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拍胶皮换为涩套后,搓球老冒高,台内球变差了,该怎么办?

一切源于LOVE


涩套用了四年,刚用时确有搓球冒高的问题,但用常了一样,立一点侧一点就解决了,还有这种板型转挑和撇更顺畅。弱旋转摆短没问题,旋转强的摆短确实不好控制弧线,用拧拉代替即可。所有的胶皮都互有优缺点,个人以为,在上旋球称霸的今天,涩套澎湃的动力释放,良好的控制,好打理的表面,优势明显,听着啪啪透板的声音,对自己告别黏套很欣慰,大家也不妨试试。


乓然心动


试一试把球打到3米高,然后用球拍卸力接住,练到球不跳


半冬乃某


喜欢用涩套…用惯了比粘套舒服


星空下的地平线


涩性套胶最大的缺点就是高弹海绵虚弹冒高搓球控制差,放短球更是一塌糊涂。

但优点是击打速度快,胶面没有粘性,出球快没有粘滞,海绵容易打透。

所以老外用涩套很少搓球,更没有能力摆短球,而是直接拨球台远角,然后退台进攻。

即使搓球或者拉下旋球,都要立起球拍,利用“寸劲”做出裹球动作,否则难度很大。

因此中国人用粘性套胶轻易控制台内,再用抢攻占据进攻优势。你别看波尔被人吹捧的多牛叉,什么对抗几代中国运动员,他的成绩只不过高于大多数欧洲选手,对抗几代中国运动员实际上也是被虐了快二十多年。



口十斤欠2


正常,粘套改涩套的通病,搓球的时候稍微调整一下板型,稍微立起来。用涩套要敢于主动发力撞击,体会明显的吞吐感


赖宝的朋友


樊振东反手改了涩套之后,没有取得好的战绩,又改回来了


飞飞鸿雁雁飞飞


调整一下板型,立起来一些


feihu2005


多练练反手搓球的球感和手感。

关键的是努力练习利用动作的合理性。


万事如意大吉大利大利


沾套改涩套刚开始都这样,只需要更改发力动作个方式就可以了,涩套先撞击在摩擦,习惯了后更容易透板,攻击力更强,速度更快!


蓝风上行


这个必然的啊,拍型立一点不就解决了,慢慢找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