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硕比学硕难考很多很多么?

陆兴毕


我来说说我的经历,我曾经考过同一所学校同一专业的学硕和专硕。

1.试题难度方面:考完后通过各种回忆版的真题发现学硕和专硕的专业课竟然是一样的,他们不一样的部分就只存在于学硕考的是英语一专硕考的是英语二。因为英语一的难度比英语二高所以学硕的难度比较大,但是也只是在英语这一部分的难度加大而已。当然这个现象不能代表所有的学校。

2.竞争人数方面:因为我考的专业在专硕和学硕的招生人数上差距比较大,学硕一共只招2人,而专硕招16个左右。因为学硕招生人数少,所以导致学硕每年报考人数大概10多个人;但是专硕那边每年报考大约200到300人。所以学硕竞争比较少,分数线不会高的太离谱。但是专硕的竞争非常大,分数线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夸张。


不务正业的画图狗


“专硕”不一定比“学硕”难考!

我要是提前知道了专硕和学硕的区别,我肯定会选报专硕。相信很多人还不清楚什么是专硕,什么是学硕,以及为什么要进行区分?

我2009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时候,是国家区分学硕和专硕的第一年。在此之前都是不进行区分的,只有一种硕士。

当时专硕和学硕还是不分开报名,而是根据录取分数从高到低划分,分数高的划分为学硕,分数低的划分为专硕。

我的同学考上了专硕,当时非常郁闷,问我要不要上,我给他很坚定的回答是一定要上,因为刚开始划分专硕和学硕根本没有区别,企业也不在乎这些区别。


研究生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做一些科学研究,虽然深度没有博士生研究的那么深入,但也是对科研知识的一个入门。

但是比较尴尬的问题是研究生毕业之后,主要去企业从事实际生产工作,而与在学校里学的科研能力没有直接的关系。即:科研教育脱离实际生产。

所以国家把硕士划分为两类,学术硕士专注于科学研究、以及继续深造,专业硕士面对企业实际工程就业。


很多读硕士的学生,都不会选择科学研究和继续深造,而是想尽快必须要找个好工作。我班第33个硕士研究生,读博士的只有1人,大部分都参加了工作,

所以,如果是专业硕士,在学习的时候注重企业实际工程,那对就业肯定是有帮助的。

就目前研究生考试而言,学硕的分数和竞争程度普遍高于专硕,

但是随着学生慢慢了解学术和专硕的区分,就会有很多学生选择名校的专硕,只要取得硕士学位,毕业也好工作就可以了。

这样就会导致专硕的报名人数更多,而出现报挤了的情况,考试难度会比学硕大。


牵牛花牵牛郎


具体院校具体专业会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学硕比专硕更加难考。

1.从统考难度来讲,学硕的难度是比专硕要高的。

学硕一般来说是考英语一,专硕一般来说考英语二,而公认的是英语一的难度比英语二的难度大很多。很多人直观的感受是:英语一难度比英语六级要高一点,英语二的难度比英语六级低但比四级高,就是这样的。

学硕和专硕的专业课难度也是不一样的。以我们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学硕初试最高分为410分左右,专硕最高分为450分以上,这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大,这主要是因为专硕和学硕所考的专业课不同,专硕专业课比较简单导致的。

2.从招生人数来看,学硕招生人数少,专硕招生人数多,一般来说学硕难度比专硕难度大,但是有些可能出现专硕难度可能反而比较高。

学硕的名额大多数都给了推免生,这就导致了统考的时候学硕名额并不是很多,很多考研人就希望报考专硕来减轻压力,但是最后可能导致报考专硕的报录比比学硕的还要高,专硕的录取难度比学硕还要高的情况。

比如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土木工程专硕(建筑与土木工程)的录取最低分数线为398分,这个分数是非常可怕的,最终录取的也只有18个人,难度比土木工程学硕的难度提升了非常多;2018年土木工程专硕录取则比学硕录取难度要低一些,也有310多分录取的。

3.从未来选择来看的话,学硕因为选择性更广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学硕是可以申请硕博连读的,这样的话可以解决考博的问题,同时硕博连读能够有效的节省读博的时间,如果及时的话可能读完也才5-6年的时间。但是专硕就不行,专硕读博只能通过考博这一个通道,需要你准备一定的精力去准备,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同时学习年限更长。

总体来说学硕比专硕要更加难考,但是由于现在部分院校专硕为2年、毕业要求低等多种因素,专硕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硕,因此两者之间的难度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如果有什么考研和保研的问题可以关注和私信我!


