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黑天鵝”,中小企業自救眾生相

在新型冠狀病毒這隻“黑天鵝”肆虐的當下,國內的中小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經濟壓力和危機。截止最新數據,我國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4200萬戶,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9.8%。在這麼大佔比的情況下,這些企業在抵抗疫情所造成的損失方面也是非常巨大的。

在企業生產方面,因各地疫情防控原因而推遲復工,或者有些地區“封村”,員工不能正常到崗,因此很多企業都選擇在家辦公;這就導致很多企業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還要維持員工工資的發放、租金的繳納、貸款的償還等,因此在企業現金流方面非常吃緊;由於疫情的突然爆發,之前很多合同不能按時履行,其中包括國際貿易方面,這就在企業風險方面存在著重大隱患。從公開報道和身邊創業公司的反饋來看,這種情況在創業公司中也是格外的突出。

面對“黑天鵝”,中小企業自救眾生相

期間,各地政府圍繞這種現狀紛紛推出有針對性的中小企業減負政策,比如房屋減免、“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停徵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等。除了這些宏觀層面的支持外,很多中小企業也積極的進行著自救。

壯士斷腕型

這類企業自救的形式非常簡單粗暴,那就是裁員。

典型代表就是K歌之王,就在正式復工前一天,一封K歌之王總經理致全體員工的信橫空出世,公司要與200多名員工全部解除勞動合同,抱著大不了破產的決心,置之死地而後生。

誠然,在很多行業,員工工資的發放是目前企業最大的一筆支出,很多企業也都會從人力成本支出方面進行自救。這種方式雖然不提倡,但是也可以理解,畢竟企業自身都難以存活,也就會犧牲員工這塊的利益。不過要提醒的是,企業裁員的風險很大,你是否做好了充足的應對措施?

細水長流型

這類企業沒有采取極端的方式,但是為了現金流能夠維持更長的時間,採取了降薪這種方式。

在我們的《疫情期間,財法稅108問》裡就有關於降薪的合法合規性的講述,在非常時期,這種方式也是可行的方案之一。不過,企業在採取這種方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些法律風險和注意事項,否則就會造成相反的效果。

比如,2 月 14 日,有網友截圖上海市長信箱,有一名自稱是松鼠 AI(上海乂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員工提出投訴,自己被口頭通知,因疫情原因,一月和未來五個月被公司單方面降薪,2月工資被扣65%。

要注意,這短短的一段話裡,就暴露出松鼠AI在進行降薪方面的幾個法律風險點,以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不足。

自爆家醜型

這類企業主動曝光自家的賬上資金不足,尋求外界的幫助。

主要集中在餐飲和旅遊行業,典型的就是西貝直面危機,自爆現金撐不過三個月,在7天之後,獲得了浦發銀行1.2億元流動資金貸款。

面對“黑天鵝”,中小企業自救眾生相

這種方式是否值得可取,還有待商榷,畢竟在西貝哭窮之後引來了外界的一些質疑。各地政府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的減負政策,可以通過政策的渠道來獲得救助,而沒有必要採取類似於“綁架”的方式爭取一些資源。企業的自救除了節流之外,還應該積極的開拓開源的渠道。如果大家都採取這種方式的話,企業自身的市場價值又何在?更何況,並不是自爆家醜就一定會獲得相應的資源對接。這個階段,誰都是面臨著同樣的困境。

轉換戰場型

這類企業屬於主動開源的典範,將之前的業務模型進行轉換。

典型的就是教育行業,在疫情期間,各地學校推遲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時間,學生在家不外出、不聚會、不舉辦和不參加集中性活動。各教育機構線下課程取消,但學生學習需求依然存在,而在線教育不受時空限制、可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有利於解決這一問題。因此,很多教育機構紛紛將將之前的線下授課和培訓搬到線上,引導線下的學員進行線上聽課和學習。

無論是教輔類,還是興趣愛好類的教育機構都在進行這種業務方式的轉換。在這期間,有的企業甚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了超乎預期的效果。同樣是面對這次,有的企業看到的是危機,而有的企業看到的就是機遇。

互惠互利型

這類企業屬於將自身的業務和疫情期間的共性需求結合在一起,比如在線辦公系統、直播平臺等。

受疫情防控的影響,很多企業都選擇了在家辦公。這個時候,圍繞在線辦公軟件行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這些軟件可以實現視頻會議、在線打卡、在線教學、協同辦公、市場拓展等業務,能夠幫助在家辦公的公司實現正常的運轉。

同時,很多企業也都推出了疫情期間的免費使用活動,極大的拓展了該領域的市場和用戶。

面對“黑天鵝”,中小企業自救眾生相

典型的就是釘釘,除了提供在線辦公之外,還積極參與到疫情的輔助工作方面。很多地方政府和釘釘展開合作,藉助復工平臺科學指導企業復工。釘釘復工平臺已經和全國健康碼系統接口打通,形成“政府復工平臺+釘釘企業員工健康關懷+健康碼”三位一體式平臺。各地政府和企業可以快速部署使用,為抗疫和復工贏得寶貴時間。

是否存在這些困惑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企業進行著各種各樣的自救行動。而您的企業又採取了哪些自救行為呢?不過在進行這些自救的時候,您是否考慮過這些問題:

1、疫情當下,如何降低公司的人力成本?

2、如何獲得企業當地的政府補貼?

3、疫情期間企業如何申請房租減免等政策?

4、疫情期間企業在合同履行方面該注意哪些問題?

如果有的話,您可以參加我們在2月21日下午4點的線上直播——《疫情當前,企業想降低成本,該怎麼辦?

提示

我們還為參加本次直播的朋友準備了《疫情期間,企業自救工具包》哦,歡迎大家準時收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