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性格如何正确引导?让宝宝从小有个高情商?

奶爸宾宾的幸福生活


教育孩子是大事,因为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所以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就是重中之重!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孩子由于在朦胧中,她们往往都是有模学模有样学样。所以这就突显出父母引导的重要性!

第一:在孩子面前我们父母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言行!

让孩子从小就习惯于文明说话!

第二:家庭之中多些和谐,少些吵闹!

这样就能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有个温馨幸福的存在感。

第三:多让孩子与小朋友接触。多让孩子与小朋友们的玩耍和游戏!

这样培养孩子的融合度。这样也能让孩子不内向培养孩子的开朗的性格!

第四:多做亲子游戏,孩子们都喜欢多问些为什么?

我们父母要有耐心,多解释多回答。

因为孩子小都有好奇心,她们喜欢问为什么?这是好事,做父母的不要烦,要耐心的解释引导!

这样不仅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商,还能够积极的鼓励孩子的想象力!

所以我们只要自己能够正确的引导,耐心的解释和鼓励,我们的孩子都一定是优秀的!

虽然我们不能保证自己的孩子个个都是未来国家的栋梁。但是我们能够保证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观,是个有爱心能进取的人!

我也只是个农民老人,这些也只是自己的观点而已!


优先推荐


1、多赞美别人

2、不带着情绪戳人痛点

3、培养一点幽默感

4、多发牢骚少抱怨

5、正视失败,输得起

6、愿意倾听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1、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懂得关心别人,与人分享快乐。

父母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我家的纸箱一般拆开后都是存在一起达到一定的数量,拿下去给小区打扫卫生的阿姨。记忆最深的一次,遇到年迈老的奶奶提着袋子捡瓶子罐子,儿子对我说,妈妈,停下,可以把你的钱借我一块吗?我送给老奶奶,感觉她好可怜,从我的零花钱里面扣。自然我得支持他,这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能够把自己的零花钱拿出来和奶奶分享,是件好事情。

2、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独立性和适应能力。

生活中,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大包大揽,有的时候需要放手,让他们自己来解决,其次孩子的要求,可以缓一缓再来满足,不能一要就买。必要时可以像孩子寻求帮助,这样让孩子参与进来,像有时候去超市购物,只要小朋友一起,都像让他帮我提些物品。家中衣服的晾晒,基本上也在参与。让孩子学会处理事情,并获得成功的快乐与喜悦。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独立性和适应能力,便于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中出色地担当好自己的角色。

3、培养孩子从小学会情感表达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2-5岁是小朋友情感,控制能力等培养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肢体语言,比如说拥抱,告诉他,妈妈爱他,而孩子也会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在和其它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愉快地交往。

4、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孩子多动脑。

孩子对外界刺激最初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开始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 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扼杀了他的积极性,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正确的 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玩。

5、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予鼓励和支持。

孩子做错事或弄坏东西都是在所难免的,不要老是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 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各种念叨,这样是非常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泼冷水。尽管他们的梦想对你来说是那么稀奇古怪,你应高兴的是他们拥有较强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创造的导师。、

培养孩子三不要

1、一不要:因为孩子情绪化就责骂或者无视他们

情绪化是儿童成长阶段的共同特点,因为他们还不具备控制情绪的能力。因为不具备这种能力,他们就更需要成年人的支持和引导。

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哭大闹,伤心欲绝,而父母就像孩子是个透明人一样不管他在哭,只是催促着他继续走路,完全没有要安慰孩子的意思。还有一些父母面对情绪化的孩子会变得非常暴躁,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他们会打孩子,有些孩子会因为恐惧而停止哭泣,有些则会哭得更凶。

如果父母总是无视孩子的情绪,或者因为孩子情绪化而惩罚他,就是在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你的情绪对我不重要,或者你的情绪就是坏的。

