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他叫姚桐斌,是归国材料专家、研制导弹的七机部703所所长,世界顶级的冶金学家,中国航天材料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6月8号,是姚桐斌逝世50周年祭,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并怀念国之栋梁——姚桐斌!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姚桐斌

— 1922~1968—

1922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黄土塘镇。

1934年考进无锡一中,由于拿不出学费,最终辍学。

1936年当了自食其力攒够学费,孤身一人去上海读高中。

1939年终于到了江西吉安县,考进了国立十三中的高中部。

1945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并以全班总评第一的

成绩毕业,随即被分配到经济部重庆北暗矿冶研究所。

1946年考取公费留学,他选择了工业革命的故乡——英国。

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在国际铸造学会副主席、伯明翰大学终身教授弗.康德西博士(V.Kondic)的指导下,从事液态金属的粘性与流动性的研究。

1951年获工业冶金学博士学位。

1952年进入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从事研究和教学,并继续深造。

1952年,获帝国学院的D.I.C文凭(Diploma of the Imperial College),并留校任教。

1953年秋天,姚桐斌远赴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仅仅三个月,他就以惊人的天赋,熟练掌握了德语。

1954年被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Aachen University)冶金系铸造研究室聘任为研究员兼任助理教授。

1956年在瑞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7年放弃德国优越的科研环境,放弃优渥的待遇和生活回国。回国后,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工作,历任材料室研究员、主任、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所长。

1961年在国家科委和国防科委领导下,姚桐斌主持召开了三次全国性的航天材料规划会议。

1962年,703所成立,是中国唯一的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现在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材料工艺研究所)

姚桐斌被任命为所长。

1968年6月8日中午下班回家无辜遭坏人毒打不幸牺牲。
1978年3 月18日追认为革命烈士。
1985年,因他在液体地地战略武器及运载火箭研究中作出的重大贡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同年,又因高温热物理性能测试基地的建立与发展,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9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姚桐斌在无锡黄土塘的故居确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看到上面这些是不是觉得这样的人生简直开了挂?然而“朋友圈”晒出的多半是最好的一面,在他彪悍的人生背后是这样的付出和心酸。

NO.1


穷人家的儿郎中“状元”

家庭背景:1922年,姚桐斌出生在江苏无锡黄土塘镇一个贫苦家庭,家里三男五女,姚桐斌在男孩中排行老二。全家十口人,全靠父亲艰难劳作勉强度日。

家庭环境:尽管穷苦,姚桐斌的父亲觉得孩子需要接受教育,便将姚桐斌送进了学校。

逆袭之路:

小学:勤奋好学,天资聪颖,在班里始终保持第一名。

初中

:由于家境实在困难,父亲不想让儿子继续读书。校长不肯放弃这位难得一见的天才学生,数次来到姚家劝说,父亲才终于同意他继续上学,姚桐斌不负众望,凭借顽强毅力考进无锡一中,可惜好景不长,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他最终还是辍学了。

高中:辍学后的姚桐斌为了能继续读书,就在镇上摆个小摊儿,叫卖着香烟、火柴、袜子。当了两年的小商小贩,才终于攒够学费,孤身一人去了上海读高中。由于缴不起住宿费,就一直睡在教室里。

就在1937年,上海和无锡又先后沦陷了,一心要读书的姚桐斌瞒着父亲,跟四个同学一起越过日军的封锁线。又过了两年,他才终于到了江西吉安县,考进了国立十三中的高中部。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上中学的姚桐斌 前排中

从很小的时候,姚桐斌就懂得人穷志不穷的道理,

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姚桐斌不敢有丝毫懈怠,

从来位居榜首的他再次在江西全省会考中,

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报考五所大学,全部发放通知书录取他。

姚桐斌抱着“开发中国的资源,以实现孙中山先生的建国理想。”远大抱负,

外加矿冶专业的浓厚兴趣,毅然决然选择了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今:西南交通大学)。

到了大学的姚桐斌依旧勤奋努力,半工半读省吃俭用的他就像一株逆境求生长的小草,绝不向命运低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45年,姚桐斌以全班总评第一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经济部重庆北暗矿冶研究所。次年姚桐斌又抓住公费留学考试的机会,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被英国伯明翰大学录取。

