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小故事

作為一個普通個體,你的邊界在哪裡,是由你的大局觀決定的。

曾參與過一個大公司的項目。那個項目一開始由“運營部”牽頭。由於涉及不少產品方面的內容,組織決定借調“產品部”的小林。

小林很有能力,也很聰明,跟項目組長說:“這項目是運營部牽頭,也是他們出面向領導彙報,領導能看出產品部的貢獻嗎?”

整個項目組,產品部只有小林一人。所以,言外之意是,他的貢獻領導能看到嗎?

組長說,所有人選都向總經理報備過。大家做了什麼,領導心裡自然有數。顯然,小林並不認可這種說法。

項目期間,投入度很低,很明顯是在敷衍。項目組長也沒什麼辦法管,畢竟沒有隸屬關係。

報告出來後,被總經理大罵一通,說不夠全面,要求返工,讓“產品部”接手。身在“產品部”的小林,自然就成了核心成員。

這次他鉚足了勁,在原來報告的基礎上,做了“深度加工”,報告頓時變得十分出彩。

總經理很滿意,對產品部和小林提出了表揚。嗯,小林的目的達到了......

不久後,有一次晉升機會,在項目中有突出貢獻的小林,自然被HR推薦。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剛剛誇獎過小林的總經理,卻不同意。

具體原因,不得而知。有知情者稱,總經理回覆HR說,這人格局不大,做事可以,做領導還要磨練一下......

我覺得這種說法還是挺可信的。因為那些大領導都是老江湖。就像一個臺上的老師,下面學生那點小伎倆,他們心裡很清楚,只是點不點破的問題。

而小林的那些小聰明,想必逃不過大領導的法眼,於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小林其實是很典型的一類人。他們隨身帶著計算器,走到哪裡,算到哪裡。豈不知,計算器的底層系統,也只能支持他們算算小賬。

你想進階,進行一些複雜運算?不好意思,系統不支持,你的邊界,就在這裡了。

想起一位老領導的囑咐,他說:“你想進步,你的格局就要大於你的現狀。

”仔細想想,還真是如此。

格局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