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宝宝能看到多远?

用户7397609624403


在新生儿的各种感觉能力中,视觉的发展是最不成熟的。不过大脑视觉神经中枢和感觉通道的快速发展使得婴儿的视觉能力迅速提高。

一个月的宝宝能看多远?

实验证明,刚出生的的新生儿就可以对近距离的刺激物体进行视觉追随,并且会更喜欢人的面孔。

视敏度研究表明,一个月的宝宝的距离视觉只有6/180,即视力很好的成人在180米能看清物体,婴儿只能在6米的距离才能看清。而且他的视觉图像是模糊的,因为他们的晶状体调节存在困难,无法聚焦。

在婴儿6个月的时候,视敏度可以达到20/100,直到6岁的时候,孩子的视力才会跟成人一样好。

一个月的宝宝视觉与其他感觉有什么关联性?

在新生儿时期,各种感觉都是相通的,而且婴儿喜欢用手去触摸和感觉他们所看到的东西。但是随着婴儿的增长,数据额和触觉就会分化。

有国外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1个月内的婴儿,带上护目镜,当他们看到眼前出现的投影技术制作出来的画面时,婴儿会伸手去抓,当住不到实质性的物体时,他们还会沮丧的哭起来。

在早期婴儿的视觉和触觉以及听觉、嗅觉都是相通的,他们也是靠着这种互动性,来辨别妈妈的面孔。

总之婴儿的各种感知能力的发展是很迅速和神奇的,在每个阶段,你都可以发现宝宝的奇妙变化,或惊喜,或感动。好好感受吧!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凌晨妈妈育儿


我家二宝出生后的四五天,他眼神很茫然,视线基本不会在停留一处。五到十天后,眼神开始清澈,但是依然不会停留视线在一处。十天到二十天,我抱着他,他会仰头看下我的脸,但是很快目光会离开,停留时间很短。二十天到满月前,这时抱着他,他会看向远处,仰头看我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了。

满月时,我用黑白卡放到他面前十厘米远,他会注视图片,然后会跟随左右移动的图片而慢慢转动脑袋。他看到了图片而且能注视不到一分钟,并能紧随图片而移动视线。抱着她时,她会看着我笑,会跟随姐姐声音的方向转头寻找,视线也望向那边。

新生儿的视网膜还没有发育成熟,出生后只能看到20cm内的物体,而且是模糊的看不清楚的。这时,妈妈如果紧紧抱着他们,在他们的眼里妈妈就是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脸。

满一个月时,他们就能够看清楚20-40cm远的物体了。当妈妈给宝宝喂奶时,妈妈的脸和他们眼睛之间就是这么远的距离,他们恰好能看清妈妈的脸。


和和顺顺妈


导读:一个月大的宝宝能看多远,怎么锻炼宝宝的视力?

刚出生的小宝宝视力不好,只能区分明暗。新生儿时期(0-28日)的视力只有0.01~0.02,看到的世界非常模糊,看到的距离也只有25-30㎝左右,还无法追物。这是因为刚出生的时候遮住瞳孔的角膜很薄,处于远视的状态。


即使宝宝视野不清,但喜欢看人脸,所以日常护理过程中多跟宝宝交流。说的过程中在宝宝的眼睛正上方的30㎝处慢慢把脸向小宝宝靠近,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手持一面镜子让宝宝看,慢慢靠近宝宝的眼睛,每次重复这些动作2-3次,每次控制在30秒左右,这样多给宝宝做视觉刺激可以促进大脑发育,促进视力发育。

这个时期比起有颜色的物体,黑白的东西看起来更清晰。所以,家长也可以买些黑白卡给宝宝做视觉训练,先把黑白卡片在距离宝宝眼睛上方的30㎝处定一下,等宝宝盯着黑白卡片看了,再缓慢从左往右移动,每次训练时间也是30秒内。


到了4个月左右的话到0.04~0.08左右。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宝宝的眼睛渐渐能看见物体的形状,随着宝宝会挺直颈部,视野也开始变得开阔起来。

除了黑白的物体以外,也能认识到红、黄色、绿色等带有颜色的东西。

这个时候买些彩色卡给宝宝看,最好边读边让宝宝看,还要多带宝宝出去接触一些花花草草,看看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些都可以促进宝宝的视力发育。


美妈很帅


新生宝宝要看黑白的图片,不是看鲜艳的颜色吗?

