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高效學習方法及技巧介紹

一、把握好三個過程

1、學校學習

學校學習是最主要、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大多數基礎知識都來源於學校老師的傳授,由於學生基礎不同、努力程度不同等等,導致很多學生均成為一個老師教的,考試成績差異卻很大。

2、家庭學習

家庭學習是學校學習的補充,是較為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若家庭學習做的較好的學生,其成績也會不斷得到提高。

3、再學習

在學習即日複習和周複習。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注重基礎,查缺補漏的再學習。再學習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將所有知識點一字不漏的再學一遍,再學習應掌握方法和提高效率。

二、注重四個環節

1、學:就是接受新知識。

在學校要緊跟教師的講課進度,基礎的知識點一定要理解消化,出現了差距一定要及時彌補,不要放鬆或者丟棄疑點,否則積少成多,會嚴重影響聽課質量,增加自己的基礎知識的學習負擔。學生必須每天做日練習,並且複習應在做作業的前面完成。日複習做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當天完成老師作業的正確率的高低和做題速度的快慢。

2、查:就是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檢查,作業和考試是查的主要方式。查是對第一個環節學的質量進行分析和檢驗的重要過程。老師通過佈置作業或安排考試的方式來檢測學生所學的知識點是否掌握。寫作業和考試並不是老師的目的,佈置作業和安排考試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考試來了解自己知識點的漏洞。

3、改:就是對知識不穩固的漏洞進行整改,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錯題本,並隔段時間將其再做一遍。

如何建立錯題本呢?

第一,給每學科都建立一個錯題本;第二,應每天做當日作業前,把昨天的錯題解決後再開始新的作業;第三,對每道題都要做錯誤過程陳述、錯誤原因分析、錯誤類型總結、最厚將正確解題過程寫出。如果有很多辦法也應該寫出。

4、納:即知識的歸納,歸納知識點時應有以上三個環節才行。


中學生高效學習方法及技巧介紹


三、養成六個習慣

1、預習習慣:首先要提前發現新知識點的重點,疑點,難點。預習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階段時間的控制分為三種:日預習,單元預習,學期預習。

(2)預習時要讀、思、問、記同步進行。如果是以前沒有預習的學生不要一下子全面鋪開,每門都搞提前預習,這樣會感到時間不夠,造成學習壓力,可以選一兩門自己學起來感到吃力的先預習,再逐漸增加學科。

2、聽課習慣:聽課是學生的中心環節和關鍵環節,要記課堂筆記,圍繞知識重點、難點、疑點。聽課要注意的問題:第一,做好聽課的準備工作;第二,自我調節和控制注意力;第三,聽課時要結合自己的個性需求去聽:第四,積極和老師互動;第五,處理聽課和記筆記的關係。

3、複習習慣:複習要對照課堂筆記抓知識點的重點、難點、疑點,這個習慣也應該融合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而不是專門為考試準備的。複習也需要注意分為日複習,單元複習,全面複習。

4、作業習慣:作業要控制時間,提高正確率和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提高應試能力,我們認為,作業習慣決定了考試習慣。作業的基本要求:注意力集中,時間合理控制。基本過程:審題,思考(尋找解題途徑)、正確解題、檢查。

5、思維習慣: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應該注意新舊知識之間,科學之間,所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等方面的關係,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做到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的習慣。

6、作息習慣:要勞逸結合,科學用腦。這也是提高學習效率和關鍵的一點

七、善於制定學習計劃

有制定學習計劃的意識,學習計劃劃分成一個個階梯式遞進目標,然後一步步實現它。第一,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幫助學生擬定一個學習計劃;第二,管理好自己的知識,定期做一個小結,把自己知識系統化;第三,管理好自己的漏洞,做一個深層次的試卷分析。


中學生高效學習方法及技巧介紹


多多關注本號,會有更多的學科學習方法及技巧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