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再無科龍

科龍,曾經能與海爾掰腕子的品牌,因產權不清,淹沒在時代的大潮中。但是其興衰過程還是值得品味的。

從容聲到科龍,從興盛到衰敗

1984年,珠江電冰箱廠成立了,是一家鄉鎮集體企業,電冰箱的品牌是容聲,潘寧出任廠長。

在那個年代,想打個廣告都要請示上級拿批條。引進外國生產線那就更難如登天了。海爾的老總,張瑞敏,就是靠著不停的“跑部委”,硬是搶到了最後一條指標內的德國電冰箱生產線。身份低微的容聲卻另闢蹊徑,靠著天才的想法,魔法般的鈑金工藝,生生在外國技術的圍剿中成長壯大。

炸山求發展

那時地方政府對鄉鎮企業的扶持是不留餘力的。90年代初期,潘寧要擴建廠區,但是鎮上已經無地可徵了,鎮領導攤開地圖,仔細謀算,最後決定炸掉鎮內的一座山,夷為平地之後給潘寧建車間。試問,除了這改革開放的前沿,還有其他哪些地區,政府可以為企業做到如此地步。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在潘寧老總的領導下,容聲從一個沒啥名氣的小廠,搖身一變成為全國知名企業,後期更是形成“北海爾,南容聲”的雙雄局面。

科龍上馬,老帥隱退

1994年,潘寧為首在經營團隊,與這家發展越來越好的企業依舊沒有關係,或者說沒有股權。

於是,潘寧決定想個折中的方案。宣佈新創科龍品牌,且科龍品牌歸於企業所有。由此,來漸漸擺脫政府的強控。“勞資為容聲“出生入死”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就許你們吃肉,不許勞資喝湯麼?”這也許是潘寧的心聲吧。可是,他的這種折中的方案,最終卻引起政府的反感,甚至說不信任。為後期的一系列風波埋下伏筆。

1996年,經過一系列謀劃與妥協後,科龍成功在香港上市。這位為容聲奮鬥大半輩子的老帥,終於有了股權,可是卻是其子公司的股權。曾經的老東家,變為了幕後的操盤手,躲在背後大快朵頤,拍手稱讚。

1998年,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科龍集團突然發佈公告,潘寧辭去公司總裁職務。這時,還在奔波在全國各地考查的潘寧懵了。這位已經65歲的老人,早到知天命的年紀了,現在卻不得不認命。

他對媒體記者發表的最後一段講話是:“現在退下來,我感覺非常榮幸。因為好多知名企業家,有的升了官,有的沒有後續力,還有的犯了錯誤,極個別的上了刑場。像我這樣幹到65歲的企業家屈指可數。我光榮退休,確實好榮幸”

科龍之死

2005年,科龍的第四任總裁,也是最後一任總裁,顧雛軍,被拘捕。全部股權轉讓給青島海信集團。

直到這時,一箇中國家電最具現代氣質的企業—科龍,才被“肢解消化”。江湖再無科龍之名。

江湖再無科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