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能使人靈動,能豐富人生,更能彰顯當代中國人的精氣神兒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引無數詩人競折腰。詩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美與歷史並重,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刷臉。

例如:“杏花村”酒出自杜牧的《清明》“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由趙麗穎主演的電視劇《知否》出自李清照的《如夢令》“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還有熱播劇《陳情令》中如仙境般的“雲深不知處”是出自賈島的《尋隱者不遇》“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等等。用詩詞取名的例子,不勝枚舉。

在真人秀氾濫成災的當下,《中國詩詞大會》一經播出,猶如一股清流,讓觀眾眼前一亮。每一首詩,都是書香玉;每一念起,都是滿庭芳。在這個特殊的春節,《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如期開播。讓觀眾在領略詩詞獨特韻味之美的同時,感受來自中華傳統文化的無窮力量。


“詩詞”能使人靈動,能豐富人生,更能彰顯當代中國人的精氣神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觀看比賽時,很多選手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獨臂女孩張超凡、在工作之餘抄讀古詩文的畢凱,用詩詞磨練意志的抗癌農民白茹雲等眾多選手。他們的表現不僅展現了詩詞之美,更讓人看到了詩詞薰陶下的高尚靈魂,看到了當代中國人的精氣神兒。

在能人輩出的選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年僅16歲的武亦姝,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她以驚豔的方式碾壓了勝券在握的北大博士陳更,一躍成為第二季冠軍。加之,武亦姝較高的顏值,讓她一舉成為諸多家長眼中的“別人家的學霸”,同時也掀起了一股詩詞學習熱潮。

武亦姝的詩詞儲備量驚人,絕對完勝大多數人。她在詩詞大會上優雅大方、淡定自若的表現,引得無數觀眾拍手叫好!無數家長在感慨羨慕的同時又在暗自嘆息。


“詩詞”能使人靈動,能豐富人生,更能彰顯當代中國人的精氣神兒

每一首詩,都是書香玉;每一念起,都是滿庭芳


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學好古詩詞,成為一個有知識、有內涵的才子才女呢?

其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興趣,要從閱讀開始,潤物細無聲。

《中國詩詞大會》學術總負責人、命題專家組組長李定廣教授親自評註的這套《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吸收了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確保註釋準確無誤,賞析深入淺出,活潑平易,引導讀者進入詩意的美的殿堂。有趣味的插圖,形象的描繪,深入淺出地解讀。保證每一個小學生、中學生都能看得懂,能理解,能閱讀,就連爸爸媽媽們也會成為了這套書的忠實讀者,可謂老少皆宜。


“詩詞”能使人靈動,能豐富人生,更能彰顯當代中國人的精氣神兒

興趣的養成,要從閱讀開始


背那麼多古詩,有什麼用呢?

著名主持人董卿說過,百人團的選手,沒有一個人學詩詞是為了功名利祿,沒有一個人背詩詞是為了工作晉升。是的,當做一件事,僅僅是單純因為自己想做就去做的時候,那力量不可輕視,是任誰也攔不住的。

李定廣教授表示,學習古詩詞,至少在四個方面“有用”。


“詩詞”能使人靈動,能豐富人生,更能彰顯當代中國人的精氣神兒

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是審美教育。

人類除了物質需求,還有精神需求,而古詩詞無疑是“真善美”的集合體。

二是人格教育。

通過對詩詞的朗讀和理解,有助於培養人文情懷和人格修養。



三是氣質和修養的提升。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學古詩詞能提升氣質和修養是無須多解釋的。

四是語言能力的提升。

古詩朗朗上口,不論口語還是書面表達都會大大提升。


“詩詞”能使人靈動,能豐富人生,更能彰顯當代中國人的精氣神兒

“詩詞”雖然不能帶來功名,但它卻能豐富你的人生


詩詞的學習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學習古詩詞看似無用,其實是比別人強在了那些看不見的地方。 學習古詩詞不僅能使人靈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脫離庸俗和低級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學習古詩詞能造就和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能陶冶一個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昇華。“詩詞”雖然不能帶來功名,不能帶來利祿,但它卻能豐富你的人生,讓你在感知中國傳統文化中寧靜致遠的力量中,找回內心的那份平靜。

《中國詩詞大會》的logo以海上一輪滿月映著中國詩詞大會這幾個字,雖然簡單明瞭,但是寓意深遠。中國詩詞如海洋浩瀚無邊,神奇奧妙,舉國上下吟詩愛好者,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般的情感共鳴。


“詩詞”能使人靈動,能豐富人生,更能彰顯當代中國人的精氣神兒

《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


結語

共賞一輪明月,同吟中國詩詞。熟讀詩詞不僅能提高人們的文學素養,對提高寫作能力也是大有幫助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想提高文化素養,從讀詩詞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