这个信息会深深根植于孩子心底,他们要么觉得自己的感受对你不重要,要么就会认为自己出现情绪是错误的,这种想法会跟随他直到成年。

2、二不要:随意评判孩子的情绪

有时孩子所言所行会让我们觉得难以接受,而孩子出现的情绪也让成年人觉得莫名其妙。

但是不管你能不能理解,都不要去评判孩子的情绪。没有坏的情绪,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它的作用,它都在告诉一个人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当你给孩子情绪贴上“好”与“坏”的标签时,他们就失去了了解这些情绪背后真实想法的机会。

3、三不要:低估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能力

孩子天生就有能力发展成一个具有高度认知功能的成人,但他们需要时间成长。

对孩子来说,道理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需要的的是有人能够倾听他们说什么,在难受的时候能够握住一双温暖的手,有让他们感觉安全的父母,能够对父母敞开心扉。

你这样做看似放弃了对孩子“严厉”的教育手段,但却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对与错,让他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力更强,让他在成长中学会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江味美食达人


我有个巨宝

群居生活

还很小的时候,就找同样学步的宝宝一起,一起玩玩具,大一点的时候,就跟小区里的小朋友一起,买和其他小朋友有差异的玩具,然后鼓励交换玩耍,没有的就说好话借来玩。就能熟悉讨价还价,还有忍受挫折。

买卖二手用品

在学校的时候,比如一些玩具或者优盘等过时了,不用,或者要升级的时候,就跟其他同学商量,让需要的同学购买,一样可以锻炼交流能力。当然还帮朋友代买些东西。

大学就帮学姐打工

帮学姐专业上做一些事情,从而了解学校或者社会的一些规则。


家长应该做的

小孩有任何问题,都不要责备,一旦发现说实话会受到惩罚,父母再也不会听到实话了。我女儿不管出什么事情,都没骂过。


中学的时候很多同学早恋,我女儿说要不要也找个男朋友,搬桌子都有人帮忙,我当时说,找朋友有好处,当然也有不利的地方,好处就是学校有人一起玩,一起搬重物,打饭等,缺点就是你选择朋友的空间比较小,只能在学校里找,几十个同学可供选择,以后上大学,工作能碰到更多的人,也许要到外地工作求学,其次,耍朋友后,他要求出去玩,你也得陪着,可能会影响到学习和爱好的时间安排,并且没有收入,也会影响交往质量,如你要考试,他邀请看电影,或晚上你要看动漫电影,他要出去喝奶茶时间和钱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大人帮着分析,凡是都有利有弊,尽量按着年龄成长而选择正确的做法,最后决定必须对双方有益,这个事情才能长久。


无尽苦行


我们都知道,安全感对于宝宝来说非常重要。有充足的安全感的宝宝,将来会更加自信和乐观。

那么,平时如何跟宝宝交流、沟通,增强亲子关系,让宝宝更有安全感呢?

1.游戏:

妈妈要经常跟宝宝玩一些表达爱意的游戏,比如这样:妈妈抱着宝宝面对面地坐在自己腿上,用轻柔的声音一边唱儿歌一边拍着宝宝:“宝宝宝宝乖,妈妈拍一拍;宝宝宝宝笑,妈妈抱一抱。”

2.面部按摩:

按摩宝宝的前额,手指在他双眼周围缓缓移动,然后移向其耳后和颌下、移向鼻子和双唇,用指尖在他的双唇上下引导他作出微笑的表情。

身体接触就是给宝宝的抚慰,温柔的抚摸尤其如此。

3.洗澡时的拥抱:

轻轻摇晃在温水中洗澡的婴儿,能使洗澡变成一个亲密接触的特别时刻。这是非常特别的亲密经历,对父母和宝宝都是意义非凡呢。

4.节拍训练:

在播放你喜欢的乐曲时,让宝宝仰面躺下,轻轻握住他的两只手腕,随节奏摆动。然后抓住他的脚踝,也做上述运动,最后将他的双手或双脚合在一起。

这样,抚摸宝宝以传达亲子之爱,做游戏使宝宝感到愉快和满足,宝宝就更有安全感啦!爸爸妈妈可以在这个阶段多培养宝宝乐观、稳定情绪,对宝宝以后的发展以及亲子关系会大有裨益呢!



