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郭麒麟没有拜师郭德纲?

尤雅玲


郭麒麟不拜师郭德纲,除了有相声界拜师不拜父亲的传统,也是因为郭德纲早已经有徒弟的影响。

在相声界传统中,拜师父亲后,因为血缘关系,身为师傅的父亲心慈手软,不能严加管教弟子,会造就儿子学业难有所成。在老一辈相声大师时候,如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就拜师朱阔泉,侯宝林的儿子侯耀华就拜师赵佩茹,就是规避这种情况。郭德纲本身就是传统相声的继承者,他对着这些传统相声界习俗一直推崇。

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让儿子郭麒麟拜师于谦,而于谦和郭德纲这对默契搭档,除了于谦的言传身教,郭德纲肯定也会教授郭麒麟相关知识。同时于谦的师傅是石富宽,在相声界辈分也比较高,这自然让郭麒麟在年轻相声演员中地位有了明显区别,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

郭德纲以“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辈分收徒,从他收徒时间看,郭麒麟正式踏入相声界是2011年,此时的他才十六岁。而郭德纲在1995年创建德云社时候,在这逐步发展中,他已经收了不少徒弟,这些人都是德云社的中流砥柱。

郭德纲如果收郭麒麟为徒,无论从年龄、资历上,他的辈分都是应该低于闫云达、岳云鹏等人。但作为德云社的少班主,未来的接班人,想掌控好德云社,郭德纲强行将郭麒麟辈分提高,不利于德云社发展。

从郭德纲后来迫不得已将德云社,从传统师徒体制向现代企业体制转变就可以看出来。师徒矛盾不和、人员大量出走,给德云社造成很大被动。而郭麒麟拜师于谦,避免与郭德纲徒弟们产生矛盾,而以少班主身份,可以很容易和各位师兄弟打成一片。


小依说说


相声需要有师承关系,其实这个说白了,在旧社会主要是有个依靠。有了师门之后就有了靠山,到处演出的时候同行们都给个面子、行个方便,甚至没有饭辙没有路费的时候大家互相接济,同时也是为了保护集体利益而有可以聚集的团体力量。相比之下,没有师承门第的“海清”就显得难以生存。最有名的海清当属李文华先生,老先生属于自学成才,没有师承,一直仰慕马三立先生,马先生也有心想收于门下,无奈侯宝林先生不同意,因为马三立先生属于寿字辈的,侯宝林属于宝字辈的,比马三立矮一辈,不愿意和李文华先生平辈论交,所以一直等到晚年常宝华才以带拉的方式下拜了马三立,完成了心愿。所以说,相声们的师承问题还有一个内部辈分高低的计较和权衡。

郭麒麟在当今来讲应该是出生于相声名门之后,毕竟郭德纲的相声技艺以目前来讲无人能及,但是相声门里有个传统,就是自己的孩子不能拜自己的双亲做师傅,原因其实简单明了,就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亲爹妈下不去手。旧时代学艺坐科还是很苦的事情,和老先生学艺的时候基本是口传心授,能耐一是靠悟性二是靠打骂出来的。正所谓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就连侯耀文先生的师傅也不是侯宝林大师,而是和侯宝林大师平辈的赵佩茹先生,这是一个道理的。

而平辈中关系要好的师兄弟,为了加深感情,又多了一条约定,就是对方的徒弟又互相是对方的干儿子,比如说,侯耀文、石富宽、师胜杰这三位先生就是这样的约定,他们的徒弟又互相是对方的干儿子。作为郭麒麟想拜师的话,最好的选择肯定是于谦,先不论能耐多大,能授艺多少,首先石富宽的师父是高凤山,高凤山原来和马三立同辈,后来由于高凤山的师父高德亮自降了一辈,所以石富宽和侯耀文是同辈,这也属于正规门第之后,属于相声界里“根红苗正”的分支,另外石富宽和郭德纲的师父侯耀文一直搭档,从未“裂穴”,一直合作了四十多年。反观于谦的相声艺术水准那也是非常的高的,虽然是捧哏,但是反应机敏,量活恰到好处,充分显示出来三分逗七分捧的老理儿。郭麒麟拜这样的师父,无论是从师承门第上讲,还是从技艺传承上讲都是非常合适的;另外还有一层原因,郭麒麟拜于谦为师,于思洋、艺名于云霆(于谦的儿子,传说中的郭小宝)拜郭德纲为师,这是要加深彼此的情感浓度和厚度,就如同古时的和亲政策一样,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加深相互亲情的筹码更加利于将来的共同的合作和发展。

