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往事》如何再现一个时代,昆汀•塔伦蒂诺究竟做了什么?

德里达曾指出,解构主义并不是要取代结构主义或者形而上传统,解构主义相信传统是无法砸烂的,后人应该不断地用新的眼光去解读。


如何去描述一个时代,这其实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因为时代里具有太多太多的人物和事件,如何选取角度,从一个小的视角来折射整个时代的模样,这是关键,而选取的事件则必须具有代表性。对于这个问题,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为了寻找这个答案他花费了五年时间。

《好莱坞往事》如何再现一个时代,昆汀•塔伦蒂诺究竟做了什么?

《好莱坞往事》是由好莱坞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合作主演的故事片,讲述了一个过气电影演员与他的替身在好莱坞寻找出路的故事。通过他们两个人的视角,让观众回到了那个黄金的60年代,并且重新演艺再现了当年震惊全美的曼森家族杀人案。

昆汀·塔伦蒂诺一直是以鹤立独行而响彻影坛,正如美国影评人对他的评价,"一个擅长非线性叙事的非科班出身导演,将美国独立电影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而他的这种风格其实带有非常浓重的解构主义色彩。

《好莱坞往事》如何再现一个时代,昆汀•塔伦蒂诺究竟做了什么?

昆汀·塔伦蒂诺拍摄的《好莱坞往事》呈现给观众的像是一潭湖水。表面上看像是湖面如镜风平浪静,实际上湖面下隐藏着巨大的漩涡,前半段和后半段故事的强烈冲突,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现。这正是电影解构主义巧妙应用的结果。


电影解构的集大成者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提出解构主义时曾经这样解释,解构主义是指要打破一切结构和形式的束缚。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谁是中心,所有个人的存在都有其价值所在,所有既定的规则和组合都可以被重新定义或拆分。解构通俗地说就是结构的分解。

《好莱坞往事》如何再现一个时代,昆汀•塔伦蒂诺究竟做了什么?

很多人对于昆汀·塔伦蒂诺的了解是在《落水狗》之后,正是因为这部轰动戛纳的电影,让观众真正了解了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艺术,奠定了他在好莱坞的地位。他所独有的解构表现形式和风格化暴力美学成为其独特的标志。随后的《罗曼史》和《天生杀人狂》更是巩固了他在影坛的地位。而后来的《低俗小说》更是把他推向了高潮,更被影片人认为是"自马丁·科塞斯以来最激动人心的电影导演"

昆汀·塔伦蒂诺并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系统的学过电影,但是正是因为没有那种思维的固化,让昆汀·塔伦蒂诺的语言和思想更加的自由。这也是解构主义真正需要的东西,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

而《好莱坞往事》中对于时间解构和片段拼图,也是运用的非常之多。在絮叨式的长篇对白,不断闪现的经典老歌,各个场景的吸烟动作,以及脏兮兮的脚丫特写之中,将整个好莱坞60年代的光影不停的剖析在了观众的面前。


非线性复线的选择

"非线性复线叙事"在影视作品中非常常见的表现形式,简单来说就是双线或者是多线并行的叙事手法。然而,该结构却存在很多复杂的表现形式。

《好莱坞往事》如何再现一个时代,昆汀•塔伦蒂诺究竟做了什么?

本片中其实贯穿着两条比较明显的线索,一条是过气的动作片演员里克·达尔顿和他的御用替身克里夫·布斯。一条是里克·达尔顿的邻居著名女星莎朗·塔特。

里克·达尔顿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一种好莱坞明星的综合,用这个虚拟的西部片演员身份,引入到好莱坞那个曾经的黄金时代,是个非常巧妙的视角。这种半隐藏的角色设定,有非常好的代入感。

《好莱坞往事》如何再现一个时代,昆汀•塔伦蒂诺究竟做了什么?

根据里克·达尔顿饰演的角色和去意大利拍戏的经历,很多人怀疑这个故事的原型人物,应该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曾经的镖客三部曲让伊斯特伍德名声鹊起。就是这样一位强悍的人物,在时代的变革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而另外一条线索就是莎朗·塔特。围绕着莎朗·塔特在案件前后的时间线索开展的。1969年曼森家族杀人事件,轰动全美,造成了非常大的社会影响。正因为"曼森家族"的行为,嬉皮士运动迅速走向没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好莱坞往事》如何再现一个时代,昆汀•塔伦蒂诺究竟做了什么?

