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科學家、教師、醫生成為孩子們心中的夢想呢?

水中魚缸蓋


一,提高待遇是根本。先說上世紀80年代末,我高中三年,一直是英語課代表。英語老師讓我報英語專業,我說我不報,怕當老師。因為我父親是老師,家裡一貧如洗。周圍的親戚,父親的朋友,同事都是老師,一家比一家窮。我的一個同學,到我家去玩,看到我家住的房子,窗戶都不能碰,一碰會掉,廚房更是低矮潮溼。她說,你住在這樣的房子裡不怕嗎?我說沒感覺到。後來,到她家裡,我才見識了什麼是客廳,臥室,什麼是窗明几淨。她爸爸是水利局上班的。我還到另一個同學的家,房產局家屬院,住的也是標準的幾室幾廳的房子。像我父親這樣的老師大部分住得是學生宿舍改造的房子。當時班級裡,沒有誰的志願裡首先填教師,都是在志願的角落裡,沒學校填的情況下,才填上師範的。誰知命運捉弄人,我就是這樣偏偏被師範錄取了。

“教師職業穩定,還有假期,多好。”“教師,不用風吹日曬。”“給學生打交道,簡單。”在眾人的勸說下,我走上了讀師範的道路。畢業後,工作可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輕鬆,簡單。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我和同時分配的幾位新老師,常常工作到深夜。住的仍然是學生宿舍,吃的和學生一樣的食堂。苦啊,真的當老師很無奈。無力改變艱難的生活。我當時的收入,生活狀況,還不如沒考上大學的,考上事業單位編制的同學好。

以上是上世紀末的情況。本世紀初,教師地位、待遇逐步提高。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幾乎是教師世家的我家,父親加上兄弟姊妹共5位教師。下一代中有的在讀大學時,本來沒有讀師範,現在,畢業了,工作了,甚至還想考教師編,當老師。我們是大力支持。

二,尊重教師是關鍵。如果一個家庭,長期的看不起教師,可以肯定,這樣的家庭很難有孩子想當老師的。一個社會也是同樣的道理。有時我在街上買東西時,就有人會問我,你是老師吧?我說,你怎麼判斷的?大多數人會說,老師,有一種特有的氣質。一種書卷氣,一種文靜,不張揚等等讚美之詞。甚至有人聽到說我是老師,會專門過來,說,你真了不起,不簡單!每當這時,我心裡會特別高興,自豪。這不是對我個人的讚美,尊重。因為,他們不知道我是誰。他們是對教師這一職業的讚美。這樣,堅持下去,教師,就是孩子們心中的夢想!

前兩年,教三年級學生寫作文——“我的理想”的時候,好多個學生就寫了,要做一名老師,教給學生知識等等。我非常感動。

三,教書育人貫始終。要想讓教師成為學生心中的夢想,教師本人一定要把“教書育人”貫穿在教學的始終。不僅要教給學生豐富的知識,還應該交給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既能帶領學生遨遊於知識的海洋,又能以自身豐富的閱歷,讓學生看到書中看不到的世界,領悟到其他人傳授不了的道理,體會到教師職業的神聖。所有這些,都對教師自身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四,少些苛刻重規律。當今社會,不僅對教師職業的要求太高,而且對教師個人的要求也近乎苛刻。如對學生教育問題,什麼是體罰,標準如何界定?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歪風邪氣。當然,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要求嚴格是應該的。但是,我認為,處理教育問題,還是應該尊重教育規律比較好。不要為了應付檢查,讓老師疲於奔命。多些對老師的理解,少些苛刻,會有“長大後我又成了你”的夢想成真的。