高校研究生


恰恰相反,大部分专业仍旧是学硕比专硕更难考。但是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专硕的竞争正日趁激烈,随着专硕的报考比例进一步增大,未来很可能会比学硕要难考。


我认为目前学硕比专硕更难考的原因有三:

一.学硕的考试难度更大

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专业课和政治的考试内容基本是一致的。区别在于英语和数学。一般情况下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而英语二的难度是低于英语一的。同一个人参加当年的英语一和英语二考试,成绩上大概会差10分左右,即考英语一的同学去考英语二,成绩可以提高10分。另一个区别是数学,学硕一般考数学一,专硕一般考数学二,数一和数二的区别更大,数二不考概率论,直接就少复习一本书。同时高等数学数二也不考空间解析几何、三重积分、无穷级数这些难炸天的内容。

二.学硕的统考名额更少

总的招生名额学硕和专硕基本持平,但保研生的存在加剧了学硕的竞争。一般保研的学生基本都是报考的学硕,在总的名额不变的情况下,保研报学硕的人越多,留给统考生的学硕名额越少。下图是同省的西北工业大学2019材料学院的录取线,学硕和专硕的招生计划相近,但学硕保研占了一大半还多。


三.学硕录取线更高

虽然学硕考试难度大,但复试分数线却不低。还看上图,学硕线345分,专硕线330分,相差了15分,同时学硕英语单科线55分,专硕52分,考研的同学都知道,这分可不低了!再看数学,学硕单科线90,专硕85,又差了5分。对于考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说,报学硕的难度是远大于专硕的。


考研小秘书



今天2020年研究生的预报名已经开始了,不知道同学们是否都已经选定了报考的方向,在研究生报考时,大家最为关注的就是专业和学校,当然,导师的科研能力、人品也是大家重点的参考对象,另外还有很重要的选择就是到底应该选学术型硕士还是应该选择专业型硕士,很多人也关心到底专硕和学硕哪个更难考。要是以前,学硕和专硕相比,自然是学硕更难一些,但是现在恐怕形势要发生变化了。在讨论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一、学硕和专硕的主要区别

在培养目标方面:学硕即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按学科设立,偏重理论和研究,以培养研究人员为主要目的。而专业学位硕士更加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如果概括一下,学术型硕士侧重研究,而专业型硕士侧重就业。

在培养方式方面:学硕更加注重于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养,而专硕则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实践学分更多一些。

在学费和年制方面:学硕一般在8000元/年,3年制,专硕一般为2年制,学费一般在一万元/年以上。

二、学硕和专硕的考试难度

研究生的考试和高考不同,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卷子是不同,难以程度也各异,所以我们只能从公共课的角度来说一下考试的难度,但是能否考上研究生,不仅要看笔试成绩,还要看复试成绩,而且还要看报考专业的报录比情况。

首先,但从公共课考试难度来看,学硕要比专硕更难一些,学硕考英语一,公共课科目如果有数学(一二三都有可能),有的还是自命题理学数学,难度相对较大。而专硕考英语一和英语二都有,英语二的难度要低一些,如果考数学一般考数三,难度较小。

但是这仅仅是从公共课卷面难易程度来看,重要的还要看上线及录取人数,上线人数我们是无法控制的,但录取人数我们是可以从招生简章中看到的。

其次,在报考人数方面,各个学校虽然在专硕和学硕录取人数上有差异,但从总体上来看,专硕的招生人数已经超过了学硕的人数,我们以研招网发布的对于湖北省和河北省的统计数据来看,在2017年以前学硕报考人数要高于专硕,而从2017年开始,专硕的报名人数增长迅猛,一部分原因是在职研究生纳入了统考。

我们再来看具体的例子,南开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学硕计划招生1902人,专硕计划招生1076人,有人说,还是学硕招的人多,如果单从数量上确实是如此,但如果你获得推免还好,如果没有获得推免资格,那么注意:学硕中有1305人是留给推免的,专硕中有406人是留给推免的,这样算下来,学硕和专硕的名额比较接近,但是大家还要看具体的学院,比如商学院,学硕招生111人,推免86人,专硕招生100人,没有推免,相比之下,自然是专硕留给统考考生的名额更多些。