兩只老琥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一位五岁孩子的妈妈,对于孩子的性格的引导,以及如何能培养孩子的高情商,我分享下我的心得吧?

我觉得主要家长可以针对这几点来培养:

1: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很多家长都有过同感,孩子的情绪有的时候说来就来,瞬息万变,一会哭闹了,一会又开始笑的。

其实孩子的情绪管理对于孩子的情商的培养非常的重要。那么作为父母就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比如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庭氛围,父母的关系和谐,彼此沟通交流非常的融洽,那么孩子自然会模仿,时间长了耳濡目染,也会变得不那么易怒。

而且父母可以给孩子选一些情绪管理的绘本,也可以熏陶孩子。

2: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的能力

好的人际互动沟通的能力对于高情商的培养也是一个因素,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一家一个的居多,那么有的时候会给孩子养成内向不爱交流的性格。

那么父母可以多让孩子参加一些活动、和小朋友们一起多交流互动,让孩子变得更加愿意表达。

3:引导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让孩子变得有担当,比如可以多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不要全部都代办。

而且做的好的时候要多夸赞,给孩子信心,时间长了更能增加孩子的信心,遇到困难能在家长的鼓励下想办法自我解决,对于高情商的培养很有利。

4:身体的健康才能心情愉悦

想要宝宝有一个好的性格,一个高情商,当然好身体是前提,身体好,心情也才能愉快,更能好好的在父母的引导下健康的成长,那么平时父母对于孩子的照顾也要细心和耐心。

5:勇敢坚持的信心

当孩子遇到苦难的时候,父母需要正确的积极的引导孩子,要克服困难,而不是退缩逃避。

当然了家长也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的作用,让孩子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孩子的性格有先天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后天的成长环境和父母的正确的引导。

希望每个父母都能给孩子创造一个爱的氛围,让孩子在积极的鼓励中茁壮的成长,变成一个高情商而且优秀的人。

以上是我的一点小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五月妈妈育儿


性格的形成在现代心理学范畴里大多定义在3-6岁为关键期,这个时期会形成并且发展。

关于性格的塑造,这类著作市场上有很多,但近两年比较提倡的是个体教育,也就是因材施教,因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成长阶段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不能统一而论。我个人比较赞成这种立论。孩子从大方向上去区分的话大概可以分为表现型、思考型、指导型及亲切型等性格,有时候也会变现其复合型。

表现型,这种孩子大多外向,家长应该赏罚分明,树立是非观。

思考型,这种孩子多内心细腻,家长需要多点拨多去肯定他正确的地方。

指导型,这种孩子多叛逆,家长应该要多些包容与耐心,要好好引导。

亲切型,这种孩子多胆小,家长应多些温和的鼓励还有陪伴。

引导方法:一、不同性格不同的培养

面对表现型,要点一:我们给他们一定的职责和一定的决定空间。

要点二:建立规则并严格执行。

要点三:在他们小时候,就要学会依靠他们。

要点四:要给他们一定的情绪空间。

面对思考型,要点一:做父母的要粗线条一点。

要点二:千万不要用愤怒对待他们。

要点三:及时肯定,适当的表扬。

要点四:引导他们表达自己。

要点五:不要催促他们做决定。

面对指导型,要点一:要经常描述他们的长处。

要点二:要让他们感受到爱。

要点三:对他们不要严格要求。

要点四:要给他们安排足够的娱乐时间和空间。

要点五:一定要经常检查他们做事的进度。

面对亲切型,要点一:下指令速度不可以太快。

要点二:不可以同时下达好几个指令。

要点三:第一次教他们做事时,要去手把手的教。

要点四:要经常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要点五:一定不要说他们磨蹭。

想让孩子有个好性格,高情商我们还要注意我们的家庭氛围的营造,尽量是宽松的,民主的。要给孩子一定的家庭地位,不要溺爱、权威、冷漠等等。注意重点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独立性、自制力、韧性、勇敢的品格及积极向上的心态。

