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楊宜勇因永居條例被指責,應與“復興指數”有關

周蓬安:楊宜勇因永居條例被指責,應與“復興指數”有關

近日,《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徵集意見,一時引發熱議,可以用“反對聲一片”來表示該《徵求意見稿》所處的境況,相信作此動議的領導也感到了很大的壓力。


周蓬安:楊宜勇因永居條例被指責,應與“復興指數”有關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其實,人們不是反對中國有一部條例來規範永久居住人員的管理,而僅僅因為中國長期實行計劃生育,甚至出現強迫引產以達到減少人口出生的事。如今這個政策並沒有取消,卻要引進外國人,在感情上確實一時難以轉過彎來。難道這是為了“騰窩”,讓外國人進來住?

此外,對《徵求意見稿》有所研究的網民,更擔心這些擁有永久居留權的外國人會享受“超國民待遇”。筆者就在《對開放外國人永久居留資格的八點建議》一文中提到,對於限制人口的城市(如北上廣深),批准擁有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配偶及直系親屬永久居住權時,應優先滿足同類條件下中國公民配偶及直系親屬的戶籍遷移。

特別是《魏建國:國家拿出六百億美元向非洲引進留學生》視頻在網上流行,也是令網友不高興的事。魏建國,貌似百度百科上的中國國經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

因為或許誤解,或許洩憤,人們將怒火發在了現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導楊宜勇身上。因為此前網傳楊宜勇曾建議引進外國移民來彌補我國勞動人口不足,以及“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可能需要外國人來完成”問題。

對此,楊宜勇作出5點聲明:一、我本人從來沒有說過“鼓勵女大學生和留學生聯姻”。二、我本人從來沒有說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可能需要外國人來完成”。三、我本人從未參加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的起草、修訂和建言工作。四、我本人只有一個孩子,孩子一直是中國國籍,從未加入任何外國國籍或擁有國外永久居留權。網絡上所說“楊宜勇子女已經移民德國/法國/美國”,是毫無根據的造謠。五、網絡是信息傳播的重要平臺,請捏造和傳播不實言論的社交媒體賬號和自媒體停止相關違法違規行為,消除不良社會影響。”

有網友給我留言,說楊宜勇的原話是“我們不能與印度和那些小國家比人口密度。有人提放開生育政策是錯誤的。我看中國人口降到七八億時再放開生育完全來得及,實在生育率上不來,我們還可以引進外來移民。”這裡“引進外來移民”有兩個前提條件:1.人口降到七八億;2.到時候生育率實在上不來。而這句話的主要意圖是建議引進移民嗎?顯然不是。這句話的主要意圖是反對過早放開計劃生育政策。

即使單獨看如上內容,也是十分荒唐的。中國人口降到七八億,然後引進外來移民。那為什麼不能在人口處於14的時候,及時放開計劃生育呢?在這裡,我要順便對那些認為“中國人口應該降到七八億規模”的中國人說一句:先從你們家族開始減吧。

楊宜勇此次被指責,不僅僅與以上缺乏邏輯的講話有關,更有可能因為他此前搞了一個過於“雷人”的課題,並強勢推出“中華民族復興指數”這麼個“偽概念”有關。

2012年8月7日,楊宜勇升為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在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上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監測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其監測》報告時透露,2010年中華民族復興指數為0.6274,已完成了62%的復興任務。楊宜勇極為精確地介紹說,2005年中華民族復興指數為0.4644,2010年中華民族復興指數為0.6274。

我這個財務專業出身的,對數字總是特別的感興趣,因此在第一時間就感覺到這種荒誕不經的數據應該是與某個事件的時間節點相關聯的。沒有多費時間,就很快有了自己的看法:

楊宜勇的這個數據極有可能是這麼得來的。他先將1949年10月1日至2049年9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週年)之間的總天數算出來,共36524天,再將1949年10月1日至他首次發佈2010年復興指數時的2012年7月1日,也就是黨的生日那天的總天數算出來,共22918天,然後是22918/36524=0.6274。

當然,這或許僅僅是個巧合,也許是我“無厘頭”的猜測。但淺顯的道理告訴大家,衡量中華民族是否已經實現了偉大復興,是包括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科技創新能力、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程度以及國際影響力等方方面面的,絕不是你用什麼沙盤就可以測出來的。

也正因為“中華民族復興指數”這個概念令人想到無需理由的“頌揚”,因此人們記住了楊宜勇這個名字。這次司法部推出讓外國人取得永久居留權的《徵求意見稿》,一些網友就“愛屋及烏”的誤會到楊先生了。怎麼說呢?這樣一個並非美麗的誤會告訴那些學者,平時搞研究,還是儘量不要太“雷人”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