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潘金蓮為什麼會變成一個蕩婦?

(文章原創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深夜書桌,ID:

shenyeshuzhuo


一直對一個問題很好奇,《金瓶梅》裡浪蕩的女人那麼多,為什麼只有潘金蓮一個變成蕩婦的代名詞?

這個被稱為“古今第一淫婦”的女人,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這種境地的?


01

少女時代就是一部被拐賣史

《金瓶梅》:潘金蓮為什麼會變成一個蕩婦?

有人說《金瓶梅》是《水滸傳》的同人小說,確實可以這麼說,因為他們都講了同一個故事:潘金蓮與西門慶通姦,毒殺親夫武大郎,武松殺嫂,為兄復仇。

《金瓶梅》就是以這一樁著名謀殺案開篇,但在這個故事裡,它讓武松一開始沒找著西門慶,錯殺他人,被刺配孟州,直到87回才回到清河縣。

如此便讓潘金蓮得以嫁進西門家,更為詳盡地還原了潘金蓮的一生。

潘金蓮是個裁縫的女兒,排行老六,所以書裡常常被稱為“六姐”,自幼生得俊俏,又纏了一雙好小腳,所以名喚“金蓮”。

她的少女時代就是一部被拐賣史,而人販子是她的親媽潘姥姥。

本來她也算好人家的女兒,父親也正正經經地送她上過幾年女學,是識文斷字的。可惜後來父親去世,家境急轉直下。

她9歲的時候,被親媽賣進了王招宣府中。“招宣”不是人名,而是顯赫的官名。

書裡說,到王招宣府裡,潘金蓮習學彈唱,閒常又教他讀書寫字。她本性機變伶俐,不過十二三,就會描眉畫眼,傅粉施朱,品竹彈絲,女工針指,知書識字。

潘金蓮學了一身本事,可這其實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

正經的女學中斷了,潘金蓮學彈唱,學化妝,其實是在被刻意培養成取悅男人的玩意兒,她被調教的方向是成為色藝雙絕的姬妾。差不多就是明清時富商貴胄豢養的“揚州瘦馬”。

這給潘金蓮一生的悲劇埋下了根,你說一個買來的女孩學彈唱,能唱什麼,當然是淫詞豔曲。從小的著意調教,讓諂媚取悅男人,幾乎成為她的本能反應。

等到她15歲,王招宣死了,潘媽媽又把她爭出來,三十兩銀子轉賣給張大戶家,繼續學彈唱,專攻琵琶,所以後來潘金蓮談得一手好琵琶是經常出現在情節裡的。

這張大戶呢,是個年過六旬的糟老頭。金蓮長到18歲,就被他收用了。

可主家婆容不下,對金蓮百般苦打。

大戶賭氣倒賠了房奩,把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其實主要因為武大郎住在他家內宅,為人又懦弱,方便他與潘金蓮私會。

前兩次是賣,這一次是白送。

可這武大郎是什麼人呀?身材矮小,形容猥瑣,人稱“三寸丁谷樹皮”。潘金蓮是什麼樣的人物呢?多才多藝就算了,還美得不可方物。

就不說西門慶這樣的登徒子看到她會有什麼反應,兩人毒死武大郎之後,請了報恩寺的六個和尚來給武大郎做水陸法會超度。平日苦修的僧人見了她:

“一個個都被迷了佛性禪心,管不住心猿意馬,七顛八倒,酥成一塊”。

如果你說和尚畢竟是男人,那你再看看同為女人的西門慶正房吳月娘怎麼驚豔於她的美貌:

“從頭看到腳,風流往下跑,從腳看到頭,風流往上流”