总之,郭德纲作为相声界的“痴心人”,以痴迷深爱相声的灵魂和技惊四座的技艺在征服了观众的同时,以观众喜欢为基础、以票房收入为准绳,重新带领相声走出低谷,让相声焕发出来旺盛的活力,而且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弟子和学员,这是相声业界的大幸事,也是广大热爱相声艺术的观众的大福气!





卧春眠冬寐夏寝秋风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呲牙]。

郭老师很早在相声里说过,自己教不了自己孩子,下不了狠心。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因素。

还有两个,拜了于谦,于谦的儿子也拜了郭德纲,这样两家关系会更加稳固,类比于以前各个民族之间和亲。

一声师父,一生是父

多一个爸爸疼爱不好吗?

何况于谦老师出身世家,师父是捧哏名家石富宽,根正苗红,想当年郭德纲拜师侯耀文就是于谦老师引荐的,跟着于老师点烟倒酒烫头不香吗?[捂脸][捂脸]

子不能拜父。

最简单的例子,马三立和马志明,马志明虽然是家学,但是仍然拜师朱阔泉。

这规矩的原因,据说是因为父亲舍不得下狠手打儿子,没法好好传艺[玫瑰]。





鱼乐娱了御


郭麒麟是拜师了的,他的师父是于谦。

很喜欢郭麒麟,为人谦和低调踏实不浮躁,很会做人做事。

德云社这么多年如日中天红红火火,已经是相声娱乐界的领头羊,凭着郭德纲的名望与人气,郭麒麟自然名声在外,可是他没有那些纨绔子弟的毛病,也从不高调炫耀,这可能跟自身的性格有关也跟郭德纲的家教有关,毕竟是正八经的平民百姓起家,从草根创业历经千辛万苦风风雨雨走到现在不容易,对生活和做人有更深刻和平凡的理解,所以父子身上都有那些真实优良的品质。

很喜欢他们的相声基本每天都听,也很感谢他们,在枯燥乏味的生活里带来了无数的欢乐,祝德云社越来越好也祝郭麒麟越来越好[ok]



万事由天644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相声界有相声界的规矩,比如子女不能拜父亲为师傅,学艺。侯宝林大师的公子就拜在常氏相声门下。

因为郭麒麟是郭德纲的儿子。

郭麒麟就不能拜父亲,但可以拜郭德纲的搭档于谦为师傅。当然后来于谦的儿子也拜郭德纲为师傅。

相声门多年来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不能正式收自己孩子为徒弟,规矩只是说孩子不能正式摆知拜师父亲,所有当爹教儿子本事那是天经地义的。本质而言,郭麒麟没有拜师郭德纲并没有影响,想学的、该学的郭德纲自然不可能不教。

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除此之外还有:

“长辈有隔阂,小辈不掺和”

艺人之间不团结,诞生于晚清社会动荡时期的曲种本带着一种江湖帮派气息,再加上相声、评书这些曲种不存在“一人唱不了一台戏”的情况,所以同行之间都盼“死同行”。

但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当师父和某前辈出现矛盾,即便“老死不相往来”都是老辈自己的事,晚辈是不能掺和的,该尊敬还得尊敬,绝不能贬低长辈。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相声界本来就是嬉笑怒骂,借用戏曲界的话就是“戏比天大”,站上台为了响包袱、给观众逗乐怎么样都可以,但是下台该立的规矩一点不能少。

“搭桌”

相声界的人遇到天灾人祸时,同行们为尽一份心力,就会组织演出,演出结束所有人分文不取,路费也自负,把演出全部所得留给困难者以解燃眉之急。


考娱学家


对于这个问题不只是我们,就连很多媒体对此也很是不解。不过据说在一次采访当中郭德纲道出了个中缘由。郭德纲表示相声这个行业的“行规”;对于行规郭德纲还做出了比较简单的解释,就是说如果你想入这个行业,凭借相声吃饭,前提必须要拜入哪位前辈老师的名下。这样这个行业才会承认你真的是相声界里面的人。谱系上才有你的名字,就算是这个师傅一天都没有教导过你,你也要对师傅尊崇有加。算是感谢师傅给你领进门,给了你这口饭吃的报答吧。而且就这一行业来说不仅是师傅,天分也是至关重要的。