最后,作为父母,我们自身要足够好。父母想要孩子有好性格,自己就得先有好性格。孩子的性格出了问题,首先得从父母身上找原因。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父母性情温和、待人友善,孩子会性情暴躁、出言不逊吗?父母怨天尤人、吵闹不休,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心里暗淡无光,能有阳光般的性格吗?父母要培养、教育孩子,先得反思、教育自己。

俗话说得好,言教不如身教。要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自己必须对未来、对生活充满乐观态度,有充分的自信,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对弱者充满同情之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悲观失望。在这一环境之中,孩子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性格,从而健康成长。

如果父母只顾着教育孩子的学习,关注孩子性格的培养及心理的发育,却忽略了自身的性格缺陷,这样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为什么要我这样,你却那样”的逆反心理,从而使得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派不上用场。“为什么你一玩手机就玩到半夜,却不准我碰手机呢?”正所谓“正人先正己”,父母首先要做一个拥有良好性格的人,要做到胸中有爱、心中有光,这样才会让孩子拥有可以模仿的榜样。


主观意识君


我是 ,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宝儿子四周岁,二宝妹妹两周岁,喜欢分享育儿知识与经验,一起探讨育儿难题。


“宝宝得性格如何引导,让宝宝从小有个高情商”,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关于性格的几个知识点。

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得到比较稳定得、具有核心意义得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得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得态度,并表现在他得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得态度和所采取得言行上。

有一个故事,两个口渴的人同时找到半杯水。其中一个人想:“啊,我终于找到水了!虽然眼下只有半杯水,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良好的开端,我一定还能找到更多的水”,于是他变得自信快乐起来。而另一个人则想:“怎么就只有这半杯水?就这半杯水有什么用?”一气之下他摔掉水杯,然后坐以渴毙。

同样是半杯水,为什么这两个人的想法却是背道而驰?

因为第一个人的性格里住着一个乐观积极的勇士,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都能积极正面去面对,正所谓“困难像弹簧,你强他就弱。”他的人生在这个“勇士”的带领下所向披靡,终能到达胜利彼岸。

而另外一个人的性格里藏着一个悲观消极的魔鬼,稍微遇到点事,这个“魔鬼”就出来作妖,久而久之就把主人带进阴沟里,人生也跟着完蛋。

这就是不同的性格在这两个人身上起了不同的作用,直接影响两个人的人生走向。

我们父母都静下心来比对下自身性格中的“勇士”与“魔鬼”,尽量在以后的育儿过程中多多让“勇士”指引孩子勇敢向前,追求幸福人生;尽可能不让“魔鬼”带坏我们的孩子。

性格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结果显示,人的性格在童年时期的早期就能形成。

尤其3-6岁这个时期,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我们父母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亲力亲为,精心养育,给孩子培养一个良好健康的性格,那么孩子将会受益无穷。

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说过,人在青少年时期,甚至在成年时期出现的情感问题,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幼年,从他早年的生活背景中找出解释。

最近一个关注我的粉丝急切的找我聊天诉苦,想让我给她“指点迷津”。一番聊天原来是她家十七岁的独生子,因忙着挣钱,孩子从小是姥爷姥姥带大的,上小学了才接回来和他们一起生活,现在他们完全没办法正常沟通,每次聊天父母都是小心翼翼的,唯恐一句话说不对,孩子就火冒三丈,“小时候不养我,现在也不要你们管……”怎么办,我只能安慰这个受伤的妈妈“等孩子再长大点,会慢慢理解你们的……”

可是我真不忍心告诉这位妈妈,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可能一辈子难以和谐。活生生例子印证了李玫瑾教授的话是多么的正确。

家有幼儿的父母一定要“引以为戒”,在孩子幼年做到尽心尽力,亲力亲为,避免这位妈妈的悲剧重演。

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古人总结的这句话很有道理,智慧的说出了性格是人生命早期及幼年形成的,并对人一生的命运有着决定性的指引。


认识的一个妈妈羡慕我说,“你家宝宝怎么那么开朗阳光,热情好动,我家宝贝一天就喜欢赖着妈妈,一分钟看不到就焦虑的哇哇大哭”。

其实这就是孩子不同的性格类型。

心理学家将性格分为四大类,即表现型、思考性、领导型和亲切型。这四种性格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这四种性格的划分没有明确的界限,多数人的性格中可能同时具有两种火以上的性格特点。

