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父母不能溝通?不要被經驗捆綁,要學會真正理解和接受

前幾天收到了堂弟的微信,他最近非常的苦惱,因為沒有辦法跟父母很好的去溝通,在家裡也沒有辦法用很好的情緒去面對父母,這種情況不知道該怎麼辦!

老弟今年高三剛剛畢業,高三的時候差一分沒過一本線,這種情況像烏雲一樣籠罩著整個家庭上空。

孩子和父母不能溝通?不要被經驗捆綁,要學會真正理解和接受

在分數剛出來的時候他就跟父母要求希望能夠復讀,但是父母對他完全不相信,認為即使是復讀了也不能夠很肯定的去考上一本,聯合了周圍所有的親戚一起去勸他給他施壓,希望他只填報一個二表院校上了就可以了,遵從了父母的意見並且選了一個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

這件事情過後他覺得父母非常不理解自己,他也覺得自己在家庭當中沒有任何的地位,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彷彿像一個木偶一樣受人擺佈。

在收到他的信息以後,這件事情我想了很久,並沒有正面的去回覆,因為對於這個問題還是有些害怕的,因為害怕自己的某些決定影響到他,他這個時間正處於一個人生非常迷茫的階段,如果選擇錯誤很有可能會耽誤他的一生。

一、現在有很多人都拿自己的經驗去捆綁他人

有很多的家長是從來不相信孩子的,甚至是每天都在跟周圍的人吐槽自己的孩子。認為孩子每天放學以後做完作業只顧著玩手機,在上了大學以後寒暑假回家也從來都是不管家裡的任何事情,看不到他一點鬥志,感覺他不求上進,以後肯定是個啃老的人。

孩子在家裡不做任何家務,也不會整理自己的房間,大多數的家長們都會說他們懶的無藥可救,連自己的空間都整理不好。

孩子和父母不能溝通?不要被經驗捆綁,要學會真正理解和接受

父母們對孩子的各種毛病各種看不慣,所以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夠影響到他們,因為覺得他們這種毛病會傷害到他們的一生,所以從他們出生以後就想盡辦法去改造他們的孩子。

父母去理解孩子的時候總是拿自己去比較,在去理解和解讀孩子行為上的時候都是考慮到自己的經驗,其實同樣的,兒子在解讀父母的行為的時候也會選擇根據自己的經驗。

所以每個人都被自己的經驗所捆綁,父母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摻雜了太多自己的情緒和經驗,希望去掌控孩子。

曾經在一本書中看到一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例子:

一個高考過後失利的復讀生寫信給作者,是向他尋求幫助,在這封信當中,這個男孩提到了父母在生活當中對他的管束,幾乎都是他理解不了的。

比如:每年好不容易攢下來的壓歲錢被媽媽沒收,媽媽沒收的理由是:養你這麼大,這些錢給我都是應該的。在假期的時候,報了自己喜歡的鋼琴輔導班,被父母知道了被偷偷取消掉了。原本是想去離家遠一點的地方上大學,但是父母不同意被取消了。

孩子和父母不能溝通?不要被經驗捆綁,要學會真正理解和接受

那裡有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姐姐,也完全不理解自己,總是站在父母一邊。

這個男孩子每次想到這些事情都非常的生氣,他認為自己高考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會復讀完全是因為沒有辦法進入狀態,在父母的這種環境之下他非常的不開心,在做題的時候都感覺非常的無助。

看到這樣的例子大多數人的反應應該都是比較心疼的,在這個例子過後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讓人很值得反思:我們不但是自我經驗的囚徒,還習慣性的將自身的問題與責任推到其他人身上。

書中的男孩子確實非常讓人覺得遺憾和心痛,但是他講述這些故事的時候都是站在自身的角度上去理解父母的行為的,男孩認為自己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因為父母所導致的,你會有如此的經歷會復讀完全是父母的錯誤,歸根於家庭,從沒想過自己有什麼問題。

但很多事情下面都是有著人們不知道的一面,就比如媽媽會沒收男孩子的壓歲錢,另一面就是他想攢下來不希望孩子亂花,交學費何嘗不好呢。會阻止男孩子去外地上學,是因為不想男孩子離家太遠,他捨不得他離開了呢!

