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败在哪?


​罗永浩,败在哪?

(商业领军/于建民)

导读:罗永浩曾经拿到手机行业的半张门票。

他算是那批后进入手机行业中,离手机成功最近的人之一,可是最后他还是输了。

他究竟输在哪?这一切又给其他的企业、营销人什么启迪?

01

罗永浩做手机拿到半张门票

但是,最后还是输了

1、锤子科技投身今日头条

今年初,罗永浩的手机之旅宣告结束了,锤子科技已经投身今日头条。

2019年4月底,SmartisanOS官方微博更新了企业认证信息,认证主体从原先的锤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转变为北京大眼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据天眼查显示,北京大眼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为北京玩个不停科技有限公司,股东为北京星云创迹科技有限公司,由字节跳动有限公司百分百持股。

2、罗永浩曾拿到手机行业半张门票

但是,最后还是输了

在曾经的手机行业中,罗永浩算是拿到过半张门票的人。

在那批后进入手机行业的人中,罗永浩曾是离手机成功最近的人之一。

与其他几位手机创业者相比,罗永浩有着极大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拥有者非常强的传播优势,这让他比那些人多了半张门票。

凭借多年积累起来的影响力,特别是独特网络影响力,从开始做手机,到之后每次的手机发布会,罗永浩和锤子手机,都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

这种关注度,给锤子手机和罗永浩省下了巨大的宣传费用,也多了很多机会。

例如,大可乐手机、百加(100+)手机都缺乏这种超强的影响力、关注度,如流星一般划过、然后消失了。

再如,即使曾有前荣耀总裁光环加身的刘江峰,在进入酷派后,也缺乏罗永浩这种强大的媒体关注度、个人影响力,最后在酷派没有激起浪花,短短一年后就退出了。

相比大可乐手机、百加手机等而言,罗永浩确实多了半张门票,多了很多机会。

大可乐、百加手机都早早退出了手机行业的竞争,而罗永浩,至少从他介入手机行业算起,前后经历了7年多时间,而且拥有着远超前者们的影响力。

从2012年宣布做手机,到2013年发布手机ROM,到2014年发布第一款手机,2016年岌岌可危,2016年10月翻转、起死回生,再到2018年再度陷入困局,2019年告别。

可是,他还是不得不面对那个结果,最后还是输了、告别了。

02

罗永浩的手机时代,输在这些地方

1、前期——产品问题

在2016年下半年之前,罗永浩和锤子一直受困于产品问题。

在那之前,虽然已经发布了几款手机,但是业绩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2016年的上半年,锤子手机正面临着最尴尬的情况——手机难产、高管离职、业绩亏损,无论是投资人、还是罗永浩本人都在对这个手机行业的跨界之旅,变得信心不足。

直到2016年10月18日,锤子M1发布后,这一切才改变了。

媒体评价:“总体上来看,这是锤子成立四年来最接地气的一款手机,甚至意味着锤子做手机终于上道了”。

锤子M1是锤子产品里卖的最好的,第一代T1,一年卖了25万台,而M1就卖了100多万台。

这个关键点上,最大的功臣是华为人——吴德周,吴德周曾为华为第一代手机研发骨干之一,曾担任荣耀产品副总裁。

罗永浩在费尽艰难、引入吴德周后,一举改变了当时的颓势。

SmartisanM1成了锤子手机成立后第一个口碑尚可的畅销机型,让锤子手机看到了希望。

锤子M1发布收获的是口碑、信心,包括投资人和罗永浩本人的信心。

2017年5月9日,罗永浩发布了同样由吴德周操刀的坚果Pro手机,再次成功。

在2017年11月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罗永浩曾表示,锤子最初5年总共卖出手机约200万部,最近6个月就卖了100万部(半年销量就相当于以前2年半的销量,销量倍增)。

而且,伴随着锤子M1、坚果Pro的成功,锤子顺利完成10亿融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毫无疑问,如果锤子早一点引入类似吴德周这样在华为系统里历练出来的产品研发高手,企业的好转会来的更早一些!

