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何时才能过去?

影视军旅122


目前的情况来看,疫情3月底应该就不会有新增病历了!有关部门严格防控,防止境外输入。再加上我们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继续做好防护工作。我相信所有的医疗团队,会在4月20号左右,取得全面的胜利✌🏻✌🏻。中国加油!


迷彩美食


2月10日,钟南山说:现在的发展趋势是,新增病例的数目比原来有所减少。根据数学模型的分析,南方地区应该在二月中旬以后达到最高峰。返程高峰期间,仍应加强防控排查措施。强力干预措施起到作用。武汉以外地区发展态势还好。武汉新增病例没有减少,但新增量病例数据也不明显,武汉仍需加大力度早发现早隔离。

钟南山7936年出生,年近84岁,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规范治疗,疑难病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领军人,是国内权威专家。“敢医敢言”已经成为他作为“公知”的标示!

他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事态发展表态最具权威!相信近半个多月的奋战,对上万名患者数据统计所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准确的。







佩奇与乔治的日子


先看一下今天3.13日国内疫情的数据:

可以说,现在疫情已经在逐步控制中。在做好本地防控的同时,做好输入性疫情感染的防治,国内疫情防控指日可待。

钟南山老先生曾说最快6月底能扭转,所以,虽然形势有所好转,但也不要麻痹大意。万不能功亏一篑啊。

该戴好口罩的戴好口罩,该消毒的消毒,能少出门就少出门,切断传播途径。

今早走在街上,还看到一大爷把口罩摘到下巴,骑着车,抽着烟,很是潇洒。昨天还见到一大爷,走在路上,一口痰就吐出来了,然后大喇喇的走掉了。当然,这样的人还是少数。不过,还是想奉劝此类人群,莫要为了一时过瘾,就放弃了疫情防控的努力。害人害己做不得!


只要我们上下拧成一股绳,疫情迟早能够战胜!所以,不要心急了,调整好心态,积极防护才是正道。

遥祝安好~

最后,奋战在前线的所有人员,辛苦了!向你们致敬!我承诺,管好自己,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继续做好消毒,戴好口罩!以身做则!


Lucky任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全国确诊的病例已经超过了4万人,每一天都会有新增加的确诊病例,主要还是集中在湖北地区。这种情况搞得人心惶惶,很多人都开始焦虑和恐慌起来,同时也对疫情的拐点何时到来产生了疑问。

关于这个问题,之前的时候不少专家都给出了相应的预测和判断。而国家卫健委高级别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月7日的时候给出了最新的预判。之前虽然预测过拐点,可能会在正月十五的时候到来,但是病毒是随时在变化的,疫情也不是人为能够控制的,所以说虽然已经过了正月十五,但是拐点仍然没有出现。

而在最新一次的采访当中,钟南山院士表示,现在确实已经过了正月十五,疫情也有了一些变化,但这不代表拐点已经来了,要说这个拐点什么时候到来,估计还得过上几天。判断拐点的时间最关键的指标就是新增的病例,现在的新增病例没有出现继续明显增高的现象,可如果现在就说拐点来了还为时尚早。

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相当的严峻,对于很多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影响,大家伙都盼着疫情赶快结束,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家才会对拐点的问题特别的敏感。

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科学需要有一个过程,虽然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已经有一个多月,可是我们现在对于这个病毒的了解还是很少,而且疫情的底数也没有摸清楚,到现在为止,社会上到底还有多少没有被隔离的病患也说不准,所以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去判断拐点。这样看起来,疫情拐点的预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虽然说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还在持续,不过和之前相比已经有所缓和,特别是非湖北地区,已经出现了连续6天确诊病例下降的现象,虽然这并不能证明这拐点到来,但起码是一个好现象。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保护自己和家人,尽量不要出门溜达,就算要出去也要做好防护措施。


热爱生活的x小杰j


全国人民都在家里憋得慌,

没复工的在家闲的发霉,

复工了的下班立刻回家消毒。

本来计划的新年旅游也成了家里蹲,

实在太想出去玩了!

虽然宅在家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但不出门就是对国家最大的助力了。

受疫情的影响,

这个春节大家都留守家里,

或许我们因此错过了美景,

但是不必遗憾。

等到疫情结束,

春暖花开之际,天气渐暖,草长莺飞,

来贵州,

“我养你啊!”