這樣的潘金蓮配了那樣的武大郎,你想想潘金蓮是什麼態度?書裡用了四個字“甚是憎嫌”。

這種憎嫌,這種不甘心,在心裡長年累月地發酵,最終變成了瘋狂的謀殺。如果說張大戶的佔有,是她無法自主地被推上蕩婦的邊緣,那與西門慶的偷情就是她主動邁向蕩婦之路。

潘金蓮是那種貧窮美貌,然後一心想要榮華富貴,不擇手段想要向上爬的姑娘嗎?說句公道話,還真不是。

其實她想要的並不多,只不過想要一個品貌相配的人過日子而已,不是張大戶那種一隻腳進棺材的糟老頭,也不是武大郎這種猥瑣粗鄙、人人可欺的下下品男人。

這一點從她對武松的態度可以看出來,武松是第一個入她眼的男人,但並不是什麼大富大貴的人。

最後武松能夠騙娶潘金蓮,殺她祭兄,也是因為潘金蓮天真地相信武松是真心娶她,她也是真誠地願意和武松好好過日子的,以至於當明眼人都嗅到危險的氣息時,潘金蓮還在甜甜蜜蜜地想:“我這段姻緣還落在他手裡”。

就算西門慶,也不是她主動的。西門慶追到潘金蓮,是在軍師王婆教他使出“ 潘驢鄧小閒”這個史上最著名的泡妞絕技,才一步一步成功的。


02

西門府最窮的姨娘

《金瓶梅》:潘金蓮為什麼會變成一個蕩婦?

很多人以為,潘金蓮毒死武大郎之後,就順利地嫁進了西門府。事情根本不是這樣。

毒死武大郎之後,潘金蓮望斷秋水也沒等來西門慶,這一晾晾了多久?足足晾了幾個月。

那這段時間,西門慶在忙什麼呢?忙著娶孟玉樓。

潘金蓮美成那樣,難道孟玉樓比她還漂亮?當然不是。孟玉樓只是中等之姿,但是她有錢。

媒婆薛嫂是這樣說的:

“手裡有一分好錢,南京拔步床也有兩張。四季衣服,妝花袍兒,插不下手去,也有四五隻箱子。珠子箍兒,胡珠環子,金寶石頭面,金鐲銀釧不消說。手裡現銀子,他也有上千兩。好三梭布也有三二百筒。”

我在上一篇文章裡給大家介紹過,西門慶從一個算不得十分富貴的小商人,三五年間就搖身變成一個大暴發戶,他的原始積累來自兩個有錢的寡婦:一個是三房孟玉樓,一個是六房李瓶兒。李瓶兒比孟玉樓更有錢,孟玉樓和她比起來只能算小有家資。

西門慶是個浮浪的好色之徒沒錯,但他骨子裡是一個精明強幹的商人,絕不紈絝,和一無所有的潘金蓮比起來,迎娶有錢的孟玉樓,對西門慶來說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

人們總愛說女人現實,其實涉及重大利益,男人的理性會讓男人算計起來比女人更現實更冷酷。

不信你看某個長年活躍的經濟學家,前段時間不就因為起訴小三拿回贈與的兩套房產,而上了熱搜嗎?

其實西門慶根本沒打算娶潘金蓮,對他而言更划算的方案是,讓潘金蓮做她的姘頭,時不時幽會,平時給點小恩小惠。

那被西門慶撇到一邊去的這段時間,潘金蓮處境如何呢?經濟非常窘迫。

從一個細節我們可以略窺一二:她蒸了30個餃子,被武大郎前妻留下來的女兒迎兒偷吃了一個,她就把迎兒毒打了一頓。

如果潘金蓮沒有順利嫁給西門慶,她的下場會如何?她很可能因為生活所迫,變成王婆拉皮條的暗娼。

當然最後潘金蓮順利進了西門家的門,雖然費了不少心機和功夫。

然後你以為潘金蓮進了西門府,就過上了錦衣玉食、無用無慮的生活了嗎?又錯了。

西門家公賬私賬分開算,自己有體己,日子會過得非常舒服,如果什麼都要開口像西門慶要,會過得非常辛苦,西門慶在外花錢看起來有點大手大腳,但對自己家的女人其實並不大方。

