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50岁以上农民,仍要硬着头皮继续打工?

新大风歌


现在50多岁的农民工,为什么硬着头皮接着干?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的邻居。一个将近60岁的人了,一家四口,两个儿子。

他家情况是这样滴:他常年在工地干木工,老伴在家种地,照看家里的一些事情。到农忙时他就回家忙忙,平常他就住工地,这样就有时间多干点活,工资也就高点。

大儿子30多了,初中毕业的他不想在家干农活,像爸爸一样去工地当农民工,家里也是想自己的儿子以后能有出息便通过关系给他在城里找了个厨师活干,由于什么也不懂,现从学徒工干起。有一天一坐客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去后厨找厨师长说事,不一会就打起来了,正处在青春期的大儿子,看到自己的师傅吃了亏,咽不下这口气,便拿起菜刀误伤到了客人,后来报警法院判定,伤害他人人身安全,判刑入狱,至今没有结婚。

二儿子是个大学生。想到爸爸妈妈年龄大了,好多活都力不从心。哥哥还没有结婚,还要供着我上学,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选着了下学参加工作,因为缺少工作经验,工资待遇不是很理想,平常自己省吃俭用,除去自己生活开支,剩下滴都寄回了家。

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愿意干工地的,又热、又累、又脏。宁愿进厂少挣点钱,也不愿意去当农民工,闲丢人。家里老人年龄大了,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工资经验,工厂不要了,只能去工地干点下苦力的活,来撑起整个家的生活。孩子大了要结婚,以后还要添孩子,都是用大钱的地方。老两口积攒了大半辈子的钱都不够,还要欠一屁股债。为了自己的家人、生活、还债不得不硬着头皮接着干!

要问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农民工跟工人不一样,工人有保险,等退休后,有退休金。而农民工就不同了,没有保险,只要你能干的动,就干,干不动工地就不要你了,只能回家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李哥乡村


我也过50了,继续打工中。我这个岗位的上任快70了,她也还在工作。我在17年接替她的,彼时她己65岁了。所以说硬着头皮,我不是了解什么意思[我想静静]。我公婆80+了,釆油茶子,摘茶叶等,种菜就小儿科了,不让他们去,跟你急。我婆婆个子小,身体还不是很好,我经常对她说,你赚200元,还不够买药,她笑笑说,好,明天不去了,划重点,是明天不去,后天又去了


東陳章望


现在建筑工地上的民工,基本上是60、70年代的人,80后很少,90后更稀少。他们年轻的时候,春秋在家务农,夏冬则外出务工,已经形成传统了,别的技术也不会,因此为了养家糊口,还是要去工地上打工的。50岁以上的民工,虽然子女长大了,但这些子女多数在城市里安家,生活压力更大,照顾父母也是力有不及。做父母的为了给子女减少负担,给自己挣养老钱,同时给子女留些遗产,也只能去工地上打工了。

80后、90后的青壮力,多数进工厂工作了,毕竟工厂比建筑工地要轻松些,不会热到,也不会冷到,没有风吹雨打。工厂一般不招收50岁以上农民,因为培训不方便,同时工作效率也会下降。建筑工地不是技术密集型企业,而是需要更多的劳力,模板工、钢筋工、混凝土土、架子工、装修工、水电工,需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有人带着干,就没有不能干的。抢工期的时候,不是看你技术有多高,而是看你人多不多,人海战术在建筑工地上是可行的,因此建筑工地招人不挑剔。

现在为了建筑施工安全,保障农民工安全,建筑企业也开始限制年龄了。工地上男性不得超过55岁,女性不得超过50岁,超过年龄的民工一般不要。这个政策让建筑企业用工更难,因为很难招到80后、90后的民工。现在建筑业流行装配式施工,用工量减少,机械化率提高,可以预见,以后工地上的民工数量将会更少。

50岁以上的人还去打工,主要是为了生活,如果能不工作,谁愿意去打工呢?很多子女不但不能补贴父母,还需要父母帮着还房贷、车贷,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家里种地,基本上是收不抵出,与其在山中种地,不如出去打工,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大秦铁鹰剑士