其实,在生命的初期,新生儿的眼部肌肉还不成熟。尽管他们可以看见,但是仅仅能看清离他们很近的事物。

所以黑白图片这种轮廓分明的影像,就特别适合小婴儿看。这时候他根本看不清爸妈的脸,要到3个月大时才会开始看到!

刚出生的婴儿,甚至可以说是个大近视大色盲,整个世界模糊一片,混沌不清,只有光感。

国外有位叫Romesh Angunawela的医生制作的关于宝宝的视力图,会让你非常直观地知道宝宝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

每张图片表示的就是该月龄的时候,宝宝眼睛所看到的影像。

“婴儿出生后,眼睛必须通过学习才会看东西。这种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婴儿出生后,眼睛必须通过学习才会看东西。这种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 出生。

刚出生婴儿的视力,跟成年盲人差不多,大约只有0.04(20/500),换句话说,新生儿只能看到接近乳房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这也很好解释为什么妈妈的乳房生产后颜色会变深,这让新生儿能快速找到奶吃。

2.一个月。

宝宝只可以做到把视力集中于20-30厘米远的物体上,能够用眼追随移动的物体。

这时他们所看到的东西还是二维的。

3. 两个月。

0.01 视力。婴儿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

能协调的注视物体,能区分颜色,但不能分辨深浅。并开始出现保护性的眨眼反射。

4. 三个月。

视野已达180度。这时候看的东西是三维了。能看清大约一米远的物体。

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例如妈妈从他身边走过,他的眼睛能一直跟着妈妈走。

对颜色很敏感,开始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他们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

5.四个月。

眨眼的次数增多,手眼协调开始,能看见自己的手,有时也能用手去摸所见物体,有时候能抓到自己高举的脚,并玩弄起来。

6. 六个月。

双眼可较长时间地注视一个物体。手眼协调更为熟练,可抓住物品或将东西放入口中。

目光可向上向下跟随移动物体转动90度。这时候孩子的视力可达0.1,能注视较远距离的物体,如街上行人、车辆等。

这时宝宝视物的清晰度和色彩跟成人较接近。

宝宝视力就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平时我们可以根据宝宝的月龄来跟他做一些视力练习。例如拿着黑白卡片在宝宝的头顶左右上下慢慢移动,看宝宝是否能追踪,或者做出反应。

1个月时,宝宝的眼睛能够随着移动的灯光动几秒。如果到了2个月后还不能注视着你,或者目光跟着人脸看,就应该带宝宝看医生了。

有妈妈问,为什么自家宝宝到了四五个月大,一定要人陪着,人一走开他就大哭起来,是不是因为太粘人?

其实,这么大的小宝宝,视力发展越来越好了,可以看清更多东西,能分辨出家人的面孔,也能看清家人是不是在身边(三维视觉)。

加上表达能力更强,懂得用多种哭声来表达,所以,他用哭声来找人,恰恰说明宝宝的视力发育很好!

0-6个月的宝宝,都可以看看黑白绘本或者卡片哦!这么小的宝宝,也可以“看书”的,哈哈~

等宝宝大了教他学习时,推荐你使用游戏+教学这样的方法。比如陪着宝宝做游戏互动,在生活的过程中教学,还有阅读绘图,不过这东西宝宝容易拿来吃。

我家闺女从三岁开始接触汉字,现在用了一年认字300多个勒,基本上都是软件里面学来的,里面动画故事超多,宝宝特喜欢看,还有游戏可以玩(游戏是巩固识字的哟),开始我还担心玩太长时间对宝宝眼睛不太好,然后发现里面竟然有个设置功能,可以设置学习时间,和使用时间自动关闭,超赞。用的久了还锻炼了宝宝的用眼习惯。百度搜索【猫小帅学汉字】现在学的字多了,故事听多了,我下班回来还会跑过来给我讲故事,超暖心的(虽然讲的断断续续的,但是超可爱的哟)。