有人說,一無所有的潘金蓮活得像一隻豪門裡的老鼠,我覺得非常恰當。

說一個經典情節,大家馬上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了。

有一年元宵,正房吳月娘領著眾妾到大妗子家吃酒賞月,忽然下雪了,就吩咐小廝回家取皮襖。這時她想到只有潘金蓮沒有皮襖,就吩咐從家裡當鋪裡拿一件皮襖給金蓮穿。

這對於好強的潘金蓮來說,是極其傷自尊和臉面的事,但她只能嘴上硬氣:“有本事,到明日問漢子要一件穿,也不枉的。平白拾人家舊皮襖披在身上做甚麼!”

為什麼說她是嘴上硬氣罷了,因為西門慶之後壓根沒給潘金蓮置辦過皮襖,向漢子要一件穿並沒那麼容易。一直等到李瓶兒去世,潘金蓮才得到一件二手皮襖。

那是李瓶兒的遺物,她向西門慶討要,西門慶還是捨不得:“單管愛小便宜兒,他那件皮襖值六十兩銀子哩,你穿身上,是會招搖的”。

西門慶的潛臺詞其實就是覺得潘金蓮不配,想想也是,潘金蓮賣給張大戶的身價是三十兩,最後正房吳月娘要發賣潘金蓮,二十兩銀子就和人販子王婆交割了。

潘金蓮是西門府最窮的姨娘,像皮襖這樣的事,對她來說,才是豪門日常。


03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金瓶梅》:潘金蓮為什麼會變成一個蕩婦?

為什麼要說潘金蓮的窮?因為要了解潘金蓮為什麼會變成一個蕩婦,我們需要了解她的處境。

我們再來細細比較一下,西門慶其他妻妾的生存狀況:

正房吳月娘是處子進門、體面的千戶之女,是主家婆,有財政特權;

二房李嬌兒是妓女出身,但存下不少私房錢,同時在妓院打滾那麼久,很有些門道,跟西門慶的官吏債生意有關,負責管過賬,西門慶是拿她當財務會計用的,同時她是有退路的,她隨時可以帶著體己錢,回妓院去。

三房孟玉樓,前夫是家境殷實的布販子,無兒無女,給她留下豐厚的遺產;像她這種情況一樣有退路,後來西門慶一死,她就再次改嫁了。

四房孫雪娥原來是西門慶元配陳氏的陪床丫頭,很會做菜,後來提了姨娘,西門慶基本是拿她當廚娘使的。

六房李瓶兒,原是京城裡梁中書的小妾,趁亂捲走了鉅額財產。她後來還為西門慶生下唯一的兒子官哥兒。

有沒有發現,同樣是妾,李嬌兒孫雪娥有很實用的家庭功能,孟玉樓李瓶兒有豐厚陪嫁。像潘金蓮這樣賠本娶進門的,對西門慶是例外。

潘金蓮作為最窮的姨娘,一無正室身份和家室為倚仗,二無豐厚嫁妝伴身,三無抽身而出的退路,四無生育孩子固寵,她又自負才貌,斷然不肯像孫雪娥一樣被當做丫頭一樣支使的。

所以潘金蓮比誰都需要西門慶的寵愛。在西門府,誰都可以失寵,唯獨潘金蓮不可以。

可是世上的道理,從來都是要你拿你有的,去換你沒有的。

潘金蓮拿什麼爭寵呢?只能以色事他人,憑藉美貌、性技巧以及從小習得的一手諂媚和取悅男人的吹拉彈唱功夫。

潘金蓮在西門府繼續當一個蕩婦幾乎是必然,因為“秉風情,擅風月”是她的生存之道。

這些東西一開始是奏效的,可是說到底美貌和性技巧是會不斷貶值的資源,特別是對西門慶這樣一個喜新厭舊的主兒,新鮮感一過,就丟到一邊去了。

說起來挺悲哀的,她一無所有,一件皮襖,一件首飾,想向漢子要點東西,就要在床上百般迎合討好,百般地做小伏低,百般地軟語央求。

經濟地位決定家庭地位,這件事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

漸漸地,潘金蓮以色事西門慶,越來越變成沒有下限的迎合。

《金瓶梅》裡有個讓人瞠目結舌的重口味情節,可以看出潘金蓮的迎合到了何種程度:

