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为何不愿意让姜子牙成仙或者成神?

游书斌


第一点因为从命理来说姜子牙福缘浅薄,也就是我们说的无福消受!第二点从情理上来说封神榜上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姜子牙而惨死上榜的,而姜子牙作为主管封神榜的人,给他封神只能是最大的玉帝,但是一群手下都是他的仇人,让他做玉帝如何服众?第三点从道理上来讲,如封神榜并不是好事,被封神了说白了就是器灵一般的存在了,是无法在修炼成长的,所以上榜的大部分是通天的徒子徒孙。具体如下分析:

第一,元始天尊对姜子牙在原文中有这句话“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世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将兴。你与我代庖,封神下山,搀扶帮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拾掇下山。”

姜子牙听到这话,顿时脸色大变,泪流满面,苦苦哀求道:“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岁月,今亦有年。”言外之意,请元始天尊看在他真心实意的份上,不要赶他下山。

说完,姜子牙又担心元始天尊不同意,又说道:“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尊师收录。”

上山四十年,一事无成。你对比一下杨戬,哪吒等人,就可以看出姜子牙福源之浅,根骨之差了,甚至闻太师,申公豹都要强他不少。修仙修仙,修不成仙便只能为人了。元始天尊对姜子牙是十分喜爱的,奈何命运如此,便只能是“姜太公在此,诸神退避”让他享受仙王待遇了。

第二,昊天大地看中了原始坐下十二金仙,想要收为己用,可是不便直接开口,于是借混钧老祖,称要补全天庭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命仙首十二称臣,这个仙首十二就是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金星。但问题是元始天尊肯定不愿意自己的得意门生给别人当手下看门,虽然元始天尊不把昊天放在眼里,但是碍于混钧老祖的面子,又不能过于强烈,于是就设计封神榜来算计通天教主,让通天教主的门生顶缸!所以有了封神计划,而上榜是一件坏事,所以大家都竭力避免上榜封神,试问负责人姜子牙怎么会傻呼呼的自己上去呢。

第三,姜子牙作为封神计划的负责人,全称算计那些上榜的仙神,毁坏别人肉身,拘禁他们的元神。如果姜子牙也上榜封神,这些人会听姜子牙领导吗?只怕没几天就弄死姜子牙了,毕竟姜子牙的修为是非常低下的,而且他帮助武王伐纣,杀人盈野,杀戮过盛,怕是无缘成仙!


鬼谷书生


姜子牙不是成不了仙或神,而是,元始天尊,始终要放弃一个弟子,让他沦为凡人的。

成仙,那得根骨好,你像人家闻太师,修行几十年,就成大罗金仙了,姜子牙,跟了元始天尊四十几年,连人仙都没修成,这资质,实在让人无语了。

那成神,总可以吧。首先,姜子牙不干啊,成神,那就是死,放弃肉体,只剩元神;其次,元始天尊也不敢,姜子牙听话啊,是他喜爱的弟子。

于是,元始天尊就说,那你带封神榜下山,准备封神吧,同时,顺道兴周灭商,你还能留下一支血脉,这支血脉,也就是持续了四五百年的大周王朝下边强大的齐国了。

享受不了仙、神的待遇,那就享受一个人王的待遇吧。

这对姜子牙来说,已经是最好的归宿。按他的实力,成仙那估计还得几千来年,等不起了,杀劫来了;来封神,按他的实力,比申公豹的分水将军,好不了多少。

算了,还是在人间当个王吧。


董江波


您好,我是一寸虫奇闻,我来回答。

元始天尊为何不愿意让姜子牙成仙或者成神?

一日,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让白鹤童子到桃园中把姜子牙叫到跟前,对他说一番话: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当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 通过元始天尊说的这一番话,便会发现,真正的封神之人其实是他,而不是姜子牙,只不过他把这任务交给了姜子牙。姜子牙三十二岁来到昆仑山,在山中苦修四十年,如今已经七十二岁。听到自己无缘仙道,姜子牙很惶恐,急忙哀求元始天尊,说他并不在意人间富贵,只想在山中苦修。

