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把未来对5G的需求,拉到了现在


这次疫情,把未来对5G的需求,拉到了现在

当4G够用的时候,很多人完全意识不到5G的价值。就好像马车能满足日常出行需求的时候,很多人对汽车冷嘲热讽。


5G并不只是“快一点”而已。当“快”达到了一定程度,量变形成质变,基于这个「生态圈」的「物种」就会竞相绽放。


疫情期间,这个游戏火了


一款普通游戏,疫情来了之后,竟然一跃成为“史上最贵的健身游戏”。


从某宝开始500出头一下暴涨到1700元还脱销(1700贵不贵看和谁比,Switch主机的价格也不过2000元而已)!


这就是《健身环大冒险》——


这次疫情,把未来对5G的需求,拉到了现在

这款游戏仅从品质来说确实挺好的。


它的外设有红外和重力感应系统,可以将现实玩家的身体动作与游戏中角色动作联合起来,让玩家的身体动作在游戏中有更真实的反馈,更能「切身」融入游戏。


这次疫情,把未来对5G的需求,拉到了现在

有研究表明:很多人难以坚持运动,并不是运动会带来痛苦,而是因为看不到反馈而感觉无聊——


运动当然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漫长坚持才会有一点变化;缺乏即时反馈就是运动健身最大的障碍,所以健身私教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学员即时反馈,鼓励他们坚持。但是再好的健身教练在给即时反馈这一方面,相比游戏还是弱爆了——


试想一下:做一个动作就吃到一个金币、开到一个宝箱;通过一系列动作之后打倒一个Boss就有一身装备......每一个环节都有奖励,随时看得清清楚楚,体验一级棒,那种获得感和成就感叠加运动后的多巴胺简直不要太爽好吗!


这次疫情,把未来对5G的需求,拉到了现在

游戏好归好,没有疫情推波助澜也肯定不会那么火,毕竟人更喜欢真实感更强、体验感更好的活动。疫情让人不能外出体验,只能用游戏替代。


同样的还有教育行业。


苦了老师家长、累了孩子、痛了平台的在线上课


前段时间的网课把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被小学生搞得很痛,无数“一分好评”差点让软件下架:


这次疫情,把未来对5G的需求,拉到了现在

这次疫情,把未来对5G的需求,拉到了现在

钉钉直接跪求小学生手下留情。小学生当然有因为不想上课的情绪,但是目前这种网络课程模式根本只是一种半吊子课程,最多只算传统课程的补充,完全无法替代。


为什么?


因为体验感太差。


  • 一方面学生体验感很差:


阅读屏幕容易分心,身临其境感远差于身处教室、不能紧跟老师的讲解、不能随时提问......


而且由于同时在线的人很多,网络非常卡。


  • 另一方面教师的体验感也很差:

不便看到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无法随时关注到学生的变化细节作出有针对性的讲解,或者过度关注某个学生而对他本来正常的行为产生误判......


人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都是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人的一切感知系统都是为了应对真实三维世界演化而成的;看屏幕其实是一种十分「反人性」

的行为,是现阶段技术限制下的不得已。


但是在5G时代,这一切终于要有改变了。


5G到来后对个人最根本的改变是——体验


回到前面的那个游戏,体验感稍好,但还是盯着屏幕看。


如果是戴上VR眼睛进入虚拟现实世界,并且有虚拟现实平台让各个玩家一起在线联网会怎么样?


这样健身教练就能在网上带领大家远程上课,而且还是以打Boss刷宝箱的快乐方式。


随身穿戴的传感器可以即刻上传下载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状态:被Boss打了会有实在的痛感,与队友碰撞会有实在的触碰感.......


这样的运动谁不想要啊?


回到前面说的网络教育,如果用全息投影或虚拟现实技术,给每个学生看到的就是一个3D教室,自己和同学就处在一个教室中,老师也在其中,这比现在的任何一种网课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当然,这样的应用远不止运动健身、娱乐、教育那么一点点,只要抓住「体验」这个核心将会有无限想象空间,因为现在互联网的体验实在太差了、太反人性了,可以提升的空间非常大。


比如:


  • 进入真正物联网。你的家庭设备联网并根据你的思想或行为远程控制,可以实时进入虚拟空间发出指令或者感受;


  • 我戴上虚拟现实设备和传感器,把我的感受同步给你,你就过上了和我一样的生活。有钱人的生活不想体验一下吗?那些牛人惊险刺激的生活不想感受一下吗?


这次疫情,把未来对5G的需求,拉到了现在

  • 我戴上虚拟现实设备和传感器,把梦境记录、整合,你就能进入我的梦境感受,就像做了同样一个梦。

  • 但是实现上面一切有一个重要基础,那就是信息传输效率。


    要支持那么多人、那么多维度的各种信息即时上传下载,效率不高怎么行?


    5G改变未来的根本原因


    信息传输效率高有两方面:


    1. 信息传播速度足够;
    2. 带宽足够,有足够并发能力。


    不是说4G不想做这些,不想提升用户体验和扩展应用场景,而是受限于传输效率(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但最根本的是这个)实在是做不到。如果单纯增加4G基站发射功率,那起码要增加一个数量级,这非常不现实。


    而5G正是在铺垫这个重要基础。


    这次疫情,把未来对5G的需求,拉到了现在

    5G就像一条高速公路。


    路本身看似价值不高,修路在一般人眼里无非就是把两个地方和沿线打通而已。但实际上——


    • 路修好了,在上面跑的各式各样的车就来了,就会有跟车有关产业;
    • 沿线路过、停留的人就多了,就会有小吃店、小旅馆、水果土特产旅游景区产业;
    • 线路终点的产业就会被打开,比如以前卖不掉的东西就能拿出去创造价值......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一句很朴实的话:要想富先修路。


    这次疫情,把未来对5G的需求,拉到了现在

    这其实也是中国人付出很多代价总结出来的经验。


    路,实际上是人和物这些实体能达成沟通、接触并产生价值的基础条件。


    互联网也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但其实从很多方面看,这个公路速度目前也不是那么高,而5G才是真正的高速公路。


    本来一般情况下,速度稍慢也能凑合,但是疫情之下,人与人隔离、人与物隔离,就导致信息与人需要更加加强链接;本来低速下能满足的信息传递需求,疫情期间就不能满足了。


    疫情虽然不是随时都有,但将来人与人越来越实体隔离是趋势,那么未来势必对信息与人的加强链接会有需求。


    这个需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5G。


    因此,5G,即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