因此,我们爸爸妈妈首先应该了解孩子的性格属性。其次鼓励引导孩子性格中好的特质,尽早干预孩子的性格缺陷,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从而使得孩子塑造更好的性格,让孩子有个高情商。

俄罗斯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良好的性格就如同人们在自己的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在人的一生中,都会享受到这一良好资本不断增值所带来的“利息”;而坏的性格就好像一笔永远也无法还清的“债务”,而其不断增长的利息则是一种折磨,另他无法成功,直至最后“人生破产”。

感兴趣的爸爸妈妈可以找相关的资料仔细研究这四种性格类型,给孩子的性格一个积极的指引。这里我提取几个性格中重要的特性来回答题主的问题,“宝宝的性格如何引导?让宝宝有个高情商。”

善良热情: 自带温暖他人的力量

善良热情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具备的美好品质,很多表现型的孩子身上都有善良热情这一特性,他们像一团火,热情的照亮温暖身边的人。

我四周岁儿子就是妥妥一暖男,“妈妈,盖好被子,我怕你冷;妈妈,给你吃饼干,我想着你呢……”“妹妹,你要帮忙就找我啊,我会照顾好你的……”冷不丁儿子一个吻就贴到你脸上了,“妈妈,我爱你”也是不离口。

经常和老公开玩笑说这样的儿子有经济条件的话来一打也不错。

我有时候洗碗,儿子非要“帮忙”,最后洗干净的碗还没有他打碎的多,每次我做面食,孩子不把自己弄成小面人决不罢休……

面对一片狼藉,我从不叫停或训斥,因为我知道在这一阶段,不要轻易伤害孩子的热情,即便他们能力有限,也尽力为他们提供施展的舞台,这才是明智的父母应该尽的责任。

善良热情的孩子长大人品一定不会差。我们爸爸妈妈一定要认真呵护并鼓励孩子保持一颗善良热情的心,给与他们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自信乐观: 孩子身上最耀眼的光

如果说表现型孩子无像一团火,那么他们身上的自信乐观就是最耀眼的光。这种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引人注目的,对孩子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得到大家的肯定与赞美,每一次的赞美与肯定都会让孩子自信快乐。

有的父母在孩子摔跤了会说“怎么又摔了,太笨了,路都不会走……”

有的父母却在孩子摔跤以后,“没事吧,勇敢的站起来,慢慢来,相信你会走的越来越好”

这就是愚蠢的父母与聪明的父母的区别。我们都要努力做聪明的父母,极力挖掘孩子身上的发光点,并好不吝啬的奉上赞美之词,对于孩子的不足与缺点,他们也能采取鼓励的态度,“没关系,下次你会做的更好”“妈妈相信你,你可以的。”这些话犹如魔法棒一样,优秀的孩子会变得更加优秀,不足之处也能加以改进。

狄更斯说过,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更具有力量。

我有时抱怨什么事情的时候,我儿子就会说“妈妈,没关系的,不要伤心了,我亲你一下你就开心了好不好?”孩子都能如此自信乐观,我作为妈妈可不要当孩子的负面教材。

主动、顽强不屈、懂分享:别人眼中的好孩子

  • 主动也是表现型性格的显著特点,或许有人觉得他们不够谦虚,不懂谦让甚至爱出风头,但实际上,机会总是青睐于那些主动出击的人。

孩子从两岁开始,自我意识萌芽,也会有初步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当孩子提出意见时,我们爸爸妈妈一定要采取尊重的态度,不能以“你还小,做不好”为由拒绝聆听,要知道,一味的否定和拒绝会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我家二宝妹妹现在正好两周岁,“妈妈,我要自己穿衣服,”“妈妈我要自己吃饭,不要你喂”……尽管我有时候等得有点不耐烦,但是还是克制住包办或责骂,尽量耐心的放手让他们自己来,“妈妈,看我裤子穿的好不好?”“妈妈,我自己把饭吃完了”,这时我一定会不吝啬的亲亲她,夸她有进步,宝贝开心的脸笑成了花。下一次穿衣吃饭更认真更卖力,很早的就能做到生活独立。

