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成長真的需要父親麼?

蘇珊奇異人生


現代社會,家庭教育已經成為一個人人都關心的話題,而在很多的文章中也強調父母要多關愛孩子,多陪伴孩子,本來教育孩子應該是父母共同的責任,但是現下的家庭教育卻出現了“喪偶式育兒”,這源於家庭教育過程中父親的長期缺席,導致了現在的孩子人格發展出現很大偏差,雖然現在物質條件好了,看起來好像現在的孩子過得真的很幸福,但這也只是大人們的一廂情願而已,其實他們的內心感受不到關愛,尤其是父親,因此,對於很多人來說,父親變成了那個最熟悉的陌生人,相比現在的孩子,我覺得自己很幸運,我的父親在我成長過程中從未缺席,可以說是一個負責任的好父親。

父親教會了我什麼?

1、父親教會了我正直。父親以前當過兵,因此他身上一身正氣,作風良好,無論做人還是做事,他都能做到問心無愧。父親除了當過兵,還當過老師,在我們村的小學,後來由於超生,主動辭去了職務,後開在村裡當了幹部,父親雖然是村幹部,卻從來沒有以權謀私,一心為村民著想,敬職敬業,每天忙的跟陀螺一樣,卻從不抱怨。父親沉默少言,很少在言語上告誡我們做人要正直什麼的,但是他的身體力行在無形間影響了我們,因此“做人要像父親一樣正直”的概念就深深在我們心裡紮了根。

陪伴

2、父親教會了我責任。父親是家裡的老大,那時候(60年代)家裡兄弟姐妹很多,因此,我的爺爺奶奶難免顧不過來,所以父親很小就懂得為家庭分擔責任,照顧弟弟妹妹。後來父親成家了,因為兄弟姐妹多,家裡也不富裕,所以成家後的一切都是父親母親自己一手操辦,爺爺奶奶幫不上忙,但是父親也無怨無悔,自己扛起責任,撐起一個家。父親成家之後,家裡有兩個讀書的弟弟,小的才十來歲,後來爺爺奶奶沒錢供他們了,就讓成了家的父親幫著供,父親二話沒說,也自覺擔起了這個責任,這兩個弟弟完成學業之後也各自被分配了工作,一個政府部門,一個當老師,也算是出人頭地了,也正是因為父親對弟弟妹妹們的扶持和幫助,所以他在兄弟姐妹中威望甚高,可以說做到了“長兄如父”,也做到了“兄友弟恭”。也因為父親,我知道什麼是責任,也由衷的敬佩自己的父親。

陪伴

3、父親教會了我孝順。父親是村裡出了名的大孝子,平時不管家裡添了什麼好東西,父親總是想到爺爺奶奶,比如說,父親喜歡打魚,每次不管打了多少,總要給爺爺奶奶送一點去,即使家裡宰了只雞或鴨,父親也總是將雞鴨身上最好的部分給他們送去,幾十年如一日,父親就這樣關心著自己的父母,不僅惦記自己的父母,同時也記掛著母親的老父親,我的外婆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留下外公一個人,因此每逢過年過節,父親母親都會去外公家陪他吃頓飯,說說話,平時有好吃的,也會給外公送過去。父親的孝順,作為子女的我們平時都看在了眼裡,也記在了心裡,所以這麼多年,我們兄妹幾個從未忤逆過他,因為父親值得我們尊敬。

陪伴

4、父親教會了我勤奮。父親是一個勤勞的人,為了這個家,他身兼數職,他是村幹部,他還是電工,他會宰豬,每年春節到來前,村裡的豬都是他幫宰的,同時他還是農夫。父親並不是一開始就會做這些事情,但是父親肯學,比如當村幹部,開始的時候他並不知道怎樣做,也沒有人能教他,他每天就自己琢磨,慢慢的業務就熟悉了,而且做的很好,幾度被評為優秀村幹部。在父親的影響下,我從小也勤奮好學,在小學的時候每次考試都能拿第一,初中成績優異,被分到尖子班,高中被分到實驗班,就這樣一路順利考上大學。

