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屢教不改”,是為了故意激怒你以獲得關注?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從事親子這一行業久了,慢慢發現,很多家庭的問題都是相同的。

那些抱怨孩子叛逆、不乖的父母,基本出自於兩種情況:一是真正給孩子的關注太少,二是給孩子過多關注、變成溺愛。

這背後體現的,是家庭中的一種常態,有時孩子明知道這件事父母並不希望他做,但他仍然故意做錯,好像就想得到父母的批評或責罵一樣。

這在兒童心理學上很常見,看似邏輯不通其實大有學問。

不知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屢教不改”,是為了故意激怒你,從而獲得關注呢?

比如我上面說的這兩種情況,背後的動機是這樣的:

孩子由於得到父母的關愛太少,缺乏安全感,因此會故意犯錯,讓父母注意到自己;

孩子習慣了你總圍在他身邊轉,突然見你忙工作去了,就開始各種“作妖”,讓你想起他。

李子勳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批評也是種親密。

這是人際關係中很普遍的一種現象,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越是關係好的朋友損起對方來越不留情。

對孩子而言,父母的負面關注也是一種關注,而且這樣的效果往往來得更直接粗暴。

01孩子為什麼那麼需要得到父母的關注?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靜止臉實驗,非常經典。實驗是這樣的:

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屢教不改”,是為了故意激怒你以獲得關注?

一開始,媽媽和寶寶進行積極互動,寶寶的心情也非常愉悅;

接下來媽媽突然變臉,臉上毫無表情,孩子試著互動後沒有回應,慢慢便出現了煩躁不安的情緒。這個過程中為了吸引媽媽的注意力,他還試圖大聲尖叫,失敗過後直接嚎啕大哭起來。

直到最後媽媽伸出手擁抱他,孩子才從暴躁中平靜下來。

安全型依戀理論和恆河猴實驗都告訴我們,孩子賴以生存的不僅僅是奶水這樣的物質條件,也需要父母的積極回應和關注,這是天然需求。

而這類屢教不改、總是犯錯故意激怒你的孩子,恰恰是最需要安全感、歸屬感和愛的孩子。

現代心理學之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也提出過這樣的說法:不僅兒童,所有人類終其一生都在尋求歸屬感和價值感,他們希望自己能屬於一群人,那些愛好孤獨、希望自己離群所居的人只是極少數。

孩子都希望與父母建立起聯繫,而所謂的聯繫,

在他們眼裡就是父母的關注。

好在如今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對孩子的暴力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心理上的忽視更加嚴重。

02為何孩子會通過壞行為博取父母的關注?

首先,那些得到父母充足但不過量關注、形成了安全型依戀的孩子,通常成長中都不會出現太多問題。

那些需要用壞行為來博取關注的孩子,通常都是因為好行為不能被看到才變成這樣的。

為什麼對孩子來說,寧願挨批評、捱揍也要獲取關注呢?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也許可以給你答案。

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屢教不改”,是為了故意激怒你以獲得關注?

在這個金字塔中,最底層的需求是必須滿足的,而最尖端的需求通常很難實現。

在這裡,孩子對關注的需求屬於歸屬需求,在第3層,而對錶揚的需求屬於尊重需求,在第4層。

越基礎的需求越應該得到滿足,因此對孩子來說,被關注比被誇獎更重要。

03孩子是怎麼被家長推到這一地步的?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是2~3歲,由於太讓家長頭疼,也被Terrible Two和Horrible Three。

這時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快速發展,他們意識到原來自己也會和父母有不一樣的想法,但如何才能讓父母看到自己的這種獨特呢?

於是,當媽媽告訴他們晚上必須刷牙才能睡覺時,他們偏偏就不刷;媽媽告訴他們不能離電視太近,對眼睛不好,可他們偏偏就要湊在屏幕上看。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得到一種掌控感和滿足感。

並且,由於這種叛逆行為帶來的後果並不是即時性的,因此孩子也會有一種僥倖心理:原來爸爸媽媽說的話也不過如此,我不照做又不會有什麼損失。

這時的孩子,雖然想得到關注,但並不想激怒父母。

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屢教不改”,是為了故意激怒你以獲得關注?

那他們是如何變成這樣了呢?這種孩子通常出現在以下的家庭之中:

父母不善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與情感。

生活發生鉅變,父母太過忙碌,導致之前放在孩子身上的關注暫時性轉移到了別的地方。

家中有兩個孩子,父母總是在不經意間關注某一個而忽視另一個。

孩子有過激怒父母獲得強烈關注的成功體驗。

客觀上來說,並不是孩子越長大越不乖了,而是父母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變化。

我們都說孩子越大,越要給他獨立的空間發展,但這並不代表愛要縮水。當孩子進入學校之後,父母陪伴他們的時間越來越少,取代小時候一起做親子游戲的,是學習的催促:吃完飯趕緊把作業寫了、上次考試考了多少分?

因此,當你抱怨孩子叛逆時,我希望你能早點認識到這一點,孩子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是由養育環境或校園社會環境催生的。

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屢教不改”,是為了故意激怒你以獲得關注?

04如何避免孩子用過激手段尋求關注?

1)多關注孩子的好行為

美國兒科學會在《如何管教兒童行為》裡提出過一個公式:Behavior+ Attention = More Behavior,意思是行為+關注=更多的行為。

舉個例子幫助大家理解。

平常孩子要便便之前都會跟媽媽表達,然後等著媽媽給他脫褲子。有一天媽媽正忙於工作,暫時脫不開身,孩子過來說“媽媽,我想拉粑粑”,結果媽媽一反常態地告訴他稍等一會兒。

孩子憋不住了,就拉在褲子裡,後來每次他提出要拉粑粑的時候,媽媽都不再拖延。

於是,孩子便認為,只要我做出不好的行為,媽媽就會關注到我的需求。

這其實是個惡性循環,父母可能會發現這樣一件事,越不讓孩子說髒話,孩子說得越頻繁。

因此,當我們意識到孩子需要關注時,應該把注意力放在他的正面行為上。

當孩子發現他晚上按時上床睡覺、乖乖寫作業,能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表揚時,他會表現得更好。

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屢教不改”,是為了故意激怒你以獲得關注?

2)關注孩子提的要求,即便無法滿足也給出解釋

最開始孩子的任何需求都會首先想到告訴父母,如果沒有得到回應或被直接拒絕,孩子便會受到挫敗。

因為在他看來,自己的要求很正常,既然父母如此無情地拒絕,那麼我一定要尋找其他方式讓他答應我。

因此,孩子提的所有要求,父母都要給予積極回應,哪怕不能滿足也要跟他解釋為什麼,至少讓他知道“你的需求我看到了”。

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屢教不改”,是為了故意激怒你以獲得關注?

3)陪伴和愛是最終解決方式

正如靜止臉實驗中那樣,當父母給到孩子充足的陪伴和積極的回應關注時,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看見被接納,更容易形成積極的工作模式。

小時候孩子哭了,父母都會立即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去安撫。長大後這種愛也不要變,至少當孩子向你提出需求或溝通時,請放下手機和工作,認真地看著他、聽著他。

為人父母是個需要不停學習的過程,當孩子身上出現問題時,我們首先應該反思自己,找準背後的需求,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