  • 顽强不屈是很多表现型孩子的可贵品质。但有时候却被爱子心切的父母所吞没,我们总怕我们的孩子吃苦受难,所以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险境时,就会像护崽的母鸡一样,张开翅膀,恨不得把所有的苦难都一力承担。殊不知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没有经过风雨洗礼的孩子很难成为栋梁之才的。

我家两宝宝小时候摔跤了第一眼看爸爸妈妈的反应,如果爸爸妈妈在看他,他就立马嚎啕大哭,我确定孩子没有摔疼时,立马装作没看见,这时宝贝就会自己站起来,不哭也不闹。时间长了俩孩子摔了都会自己起来,还说“妈妈,我没摔疼,我自己起来了”。

  • 分享是一种快乐,表现型孩子大都知道这个道理,分享让他们认识更多的朋友,收获更多的快乐。

一个不懂分享的孩子是无法体会到世界的美好,我们爸爸妈妈一定要像珍宝一样呵护它,并用鼓励和赞美让他更加茁壮成长。

@

我家四岁大宝一天要给妹妹分享这分享那,但是两岁妹妹嘴上说分享,手里的东西一点也舍不得给哥哥。哥哥还说“我爱妹妹,妹妹不分享,我也喜欢给她分享。”好哥哥跑不了的。

总结,孩子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性格塑造师,父母贴心、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具有关键作用,了解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修正孩子的坏行为,坏情绪,才能教出一个有品味高情商且快乐的孩子。


云朵妈妈育儿


您好,我是彤麟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好心态决定孩子的成败。0~6岁,是孩子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孩子人生阶段最重要的启蒙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的思想就像一张白纸,好的观念,坏的思想都很容易进入孩子的心灵。但是孩子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这样就要赖于父母的灌输和引导。同时这也是培养孩子情商的最佳时期。

一:让孩子拥有乐观向上的性格。

乐观向上是指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而又不断进去的个性特征。拥有乐观向上的性格,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乐观向上的性格会是孩子应对人生中失败,挫折等,不幸境遇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乐观向上的性格不仅有助于孩子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愉快的精神,还能够使他们用良好的心境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通常在3~4岁时就已经萌芽了,自信心强的孩子比较乐观,自我感觉良好,喜欢与人交往,乐于追求新的事物和兴趣。而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比较悲观,往往表现的比较被动,抑郁与孤独。

想要培养信心十足的孩子,我们首先要正确对待孩子取得的荣誉,满足孩子渴望得到认可的需要。其次还要多鼓励孩子敢于尝试,并对孩子的努力作出回应。最后还要强化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让孩子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三:赋予孩子更多的上进心

有着强烈进取心的孩子,学习上充满了动力和自觉性。作为家长,我们要帮孩子树立切合实际的理想,理想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当然,幼儿期的孩子还不明白理想是什么,但我们只要让孩子充满自信,无论孩子的理想多天真或伟大,我们只要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发现他们在某方面的优势,就要正确对待,并鼓励孩子勇敢的去尝试。

四:正确引导孩子改变浮躁的心态

家长都明白太过于浮躁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挫败感,会让孩子离成功越来越远。我们要引导孩子,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年龄越小,越不容易集中精力,家长们在训练孩子时也要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其次,要给孩子游戏的时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他们得不到满足,更不可能专注的做其他事情。

五:鼓励孩子不要轻言放弃

要让孩子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废,就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培养孩子意志力,性格不同的孩子要锻炼的方向也不同。性格内向的孩子,需要加强他们的果断性和灵活性的锻炼,培养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性格外向的孩子,需要加强对她们的自制力,培养忍耐,沉着的品质。

六:让孩子懂得感恩

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就一直扮演着被爱的角色,如果他们不懂得感恩,就会变得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不会相到要去关心别人,感恩别人。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就要从小树立孩子懂得感恩的意识。这要从家庭教育开始,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

再好的家长也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

能陪伴他一生的,是他的心态,她的习惯,他的品质。做为孩子的最初的引路人,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习惯和完美的品质,是家长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我是彤麟妈,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关注我与您分享更多的育儿方法和知识!