陪伴

5、父親還教會了我耐心。父親雖沉默寡言,但是在我們小的時候,他卻經常會給我們講故事。小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電腦,電視機都是黑白的,只能看兩個臺,因此我們每天很早就睡了,每次睡覺之前,父親就會講故事給我們聽,而且講的繪聲繪色。每當冬天的夜晚,我們一家人圍在火堆旁邊聽父親講故事,父親抱著我,我就扯扯他的鬍子,他也不生氣,就這樣,一家人其樂融融。那時候沒有玩具,父親就給我們做,還經常親自陪我們玩,非常有耐心。正是由於父親的耐心教導,我學會了要對別人有耐心,所以我的朋友們從來沒有見過我發火,即使到了今天,遇到任何事,都能冷靜理智。

除了以上這些,父親還教會了我體諒,尊重,寬容等等,不一一贅述了,總之,父親在我成長過程中是一個很好的引導者,有父親陪伴的童年是幸福的,也讓我感受到了父愛的偉大。可如今,父親在家庭教育中嚴重缺席,而且總是有各種藉口不陪孩子,很多父親連自己孩子上幾年級都不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怎麼樣全然不知,家長會、親子活動從來不去,總說自己很忙,可是再忙,每天抽半個小時陪伴孩子的時間都沒有嗎?還有些父親,他們並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把時間花在了手機或電腦上,也許人在孩子身邊,可是心卻不在,你的心不在焉孩子是能感覺到的。可笑的是,父親沒有盡到教育孩子的責任,還總是對孩子提各種要求,夢想自己孩子成龍成鳳,這樣的父親,孩子不反感才怪,因此,為了孩子的成長,父親們放下你手中的手機,推掉不必要的業務,多多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錢,這輩子是掙不完的,什麼時候都可以正,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你若錯過,真的沒有彌補的機會。趁孩子還小,多多關注一下他吧,不然,當你還沒來得及好好看看自己的孩子,他就已經長大了,到那個時候,一切就太遲了,他就不再需要你了,你是否會感覺到無比的失落呢?


直到遇見以後


朋友,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是需要父親的,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前提是能負責任、能做榜樣、能愛孩子的好父親!反之,一個不負責任、肆意妄為、傷害孩子的父親,有還不如沒有好呢!

講講我自己父親,我在成長過程中也是缺少父親的陪伴的,但是他對我的愛的表達並沒有減少!

我小時候,父親是煤礦工人,平時住在廠裡,每週六下午才回家一次,只待一天又要離開。父親回家的那一天我是特別開心的,因為有肉吃!那時候家裡窮,平時只能吃地裡母親自己種的菜,就只有每週這一次的吃肉機會。而這一斤多的肉,是父親廠裡發的肉票換的,也就是說,天天干著重體力活的父親自己平時根本沒有吃肉,把肉票攢著週末換肉回家給我們吃!肉做好了,香噴噴的端上桌,父親也只是勸我們吃,他自己從來不伸筷子。他總說自己不愛吃肉,就愛吃蔬菜!

由於父親在家的時間少,母親忙於農活家務很少有時間管孩子,我經常被幾個調皮的男孩欺負,搶我的文具撕我的作業,往我身上扔泥巴,用彩色筆在我臉上亂畫······因為被那些孩子威脅,我忍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敢告訴父親,當時天已經暗了,父親卻硬是要拉著我趕很長的山路去找那些孩子的家長說理!

父親不認識字,卻總是告訴我要好好讀書,多認些字,不然長大了要吃虧!

父親從來不給自己買衣服鞋子,常常穿著廠裡發的工服和膠鞋跑來跑去,破了就一層一層的往上打補丁,卻記得每年過年前都給我們三姐妹買新衣服新鞋子!

父親在我小學五年級時因為嚴重的矽肺病病退了,我那時候不大不小,還不算懂事,一方面心疼父親日夜咳嗽,另一方面又在心底暗暗開心,父親終於天天都守在我身邊了!

······

唉,就寫到這裡,因為我已經泣不成聲了······

我的父親幾年前已經走了!子欲孝而親不待,有多少父愛可以重來!