这话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不信,你接着往下看

“养眼”

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

贵州的美,

美在山水,美在民族风情。

青山秀水、浓郁民俗,给人惊喜。

总之,来到贵州,

绝对能让你找到养眼的景与人。


心疼无痕666


这场2020的疫情,打断了2020年的节奏。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数百人无家可归,亲人不敢认,不能与人聊天。城市封闭,企业推迟复工,确诊数字再往上攀升。

但在这场疫情中,我们更多的见的是人性的光辉,医护人员的伟大,每一个人都被这场灾难牵动身心,同时都希望自己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人很多,心善的人很多,劳心费力的人很多,勇敢善良正义之士很多很多。每一个中国人,既平凡又伟大,他们都在为祖国繁荣昌盛,热爱祖国和人民。

疫情一定会过去的,拐点已经出现,真正能让世界变好的,永远是那一群怀着赤诚之心,坚守良知的人。这样的人值得我们钦佩。愿一线的医护人员,平安归来,愿祖国大地早日恢复春天的荣光。




晨雨夜


坐标:武汉!

武汉“战疫”

其实,在武汉封城那一天开始。大家都希望早的结束。毕竟,自由活动;无拘无束是那么的让人兴奋,快乐。

每当出现不可抗拒的事情时,都希望没有发生过;能早点结束。

当然,回到事物本身;这场战疫怎样过去,怎样最快。这还是取决于我们的忍耐和政府基层和社会企业的力量。

1-居民严格按照政府通告执行,令行禁止。减少,甚至不出行。

2-政府基层,如村长,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居民日常所需要的物资。如,煤气,粮油,调料,蔬菜水果。如果本地区有一些生活需要的物资可以动员。

3-企业和社会的力量。比如快递,出租车,药品等。可以和政府互补。政府负责主食类的,企业和社会力量负责调剂的,比如,零食,日化等。革命分工不同。

以上是一个在疫区居民关于这场战役打法的一些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毕竟不是每个人和自己一样!


音乐和故事


这个问题肯定是每一个人都想知道的,但是,目前为止没有人知道具体的答案,毕竟就目前为止,疫情还是在继续蔓延当中。

只有确诊人数和疑似病例双双下降的时候,我们才敢说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是,只要有一个潜在的病毒携带者,没有被收容,我们这场战役就不算打胜了,就必须还要奋战在一线。

目前我们知道的是,新冠状病毒和非典是有点类似的,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非典的死亡率是很高的,而冠状病毒更多的是可以治愈好的。

所以,相对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新冠状病毒比非典严重的,就是它的传播速度很快,所以,我们国家一再的强调大家一定要少出门,不出门,即使出门也要做好防护工作,戴好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

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做到了该尽的职责,最后我们才能把这场无形的战役给打胜,所以这个病情到底还要持续多久,是有我们每一个人决定的。

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严格律己,发烧了觉得自己有新冠状病毒类似的症状,我们就要主动的去医院检查,早检查早确诊早治愈。

至于什么时候可以上班?

相信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人,他们已经到了工作岗位了。当然了很多公司,都是规定员工在家里自行隔离十四天,也就是说在家里办公。

十四天之后,看具体情况,没有问题的在去公司上班。无疑这种方式,是一种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但是,总有一些工作岗位是要人到公司,到现场去做的,比如说医生,比如说环卫工人,比如说口罩生产……。

这些人尽管说上班了,但是,一定也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为第一。做好防护工作。

现在我们处于第二个14天的观察当中,若是这个第二个14天内,我们把疫情给抑制住了,那么,我们就可以上班了,所有的人都可以恢复岗位去工作了。

但是,若是疫情在第二个14天内,还没有得到控制,那就要看具体的情况,总之,只有疫情过去之后,我们所有人才会恢复工作。

毕竟对于我们全部中国人来说,目前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打赢这一场仗。不过,这场战役,我们应该很快就可以打胜了。毕竟国家把这个事情,当作头等大事来处理的。所以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积极配合国家的号召,和国家一起打胜这一场无声的战役。

举报/反馈



KZ影视


老祖宗留下的规律: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完于春分,灭于清明。千万年来,发生在中国的历次瘟疫都是按这个规律始终的;中国古老的历法历程一次次证明着这个规律。

始于大雪:2019/12/ 7 大雪

发于冬至:2019/12/22 冬至

生于小寒:2020/ 1/ 6 小寒

长于大寒:2020/ 1/ 20大寒

盛于立春:2020/ 2/ 4 立春

弱于雨水:2020/ 2/ 19 雨水

衰于惊蛰:2020/ 3/ 5 惊蛰

完于春分 : 2020/3/ 22 春分

灭于清明 : 2020/4/ 04 清明


出马仙一小九


中国目前来说,由于大家的防范意识都已经提升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所以我个人觉得在国内这就算慢慢地在过去中。

但是国外,一切才刚开始。我们看着他们,有点像看着当时的我们一样,有满不在乎的,有惊慌失措的,有杯弓蛇影的,有彻夜逃离的。一切都在重演,不过好在 我们知道结尾终归是平静。

倒反而是受这波疫情影响的全球经济,非常令人担忧,尤其是中国这样外向型经济的国家。疫情就是一只黑天鹅,引颈高歌的时候,人心震颤,等它唱完,一地碎片。要重新恢复,必得加倍的时间和努力。这个,才是最大的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