不得不说姚桐斌是被幸运之神所眷顾,他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一路逆袭的姚桐斌却从未这么想过,留英的年月,他一直有两个担忧:

一是怕在国外的优裕环境中沾染资产阶级习性。

二是怕所学东西对人民大众没有直接的用处。

因为在姚桐斌心中,最最迫切实现的,是让积贫积弱的祖国,尽快强大起来!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留学英国期间,姚桐斌日夜关注国内局势,祖国的每一个进步,都使姚桐斌激动不已。他在英国各地奔走,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宣传,他吃最差的食物,住最差的地方,他省下每一个便士,去更多的地方宣传新中国。

当然他的爱国情怀和热情很快引来政界留意,以至于后来还接到了伦敦警察的通知,并要他在规定限期内离开英国,但是,不准回中国。

天无绝人之路,世界最负盛名的铸造学教授依·皮沃斯基听闻此事后,热情邀请姚桐斌去德国,并在他的领导下做研究工作。

不得已,姚桐斌只能远赴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停歇不前的他用了仅仅三个月时间便以惊人的毅力熟练掌握了德语,并在瑞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一名爱国者到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

次年,姚桐斌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德国优越的科研环境,以及优渥的待遇生活,回到阔别11年之久的祖国。

当然,在德国政府得知他的身份后,并未顺利放行,而是百般阻挠,直至在周总理的交涉下才得以踏上故土,重返家园。

NO.2


从零开始,

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

姚桐斌一回国,北京钢铁学院、清华大学和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纷纷发出邀请函。后来,聂荣臻元帅通过国务院专家局,指名要姚桐斌到成立不久的导弹研究院(即国防部五院)工作,负责筹建一个研究所。

1962年,703所成立,这是当时中国唯一的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现在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材料工艺研究所)姚桐斌被任命为所长。

而当时的研究室总共只有12个人,条件非常简陋,除了桌椅板凳和一台显微镜,什么都没有!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工业材料发极其落后!当时别说研发航天材料了,连低合金钢都生产不出来。

姚桐斌面对的,是一穷二白,更是一切从零开始。可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没有航天材料,一切关于尖端武器的构想,都是纸上谈兵,而这些,恰恰是新中国最迫切需要的。

中国航天事业要起步,钎焊合金是最需要的一个重要材料,苏联根本不将技术告诉我们。

在没有任何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姚桐斌带领703所的同志,争分夺秒,经过反复分析试验,他们竟然只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就生产出了高温钎焊合金。

火箭发动机中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3000℃以上的高温,容易烧坏零部件,引起事故,姚桐斌把这个问题列入研究课题。

当所有人都质疑研究不会有结果的时候,姚桐斌坚信自己的主张,他们将新研制的材料和工艺用于新型号的火箭上,使火箭发动机的高温大为降低,同时还提高了比推力,增加了射程。

1963年,姚桐斌出国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遇到了英国、德国的冶金专家。他们问他:为什么当初舍弃我们所提供的,那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个人待遇而回中国去?

姚桐斌坦然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当年出国就是为了现在回国。现在中国还比较落后,但将来中国一定会强盛起来。”

姚桐斌很有远见地提出了材料先行的思路,为将来新型号火箭做准备。从1960年至1965年,703所前前后后开展了500多个研究课题,80%都应用在了如今的火箭发射、卫星上天的事业上。几乎每一个课题,都填补了我国的空白!

正是因为姚桐斌等老一代航空人奠定的坚实基础,才有嫦娥、神州飞船上天!

才使得今天的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NO.3

事业爱情双丰收

奈何幸福太短



刚回国的姚桐斌住进了研究生招待所,在这里他邂逅了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女孩,而这个女孩就是他未来的妻子——彭洁清。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刚回国的姚桐斌住进了研究生招待所,在这里他邂逅了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女孩,而这个女孩就是他未来的妻子——彭洁清。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彭洁清女士回忆丈夫,2007年采访镜头

几十年后,彭洁清女士回忆起与丈夫的第一次见面,仍情不自禁地说:他1米77,又高又帅,最吸引我的是他黑的头发!