靜坐清溪聽水聲


在小林眼裡,自己的爸爸是一個又囉嗦,又嚴厲的人。

睡懶覺,不存在的,最晚七點半,必須起床。其他小朋友可以成天瘋玩,他不可以。其他小朋友有零花錢,吃零食,他不可以。每天除了做家務,其餘時間都是看書、學習。

爸爸的嚴厲讓他打心裡反抗,十來歲的他有一個埋藏在心裡的想法,希望他爸爸永遠的消失,不要再出現在他的生活當中。

如他所願,小林十歲那年的秋天,他爸爸在工地上發生意外,永遠離開了人世。據一同在一個工地做事的親戚說,小林爸爸每天六點就起來上班,晚上要到十一點多才下班。因為太過勞累,從高架上摔了下來。

從此以後,小林得到了他想要的自由。

當心中期待成為現實,小林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那個成天囉嗦、嚴厲、甚至會動手打他的人永遠的消失了,再也回不來了。

小朋友開始欺負他,罵他是一個沒有爸爸的人。沒有了爸爸這個家庭支柱,他們家的日子過得很清貧,周圍鄰居排斥他們。同時迎來的還有親朋好友的嫌棄。

逐漸長大的小林發現那時候的自己是多麼的愚蠢,他開始懷念那個成天嘮叨、嚴厲的父親。

沒有父愛陪伴的成長始終是殘缺的。父親在我們人生中扮演的本身就是嚴厲的角色。默默無言的付出其實更加偉大。

小林靠著他父親培養出來的自律和自身努力考上了重點大學,找到了一個好工作。

可心裡的遺憾卻始終無法抹去。





寒小蝦


真的需要!

我父親去年離開了我們。

走的時候,沒有怨言,只是有些擔心我們,他的話語依稀在耳邊,從不敢忘記!

他生於1954年,16歲隨著爺爺的去世,奶奶領著他和領著兩個叔叔一起度過了艱難的十年歲月。

母親嫁進了門,兩個嬸嬸也相繼來到這個大家庭,開始分門過日子。

他們這一代人付出了太多,得到的很少,但父親從不抱怨!

爸爸不喜歡打人,因此,我沒有被打過,都是說服教育,他口頭禪就是“以理服人!”

父親也不講究吃喝穿戴,樸素慣了,兒女們給他買的新衣服有些他都放起來了,捨不得穿。

父親熱愛勞動,10幾年前我本想接他到城裡,他拒絕了,每到秋收的時候,他打電話給我,總是滔滔不絕的講畝產多少多少,明年怎麼幹,今年哪些出了問題,能聽得出來,他對於自己的勞動換取收益的過程感到由衷的幸福!

每個孩子都儘量不能缺少父愛,像山川,母愛像河流,他們努力滋養著我們。

我很思念他,謝謝他,努力活著像他的樣子!



精彩演說家


需要高質量的父愛陪伴。

1.我家姐弟三個,我是老大,得到的寵愛最多。但是生在農村,就是那種傳統的爸爸一年到頭在外打工,媽媽一個人把我們三個拉扯大。爸爸過年回來長期打牌,父母吵架的家庭。我到現在都不是很喜歡過年,因為記憶中過年父母在吵架,甚至打架。其實雖然我父母總在吵架,但是我爸爸對我們三個挺好的,雖然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但在行動上沒有,甚至花錢找關係送我去縣城最好的初中。不過由於父親陪伴少了,然後又比較古板的那種思想,溝通不是很多,導致我們姐弟三個性格都有些自卑。但是我們仍然很愛我們的爸爸。他盡他最大的能力賺錢把我們三個養大成人。爸爸善良正直,唯一就是跟媽媽總吵架,這點媽媽也有原因。

2,我現在已為人母,有一雙兒女。丈夫脾氣比我爸還暴躁,對孩子的方式跟我爸差不多,甚至還沒我爸爸耐心,一言不合就表現出不耐煩。對誰都不耐煩,並且在家是甩手掌櫃,我又帶孩子又做家務影響到我脾氣也不好,這樣對孩子也不是很有耐心,不過我一直在改變,現在已經很少兇孩子了。我的女兒有時候看到她爸爸一臉不耐煩就有點害怕了。

總結:要說最好的愛,我覺得就是爸爸愛媽媽,像我父母的婚姻,我自己的婚姻,都是夫妻關係不好,吵架甩臉色,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爸爸愛媽媽的家庭,爸爸的脾氣一般不會差,媽媽也心情好,一家人和和睦睦,對孩子也好。


將來要更好呀


父親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角色,對於一個完整的家是缺一不可的...