彤麟妈育儿日常记录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认识自我的情绪,二、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三、自我激励,四、认识他人的情绪,五、人际关系的管理。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孩子的性格养成基本上是0至6岁,情商教育的第一个黄金期是4至7岁,第二个黄金期是8到12岁,过了12岁以后,情商的提高开始放慢,但也不是没有变化,所以把握好时机很重要。

至于如何引导?这个问题可以写一本书了,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的言传身教。首先,父母的情商一定要高,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就拿情商的第一项内容“认识自我的情绪”来说,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条。给大家讲个笑话做例子吧,一对80后夫妇带一男孩的三口之家,晚饭后,父亲经常坐在电视机前打游戏,经常因网络合作伙伴的原因打输了,他气得暴跳如雷,把操控器一摔,立刻爆粗口“X你妈!” 男孩的母亲也经常喜欢发无名火,她老公经常问她袜子在哪里?她总是没好气地回答:

“你是不是瞎?”

一次这个男孩打游戏输了,气得爆粗口“X你妈!”还把操控器摔了,这一次摔得比较重,操控器破裂了。他的父母闻声赶来,把破裂的操控器捡起来,发现还少了一个零件,问这个孩子那个零件呢?这孩子指着桌腿下的一个零件没好气地回答:“你们是不是瞎?!”这对夫妇开始责怪孩子不懂事,脾气暴躁,但孩子屡教不改,夫妇俩四处找人取经,如何教育孩子?

看完之后我们可能会呵呵一笑说“报应。”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很不会在乎这些细节,我们也不会意识到这是一个有多么严重的问题。

“言传身教”是一个很有效的教育方法,却也是一把双刃剑。当然,环境对孩子情商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孩子会从接触到的人物(老师、同学、好朋友)当中去学习这些情商问题,还会从影视剧、动画片、书上等载体上去学习,但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还是生活中照管他(她)时间最长的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极有可能将自己的情商问题“遗传”(其实是言传身教)给孩子。

所以我建议带孩子的家长一定要爱学习,先改变自己,可以网购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多研究研究。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两本书《好父母胜过好老师》——楚怡,《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

在此声明,我不是做卖书广告的,希望可以帮到您。




作文的钥匙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指出,孩子的性情与基因的关系很大,但是和生长环境的关系更大。

如果孩子天生就比较内向,并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外向的人,但是可以给孩子提供宽松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更加自信,自主。

简单说,孩子生活的环境以及陪伴养育孩子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

如果你希望宝宝诚实,你就不要撒谎,一定要事事说到做到。

如果你希望宝宝更加坚强,你就要面对困难的时候坚韧,告诉孩子你遇到了困难,但是你还在坚持,会打倒困难。平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告诉他,要自己试着打倒困难。

引导孩子的性情,让孩子养成坚韧独立的性格,首先你要是这样一个人,然后对孩子放手。不要急于拯救孩子,不要宠爱孩子,更不能溺爱孩子。

拯救就是孩子遇到自己的困难了,你去帮他做。比如孩子吃饭太慢,你去喂他,这就是拯救。

宠爱就是你想把所有好东西都给他,在他没有要求都情况下给他买过多的玩具和零食,衣服。

溺爱就是孩子想要什么想怎么做你都去满足,丝毫不考虑是非对错,甚至做错了事情还会为孩子辩解,护犊子。

高情商其实就是有更高的共情能力。共情其实就是理解。希望孩子将来情商高,就应该从小去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在他的年龄阶段的所有行为能力,你对孩子的所有理解,都会化作孩子内在的自信和共情能力。

在理解的基础上,和善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善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自己都尊重。

然后坚定地执行正面积极的规则,坚定让孩子有安全感。

想让孩子情商高,你一定要情商高。这里不是说让你左右逢源,而是说你要提高自己理解别人和理解自己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