2、后期——发展节奏错误问题

在中间刚刚起死回生、本可更上层楼的关键时间,发展节奏上错误,又让其再次陷入了尴尬。

原本随着锤子M1、坚果Pro两款产品的成功推出,锤子手机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但是,在这个时期,罗永浩却又把锤子的命运推向了低谷。

2018年5月15日,罗永浩发布了宣称要打造的颠覆电脑的 TNT 工作站、重新定义下一个十年的个人电脑。

结果,锤子作为重点打造、所推出的TNT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至于颠覆个人电脑则更远了。

同时,它所推出的坚果R1手机,与之前的M1、坚果Pro相比,所引起发反响、效果都逊色多了。

某种程度上,在锤子M1起死回生、又上台阶后,有了点小膨胀,想玩个大的。

但是,对于锤子的体量、规模而言,这样做多少有点高估自己的实力。

毕竟,在一个高科技领域,想推出重大的科技创新,必须拥有相当实力的研发团队、研发资源、技术积淀,这些对于锤子这样一个公司,在手机行业相对华为、OPPO、ViVO、小米等手机大佬而言,无论资金实力、还是技术实力而言,都有很大的差距。

对于锤子手机这个级别的、手机行业的中小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小步快跑,卯足劲往前跑!

这是锤子最应该做的事情,争抢市场、扩大销量、扩大份额,扩大空间!

换话说,在一个不合时宜的时间,做了一件不合适的事情,本该在积累实力、小步快跑的阶段,却去做了一个超出自己实力、运作能力的事情!

这种发展节奏上的产品错误,让2018年的锤子重新陷入了尴尬,最后导致了罗永浩与锤子的告别。

如果没有这个错误,2018年锤子发布的新手机在锤子M1、坚果Pro的基础上再次更上层楼,锤子手机和罗永浩可能就是另一种状况。

3、其它——一体系问题

在锤子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产品问题外,在价格体系、渠道体系等方面,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例如:在产品的价格体系/产品线上,出现了价格偏高,产品线单一等问题。

锤子手机一开始把自己定义在3000元左右的价格,这个认知错误——源于对自身能力与定位有差距的认知不清,也导致了锤子一开始的尴尬——“有价无市”,而后不得不降价。

还有,在锤子手机早期的产品规划上,没有中低端机系列、没有千元机。直到被市场教育几年后,才推出了千元机。

此外,锤子手机早期在生产管理体系上也因为缺乏经验,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和损失。

…………

相对而言,前期的产品力不足,和后期的发展节奏问题(在小企业的阶段就想搞个大的),这两个一前一后关键时期所犯的问题,属于很致命级的,严重影响了锤子和罗永浩的发展、命运。

03

罗永浩本质上,输在了专业、经历上

他输在了缺乏大公司的高层级的历练


1、罗永浩输在了专业、经历上

表面上看,罗永浩的失败是产品问题、发展节奏错误问题、体系问题等多方面问题。

往深里思索,罗永浩还是输在了专业和经历上,缺乏大公司专业、高层级的历练经历。

与大可乐、百加手机的创始人相比,罗永浩具备很强的传播优势。这让锤子手机与大可乐、百加手机相比,命运要好太多了!

但是,与华为的余承东、小米的雷军、OPPO的陈明永/vivo的沈炜相比,罗永浩的商业认知、商业经历、商业经验就显得弱了很多。

这种商业认知、经历、经验的层级区别,也最终影响了竞争结果。

例如,华为的余承东,在华为这样一个规模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中成长起来,脱颖而出,担任过华为欧洲片区总裁,足见其不俗的实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余承东还是把华为无线做到欧洲第一的悍将,商业经验、商业运作能力都非常强。

同时,华为庞大的研发实力、庞大的团队、组织管理经验,一旦完成从B2B模式到B2C模式的转型,就会成为大象也能跳舞。

再如,小米的雷军,在做手机之前,就曾操盘过金山公司,先后担任金山总经理、总裁、CEO等,这种高度的操盘经验,让他对商业运作有着深度认知。

在产品上,他一开始做的就比罗永浩聪明的多,他知道一开始做中高端突破很难,就选择了2000元以内,之后又把战火烧到了1000元内,去切割山寨机的市场,这些都比罗永浩要务实的多、了解市场更深。

又如,OPPO的掌门人陈明永、vivo的掌门人沈炜,他们都来自国内一个商界黑马军团——步步高军团,这个团队先后在无绳电话、VCD、学习机等多个领域都做到过国内市场第一。陈明永、沈炜都是从核心高管再到品牌掌门人,其市场运作经验,同样非常丰富、非常强。