玉石傳奇


第一、要提高政治地位。在中國,人們還是很看重政治地位。受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流毒影響,人們的官本位思想依然嚴重。所以建議,要把科學家、教師、醫生納入到公務員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新中國成立後至九十年代,科學家、教師、醫生與政府官員都是幹部身份,他們的政治地位是相同的,所以那時,人們對科學家、教師、醫生在心底裡尊重有加。而改革後,剝去了科學家、教師、醫生的幹部身份,僅僅成為一個職業身份,導致他們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從這以後人們基本上不再尊重科學家、教師、醫生了。侮辱、歐打教師、醫生的事情就成了常態。二、提高經濟待遇。科學家、教師、醫生的工資低,是不爭的事實。在過去,科學家、教師、醫生做為幹部與官員的工資體制是一致的。所以那時,他們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與官員一樣高。可是改革之後,科學家、教師、醫生的工資非常低,很長一段時期,還經常出現拖欠的現象。近年來,教師工資有所提高,但大部分教師特別是廣大農村教師均資更低,怎麼保證生活。醫生的工資實行績效工資,幹多得多,幹少得少,許多年輕醫生特別是農村醫生的工資難以度日。經濟是基礎,沒有經濟地位,更無論政治地位了。建議,公務員、科、教、醫工資體系一樣。修改教師法,取消教師工資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公資這一歧視性規定。三、合理調整社會工資分配體系。不能讓那些對社會、對國家貢獻少的人拿天價工資。分配合理了,才能減少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青少年不用你說,他們也會尊重並選擇這些職業,這是人趨利性決定的。。四、加強宣傳教育。加強對青少年乃至對整個社會的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引導人們尊重科、教、醫,形成社會氛圍。引導青少年崇拜科、教、醫,確立正確價值觀,長大爭當科、教、醫,為國做出大貢獻。五、嚴厲打擊醫鬧、校鬧等侵犯醫生、教師權利的違法犯罪,確保其他權利不受侵犯。長期以來,教師、醫生成為弱勢群體,誰想欺侮就欺侮,辱罵、歐打教師、醫生的現象經常發生。這種局面必須改變。另外,教師現在幾乎淪為了行政部門和學生的奴僕,誰想使喚就使喚,教師的時間都用在其他社會工作上或者看娃管娃了,還有就是經常都在應付各種檢查,哪有時間教學?教師的工作是教學,可現在就是雜役工。教師的奴僕地位不改變,誰還能尊重他們呢?!


菊潭隱士


如何讓科學家、教師、醫生成為孩子們心中的夢想呢?其實做到兩條即可:

第一,提高科學家,教師,醫生的工作待遇和福利。貧窮不應該是這三類人的標配。人首先要生存,生存要有一定的物質保證。曾經有句話說,制原子彈的不如賣茶雞蛋,那誰還願意去搞科研?

一個鄉村教師,從參加工作到退休的所得加起來都沒有某個明星手裡的一個皮包的錢多,工作一輩子還被房貸壓的要死,怎麼能吸引年輕人當教師?一個醫生救死扶傷卻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健康!誰都想過富裕的生活,這事沒有錯,相比之下當明星,當網紅更容易掙到錢!一場演出足夠科學家,教師,醫生一輩子,兩輩子也掙不來的。

孩子們的夢想都是當老闆,當明星,這是現實生活造就的。

第二,國家出臺相關法律,規範一些主流媒體的宣傳。看看每天霸佔屏幕和網絡的都是什麼人,一個明星出軌了,離婚了,本就是負能量,卻能讓全國跟炸了鍋一樣,都在討論,一個明星一次出場能掙幾百萬,出行都是前擁後呼的,而對國家有貢獻的科學家,老師,醫生,他們的事蹟卻無人知道。

媒體導向錯了,孩子們的人生觀能不錯嗎?媒體的宣傳作用是老師的教育無法改變的。人都有從眾心理,大眾都如此,我也理當如此。所以媒體導向很重要!





L煙柳畫橋


讓科學家、醫生教師成為孩子心中的夢想,這個實際很簡單。

第一:全社會要營造尊師重教尊重知識的的濃厚氛圍。

比如日本,會把科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的頭像印在紙幣上。

這就是告訴所有的人,這些學者是國家的驕傲,他們應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值得全日本人民的崇敬和懷念。

正是這種濃厚的文化氛圍,進入新世紀以來已有17名日本人獲得諾貝爾獎,距離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個諾貝爾獎”的計劃,已經實現了一大半。

第二:大力提高這些人的福利待遇,讓他們靜心工作。

任正非曾說過:把錢給夠,不是人才也能變成人才。

華為用豐厚的的薪資從全世界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我們國家也不是沒有人才,每年清華北大出國的有多少人,有多少人留在國外不再回來。把這些人才吸引回來就不少了。

只要給足夠多的錢,就會有更多的優秀人才願意來做老師,來做醫生,來從事科研工作的。

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才能更專心的做事,也更容易出成果。

第三:淨化教育環境,讓老師們淡泊名利,遠離喧囂,靜心教學。

現在的教育太急功近利了,恨不得一年就培養出一群專家名師。

現在的教育太標準化了,恨不得把所有的學生都教育成一個模樣。

我們要淨化教育環境,讓節奏慢下來,讓老師靜下來。只有如此,我們的學生才有遠大理想,才有報國的志向!