父親的愛不想母親的愛體現在生活中,體現在點點滴滴裡,父親的愛可能比較的大意,有時候又比較的隱藏,不容易被發現他對你的好,但每次你有點什麼事跑腿的辦事為你操心的總是父親,父親總是寡言少語,不像母親那樣小心翼翼的呵護我我們,母親是對你的所有事情都關心,對比之下總覺得父親的愛太渺小,家裡面母親肯定是主角,可是一個家的正常運行是少不了父親的默契配合與付出,但是我們總是感覺不到...

每次父親總是少言少語,記得小時候一次我頭暈的厲害,上學都去不了,又剛好趕上期中考試,我非要去上學,母親沒有扭過我同意我去上學考試,最後是父親把我背到學校的,那一路我心裡都是父親的好,到現在我還記得他揹我的情景...

有時候不在一起了也會有些生疏,但是那至真至純的愛是不會變的,父愛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大多數父親都是比較嚴肅的,表面上的若無其事,其實他比誰都疼愛你,只是表達愛方法不同,讓人感覺不到愛,沒有哪個父親不疼愛孩子的,為人父母的都是希望孩子懂事有出息,有時候可能方法不對,但對你的愛是絕對的參不了假,都多點理解和包容每個家庭都很溫馨...





劉宜熙


我們的成長當然是需要父愛的。母愛父愛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以前的時候對父愛的理解並不是很多,因為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母親愛我更多,我跟父親之間也並沒有很多語言,我們在一起的時候通常都不會說話,就那麼幹坐著,像是陌生人。

但是漸漸長大之之後,我發現父愛其實是很隱晦的,父親的愛往往不說只做,比起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愛,父親的愛更像是一座大山,沉厚又讓人有安全感。

就比如最近三八婦女節,網上很多人都在祝節日快樂之類的話。我對這些節日並沒有什麼感覺,我覺得父親也肯定對這種節日不會有感覺,因為在那天,家裡人沒人送祝福。

但令我沒想到的是,三八之後,父親突然給我發了一個紅包。我當時驚呆了,以為有什麼深意,結果他卻說昨天是我們的節日。



深情等你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肯定是需要父親的。

以我自己為例子:

1

我是出生在一個農村的孩子,很小的時候也經歷了計劃生育政策的迫害,爸媽說那時候一天才15塊錢的工錢,但是,罰我的錢大概有幾萬塊。

那是很辛苦賺錢,因為農村,也沒有一些工業等。只能出去打工,剛開始爸爸說也在家裡做過一些小生意,但是賺的錢只夠勉強維持生活的。

然後爸爸就去了北京這些地方去做建築工,剛開始還自己接活,自己帶人就自己當包工頭類似的,來自一個小地方的人,其實很難在一個大城市去立足的,爸爸就一直在外面打工,然後養活了我和哥哥。

2

可能童年的時間裡缺少很多父親的陪伴。但是我很清楚的記得每次爸爸打電話來家裡,問我想要什麼禮物,然後我的那份喜悅就是每一次都會非常期待爸爸快回來了,爸爸會給自己買一些書籍,買一些禮物。

這個每次期待幾乎成了我童年記憶最深刻的一個印象,因為爸爸每次回來都會給我帶大白兔奶糖,這似乎成了我童年記憶中的一部分。

看到它我就能想起我小的時候,每年都能吃到大白兔奶糖,每年都能感受到一種父愛,看到它就好像父親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3

隨著自己長大了之後開始去讀書,初中、高中、大學一直到工作離開家鄉整個過程中,父親的影響力一直在我的身心裡紮根。

從小就教導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他從小都告訴我,你要做好你自己的選擇,你要知道你想要做什麼,我不會給你太多的一些壓力。