有很多喜欢相声的观众朋友们都知道,郭麒麟不是郭德纲的徒弟,按规矩来说郭德纲是不能够收自己的儿子为徒的,所以郭麒麟便拜在了于谦门下,而于谦的弟子不多且对辈分没什么要求,所以就没有排辈分,但是郭麒麟这个名字也是艺名,他原名叫郭奇林。所以取了个和本名谐音的艺名,又好看又好记。

如果这样推算下来,于谦的徒弟是郭麒麟,在德云社徒弟中,辈分最高的也是郭麒麟,他和郭德纲算是同辈了。相声行业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是一个严格的论资排辈的行业,辈分越高,知名度也越高,所以说郭麒麟的辈分在德云社也是相当高的,在以后的发展上对他也是非常有好处的。而郭麒麟也是没有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虽说现在年龄不大,但是已经多次登台表演了。取得效果虽然不及郭德纲,但也算是小有成就吧。而且比起郭德纲来说郭麒麟还是有一点点优势的,那就是他比他爹长得帅。

作为德云社堂堂正正的未来继承人,排不排辈分都不能影响他在德云社的地位。





猫元


这个问题估计大家都很困惑,毕竟父亲教儿子会更用心。记得在一次郭麒麟接受采访时解释过这个问题,那是因为他们相声门多年来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不能正式收自己儿子为徒弟,郭德纲在这方面比较传统,是不会去破坏这个规矩的。

大家都知道,郭麒麟的师父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谦哥,于谦老师。 相声门虽然规定只是说儿子不能正式拜师父亲,但是父亲教儿子本事那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本质上来说,郭麒麟没有拜师郭德纲一点影响都没有,反正想学的、该学的郭德纲自然不可能不教,郭麒麟是少班主这个身份是无人可以改变的。

退一步说,即使可以,相信郭麒麟也不会拜郭德纲为师,因为将来会不利于管理。理由很简单,因为郭麒麟年龄小,假设拜师按照年龄看郭麒麟应该是霄字,如果越级给了辈分郭德纲如何服众?郭麒麟作为少班主,将来多半是要接班的,一大票得力干将都比他辈分高,那将来还怎么服众?毕竟相声门讲究的是按资论辈。

所以,郭麒麟拜师于谦就是最好的选择:一是于谦和郭德纲同辈,拜他为师不跌份;二是于谦也是德云社的人,拜他为师不生分;三是于谦门下没有固定的师承字配,郭麒麟不需要改艺名,方便……


学安君


我对相声界的规定不是太了解,从我个人理解来看郭麒麟不能拜自己父亲为师。

一、从教学角度看,父亲对儿子很难做到严师严教,这样短时间觉得没事,长远来看,郭麒麟很难有出息,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没有血缘关系的师徒才能走的更远。

二、从传承来看,相声祖师爷应该有这样的规矩,这也是长久以来的经验,才能让相声事业源远流长。

三、性格方面看,我通过媒体了解,郭德纲的性格与于谦的性格比较互补,郭麒麟拜于谦为师,能让郭麒麟性格更接近完美。

四、从职责角度来看,相声分捧哏和逗哏,郭麒麟拜于谦为师,能汲取各家之众长,为以后成为相声大家有很大帮助。


为您服务


郭德纲老师说过,自己教不了自己孩子,狠不下心。

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因素。

还有两个,拜了于谦,于谦的儿子也拜了郭德纲,这样两家关系会更加稳固,类比于以前各个民族之间和亲。

还有就是从遗传来说,自己孩子多少带点自己的艺术天分,需要的不是师徒关系,而是和自己捧哏学一些能中和自己的表演天分的,这样整个人会增加成为角儿的概率,不会有失偏颇。

总结一下,一是自己孩子下不了狠心,二是互换人质,巩固捧逗关系,三是中和自己遗传的相声天分,增加成为名角儿的概率。




小飞行记


如果郭麒麟拜师郭德纲的话,那就真是于谦的亲儿子了[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