确实是原始天尊不希望他成仙成神。

元始天尊有目的的没有教姜子牙高深的修炼之法,他不让姜子牙成仙。

就算姜子牙资质平庸,无法成仙,但如果元始天尊想让他成仙,就足以让他立地成仙。

封神后期,姜子牙被姚天君拘魂魄拒死了,姜子牙的灵魂来到了封神台内,

但是看守封神台的柏鉴直接把姜子牙魂魄推了出去。

不能进入封神台就不能成神,所以,姜子牙也不可能成神。

没有封神大战,阐教十二金仙也无法完成杀劫。  

姜子牙成神成全他一人,但却会让无数神仙和人难堪。

这里就包括阐教,西方教、昊天上帝、鸿钧道人、女娲娘娘。  

所以,姜子牙无论如何是不能成神的。

封神必须为人,封神的目的是为了斩掉三尸,获得人类的信仰。神仙如果自己封神,就不会获得人类的供奉与信仰。必须由姜子牙这样的人来封神。

姜子牙不能封神,还因为他有打神鞭。打神鞭能打神,这如何让昊天上帝放心呢?


一寸虫奇闻


《封神榜》中有一个角色想必大家十分熟悉那就是实施封神的姜子牙,现在农村人建房子,有的仍然会在墙壁上贴上写着“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条幅,这个姜太公就是姜子牙。

姜子牙辅佐西周灭了商纣,然而最终封神之时却并没有他自己的位置,为何他没能成神呢?又为何也没能成仙呢?难道真的是因为所谓的天命难违吗?

首先,封神榜上有名之神都是因商周之争而死之人,而姜子牙并没有死;按照死后成神、升天成仙的说法,姜子牙没资格入选。

第二,姜子牙在下山之前,元始天尊就已经说明,姜子牙此生没有仙缘难成大道,只有享受人间富贵。

姜子牙跟随元始天尊修行数十年,其初衷不仅是为了练就高强的法力,更是为了得道成仙。可是,姜子牙似乎并没有修道的天赋,苦练了几十年还是法力平平。不过,姜子牙很执着,直到满头银发,他还是对修道充满积极饱满的热情。可见,姜子牙对成仙痴迷到何等地步。

然而,有一天,元始天尊却严肃地告诉他:“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不能成仙,只可受人间之福。”

姜子牙心往下一沉,几乎瘫倒在地。元始天尊却风轻云淡地说:“这样也好,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费这四十年的修行。”

元始天尊让姜子牙下山辅佐西周集团,在人们看来,姜子牙必然是跪谢师恩,欣然领命。但事实与此截然相反,姜子牙听到这话,顿时脸色大变,泪流满面,苦苦哀求道:“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岁月,今亦有年。”言外之意,请元始天尊看在他真心实意的份上,不要赶他下山。

说完,姜子牙又担心元始天尊不理解,又说道:“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尊师收录。”

为了留在山上,姜子牙居然说出“望老爷大发慈悲”这种没骨气的话,完全不似一个得道高人。难怪元始天尊说他没有成仙的福分。

一个人欲望太强烈,太执着于某项事物,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姜子牙就是被自己的执念所误。反之,如果放下执念,追从本心,顺其自然,理想便会水到渠成。

当然,姜子牙之所以不能成仙,也不仅因为被执念所误。元始天尊若诚心度化他,完全可以教他放下执念。元始天尊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因为他并不想让姜子牙成仙。而不想让姜子牙成仙的原因,正如他自己所说,让姜子牙下山封神。如果让姜子牙成仙,又让他主持封神,姜子牙在三界的威望会不会太大?三界最上层是玉清元始天尊,中层上清灵宝天尊,下层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道教分三界99层天,每个天尊掌管33层,元始天尊是最高级别的,如果姜子牙因封神之事,人气大涨,再加上修炼为神,得道成仙,有可能威胁到元始天尊的统治地位,足见神话中的三界也考虑权力平衡问题。

姜子牙成神或者成仙之后不好安排。

三、神仙也要自圆其说不能前后矛盾

一来天庭需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姜子牙封神之后,如果让他成神,天上的神位满了,已经没有了姜子牙的立足之处。二来如果让姜子牙成仙,这不就与元始天尊说他无缘仙道的话相违背吗?元始天尊是圣人,绝对不能做出自己打自己脸的事情,这样会影响到元始天尊的权威。