两个人相知在留学生迎春晚会,姚桐斌的性格比较内向,而彭洁清的活泼开朗深深吸引了他,刚回国的两个人被彼此目光吸引,一见钟情。

两个人相濡以沫,彭洁清非常理解并尊重丈夫的工作,从不抱怨姚桐斌不能每天回家与妻子团聚,而且姚桐斌的工作是高度保密的,甚至连他办公室的电话都不曾告诉过妻子。

妻子生产身边没有一个人陪,她独自在医院生下了孩子。直到第二天,姚桐斌才带着一束鲜花来到医院。

看到丈夫的那一刻,刚当上母亲的彭洁清泪眼婆娑,选择再一次体谅为国效力无力照顾自己的丈夫!

相知相爱相守相伴是不容易的事,他对她的是愧疚和珍惜,而她对他亦是一种包容和体谅,若不然也不会几十年后回忆和丈夫一起的点滴,依旧哽咽的说:

我非常珍惜跟他在一起的时间,非常珍惜!

而这样的幸福,却在1968年的6月8日被彻底打破。那天是星期六,彭洁清回家的日子。这次,迎接她的不是丈夫,而是三个女儿哭天抢地的哭声:“爸爸被人打死了……”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姚桐斌生前和女儿

姚桐斌早已停止呼吸,直挺挺地躺在沙发上,白衬衫被鲜血染红,灰裤子上也是污血和脏土。一只脚穿着袜子和布鞋,而另一只脚光着,没有鞋袜。

姚桐斌的头在沙发另一端的扶手上,眼镜不知去向,脸上青一块紫一块……

由于头部几处受重伤,姚桐斌,这位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功勋科学家,于下午3时许停止呼吸,死在了家中。

姚桐斌的死,震惊了研究所,震惊了国防部,也震惊了党中央。当秘书将这一消息告诉正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的周总理时,总理手中的茶杯掉在了地上……

他责令公安部长立即查明此案,并指示有关部门开列一张有贡献的科学家名单,加以保护,必要时用武力保护!

上世纪70年代,我国某型火箭因发动机材料不过关,试验屡遭失败。文革后,科研人员终于根据国外期刊的一篇法语论文,解决了发动机材料问题,而让他们感慨和落泪的是,论文作者赫然写着——姚桐斌!

五十年后的今天,姚桐斌指导的科研成果与工作仍沿用在今天的航天飞行中。

NO.4


他的名字和事迹

应被每个国人所铭记



1999年9月的一天彭洁清突然接到一封信,信封里是一份来自中央办公厅的请柬,邀请她参加“两弹一星”元勋颁奖大会。

几天后的9月18日,彭洁清来到了人民大会堂,在那里,她见证了中央领导为“两弹一星”元勋颁奖的全过程!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刻,彭洁清非常激动,她的丈夫默默奉献的一生被人们所铭记,也就是在这一天,离世31周年的姚桐斌被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大会上,在听到国家领导人说道:



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

此时,彭洁清早已泪目。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就是这枚沉甸甸的金质奖章,

是国家给予姚桐斌的至高荣誉,

也是国家对姚桐斌默默贡献的一种认可。

几个月后,

彭洁清把这枚直径8厘米,用99.8%纯金铸造,重515克的两弹一星勋章,

捐献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她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记住她的丈夫,姚桐斌!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为了缅怀姚桐斌,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姚桐斌老家的故居旧址上建成了姚桐斌纪念馆,彭洁清每年都要来这里几次,给丈夫姚桐斌的铜像前,献上45朵黄玫瑰!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彭洁清给丈夫献上45朵黄玫瑰

她说:

丈夫离开时是45岁,在我的心中,就在他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所有的时钟都停止了跳动,他永远是45岁!



2013年,彭洁清女士逝世,终于跟她思念了整整45年的丈夫,在天堂相聚……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就在今年6月8日姚桐斌50周年祭当日,姚桐斌的大女儿姚微明在博客上写了一篇缅怀父亲的文字: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这篇缅怀父亲逝世50周年的文章,

字里行间没有丝毫对历史、对时代的抱怨,

全部都是对父亲浓浓的爱,和对祖国深深的情!

姚桐斌一生短暂却活得辉煌。

今天的中国航天载人技术世界领先,

他作为第一代航天追梦人,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奉献了一生!

今天,我们更不能将他遗忘在历史里。

请记住姚桐斌!牺牲50年,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国

他的事迹被人铭记,他的贡献永留心间。



请让我们一起铭记和缅怀他!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姚桐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