一切向錢看,是目前教育最大的阻力。尤其是窮酸的老師在學生面前根本就沒有任何說服力。

老師光榮嗎?沒人尊重;老師偉大嗎?就掙那麼點錢;知識有用嗎?為什麼科學家還那麼窮。老師怎麼去教育?能有多大說服力!

尊師重教、尊重知識的氛圍需要全社會去營造,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希望吧,我們國家能更重視一點,這樣,未來的未來國家才會更加強大!


人生如夢LLH


這個問題說簡單極簡單,說複雜極複雜,。千頭萬緒,就是要黨政重視科學家丶教師、醫生,多利用媒體宣傳科學家、教師、醫生是興國、強國、健康國家的根本,沒有科學家、軍人、教師、醫生等於人斷骨頭屋折棟樑。少吹捧什麼扭屁股的所謂明星,對戲子不要高酬勞就行了,這樣學生才對科學家、教師、醫生、軍人是自己心中的偶像,立志做這些人為國家發揮光和熱,如果媒體還繼續吹捧戲子,那戲子高酬,又是明星,誰不會扭屁股?


譚文祿


無論是科學家,教師,醫生,還是明星,還清潔工等。都是我們社會的一部分,都應該受到尊重。我們是個社會,缺一不可。

有人說明星的收入高了,那是個別的。大都分文藝工作者的工資並不是很高。鄰居是市劇團三級演員,工資也就四千多。

朋友女兒考上了中央舞蹈學院!我告訴朋友賣掉一套房子。補一節課600元,個別教師收入也不底。

北京醫院`的主任回老家,當地企業家見面就是一箱茅臺酒。個別醫生的收入也不底!

美國的明星傑克遜一出場,美國的追星族當場哭死了三個。中國估計還差點。

社會是個整體,缺一不可。



白風小嚴


讓科學家,醫生,教師職業成為青少年的夢想。這是當今社會一個嚴峻的課題。

記得小時候,課本里讀到的英雄人物,都是軍人,科學家,醫生,教師。那時候,從幼小的心靈裡就勵志學習他們,為祖國刻苦學習,長大做一個有用的人。

現在是信息時代,媒體平臺展示的信息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教科書。

1,加強媒體平臺輿論導向,教育青少年勵志救國救民。

各級各類媒體平臺,要大力宣傳科技工作者。宣傳他們的平凡的事蹟,宣傳他們為社會做出的貢獻。比如,中央電視臺有一個《藝術人生》節目。那些電影人,表演人,歌唱人,都要做客直播間,講述自己的藝術人生之路。為啥就不能開闢“軍旅人生,醫療人生,教育人生,科研人生……”?就是一個最普通的醫生,也會醫治很多患者。且不說明醫。他們最應該做客直播間。

電視臺,網絡媒體,只是把收視率放在首位,把教育功能放在第二位。各類節目都是演藝界明星佔據著。誤導青少年一代的勵志。

2,努力解決分配不公的問題。

青少年追星,與明星們天價出場費,片酬分不開,更與明星們豪華的物質生活分不開。提高科技工作者政治地位,就必須提高他們的物質待遇。鄧小平曾經說過,讓教師成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提高了工資,有了社會地位。吸收了很多優秀學子從事教育事業。

科技教育工作者,擔負著民族振興。他們備受社會尊重之日,就是這個民族振興之時。


趙顯平


孩子們不想當科學家、教師和醫生,怪收入誘惑?怪輿論引領還是怪孩子?

老張學聊,聊教育,聊孩子……

曾幾何時,長大當科學家、從軍、當教師當醫生,從事對國家、對社會有益的實實在在的工作,曾經是孩子們樸素的健康的的夢想。

斗轉星移,社會發展到今天,考究夢想,我們的孩子幾乎眾口一詞:當明星、當老闆、掙大錢。

作為未來和希望,孩子們不是心心念念腳踏實地為國家為民族強盛打拼,而是萬眾一心錢錢錢,足以引起我們足夠的驚醒。

孩子們不想當科學家,不想當教師,不想當醫生是他們自己的錯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第一、利益誘惑將孩子們的夢想引入了歧途

司馬遷曾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無利不起早,逐利是人的本能。人生在世,不能沒有衣食住行,不能沒有錢的支撐。誰都向往錢多些,再多些。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孩子們追求出入相對體面,工作相對輕鬆,收入相對巨大的職業有錯嗎?應該沒有。這無可厚非,非常正常。