用户2775419033915


刚出生时,宝宝能够聚焦看清楚的距离只有20~38厘米,刚好是抱着他的人的脸的距离。超过这个距离,宝宝只能够感知光亮、形状和运动的物体,但还非常模糊。在这个时候,你的脸理所当然就是宝宝最感兴趣的东西,其次是黑白格棋盘等强烈对比的图案,所以,你应该多花时间来和宝宝亲密接触。

1个月刚出生的宝宝不知道怎样配合使用双眼,视力只有光感或者只觉得到眼前有物体移动,但是并不可以看清物体,宝宝的视力为0.05至0.1,大概能看到约50公分以内的东西了所以,这时候他的两只眼睛可能会无目的地乱转,有时候还可能会对眼。到1个月左右,宝宝就能持续地聚焦双眼,追踪移动的物体了。在宝宝探索这种新能力时,一个从面前掠过的拨浪鼓,就能让他看得目不转睛。这时候,宝宝可能还喜欢和你玩对视的游戏:你把脸凑在宝宝跟前,慢慢地从一边移向另一边,保持和宝宝眼神对视,他会玩得很高兴。  

 

宝宝一个月了老是往窗外看,可能是外面的风景好,他现在对比较鲜艳的东西感兴趣,比如红色或者绿色,窗外不是有树吗?他当然老是往窗外看,随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看的东西也会越来越远,你就不用担心啦。


低调的小尘埃


一个月的宝宝能看到多远,其实一个月的宝宝视力非常有限,大概只能看到25厘米左右的人或物。

一个月的宝宝能看到多远


一般宝宝刚出生时,视力十分模糊,这时宝宝还无法盯着一个地方看,更不会用目光去追物,当然了,刚出生的宝宝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每天看东西的时间很有限。

等到宝宝出生一个月(满月)左右时,大概能看到25厘米左右的人或物,这个距离相当于宝宝吃奶时正好能看到妈妈的脸。等宝宝长大一些,他还会盯着妈妈的脸看好长时间,然后慢慢得形成记忆,开始变得认人,不让陌生人抱。

总之,一个月的宝宝能看到的距离很有限,视力也很模糊,建议新手爸爸妈妈多给宝宝看黑白卡片,因为这样可以帮助宝宝视神经进一步发育。


学而时习之育儿


你好!我是眼科医生枫姐,很高兴有机会为您解答!

宝宝的视力不像听力一开始就和成人一样,是一个需要学习与发育的过程。宝宝的视力在所有器官功能的发育中是最少的,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世界是个二维世界,直到两个多月才慢慢开始发育学习观看三维的世界。

科学家通过在宝宝看东西的时候,对于宝宝的脑部电流进行分析,大致能够分析出一些数据。

刚出生宝宝只能看到黑白影像

宝宝出生的第一天,世界混沌,只能看到黑白的影像。

即便妈妈过来了,也只能看到朦胧的影像。 他们能够看清大概8-15cm附近的东西。

一个月的宝宝

在宝宝的头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的眼睛开始逐渐学习一起运用,虽然很不熟练,可能会时常看到宝宝眼睛成了斗鸡眼或者歪出去了,都是正常的现象。他们开始尝试跟着追着移动的东西看了,但是还很笨拙。

这时候,宝宝能看到20-25cm的东西,在吃奶的时候,刚好能看清妈妈的脸。

科学家称宝宝生出来的视力发育在头一年相当于“第四产程”,这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多和宝宝交流,对于她的反应同样有反应,能够促进宝宝各方面的发育发展。

可以适当给宝宝拿东西在面前移动吸引他注意力,拿黑白卡在面前展示,但更多的,是陪伴孩子,多和他说话,什么东西都没有妈妈的声音,妈妈的脸,妈妈的味道来的更有吸引力。


更多关于育儿和眼科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眼科医生枫姐。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也请给我赞或转发,你们的鼓励,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