吉诚


姜子牙本为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同心专心向道,心无旁骛,专心在玉虚宫修道四十多年。忽一日被元始天尊派下山,执掌封神大任,两头历经很多崎岖,几回先死而后生,不知遭受几灾难。不外,终极,效果美满,完成了元始天尊的方案,封完了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加上清福神柏鉴,一共给昊天天主送去大大小小三百六十六员上将。但是一直到最初,也不见元始天尊给姜子牙任何名分,以至于姜子牙在封神台封完神后,怅然若失的站立了好久。

他是“武王伐纣”的首要人物,而“武王伐纣”尽管伟大、光辉、正义而且高大上,但终究属于“以下犯上”,作为诸侯国,将天子纣王干掉取而代之,这在法理上有欠考究,而且姜子牙作为武王伐纣的领路人和总设计师,将他封神似乎于理不通,那些阵亡的将士们可以成神或者成为天兵天将,而姜子牙作为活着的人,如果也被封神,这样周武王及其后代的脸往哪儿搁?

天庭需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姜子牙封神之后,如果让他成神,天上的神位满了,已经没有了姜子牙的立足之处。如果让姜子牙成仙,这不就与元始天尊说他无缘仙道的话相违背吗?元始天尊是圣人,绝对不能做出自己打自己脸的事情,这样会影响到元始天尊的权威。





卤蛋视频短剧


这里首先有一个问题必须澄清:从修仙修道上讲元始天尊并不能左右姜子牙成仙成神。道家的修行中最重要的经典是《参同契》。一个人想要成仙有两个关键的因素,一是要自己不断修练神魂,达到阴神坚固,神魂出窍。这样才能脱离肉身,进行飞升。二是要修福修德。要不断做善事,累积福德。这样才能成就机缘。所以说一个人能不能成仙,主要看你个人的努力和累世积下的功德。所谓缘分,机缘也不过就是这样讲的。你做的好事多了,自然有好的机缘。所以一般在山上修得差不多了,都要下山来入世修行,修什么,就是修功德。

当然,这个问题也许是就电视剧里的情节来问的?所以就没法回说了。因为我们把神仙想得和普通人一样。有情,有私心。还在乎功名利禄。如果真是这样,他也成不了仙了。所以说,如果就电视剧情讲,元始天尊不愿意让姜子牙成仙的原因?我认为不是天尊不想,而是姜子牙机缘不够。而且姜子牙后来有点对权势留恋,功名还看不透,怎么成仙。也许天尊早看到这点,让他下山历练。结果还是不过关,看来只能看他道心能否消退,下世再修了。不过姜为平定天下功劳是有的,享受荣华富贵也是理所当然。但这些东西就是这样,如果享受了人间富贵那就完了,也不能再指望成仙用得上了。如果姜子牙能不为功名利禄所动,继续潜心修行。元始天尊也会助他成就 道果的。


大和尚演果


姜子牙本为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同心专心向道,心无旁骛,专心在玉虚宫修道四十多年。忽一日被元始天尊派下山,执掌封神大任,两头历经很多崎岖,几回先死而后生,不知遭受几灾难。不外,终极,效果美满,完成了元始天尊的方案,封完了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加上清福神柏鉴,一共给昊天天主送去大大小小三百六十六员上将。但是一直到最初,也不见元始天尊给姜子牙任何名分,以至于姜子牙在封神台封完神后,怅然若失的站立了好久。

从全部封神的进程来看,真实姜子牙的功绩是很大的,并且,姜子牙也在坚定施行他的师傅元始天尊的号令。按说,作为云云听话的师傅,作为师傅的元始天尊怎么着也得给点鼓励奖吧。但是,甚么都没有,这是为甚么呢?别急,虫子全国率领各人来剖析下缘由。

第一个缘由,真其实书中已讲过,那仍是在姜子牙行将下山的时分,元始天尊呼唤姜子牙,说出一番话,奠定了姜子牙的运气。书中道:天尊曰:“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世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将兴。你与我代庖,封神下山,搀扶帮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拾掇下山。”真实这也是第一次也是独一的一次,元始天尊明白暗示姜子牙的名分,即与仙无缘,乃人世将相,只是这名分,不是专心修道的姜子牙所要的。