科學家的工作值得他們追求嗎?我們不妨從袁隆平說起:

在自己的母校,袁隆平坦率地表示,除了自己每月6000多元工資外,加上股份分紅、稿費、諮詢費等額外收入,每年總共有30多萬元。

袁隆平2000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不過區區500萬。而且,拿這種獎完全可能是第一次也是人生最後一次。

他穿的是15元一件的襯衫、100多塊的鞋子,戴260元的手錶……

或許自我安慰,他說,用財富衡量科學家價值太低級、太庸俗。

我們的軍人、教師、醫生,我們千千萬萬兢兢業業的普通勞動者,也不過只是平平淡淡的幸福。

轉而看明星,或幾首歌一部戲,掌聲無數,鮮花無數,銀子幾十萬上百萬甚至千萬!有的甚而保鏢開道寶馬跑車。夠高級,夠離譜。

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對意識具有決定作用。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

名利如此天壤有別,讓我們的孩子們夢想當寒酸的科學家、教師、醫生,正常嗎?可能嗎?

我們的孩子們不傻。也許如袁隆平所說:太過低級庸俗,但要普羅大眾,要孩子們超脫違背正常追求而高大上,顯然太過苛刻。

讓孩子們有科學家、教師、醫生的夢想,務必有實實在在的按勞分配。

第二、讓孩子們有科學家、教師、醫生夢想,應該有健康的輿論導向

社會突飛猛進發展,孩子們進入了網絡時代。電視、網絡,所有媒體,對孩子們的人生髮揮著巨大的引領作用。

科學家愛國敬業的故事,軍人、教師、醫生,廣大普通勞動者默默奉獻的故事,古往今來對社會正能量的人和事,應該成為媒體的主流。而不應該是雞湯劇氾濫,不男不女的小鮮肉盛行,或者大明星、大本營熱播。孩子們的夢想需要的是滋養。

老張學聊,聊教育,聊孩子……

孩子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他們健康的、向上的夢想和追求,與中華崛起休慼與共。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孩子們是人不是神,讓孩子樹立當科學家、當教師、當醫生的夢想,必須實實在在抓好輿論的正確引領,必須實實在讓這些人的名譽、地位、收入等值得孩子們豔羨。

老張學聊,期待您對此問題的觀點和評議!


老張學聊


首先,從國家層面淨化宣傳機器(網絡、報刊、雜誌等),國家、省、市、自治區、縣等電視臺,多播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愛國主義精神,英雄模範人物事蹟、中國共產黨及軍隊奮鬥史中可歌可泣的人物及故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文人志士等的愛國憂民故事,為國家(軍隊)繁榮富強作出貢獻的科學家、中國工匠、感動中國人物故事等能激勵青少年好學上進,樹立遠大共產主義理想和正確人生觀、價值觀,激發報效祖國,爭做國家有用人才,凝聚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的正能量作品。少播或禁播那些道德敗壞、違法亂紀、橫行霸道、崇洋媚外等有汙點的所謂“災星”有關無聊的生活片、娛樂片,只會浪費青少年寸金難買的寸光陰;禁播那些宣揚享樂主義(性開放)、不勞而獲一夜暴富、衝擊社會主義道德和法制,具有毒害麻痺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精神鴉片作用的影視劇等作品,特別對那些為了純粹追求利益共享,虛假打造流量毫無演技水平和社會價值健康取向的所謂“鮮肉”作品。樹立全社會崇拜英烈、尊崇和爭當各行各業科學家(科技工作者)、醫生、老師、警察、軍人、法律工作者、公務員等人民服務員的良好社會氛圍!其次,強化教材中弘揚愛黨愛國愛人民,英雄模範人物故事,引導追星要追“英雄星、科學星、軍人星、醫生星、警察星”等優秀課文,教師家長密切配合,重視孩子的品德教育,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將來做一名具有共產主義覺悟和理想、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為人民服務自覺性和報效祖國之心、有一技之長的優秀人才。





翼昂揚185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光環再怎麼燦爛,也只能是光環。

科學家一心為了科研,醫生一心為著救死扶傷,教師一心為了教書育人……

沒有人為了溫飽犯愁,沒有人因為衣食作難,沒有人把住行作為畢生的奮鬥目標……

這樣或許,人們就會把科學家、醫生、教師,作為理想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