道,依然身在南京的高楼大夏。

身在在南京繁华的城市,走不回古金陵。

为了寻觅传说中的金陵,我却迷失在了南京。

撑着伞,走在三月的细雨里,寻觅江南最美的故事,只有在南京。

可我心里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距离金陵越来越近了。

我闻到了缕缕的香水气,听到了淮河边的歌舞笙曲,我隐隐看到了淮河边,身着长裙的舞女。

感觉就像戈壁滩上的蜃景。

撑着伞,继续寻找心中的金陵古秦淮,到了秦淮,才算到了金陵。

古秦淮就在眼前,我已身在金陵。

纤纤玉手 一捧秦淮水 湿了金陵城


纤纤玉手 一捧秦淮水 湿了金陵城


是古秦淮八绝美还是曹雪芹心里的十二钗美呢?

八位绝色美女的秦淮河的那边,我却在这边。

金陵十钗在故事里,我却在现实里。

君子桥就有那里,沿着桥,我走到了那边,我四处了望,却不见八位绝色女子。

金陵的浪漫因为古秦淮,古秦淮的美名是源于八位绝色女人吗?

秦淮八艳的柳如是的才情最好,陈圆圆与吴三桂的爱情像传奇。

才色双绝的柳如是,辛弃疾的一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诗情里的多娇多媚,香艳无比,《忆梦》词中的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落花》词里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闺中柔情如许,醉人心扉,怎奈现实无情,无情遇多情,却是这世间最无奈的辜负。

纤纤玉手 一捧秦淮水 湿了金陵城


美色倾城的陈圆圆,能歌善舞,与少年英雄吴三桂一见钟情,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将领刘宗敏将陈圆圆侵占,吴三桂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攻陷北京,打败了李自成,有传说陈圆圆却下落不明,又有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去了云南,年老色衰,出家为尼。陈圆圆与吴三桂有过爱情吗?吴三桂是深爱陈圆圆的,绝色美人犹如催化剂,最易与男人的感情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做爱情的物质。陈圆圆钟情于年少英武的吴三桂,也在情理之中,虽说起因不算纯粹,必然是付出真情。

传说里美人如玉,最美的年华,在秦淮河畔。

樱桃红唇,迷人的石榴裙,翩翩身影,纤纤玉手,一捧淮河水,湿了金陵城。

纤纤玉手 一捧秦淮水 湿了金陵城


秦淮八艳——八位绝色女子的美丽传说,无不是文人之功劳——余怀在《板桥杂记》里写了六位绝色名妓,可能是金陵人更喜欢八,后又加入了柳如是和陈圆圆。因为妓女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她们放荡不羁的魅力,令男人们痴迷,更能刺激文人骚客灵感和激情,这也是妓女时常出没于文学作品里的缘故吧。

妓女成为一座城的绝美传奇,也只有在古秦淮了。

现实有时候就是这样喜欢玩笑,秦淮人又做出了八种风味小吃,竟然成了秦淮八绝。秦淮八艳和秦淮八绝极容易弄混,不管是小吃点心还是美色,都是可餐之物!

清晨的秦淮河是流在宁静里的河。

我沿河畔,走在古秦淮的街上。

纤纤玉手 一捧秦淮水 湿了金陵城


一位身材高佻的女孩,独自走在秦淮河畔,从桥的那边向我走来,偶尔依桥而立。

她匆忙而来又匆忙而去,只为看一眼传说中的古秦淮。

她走了,身影却留在了古秦淮。

秦淮河的那边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红色街区,秦淮河的这边是书院,科举考场,还建有孔夫子的庙宇。自从秦淮河畔建了孔庙,古秦淮又叫夫子庙。

夫子庙欠了古秦淮的浪漫情调。

这分明是诱惑。

纤纤玉手 一捧秦淮水 湿了金陵城


秀才们果然有定力,竟然还能安心读书。秦淮河南岸是建当时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北岸建有当时最大的红灯区,这创意是谁想出来的呢?人性哪儿软就往哪儿掐,分明就是拿书生开涮,考验书生定力。

更是调戏。

不是淮河这边的秀才调戏那边的女人,是淮河那边的女人调戏淮河这边的秀才。

古秦淮河上建有桥,名日君子桥。

沿桥度到那边的男人就不再是君子。

许多的有钱又爱名声的秀才宁可花银两租船与女子幽会,他们不走君子桥,不过秦淮河。

当年风流的唐伯虎来回地在君子桥上转悠,那叫一个潇洒。

只是羡慕而已。

只是这么简单吗?