孩子和父母不能溝通?不要被經驗捆綁,要學會真正理解和接受

所以換一個角度去另一面去思考,就會發現還會有很多人們想不到的地方。有很多時候只是站在自我的角度去考慮,跟具體的經驗去認識這件事情,導致溝通出現了問題,孩子跟父母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很大的危機。

二、哄孩子的方法就是拍打地板,將所有的責任全都推到地板上面

在小的時候摔在地上的時候,家裡有長輩看見了就會哄孩子,哄孩子的方法就是拍打地板,將所有的責任全都推到地板上面,是因為地板不平才害孩子摔倒的,這是很多父母和孩子的方式,這樣做無非是想讓孩子轉移注意力,讓她不再哭了。

現在仍然有很多的人會選擇用這種方式。思維轉換一下,就像那個男生一樣,將所有的問題都歸結於父母,是父母沒有給他創造好的環境,是因為父母沒有更加尊重和理解,以至於他陷入現在的困境當中。

孩子和父母不能溝通?不要被經驗捆綁,要學會真正理解和接受

道理是一樣的,所有人出現問題的時候都會怨天尤人,不管是哪一種,首先想到的就是將責任推給別人,出現這樣的問題完全是其他人所造成的。

而孩子跟父母之間,就是因為從來沒有換位思考過,也從來沒有認真的溝通,長時間積累真正的想溝通時卻也無法溝通,所以很多時候還是要及時的跟孩子去清理這些阻礙溝通的障礙,用理解尊重以及愛的方式去擁抱對方。

三、真正的愛是接受和理解

其實每一位父母都是非常愛孩子的,同時孩子也是非常愛父母的。但是中間卻因為缺少了溝通和理解,導致這些還被隱藏,甚至是轉化為了埋怨和懷疑。

所以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都學會換位思考試著理解和接受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在生活當中又該如何去溝通以及表達呢?

整理好情緒去溝通

在開頭說的堂弟的事情,其實他是嘗試過跟父母去溝通,但是在溝通的時候都是有情緒的,幾乎說不上兩句話就生氣了,摔門走出去了。

在和堂弟溝通的過程當中我也發現了,他對父母是帶著非常大的情緒和抱怨,這個時候在溝通的過程當中就會出現更大的矛盾,也沒有辦法進一步的化解跟父母之間的問題的。

孩子和父母不能溝通?不要被經驗捆綁,要學會真正理解和接受

有研究表明,人都是能夠聽聲音和語氣發現背後的情緒,有很多的時候甚至是不動聲色的就能夠發現對方是有情緒的。

堂弟在跟父母溝通的過程當中,表達出來的都是對父母的不滿以及憤怒的情緒,所以溝通是達不到效果的也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雙方的情緒都冷靜下來的時候,在討論這件事情,不要對對方做任何的攻擊和指責。

試著去理解彼此的付出

現在有很多人青少年是非常厭煩父母的管束,因為太過於嚴格,覺得父母管的太寬了,每天睡覺都要受到嚴格的控制被嘮叨很久,對於父母而言,這種晚睡的行為就是不自愛,這讓很多的孩子都覺得父母像審判官一樣,每天都在盯著自己。

可是站在父母的角度想,父母為孩子做了所有的事情,辛苦了一生的積蓄會幫助孩子上學買房,操辦終身大事等等,他們要求的只是希望孩子能夠尊重他們,做到聽話。從他們的角度想這些並不是很難。

所以,孩子和父母之間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都應該彼此去了解一下彼此的付出,去真正的接受和理解他們的行為,矛盾就會變少。

父母和孩子之間能夠相處的好,就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拋開經驗之談,也不要有狹隘的偏見,多理解和溝通,重新獲得對方的尊重和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