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经典的唐山话,不是地道的唐山人看了也未必明白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表达地区的文化特色;也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还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形态,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中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方言。但是,近几十年来,很多地方的方言正在失去其特有的地域特色,正处于消亡的边缘。就拿位于冀东的唐山来说,在今天的年轻人嘴里已经听不到那纯正的带有老呔儿味的经典唐山话了。下面我们就简单说说唐山话。


一段经典的唐山话,不是地道的唐山人看了也未必明白


一段经典的唐山话,不是地道的唐山人看了也未必明白


唐山

唐山话中除了一些独具特色的语汇外,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语音上与普通话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唐山话语音绵延,句尾语调上扬,语速中等而乐感强,音素多而吐字舒,声韵搭配变化较大,音调高低起伏明显,抑扬顿挫不明显,给人以柔和、诙谐之感。唐山话变调异常丰富,是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唐山话乐感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特点在文字上体现不出来,唐山本地人之间也不易感觉到,如果一个外地人初到唐山,就可以非常明显地体会到这些特点。下面我们主要从语汇方面来看看唐山话。

唐山抗震纪念碑

两个人在大街上相遇了,接下来一段对话:

甲:瞅啥也?

乙:瞅你捏!

甲:瞅我揍啥也?

乙:咋跌?不让瞅啊?

甲:你咋这不人揍叠?

乙:看你地样基吧揍性吧!

再看几个比较常用的语汇:

前儿个:前天

列儿个:昨天

傍亮儿:拂晓

挑哨儿前儿:黎明

晌午、晌火:中午

过晌儿、晌火歪:过午

蝌蚪叫蛤蟆科子

傍黑歇、擦黑儿、后晌黑:傍晚

黑歇、黑家:夜晚

多前儿、多咎、多怎:什么时候

马抡前儿:现在

列儿黑介:昨晚上

这程子:一些日子

箭杆子雨:大雨

蛤蟆卡吃儿、蛤蟆科子:蝌蚪

泥巴沟、泥钻子:泥鳅

天棱盖子、脑瓜门子、兴火门子:额头

唠叨帮子、油不楞子:游手好闲的人

冤大脑袋:吃亏的人

油子:狡猾的人

大镜面脑袋:头脑简单

蜗牛叫牛磨磨儿

二性:反应迟钝

挑担、一担挑、一般沉:连襟

落倒帮子:不求上进的男子

二彪子:过分追求打扮的人

削蠡:扒手

老抢儿:强盗

牵大驴的、縻大驴的:骗子

转子莲:向日葵

当然各县区又各具特色,比如乐亭话儿化现象最重,几乎每句话都有儿化,频繁使用忒、嗯哪、呃这三个词;迁西话吐字涩、硬,但字字清楚、发音朴素,干脆明了,被称之为“山艮子味儿”;滦县话平声不分阴阳,声调只有平、上和去三个调;玉田话调值较高,丰润话淳朴平实等。


一段经典的唐山话,不是地道的唐山人看了也未必明白


一段经典的唐山话,不是地道的唐山人看了也未必明白


蜻蜓叫蚂螂

下面一段比较经典的唐山话,不是土生土长的唐山人,估计看不懂。那就用这段话来考考你是不是地道的唐山人。

前儿个猴剩,我二收上我家找我割个喇磕儿,说我婶儿角着忒不逮劲儿,我问他咋着咧,他说知不道捏,列儿个黑且还咋儿也不咋儿捏,今儿个早些还上借比儿借马勺儿给老磕猪插食捏,晌火头儿揍不中咧,揍趴地炕沿上,一劲儿喊脑心,啥活计也干不了咧,粥也没挠,一家子啥嚼个儿也没有,nè得我眼发蓝,我心思着,兴是给黄各狼子觅上咧?我割个说,那你咋不找二妗子给瞅瞅捏?

螳螂叫刀螂

二收说,快拉倒吧,你二妗子推莫叽,没那么哪砸的,我忒膈应她,上把我后脑勺子长疖子,她叫我找药引子,闹半天是找长虫,还有叽遛皮,还有歇虎鲁子,咱们这嘎达儿也学莫不着耶,我逗不找她。我说,二收啊,你紧遛儿地送我二婶上医院让大夫给瞅瞅吧,二收说,我是掂着套车去捏,揍是不中,我家大眼儿车让你老故借去上窑坡上拉焦子去咧,后剩还得到地里拉茬子,明儿个牲口还得拉耪子刹地捏,咋整捏?我也没辙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