这两条线纠缠在一起,从一开始的杂乱无序,到开始交汇,再到彻底融合。当里克用喷火器烧死嬉皮士女邪教徒的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其实导演一直就是奔着最后的结局来的,只是非线性的叙事手法颠覆了我们的想象。里克一直在寻找自我演艺事业的发展,我们跟着里克在他的失意世界里彷徨,颓废,努力,以为他会有着因此不同的人生之路时,他竟然最后却成了一个改变历史的道具。

两条线的选择,极具历史代表性。一个是好莱坞西部片的终结,一个是轰动全美的杀人事件,两个事件本身都带有明显的历史切割痕迹,将两条线索割裂撕碎重新拼接在一起,昆汀·塔伦蒂诺呈现了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解构性的暴力只是主题的补充

昆汀·塔伦蒂诺拍摄的电影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暴力,他将暴力美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纵观其为数不多的几部电影,可以看出来的是,昆汀·塔伦蒂诺对于这种暴力的应用,越来越娴熟和收放自如。

不过这种暴力明显的带有一种观众娱乐化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昆汀·塔伦蒂诺慢慢的在将这种暴力隐藏,试图用一种纯正的解构手法,来描述这个世界,而暴力美学则慢慢地成为一种点缀和补充。

《好莱坞往事》如何再现一个时代,昆汀•塔伦蒂诺究竟做了什么?

在《好莱坞往事》中昆汀·塔伦蒂诺也没有让人失望,片尾部分宣泄了大量血浆,将前半部分冗长的叙事陡然完成了一种升华。用了一种非常具有仪式感的杀戮方式,送葬了那些邪教闯入者。里克在游泳池边上用喷火器,大秀杀伐,而使用的喷火器正是在影片中被反复提到的,此刻的出场让观众惊呼不已。

《好莱坞往事》如何再现一个时代,昆汀•塔伦蒂诺究竟做了什么?

而克里夫养的那条狗,则成了这场杀戮的最主要载体,咆哮和撕咬让人心惊肉跳。克里夫多次在房车里喂养狗狗的镜头,被拆解分散到了各个镜头,此刻狗狗随着口哨声扑上去的时候,各种分散的镜片如同被狗的狂吠所召唤,最终拼接成了一块整体。

这种解构性的杀戮设置,穿过平坦的剧情,突然的爆发,其实是影片情绪的有力发泄。既有里克日渐过气的卑微无奈,又有对莎朗·塔特真实历史经历的愤慨,两者交融在一起,激荡在火光冲天的游泳池上空,久久不能散去。


浓重的情感输出

"对住在洛杉矶的大多数人来说,60年代在1969年8月9日突然死亡了。" -美国作家琼·狄迪恩

《好莱坞往事》如何再现一个时代,昆汀•塔伦蒂诺究竟做了什么?

解构主义虽然观察世界的眼光不同,但是本质上还是要阐述一种情绪给观众,而昆汀·塔伦蒂诺通过絮叨的台词安排,并不是对情感的一种压制,恰好相反,他代表了一种浓重的情感输出。

里克·达尔顿在片场遇到小女孩的那段心灵对话,非常具有穿透力,也是里克作为演员绽放出流星般光芒的一幕。当他通宵喝酒颓废地出现在片场时,小女孩的那句,"演戏前不要吃午饭,会变得迟钝。演员的工作,要避免任何影响演出的障碍。"深深刺痛了他的内心,于是他开始挣扎,拼命记台词的样子让人震撼而心疼。

《好莱坞往事》如何再现一个时代,昆汀•塔伦蒂诺究竟做了什么?

这其实是对好莱坞旧演员的一次祭奠。虽然大时代背景下淘汰是注定的,但是人的那种因不想放弃而展现出来的苦苦挣扎,是值得人们去尊重的。影片中长镜头视角下的台词展示,充满了一种告白,这种告白注满了情感,让人仿佛走进了里克的内心。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当莎朗·塔特别墅的门被打开时,里克·达尔顿充满敬意地向着她的别墅走去,月光撒到那条羊肠小路之上。月光被赋予了浓重的相思和尊重,这其实是对莎朗·塔特的告白,也是对好莱坞60年代结束的一种缅怀。

昆汀·塔伦蒂诺《好莱坞往事》出色的再现了60年代的好莱坞。不仅仅是细节上的再现,更是一种情怀的致敬。解构主义的应用,没有隔断情感,而是对情感进行了一种升华。从一定程度上说,这其实是昆汀·塔伦蒂诺用解构主义方式写给好莱坞的一封情书。虽然很多人初次读起来时,显得很生硬而羞涩难懂,但回过头细细品味时,却有着佳酿一样的余香和甘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