眼科医生枫姐


· 新生儿视力发育

大多数医学专家认为,婴儿从一出生起就具备了视力,但是只相当于成人的三十分之一,且视野只有有限的45度。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球发育尚不健全,眼的构造和视神经还不是很成熟。同时,新生儿大脑发育得还不完善,没有能力对进入他们眼睛的信息进行处理。所以,他们眼睛中的世界模糊而混沌。随着宝宝的眼球、视神经和大脑的不断发育,他们看到的景物会越来越清楚,视野也会不断扩大,在出生6-8个月后,宝宝眼中的世界,就基本和成人一样了。

新生儿的视力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于宝宝眼球前后径比较短,所以视物十分模糊,基本就只能感受光线强弱,以及近距离物体的移动。

2.对光线和色彩有比较强的敏感度,喜欢鲜艳明亮的物品。

3.此时宝宝眼睛的焦距约为23厘米,在此范围内看东西最清晰,而这几乎就是哺乳时妈妈的脸与宝宝眼球的距离,所以宝宝喜欢在吃奶时看妈妈的脸。这是本阶段母子(或母女)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亲子沟通情感之最佳时机。

· 婴儿视力发育过程

从出生开始,宝宝的整个视觉系统经历了一个结构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健全的过程。以下对这个过程做简要的阐述:

1.出生1-4周后,光线与移动

宝宝与生俱来拥有一些本领,比如一出生就对光线的反差很敏感。另外,他们对移动的物体十分敏感,当有物体从眼前经过,他会眨眼。他偶尔也会追踪缓慢移动的光线。

2.2-3个月,认识父母

宝宝可以分辨出父母的容貌。当爸爸妈妈走到宝宝面洽时,他往往会直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的脸部轮廓和线条特征,对给他以难以磨灭的印象。并可以初步识别一些对比强烈的色彩,比如红色和绿色、黑色和白色。

3.4-6个月,色彩与立体感

该阶段,宝宝的对色彩的感官大大地健全了,喜欢颜色丰富的东西。4个月时,他们可以区分出不同颜色,但还不能区分色度。与此同时,宝宝的视力开始具有立体感。

4.6个月后,相信自己的双眼

6个月后,已经发展地比较成熟的大脑,可以精确适时地协调两个眼球的移动,从而把两眼看到的图象整合起来,形成的新图象是高度真实的。

综合以上所述,从对光线色泽的敏感,识别人脸,到区分颜色,获得立体视觉,再到最终形成与现实世界高度一致的视觉能力。这一切都是大脑收集、整合、分析、运用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而带来的结果。

· 婴儿视力发育指标

在宝宝成长的不同阶段,其视觉系统是否正常发育,有不同的指标,下文可提供给年轻的父母作为参考。

0-1个月

在初生的一周内,宝宝只能看到距离他眼球8-15厘米的物体,其眼可以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缓缓转动。当有物体在他眼前晃动时,他还会本能地眨一下眼(医学上称为瞬目反射,表示婴儿已经具有视力)。满月后的宝宝,通常可以看清15-30厘米外的物体,并且可以对感兴趣的事物保持一定时间的注视,尤其愿意关注妈妈脸部和眼睛。

2个月左右

宝宝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如喜欢盯着爸爸妈妈的脸。此时他们已经可以区分颜色,但是不能分辨同一种颜色的不同色度。此外,他们还应当具备在一个比较大的角度内追踪移动物体的能力,当物体接近时,会有反射性眨眼现象。

3-4个月

一方面,宝宝可以将视线稳固地聚集在一点上,可以凝视一个移动的物体,视力也有所增长。另一方面,宝宝对颜色的敏感度也应该有所上升,喜欢艳丽的颜色,对颜色灰暗的物体则不屑一顾。根据研究,大多数宝宝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

5-6个月

此时的宝宝,应当具备视觉和听觉联动的能力,即听到一个声音,是否可以引起视觉的关注,并试图将视线转向声音发出的方向。还有,宝宝也应当具备用视力来引导自己动作的能力,比如,看到一个玩具,他是否可以准确无误地用手触及它,并将它抓起并玩耍。