2、不是一开始缺乏经历,就很难成功

但如果对手专业高、经历丰富,竞争会很难

一个人的商业经验成长,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大多数人走的路线,是一步步通过某个平台的经历成长;另一种是自己可以打造平台、不断发展、不断升级,例如:任正非、马云、马化腾等这个级别。

大多数人而言,走的都是前者,在某个平台上成长起来。如果缺乏经历、缺乏专业,在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

很显然,罗永浩也不是后者那种类型,也属于只能走前者路线的。

余承东、雷军、沈炜、陈明永也都是通过前者历练成长,最后,达到一个高层级,然后成就了更大成功。

当然,不是最初缺乏,就意味着不会成功。

不过,如果竞争时,行业技术水平高、竞争激烈、对手已经专业水平高、经历丰富,而你却缺乏,就会面临竞争很难的状况!

而手机行业、恰恰就是这样一个行业,技术水平高、竞争激烈、对手专业度高、且经历丰富。

如果换一个技术水平没这么高、竞争没这么激烈、对手专业度没这么高的领域,罗永浩凭借庞大传播优势,还是有不小的竞争空间,而在手机行业,他的竞争空间会很小。

在手机行业,罗永浩要想突破,必须引入外部高水平人才,要么引入高水平顾问,就像引入吴德周实现突破一样,才能改变竞争不利的状况。

如果罗永浩专业水平高、经历丰富,加上他所具备的强大个人独特的传播优势,锤子手机很可能就是另一种状况,情况肯定会好几倍。

04

目前,罗永浩回归到自己擅长的传播优势

2019年最后一个月,罗永浩在一系列的问题、造势后,又开了一场发布会。

2019年11月15日起,罗永浩连续十天在微博求助网友,寻求认识一些消费品牌的管理层,包括西门子、海尔、美的、雷蛇、海盗船、罗技、樱桃等,此举更是吊足大家胃口。

2019年11月21日,罗永浩微博宣布,12月3日,“老人与海”黑科技发布会举行,并称“发布会谈不上惊喜,只是很朴实的一场高科技发布会而已,想你们了。”

2019年12月3日晚,在北京工业大学奥林匹克体育馆,罗永浩终于揭开面纱,发布的对象不是传闻的电子烟,而是一项十年前的黑科技——鲨纹技术。用他们的专业术语:一切合成革、塑料和硅胶制品表面均可以使用该技术。

这时候的,罗永浩回到了他最擅长的传播优势上。

凭借罗永浩的个人影响力,鲨纹技术也一度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也足见罗永浩确实拥有很强大的个人影响力和传播优势。

05

罗永浩,未来还有很多其它机会

他还是可以靠个人影响力输出IP品牌

对于罗永浩而言,如上面提到的,通过一场发布会,他把鲨纹技术在中国带成了媒体报道的热点。

这一点上,罗永浩具备着很多人所不具备的强大传播优势,如同以前在手机行业时,业内人所评说,罗永浩的锤子发布会拥有着不亚于一线品牌的关注度。

某种程度上,影响力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商业变现可能。

而罗永浩本人,确实拥有着超出大多数人太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传播优势。

这是他的绝对优势,也意味着他的商业价值还是非常大,还是一个大IP。

未来,罗永浩可以把这个优势强化发挥,他还可以有很多的变现机会。

例如,他可以类似鲨纹技术那样输出传播优势的模式,进行商业合作。

再如,他也可以在一些技术要求没有手机行业那么高,对手没有华为、小米、OPPO/vivo那么强的行业、领域,输出个人影响力、构建IP品牌,创造商业价值。


06

专业、经历的价值

值得其它营销人、企业重视

公元前663年,春秋时代著名的霸主齐桓公、管仲和隰朋等人攻打孤竹国,春去冬回,回来路上迷失了方向,于是放老马领路,终于找到了归路。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老马识途”的典故来源!

这个典故也说明了经历、经验的价值!


有时候,经历确实是独特的财富!

同一个事情,做过和没做过,有经验和没有经验,区别很大!而专业度高和专业度低,区别同样很大!

这种区别,直接影响了竞争结果的好坏!

现在的竞争,毕竟是一个经验度、专业水平高低PK的时代。

这一点值得其它企业、营销人重视!

多积累一些经历、经验,对人生成长、发展而言,确实具有深远意义!

同样,多积累一些经历、经验,对企业发展、竞争,也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