农村50岁的人,基本上还是壮年时期,也就是说正是年富力强的大好时期!说真的,现在农村70岁左右的人,还在外面打工的大有人在!现在的物价居高不下,特别是肉价,实在使人望尘莫及!还有如果没灾没病,那还好说,但人一旦上了年纪,身体各方面都不如以前,只要去趟医院,起码几百上千!不设法出去打点工,钱从哪里来?这太正常不过了。


春意86719159


问这个问题是不是弱智?要不就是脑子有病,有吃有穿有保障谁TM愿意出去?集团化交的公粮都喂狗了,现在谁还关心农民死活?


love有所为


小编本身就是一个脑残,农村农民工,不种地,不打工,就会饿死,等拿社保,男人要60岁,女人55岁都拿不到,一个人一月一百元能吃什么?(水电费,电视费,公共网络费,电话费,垃圾费),你还有多少钱吃啊?小编,我问你,五十岁有的工厂都招工要人,一月最少也三千多以上,不硬着头皮靠自己,能靠别人,能靠国家吗?不硬着头皮,饿死了火葬费都没人出,民政局的火化场不收费不火化,不信小编去试试。


用户50346117136


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农村从七十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第一次实行政策出身的都已五十岁左右了,而且孩子都三十岁左右,他们都有一家子人了。为了不给孩子们增添负担,只好出去打工攒点养老钱!这就是那些狗屁专家嘴口乱喷的农村五六十岁的老人都去打工,不知道老了享福的原因!


沈国华15


这个问题说简单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为了生计,为什么呢?因为农村里的农民他们没有退休金,60岁以后他要生活,他要花钱,并也逐步增多一些亲戚的礼尚往来,也需要花钱,儿女们都大了,都成家立业了,儿女们花向也都挺大的,又不是大款,所以老年人老年农民出去打个零工,挣点钱补贴家用,可以说农大部分的老人都是这个样子的,能吃能动,尽量的不给儿女添负担,因为儿女们负担也是挺重的


下定决心去争取胜利


农民何来的退休之说,干不死就往死里干,知道生命的最后历程,他们可能还在担心家中田里那几分事,这是中国大部分农民的真实写照,靠目前的农村养老真的能给他们养老吗?

五十岁时,快三十岁的儿子刚结婚,家中买房以及孩子结婚花费的钱已经掏光了半生的积蓄,或许还背上了不少外债;孩子每月的工资在支付房贷、车贷以及养家糊口之后也基本所剩无几,靠孩子养老也不现实,只能自己继续干,赚点养老钱。

六十岁时,孙子辈陆续出世,孩子们的家庭开销也开始增加,房贷、车贷、育儿、养家糊口等等,看着孩子逐渐斑白的头发,想想还是帮孩子一把吧,拿出自己的棺材本,让孩子的日子过得轻松些,自己还能干,还能赚点。

七十岁时,孙子辈也基本成人,孩子们也快人生过半,操心完儿子又开始操心孙子;担心孙子娶媳妇,担心儿子身体;高速发展的世界对他们已然陌生,面对陌生的世界,何来的安全感那?那还是给孩子们留些钱吧,毕竟无论啥时候钱都不能缺。我还能继续干,我的孩子还是需要我,我不能成为他们的负担,我给他们的遗产不够多………

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最淳朴的父辈,最简单的愿望,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最后,推荐一部电视剧:父爱如山。


瓦伦木


如果经历足够丰富,人会对生活有更多的理解,也会有更多的包容。


50岁以上的农民仍要硬着头皮打工,当然是因为生计所迫,如果经济条件足够宽裕,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地打工呢。


农村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普遍比在老家务农的要高,当然会选择外出务工;


另外,虽然国家在农村养老保险这一块已经在下功夫,但目前为止保障还远远不够,他们当然还需要继续攒钱为以后的养老做准备。


还有些家庭是因为要给到城市里买房安家的孩子攒首付或者房贷钱。


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如果有得选择,谁都希望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开始计划退休,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


但每个人的境遇不同,见得多了,也就慢慢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