7-8个月

宝宝应可以辨别物体与自己的距离。家长可以经常和宝宝玩“捉迷藏”,观察宝宝的反应能力和兴奋度,由此判断他视力与行为能力的协调性。

9-10个月

视线可以稳定地追随一个物体,随它的移动而移动。形成关于物体大小、形状等关于几何尺寸的概念。能区分简单的几何图形,分辨出面积和体积大小。

周岁前

双眼应该已经完全具备了立体感,这时候开始,宝宝的世界和我们一样是具有立体感的而不再是平面的,在他们的脑海里,除了高度、长宽之外,第一次出现了“深度”这一概念。此时的他们,更加喜欢关注立体图画而并非平面图画。

· 如何检测婴儿视力

初为人父母,有必要知道怎样检查宝宝的视力是否正常。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检测宝宝的视力的方法:

1.用手电筒照射眼睛:受到光线的刺激,宝宝会反射性地闭眼。如果掀开眼睑去直接照射瞳孔,会发觉他的瞳孔缩小。这说明宝宝的眼球可以对外界光线明暗变化做适应性调节,医学术语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2.头与眼睛的协调联动:一个最常见的事例是,当宝宝低头时,眼球会本能地向上转动;若是头向后仰,则眼球会向下方看。这是宝宝具有头眼协调能力的表现。

3.短暂地凝视: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家长手持一个大红球,在宝宝眼前20厘米处,缓慢地来回移动。宝宝对鲜艳的颜色和运动的物体具有与生俱来的敏感性,他会凝视红球,头和眼会随着红球的移动做来回的运动。

4.运动性眼球震颤:用一个带有黑色垂直条纹(有点类似条形码)的圆筒,从一侧缓慢转向另一侧,宝宝的眼睛在注视它的同时,眼球会随着圆筒的转动,来来回回地水平运动,这叫做眼球颤动,或者叫视觉运动性眼颤。

· 婴儿视力异常的症状

宝宝年龄还小,不可能自己判断眼睛是不是有问题,眼睛有不适也难于表述。所以,父母需要用自己的常识去判断孩子的眼睛竟是否正常。如出现以下情形之一者,说明宝宝的眼睛可能有问题,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1.眼睛外观出现变化。

2.看书或其他物品时,必须足够近,或歪头、斜视,或必须闭上一只眼睛才可以看清。

3.眼睛经常流泪,流脓或者有结痂,眼睛常有大量的分泌物。

4.眼睛红肿,眼球突出,或视线不一致,甚至看起来有点对眼。

5.眼皮始终是耷拉着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还老喜欢揉眼睛,同时行动突然变得迟缓。

6.不喜欢做需要看近处的事情,如看书、涂鸦等;或者不喜欢眺望远处,如看蓝天上的飞机或鸟。

7.孩子老说眼睛疼,或说怕光照射,或其他不舒服的现象。

8.隐约可以看到灰白或黄色的“小点”出现在瞳孔中,或在照相时看到他眼睛里有个白点。

· 怎样促进婴儿视力发育

人们发现,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宝宝的视力。一般将0-3岁的孩子分为3个阶段:

1.0-6个月——“黑白期”:新生儿只能分辨光线,且只有黑白2种色觉,对强烈的黑白对比十分敏感。这一阶段,可以在宝宝面前,大约20到35厘米处,放置一些黑白色对比十分强烈的玩具,以此刺激他的视觉发育。

2.6-12个月——“色彩期”:宝宝对颜色的认知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可以发现色度教为细微的差别。可以给予色彩对比十分强烈的图片或物体,来强化他们对颜色的分辨能力。

3.1-3岁——“立体期”:孩子对高度、距离、方位有了更多的感知,他们的世界从2维由此走向3维。此时的他们,迫切需要激发立体思维,所以各种积木以及一些具备立体特征的拼接式、嵌合式玩具,都有利于他们视力与智商发展。