關於工作

他說找好你想要做的,然後慢慢去做就好了。腳步可以慢一點,但是要做你自己喜歡的,你能夠堅持做下去的。

關於生活

爸爸一直都很擔心我自己在外面吃不好,還會偷偷給我紅包,但是我都是拒絕的,爸爸非常愛我,用一種微小的感動,默默的關懷你,讓你感覺到你是一個生活在愛的環境中的人。

關於愛情

他說我希望你能找到一個你喜歡的人,而不要因為年齡而結婚,也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而是為了喜歡和愛而結婚。希望你結婚是因為幸福,而不希望結婚,因為痛苦,因為被逼無奈,因為無可選擇才結婚。

關於未來

爸爸是一位非常勤懇的很樸實的一位農民工,但是在他的身上我學到了非常多的東西,

是你要誠實、

二是你要努力、

三是你要知足且勇往直前。

可以說爸爸幾乎奠定了我整個人生的一些價值觀導向,在我一個人在大城市非常孤獨無奈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去緩解的時候,我就會給我爸爸打電話,他會給我一些力量給我一些思考,給我一些方向。

4

《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裡說過:愛才是世間最好的解藥。

你的家人給你的愛,讓你會擁有一種從心裡發出來的溫暖,讓你能夠勇敢的去面對所有的困難。

在一本非常著名的關於父愛的一本書裡《殺死一隻知更鳥》裡說:我想讓你見識什麼是真正的勇敢,而不是錯誤的認為一個人手握槍支就是勇敢。勇敢是:當你還沒開始就已知自己會輸,可你依然要去做,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你很少會贏,但有時也會。

遠都不要從別人口中去了解一個人,永遠不要相信流言蜚語。

父親也給我講過這些話,他一直都讓我堅持自己獨立的人格,你一定要用自己的判斷,無論遇到任何問題。

所有的事情出現的時候,一定要想怎麼去解決,永遠不要去抱怨。

5

我的父親給我建立了一個非常偉岸的形象,他教導了我的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我去勇敢讓我去獨立,讓我內心更強大。

或許在人的一生中,你不知道你會遇到誰,又是誰的一句話能點醒了你,但是我認為父愛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父愛能給你帶來非常多的能量。

會給你一個非常豁達的一個心態,能夠以一種獨立的思維去處理一些事情去面對一切。

6

之前我爸爸還給我講關於夢想、生活和興趣的三個方面。

爸爸說:

夢想是需要的堅持的事情,

生活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興趣是可以選擇的事情。

我想:

其實把生活,夢想,興趣分開後,我發現一切變得沒有那麼複雜了,它們就好比三件事情,每件事情都有各自的進度條,互不干擾,也不會產生交集。

如果哪天三件事情產生了交集,我想那一定是我比從前的自己更好了。

所以我爸爸總能夠在我迷茫的時候給我點醒,讓我去思考,讓我去動腦筋去解決一些問題。

我愛我的爸爸。

爸爸,我永遠愛您。

您像我生命中永遠的明燈。


遇見Echo


父愛如山,沒有如山的父愛,內心終結殘缺不全。我的老家重男輕女,我作為最小的女兒永遠成不了父親的小棉襖。記憶裡沒有過父親的擁抱,我和哥哥鬧著玩,結果我總是稀裡糊塗被罵的那一個。農村養育孩子本就不注重心理層面,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更是把我徹底的推進了深淵。總感覺不被理解,慢慢的也不願表達自己,不願去溝通。畢業工作後,自己慢慢適應社會,努力強大內心,但心裡還是有一個缺口。鏡子碎了,粘好後,最刺眼的還是那些裂紋。





我來訴說往事


只有自幼失去父親的人,才知道有一個父親的重要。首先有父親才有人養我們長大,供給我們衣食住行。在解放初期,國家經濟困難,有多少父親廢寢忘食,拼命工作來養活一家。父親又是一家人的精神支柱,他是祖母的兒子,母親的丈夫,一家人歡樂的源泉,更是兒子的導師。沒有父親的家庭籠罩著悲哀,我是五歲死了父親的,多少年我精神抑鬱,巨大的羞恥感壓得我喘不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