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林彪的「优柔寡断」与导演的「细思极恐」

《大决战——辽沈战役》是一部正能量的主旋律电影,今天来分析一下

东北野战军指挥部在火车上讨论战局的经典镜头。这段镜头整个场景设计在一个火车站,火车上是我解放军的精兵强将和武器装备,都在严正以待。而此时,因为林彪的犹豫不决,前敌指挥部出现意见不统一,载满士兵和武器的战车停止不前,同时电报已发至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很生气。


此时,有辆背道相驰的火车呼啸而过,喻示指挥部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三个人思想都在激烈斗争,林彪其实此时有掉头打长春的意思,但很明显,作为政治委员的罗荣桓不主张打长春,为了从全国战局考虑,值得冒险打锦州。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罗荣桓是东北司令部政治委员,实际上是党在东北野战军的代表。

林彪发现意见不统一,愤然离开,而此时战场容不得犹豫不决,随后便有人报告炮纵司令员触雷牺牲了,这可是一个纵队司令员啊!很大的牺牲,导演在这里就是要体现战场瞬息万变,优柔寡断会带来巨大伤亡。

最终还是政委罗荣桓顾及大局,坚持毛主席的方针,主动下车走向林彪,导演特意先给了两人相向而行的镜头,然后再共同向火车前进方向走,暗示着党指挥枪才能前进,再接下来就是林彪的个人高光时刻,整个战役形势、地图、部署都在他脑子里,早已谋划良久的部署一下子和盘托出,同时,刘亚楼也快速复述一遍,一点不差。导演通过这段戏,表现了我解放军指战员的过硬军事能力,此处是这组镜头的高潮。

部署完毕后,导演给了个火车鸣笛启动的镜头,喻示着只有坚持毛主席思想,团结一致,党指挥枪,才能使新中国的列车不断向前[耶][耶][耶]

应该说这组戏,导演编排的真是细思极恐,大家知道林彪是个有错误的人,但他在革命战争年代贡献是巨大的,能力是突出的,如果没有过人的能力,毛主席后来也不会选他当接班人。但他后来叛逃对党和国家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样的人物在一部主旋律大电影中,人物刻画是很难处理的,通过以上镜头的设计和拍摄,既反应了主题思想和历史事实,又不至于造成对人物的过分宣扬,真的是大手笔,无怪乎《辽沈战役》是经典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