第二个缘由,乃是元始天尊的私心作怪。在全部封神的进程中,且不言人世因此事死了几人,但是截教,包含阐教本人,也死了很多门人。并且,在施行封神的进程中,截教的门人也不止一次的说过,为甚么上榜的皆是截教门人,而阐教门人很少,这个黑锅得找人背。元始天尊作为始作俑者,再加上阐教掌门的身份,天然不会承当这个黑锅,门下的十二门生加上燃灯和南极,明显身份也不适合。惟有这个全程参与其中的姜子牙,左看右看,都非常的适宜,并且从表面上看,一切因上了封神榜而惨死的人,除去姜子牙下山之前先死的意外,其他的几都与姜子牙脱不了干系。换句话说,封神榜上之人,大多数关于姜子牙仍是仇恨纷繁的,以是,姜子牙不适合在封神榜上有甚么位置。

第三个缘由,乃是姜子牙本身的演变。姜子牙在初下山的时分,内心仍是非常不愿意的,还同心专心想着羽化了道,但是跟着姜子牙在西岐位置的日渐稳固,并疾速上升的时分,姜子牙品味到了权益的味道。此时的姜子牙,已不在期望本身无缘的仙道了,这一点,在虫子全国的上一篇文章《英明神武的周武王,为甚么会沦为姜子牙的政治傀儡?》已暗示,对权利的盼望,已完整改变了姜子牙,这一点是元始天尊既想看到,又不愿意看到的。以是,从这点来讲,元始天尊也不想再给姜子牙甚么名分了。

第四个缘由,在全部封神大战中,呈现了多数的宝贝,这些宝贝终极大多数都落入了元始天尊手里。但是从一开端交给姜子牙的打神鞭,元始天尊自始至终都不见发出,只是发出了怪样子和戊己杏黄旗。为啥不把打神鞭收返来?真实缘由也很复杂,这是元始天尊变相在给姜子牙定名分,这也是元始天尊偏向的一个暗示。按说姜子牙完成封神大任以后,就是伟人一个,就该享受人世的荣华贫贱了,再也用不着打神鞭了。但是,元始天尊是晓得姜子牙的辛苦的,固然在表面上,不克不及给姜子牙任何的许愿和名分,但是把打神鞭留给姜子牙,就已说明了统统。并且,在姜子牙所封的大神内部,仍是有很多不服气的大神的,首当其冲的就有申公豹,前面另有闻仲等人,这其中的任何一人,如今已成神,要想凑合已是伟人的姜子牙,何其复杂!但是假如有打神鞭在手,任谁也不敢上前。以是说,元始天尊只是不克不及在表面上给姜子牙甚么名分,真实背后,这个名分给的还真不低,清福神柏鉴还只是三百六十五路正神的管辖,拥有打神鞭的姜子牙,更是管辖中的管辖,在神界,仍是位置蛮高的。

以是,最初,固然姜子牙满心期望本人能经过封神榜成神,但是看到成神之人皆是惨死之人,内心也不再期望。在人世,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贫贱之极,再加上打神鞭在手,六合任我游,何其快哉!


一只可爱的开心果


神话故事而已,切莫当真。姜子牙不能成仙或者成神,并不是元始天尊的话,一个人的法力都那么大了,能请得各方神仙来帮自己,你说他不是神或者是仙,我都有点不懂了。

看了这句话,我认为姜子牙已经高于神的地位了: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

姜子牙命中无缘得道成为仙或者神,元始天尊感念其心诚,所以让他享受了不是神仙还高的地位,让他来主持封神,实际上成了神主;好比帝王封的将军,自己而不是将军,但谁是将军还是自己说了算。

戏说姜子牙苦练得道仙班的位置,四十余载的学习终于没有白费,其学业成果深厚;但自身命中无缘成为仙班中的一员。当元始天尊告诉他真相后,他还是在坚持,希望能以诚信感动,不过这一切都无法改变。姜子牙于是无奈下山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灭殷商,建立了大周800年的基业。

大周建立,殷商灭亡;绝大部分失去的,无论是殷商还是西周,上到大王下到臣子,无论敌友,仿佛都被封为了神,封到最后,姜子牙已经没有了位置,其实子牙知道,几十有位置也不是自己的,因为天尊已经说过;所以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事,其实就是不明其中真相而已。

姜子牙为何没有得到元始天尊的肯定,成为仙班一员?两点足以说明:

第一,姜子牙修道资子在师傅眼里不达标

第二,辅助西周,杀戮太盛。


历史戏语


另类君答题^_^

这个问题很简单,答案是一句成年人耳熟能详的话:按既定方针办事。

首先,商周之战是女娲为了惩罚纣王而策划的一场改朝换代的战略性布局,为弥补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和人事代谢,封神从本质而言,其实是在粉饰太平,营造歌舞升平的“盛世”场面,而事实上,再怎么粉饰也改变不了战争的残酷本质。

从抽象意义来讲,封神榜单的残酷性更甚。就算三清旗下的周武王团队如何代表主旋律和政治正确,姜子牙作为周武王团队的核心人物,却在封神榜上籍籍无名,为嘛?