“西門慶要下床溺尿,婦人還不放,說道:‘我的親親,你有多少尿,溺在奴口裡,替你嚥了罷,省的冷呵呵的,熱身子下去凍著,倒值了多的。’西門慶聽了,越發歡喜無已,叫道:‘乖乖兒’。“

西門慶內心也是輕賤她的,蒐羅來什麼奇技淫巧,有什麼變態需求,都是在潘金蓮身上來試,而對其他妾室是不會如此的。

潘金蓮在蕩婦之路上越走越遠,越陷越深。

可是她即使做到這種程度,地位依然是非常不穩固的,因為不僅她對西門慶的吸引力不斷貶值,也因為競爭者一個接著一個地冒出來。

潘金蓮在西門府,是非常焦慮、非常沒有安全感的。她不僅變成了一個沒有底線的蕩婦,還變成了一個瘋狂的妒婦和毒婦。

在宅鬥中,誰讓她感到威脅,就會換來她瘋狂的反撲。

孟玉樓一直不怎麼受寵愛,可是她可以守著自己豐厚的嫁妝,安心自在、底氣十足地過日子。可失寵,會讓潘金蓮瘋狂。

西門慶勾搭上來旺兒的媳婦宋慧蓮,讓她緊張。

潘金蓮第一得意的就是她的一雙三寸金蓮,可是這宋慧蓮的腳竟比她的還小,竟然可以穿著鞋子,再套上潘金蓮的鞋子穿。這嚴重威脅到了潘金蓮的地位,潘金蓮最終將她設計陷害致死。

李瓶兒本就財與貌雙全,性子又溫柔和順,生了兒子官哥兒之後,更是得寵。潘金蓮嫉恨不已,訓練貓兒雪獅子撲官哥兒,導致一歲多的官哥兒驚懼而死。

她得不到很多很多的愛,也得不到很多很多的錢。

她選擇通過縱慾來填補內心的空虛:與西門慶毫無節制地縱慾,與僕人琴童、與西門慶女婿陳經濟偷情……她在蕩婦路上,頭不回頭地走下去。

此時的潘金蓮,與最初那個聰明嬌俏,得父親愛護,無憂無慮上著女學的小女孩相比,已經面目全非了。

想起毛姆在《人性的枷鎖》中說的一段話:

”人追求的當然不只是財富,但必須要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撓的工作,能夠慷慨,能夠爽朗,能夠獨立。“

潘金蓮最後死得很慘很慘,武松拿一百兩兩買她,騙她說要娶她。她歡歡喜喜的出嫁,卻在新婚之夜被武松割頭剖心,極其殘忍地殺死。

在上一篇文章裡我說《金瓶梅》講的是炎涼,可是竟然炎涼到這種地步,前面是似錦的繁華,後面是陰森的鬼蜮。

縱觀潘金蓮的一生,她是一步一步被推向蕩婦之路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亦有可憐之處。

所以張竹坡點評金蓮之死時,心情複雜地:讀至此,不敢生悲,不忍稱快,然心中測測然難言已。


(文章原創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深夜書桌,ID:shenyeshuzhuo


書還是親自讀的好,別人的終究是二手的

《金瓶梅》:潘金蓮為什麼會變成一個蕩婦?


- The End-



李小墨

職業讀書人,暢銷書《請停止無效社交》作者;前海南特區報記者;

我相信,一個人的閱讀史,往往就是他的思想成長史和能力發育史。每看完一本書就寫一篇深度解讀文章,每個月一份高質量書單,每天更新隨筆日記。不賣劣質雞湯,不說正確的廢話,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