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洛阳人说汝州以前是洛阳的呢?

灭绝师太T先生


准确地说,汝州市(原临汝县)历史上曾经归洛阳地区行政专署管辖。1986年撤地并市后,划归平顶山市管辖。

其实,当时的洛阳市管辖面积并不大,除了市区和郊区仅下辖偃师县、孟津县、新安县三个县。而洛阳地区管辖的面积却非常大,现在的三门峡以及所辖市县,郑州的巩义市(原巩县)、登封市(原登封县),及平顶山的汝州市(原临汝县)都归洛阳地区行署管辖。撤地并市后,洛阳市管辖范围才从原来下辖的三个县扩大到如今的八县一市。而汝州、灵宝、义马、巩义、登封等等这些当时比较有影响的大县从此不再属于洛阳管辖。但是就象兄弟分家一样,这些分出去的县市仍然和洛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交通方便,汝州市的老百姓出行旅游购物还是喜欢到洛阳来。地市分家后,洛阳也有很多人留在了汝州市工作和生活。洛阳十大厂矿之一的洛阳轴承厂就曾在汝洲建有工装分厂。


汝州市与洛阳市的汝阳县隔汝河相望,这两个县(市)的名字都与汝河有关,汝州原名临汝就是临着汝河的意思。汝州市现为河南省直管县(市),经济实力比较强,为河南省的经济十强县之一,有百里煤海之称,是中原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其生产的汝瓷因为工艺精细独特而闻名,被誉为五大官窑之首。境内有两个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一个“是上坡如下坡”的汝州怪坡,一个是千年古刹风穴寺,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洛阳古今事儿


先说一下汝州近代的行政变化,1988年之前汝州市叫做临汝县,在新中国成立后,临汝县先是仍旧由许昌专区管辖。仅5年之后即1954后改为洛阳专区管辖,直到1986年洛阳撤区建市,临汝县又划归平顶山,1988年更名为汝州市并且成为了省直管市,直到现在。

所以说属于洛阳的这段时间就是指1954年到1986年这段时间。因为地理和历史因素,现在汝州很多人还比较倾向于洛阳,办事干啥的还是喜欢到洛阳去,洛阳的老人称汝州还有叫汝县的说法。

汝州以瓷器闻名,汝瓷是宋朝五大官窑之首,现在河南很多卖瓷器的还说是汝州的本地窑。

在改革开放后,河南的行政区划做了一次大的调整。像现在的许昌襄城县,在1986-1997年间属平顶山管辖,至今平顶山还叫襄城为襄县。

现在的行政区划依然在不断变化,比如三门峡和济源的建市都比较晚,许昌县改为建安区,陕州改为陕州区等等。。。

喜欢请点右上角加关注,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从洛阳下乡知青在临汝镇,参军从临汝镇走,参加工作在洛阳。

临汝都归平顶山了,好失落


洛阳老兵834


汝州,巩义,少林都是洛阳的


老人春秋4


本来以前就是洛阳的一个县


山涂雾雨


洛阳明清时称洲,我有史证


江左肉夹馍


汝州以前确实是洛阳,现在还属于洛阳也没问题,支持洛阳


小三子AA


本来就是。。。。


豫西小草


河南省汝州市是隶属平顶山的一个县级市,一般来讲,当地人对于平顶山会更加倾向一些,但汝州当地人的各方面和洛阳却是很像,说话、吃饭都像洛阳人,还有一些当地人认为自己就是洛阳人,或者说他们更喜欢去洛阳工作、居住或者做其他事情,而有些洛阳人也说,汝州是洛阳的,这是什么原因那?



1. 主要和地理位置有关,

汝州市地处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四市交界地带,但是汝州和洛阳仅隔一道汝河,距离更近,交通也很方便,所以很多汝州人不管做什么都会到洛阳去。而且洛阳比平顶山发展的也要好的太多了,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建国后的工业城市,在各个方面都是很好的城市。



2..历史上的原因有关,

过去的汝州叫做临汝,后来才改为汝州的,解放后在1954年之前,这里曾归许昌管辖,在1954年10月到1988年之间汝州改为了由洛阳管辖,归属洛阳管理了34年。1989年之后才改为平顶山代管,在洛阳管辖汝州34年,使得不少汝州人对洛阳感情更深一些。 汝州也是一个风光秀丽,很适合旅游的地方,这里是汝瓷之都、曲剧故乡,古老汝瓷可是位列代“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瓷、汝石、汝帖并称“汝州三宝”,并且著名的千年古刹风穴寺(而且电影少林寺还是在这里拍的)、汝州怪坡、紫云山景区等都在这里,因此也有很多人来此游玩。

3.洛阳市比较宜居

很多汝州的人把房子买到了洛阳,还有一些人把孩子们上学送到了洛阳,洛阳市的发展毕竟排在河南省第二名,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做为河南人还是都非常喜欢洛阳的。


历史的循环


汝州市原名临汝县,原属于洛阳地区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地建市时,把临汝县(现在的汝州市)划给了平顶山市,三门峡、灵宝、陕县、卢氏、渑池、义马从洛阳地区划出,成立三门峡市,所以说汝州以前属于洛阳没有错,这老洛阳人都知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