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還沒結束,我已經戒了朋友圈”

最近的疫情看上去平穩了許多,我的心情也平和了不少。


不僅僅是因為疫情有了好轉,而是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刷過朋友圈了,主要還是不想被太多的信息和情緒干擾。


過去一個月裡,幾乎所有人都陷入了焦慮之中,各種難辨真假的新聞和消息瘋轉。


我沉浸其中,每天都會刷上五六個小時,腎上腺素激增,心裡跌宕起伏,恐慌、憤怒、自豪、無奈等各種情緒快速輪動。


刷到最後,我只覺得疲憊。


世界沒有因為我關注哪些信息而變得更好,也沒有因為我錯過哪些信息而變得更差,反而是我自己,生活失去了重心。


我決定不看朋友圈,不刷微博,把自己從信息海洋中徹底抽離出來。


放下手機,我把家裡好好打掃了兩遍,讀了一本買了許久卻一直在書架上積灰的書,還跟著孩子一起跳繩,做平板支撐。


當我做著這些具體的事情,解決著具體的問題時,我的內心逐漸平靜,感到無比的充實。


“疫情還沒結束,我已經戒了朋友圈”


“疫情還沒結束,我已經戒了朋友圈”


前段時間,湖北作家方方說了一句讓人悲涼的話,在網絡爆紅。


她說: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很多人因為現實的映照而唏噓不已。


但我必須誠懇地說,這句話除了讓人油然而生一種無力感之外,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時代從來都是塵土飛揚的,哪有什麼一塵不染的地方?


我們要麼奮勇躲避,要麼努力清理,如果只是揹著手站在原地做一些無謂的感慨,當然會灰塵滿身。


還不如拋棄那些所謂的宏大命題,專注於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別忘了,幾個月前朋友圈刷屏的不正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嗎?


央視的《面對面》節目報道過武漢志願者汪勇的故事。


汪勇本來是順豐武漢公司一名普通的快遞小哥,除夕那天他正計劃回家休息。


但刷手機時無意看到的一條信息,徹底改變了他此後的生活。


那是來自金銀潭醫院醫生的求助,希望可以有順風車送他們回家。


汪勇決定接下這個單子,從此他成了醫院的“專職司機”。


可是用車需求的醫護人員越來越多,汪勇分身乏術,於是他開始組織協調,建立了一支志願者車隊。


隨後,他發現很多醫護人員沒有飯吃。


汪勇又找到了一家便利店,對方願意提供免費餐食,每天能提供盒飯15000多份。


可惜防控越來越嚴格,十幾天後,便利店被迫關門。


汪勇沒有退縮,短暫的慌亂過後,他決定直接去和有關部門溝通。


“疫情還沒結束,我已經戒了朋友圈”


最終,便利店“死而復生”,第二天,一萬五千份盒飯,又供應上了。


現在,汪勇所領導的志願者團隊,除了負責醫院的吃和行,還承擔著很多需求:


換眼鏡片、修手機屏幕、買拖鞋、指甲鉗、充電器、秋衣秋褲、生日蛋糕等等。


他們一共對接1000名醫護人員,一步步成為了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後勤服務保障中心”。


2月19日,順豐復工,汪勇接到了領導電話:


“明天來上班,你被升職為部門經理,管理四個營業網點。”


順豐小哥汪勇,升職為部門經理。


短短二十天不到,汪勇完成了他人生中一次小小的逆襲。


然而最令我感動的是,面對每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汪勇從未氣餒,始終選擇迎難而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所以與其哀嘆時代掉灰,不如在心中堅信,時代透出的一束微光,照在個人頭上,就可以照亮整個生命。


也正因為如此,那些勇敢抗爭,把命運掌控在自己手裡的人,更值得我們敬重和學習。


“疫情還沒結束,我已經戒了朋友圈”


我給大家分享一下上海“模子”丁尚彪的人生。


老丁1954年生人,他的家庭出身不好,父親曾經加入過國民黨。


所以上山下鄉時,他被分到了最窮的安徽淮北當知青,住在磨坊裡,睡覺的周圍都是驢尿。


雖然他努力在業餘時間自學英語,但因為出身問題,還是被很多招生、招工機會拒絕,無法返回上海。


好不容易找到一名想調回安徽的女性和她對調,回到上海後單位領導又處處為難他,考證書不承認,妻子要換到合資企業也不允許,還被扇了耳光。


對於老丁來說,這些生活中始終無法突破的障礙,就像一座座大山,他一次次嘗試著爬上去,又一次次地從山上掉下來。


“疫情還沒結束,我已經戒了朋友圈”


後來老丁破釜沉舟借錢來到日本留學,沒想到剛落地就發現自己的學校非常偏遠,教學質量差,呆在這裡根本沒有未來。


他逃離學校來到東京成了黑戶,為了生存,即便語言不通,還是打了三份工,白天在工廠做基礎的工作,晚上到餐館裡刷碗,週末就去做清潔工作。


滯留日本的15年間,他一口氣考了五個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從一個日本字都不認識,到最後竟然成為了一個多領域的技術工。


不僅如此,老丁還供著女兒在美國從本科讀到博士,最終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


2008年,老丁夫婦也來到美國,一家人終於在分離接近二十年後得以團圓。


今天,已經65歲的老丁還在美國的餐館打工——每週工作5天,每天工作8個小時,往返通勤3個小時。


回顧自己的一生,老丁說,堅持、努力、突破,是他的奮鬥方式。


在他的字典裡,從來沒有“逃避”這個詞語,好像所有令人窒息的天花板都會被他層層捅破。


對他來說,抱怨命運只是在浪費時間。


只有緊盯目標,去試探、去突破、去失敗、去重來,才是真正的勇士。


“疫情還沒結束,我已經戒了朋友圈”


“疫情還沒結束,我已經戒了朋友圈”


所以,不刷朋友圈不是目的,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是生活回到正軌後,要如何面對我們的生活。


在這個前所未有的超長假期裡,有人每天捧著手機做鍵盤俠,也有人堅持健身,從一個“球”瘦成一道“閃電”;


有人刷朋友圈刷到心情低落產生了應激反應,也有人乾脆鑽研口罩知識,成了朋友們眼中的專家;


有人在床上一躺一天原地打轉,也有人認真讀書完成蛻變。


那麼你呢,是選擇繼續在連綿不斷的信息流中迷失自己,還是主動出擊,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找到自我?


我想起了《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從一個農村娃到兵王,他也說不出多有哲理的話,只是每天告誡自己:


好好活著,做有意義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