我不知道。

纤纤玉手 一捧秦淮水 湿了金陵城


秦淮河在明末清初,最美繁华。

那是日夜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一条河,当时灯一定是红的,至于酒是不是绿的,不好说,因为国酒里有白酒黄酒没却没听说过有绿色的酒,西洋酒在明末肯定已经登陆,那时候的秦淮是时尚之都,怎能没有西洋美酒呢!

明末政府已然腐败堕落,吃喝玩乐之风盛行,也就在这个时期,古秦淮盛兴了,即使如今也不难想象当时秦淮是何等地繁华,女人的美色好比磁石一般吸引来了各地的达官显贵和巨贾富商。真正让古秦淮名扬天下的一是女人的美色,二是文人骚客的诗文,为秦淮写诗的文人数不胜数,写古秦淮的诗作很多,我独喜欢王士祯的《高邮雨泊》——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纤纤玉手 一捧秦淮水 湿了金陵城


自古有名的文人骚客哪个不是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美色的刺激最能激发创作的灵感,这也是男诗人如云,女诗人了了的根源所在。

文人骚客云集秦淮也是古秦淮绚丽的风情景观,最有名的就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才华横溢,从小生活富豪之家,性情豪爽,脱俗有义气,花钱如流水,身负败家子名声,晚年穷困潦倒——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只要连续下三雨,便没米做饭而且口袋里空空没有钱。富人不懂现实残酷与艰辛,只有穷人才能深切体会,《儒林外史》用了吴敬梓二十多年的时间,也就是吴敬梓落魄以后,历经世态炎凉和现实的残酷之后创作这部惊世的小说——穷成就人才,富令人颓废。

游客都是带着娱乐和休闲的心态来旅游,以这样一个心态进夫子庙,欠了恭敬。学子有心敬孔夫子,求孔夫子庇佑,大多不会选南京的夫子庙,娱乐氛围太重了,带着即将高考的孩子来孔庙的大多是南京人。

纤纤玉手 一捧秦淮水 湿了金陵城


夫子庙景区的徽派建筑因为淮河水有了灵气,灯光勾勒出房屋的轮廓,彩灯点缀出别样的风情。夫子庙虽说是徽派建筑,却大量地使用木材和油漆,更添了传统风情。

走到乌衣巷,门边刻着毛主席用草书书写的《乌衣巷》,笔风潇洒。

王导和谢安是东晋时政府里内阁总理和部级领导,居秦淮的乌衣巷,是朝廷达官显贵聚集地。唐朝诗人刘禹锡来到乌衣巷,写下了名篇《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纤纤玉手 一捧秦淮水 湿了金陵城


沿着朱雀桥能到乌衣巷,曾经富贵之地,已长野草,乌衣巷的繁华如夕阳落下。王谢的豪宅毁了,曾经落在豪宅里的燕子,飞到百姓家去筑窝了。旧时王谢堂前燕这句诗,我忽然想到富贵人家的大堂绝不会让燕子筑窝,虽说燕子进屋是吉兆,却粪多,所以富贵人家只会让燕子在堂前的屋檐下筑巢,燕子却可入住百姓的家里,同是燕子却是两种境遇,一只是寄人屋檐下卑微,一只是登堂入室,即使粪多也不会被嫌弃,这就像一个人到富人做客菊紧(拘谨),到平常人家做客轻松自在。我以为这首诗的另一层含义是指人的地位和富贵都难长久不衰,平常百姓家才是避风挡雨长久的家。

纤纤玉手 一捧秦淮水 湿了金陵城


曾经歌舞升平的古秦淮如今歌舞依然,只是歌舞里的女人三四十年前都曾是妙龄女子。

淮河两岸的夜景依然绚丽,只是房屋的亮化有损了,没有修复,让秦淮的夜景失色了不少。晚十点,馗光阁的馗心亭的灯灭了,绚丽的风景黑了一块,好比一幅风景画破损了一个洞。景区这是委婉地逐客,精明却欠了些大气。人也如此,精明的人必然小气,难成大器!通俗地说,精明的人很难成功!

纤纤玉手 一捧秦淮水 湿了金陵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