因为他是“武王伐纣”的首要人物,而“武王伐纣”尽管伟大、光辉、正义而且高大上,但终究属于“以下犯上”,作为诸侯国,将天子纣王干掉取而代之,这在法理上有欠考究,而且姜子牙作为武王伐纣的领路人和总设计师,将他封神似乎于理不通,那些阵亡的将士们可以成神或者成为天兵天将,而姜子牙作为活着的人,如果也被封神,这样周武王及其后代的脸往哪儿搁?

其次,封神榜单有明确的指标限制,那就是360个神位,多一个就是多,少一个就是少,只能不多不少!

从封神榜单来看,封神的运作过程其实是周朝和商朝残余势力相互沟通喊话,相互妥协的过程,姜子牙作为主事人和协调者,他可以运作方方面面,却不能登上神坛,否则就会让那些急于上位(有实力有名望有资历的货)却未能上位(名额有限,只有360个)者怒不可遏,将他做靶子对待;

最后,元始天尊有言在先。在姜子牙下山之前,元始天尊曾明确告诉他“此生与仙籍无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姜子牙资质愚钝,相比之下,申公豹是他的师弟,无论智商、实力、亲和力乃至运筹帷幄都比他高了好几个等级,如非三清庇佑,申公豹早就让姜子牙死于非命了,还谈什么封神?

按元始天尊的认知,姜子牙能享人间富贵,却不能成仙封神,这个不只是资质问题,还是宿命使然,如果姜子牙一定要走修仙之路,顶多也只能成为一名不入流的散仙,仅此而已。

相较而言,姜子牙其实还不如“谨遵师命”,下山发起众筹,在周武王旗下纠集三山五岳的道友“共谋大业”,这个才是最适合他的“主旋律”事业。

其实,民间流传姜子牙“社稷神”“房梁神”“太公在此诸神退让”之类的传说,都是无稽之谈,经不起推敲的,就好像末代皇帝溥仪曾在东北祭祖,祷告说“爱新觉罗之于中国,不啻于三皇五帝之于华夏”,只是臆想中的YY呓语罢了!


另类文史




姜子牙在玉虚宫修道四十年,忽然有一天他的师父元始天尊对他说:“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世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将兴。你与我代庖,封神下山,搀扶帮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拾掇下山。”

四十年对于一个凡人来说可不短,耗了大半辈子再告诉人家白忙了,元始天尊这似乎做得不地道。况且以元始天尊阐教教主的修为,度姜子牙成神成仙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显然元始天尊有阴谋。


这里就必须讲到三教封神大战的缘起。就在姜子牙到玉虚宫修行的第四十年,昊天上帝看中了阐教十二金仙,想让他们上天庭当差,于是以天庭缺少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为由,与鸿钧老祖商议通过封神大战,填补天庭的空缺。

鸿钧老祖把封神榜交给元始天尊,这正中元始天尊的下怀,因为他绝不会把自己最得意的十二个爱徒交给天庭。如此一来,只能尽量拿死对头截教门徒充数。人数足了,昊天上帝就没有理由让十二金仙上天庭了。

派谁带封神榜下山?能力太强的肯定不行,会过早地引起通天教主的不满。申公豹也不可以,此人心术不正,会把事情搞砸,但可以利用。那么,只剩姜子牙是最好的人选了,能力不强,偷偷叫别人帮忙就可以了。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姜子牙可不可以给自己封神?如果可以的话,他会不会把自己封成最顶级的大神?毕竟姜子牙也是个实在人。元始天尊也是考虑过这个问题,好在姜子牙修行浅,好忽悠,于是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为了防止姜子牙心生不满,封神大战后元始天尊并没有收回打神鞭,让姜子牙偶尔也享受一下“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威风。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