三、学硕专硕如何选择

虽然从考试难度上和学制来看,学硕考试要稍难一些,学制也更长,但是随着专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发展前景乐观,就业前景和就业竞争力并不比学硕差,报考人数越来越多,自然竞争变得激烈。

所以,如果你有意以后从事科研工作,那么学硕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只是想提高自己的学历,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专硕性价比更高。

至于哪个更难,还是要看你具体的专业,比如金融、会计等等,肯定竞争要更惨烈一些,因此,在报考的时候,要结合往年的专业招录情况综合选择。


聊大学生活,谈考研考博,教育观察号在头条等你。


教育观察号


纵观考研,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都非常的难考,所以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是选择专硕还是学硕,更多的还是应该注重二者之间的区别。

当然,在学硕和专硕之间必然会有一个相对较难,一个相对较简单的,对于参加过考研的学生来说,更多的还是会认为专硕要更容易。

专硕为什么会更容易呢?

一方面是报考专硕的学生少,每年的考研报考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选择学硕,因为在很多考研学生的认知里,学硕更加的有价值,同时费用也较低。而专硕由于学费高,更偏实践性,因此很多被很多学生忽略了。

另一方面是专硕一般来说在考研初试中的公共课英语中,大多数是考英语二,而英语二要远远的简单于学硕的英语一,因此这也是很多大学生不包括专硕的原因。

因此很多考研学生也便认为专硕是非常的人的容易。

但是又有这样一种声音,即使专硕报考的学生少,可是各大高校的招生规模却非常的小,一般高校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更多的是倾向于学硕,这样来说专硕也并不是那么的好考。

同时,作为考研人的你一定要明白的是,考研成功是需要自己付出百倍的努力和汗水,而不是金蛋的因为硕士研究生哦两种培养模式的难易而给自己增加成功的通过率。

所以,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按部就班的给自己制定合理的副词规划,不断的提高自己成功的通过率。


领略教育魅力


考研总会面对选择专硕还是学硕的问题,其实整体来说,学硕比专硕难一点。因为两者的培养方式不一样,最后达到的目的也不一样。

学硕以学术研究为准,只要培养科研型人才;专硕以专业实践为准,培养的是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因为培养目的不一样,所以配套的其他方面也有相应的差别。以上课为例,学硕更偏重理论,所以学习时间长,理论深度也深,一般都会学习一年左右。比起学硕来说,专硕更偏重和实践结合,一般学习一个学期,实习一个学期。因为学硕学习的时间长,所以学硕一般是三年(两年半)时间,专硕相对少一点(2年左右)。此外,毕业要求也不一样,一般学硕需要三篇论文,专硕只需要一篇。但毕业证是一样的,学位证授予学位类型不同(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

因为上面的不同,一般入学时候,学硕的分数要比专硕高,你可以从学硕调到专硕,但不能反向进行。毕业以后,学硕考博更容易一点,因为论文较多,专硕毕业性价比高,同样的研究生学历,专硕时间更少。奖学金方面,学硕拿到国家奖学金的概率更大,覆盖面也比专硕广。

至于要考哪个,看你读研究生的目的了。只是为了一个学历,建议你读专硕。如果为了后面读博进一步搞科研,还是建议学硕,直博和硕博连读。不管哪个,只有考上才可以体会比较,祝各位学子金榜题名!

我是小夜,如果您还有什么其它的想法或者问题,欢迎留言,我会在看到的第一时间回复您~喜欢的小伙伴动动您的手指,欢迎点赞收藏哦~


小夜学习


这个差距不是很大!数学的话,张宇的课是真的好,还有很多老师的课程都很好。

总得来说,线代看李永乐配套他的辅导讲义,概率王式安和张宇的特别是张宇卷积公式会了的话锦上添花,高数就选汤神和张宇了,最好买本复习全书和18讲。

这些人的课我都在公众号“考研好资料”获取,保存在网盘看就行。

政治前期看徐涛强化做1000题,10月份买它那个冲刺背诵笔记,熟读,不用背哈。然后再做一遍1000题马原毛概部分。大题直接背肖四肖八,重点背肖四,70分左右没问题

英语直接听唐迟的阅读课注重1011两年的真题,他会着重讲技巧,语法这东西个人感觉想考60左右稍微看看就行,作文就背王江涛石磊鹏就行。


4691994466


我考的应用统计专硕,的确比学硕难考,因为专硕太好跨考了,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报考应用统计。


我叫老驴


专硕时间短,学费高,不考虑经济因素,专硕性价比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