· 促进婴儿视力发育吃什么好

1.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维生素A可以避免宝宝眼球疲劳干涩,且有助于提高夜间视力(维生素A是合成人眼夜间感光物质——视紫的重要原料)。家长可以给宝宝多食用一些动物肝脏、牛奶等食物来补充维生素A。另外,一些黄绿色蔬菜或水果,如胡萝卜、南瓜、芒果、红薯等,维生素A含量也很丰富。

2.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

维生素B族,可以维持视神经的健康,但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由于人们日常主食过于精细,且烹饪方法容易破坏维生素B族,,使得维生素B族的摄入量普遍不高。经常食用豆类、小麦、糙米、绿色蔬菜、瘦肉,可以为人体补充失去的维生素B族。

3.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有一大特点,可以保持眼球水晶体的活力,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对视网膜的损伤。它还能促进合成胶原蛋白,增强眼球内的毛细血管的韧性。大多数蔬菜水果均不同程度地含有维生素C,均可食用。

4.含有DHA的食物

DHA,即二十二碳六烯酸。这种物质既可以促进宝宝智力发育,还有助于改善宝宝的视力。这是一种人自身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可刺激视网膜感光细胞,提升感光细胞的敏感度,从而提升视力。海藻类(海带、紫菜等)和深海鱼类(如鲑鱼、鲔鱼等),均含有较为丰富DHA,可供家长选用。


多彩童乐


宝宝生长到一个月的时候,能看清楚两尺以内的事物,有的时候也能够看到一米内的东西,不过只能看清黑色以及白色的东西。

一个月的婴儿视力就在0.01左右,聚焦的距离最远可以达到三十八厘米,这正是喂奶的时候婴儿眼睛到妈妈眼镜的距离。

等到宝宝长到三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看清楚妈妈和爸爸的面孔以及近处的东西了,而且眼睛还会随着物体运动。





沫之雨儿


可以看到眼前18-38cm的人或者是物体,并且可以追视水平方向。不过无法持续的太久,眼球容易失去协调。

另外数码相机的闪光或者是太阳光、强光都有可能会给宝宝造成永久性失明,或者是弱视。所以在给孩子拍照时一定不要开闪光。

刚出生时

虽然他的视觉设备都已安置到位,但还未经过时间的打磨而无法马上有效运作。目前,他只能看到鼻子前的光线以及物体的大致轮廓。不过,宝贝倒也不太在乎,因为他还有其他设备帮其感知和认识这个世界,比如皮肤、耳朵和鼻子等。

出生后的几个小时内

别以为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什么能力都不具备,单从视觉方面讲,宝贝刚一出生就已经有了睫状肌,只是强度较差。

因此,眼部的调节能力无法自如发挥,无论我们距离他的脸是2厘米,还是30厘米,在他眼里,我们都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像。

还有一个问题,小宝贝用于向大脑传送重组图像的视网膜的感光细胞还没有到位,而且数量也不够,感光细胞要发展到一定程度,婴儿才有更广阔的视野看到他居住的三维世界。

1周后

由于才从妈妈的腹中出来不久,宝贝就只有对光线明暗的敏感这么一点点视觉经验。不过,这一点点经验却也足够他快速找到那个为自己提供食物的“人脸”。

这多半是因为我们的面孔是由捕捉光线的“最佳材料”制成的:光线把我们的眼睛照得亮晶晶的,把颧骨衬得高高的,把凹陷的下颚及嘴角放在阴影中……这样的明暗效果,使我们的面部呈现出了“鬼脸”,既能逗宝贝开心,又能为其提供周边视力应有的刺激。

2周后

对向自身方向移动、来自半米远的光线,两眼可做出向内转动的动作。

3周后

能注视较大的物体,两眼可单方向追随物体的移动。将物体从宝贝头的一侧慢慢移动到头的另一侧(移动180度),当移到中央时两眼能跟随着看,但追视范围小于90度。

1个月

眼睛受到强光作用时瞳孔立即缩小,触及眼睛时会眨眼或眯眼,眼睛出现不协调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