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线”,篆刻才能算入门。这些是“线”的学习要领

我们在欣赏或评价一个篆刻作品时,首先看的是什么?

我们学习篆刻,甚至是学习书法,首先学的是什么?

当然是线!有人说我学的是点画,其实点画就是不同外形的线。不同的线外形是不同线质的表现,这种不同的特质就是整个篆刻作品的风貌基本。试试看两个作品:

学好“线”,篆刻才能算入门。这些是“线”的学习要领

一个是大师吴昌硕的作品“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 ”,一个是齐白石的作品“ 以农器谱传吾子孙”,我选择了章法上比较近似的两方作品,同样都是九宫格模式的章法,为什么给我们不同是审美感受?不同的线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吴昌硕从石鼓文取法的古朴苍浑线条,一个是齐白石取法天发神谶杯的爽利痛快的线条,所以我们一眼看去,就是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下图是我选择了二位大师篆刻中带有起、转、收笔的线条作放大的比较,更可见其不同之处。齐白石的线条一侧光滑另一侧参差斑驳,起笔重而收笔尖锐,线条的行笔带有一定的弧度,转折方直;而吴昌硕起收笔皆为圆厚,线条两边都比较粗糙,转折略带圆笔,较之齐白石线条的霸悍外露多了一些含蓄苍茫和浑厚。


学好“线”,篆刻才能算入门。这些是“线”的学习要领

我们再试看两方古印,一个是秦印,一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将军印。

学好“线”,篆刻才能算入门。这些是“线”的学习要领

我们看的是秦印的生倔质朴和将军印的雄强气势,之所以我们可能感受到不同的风格神韵,是因为秦印线条的短而肥厚,而将军印则是细而劲挺。

不同的线质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这也是印章的气质精神所在。

如果在我们篆刻学习过程中,不去理解线的内涵而一味探究穿插挪让、留红布白等内容,就如同不去给树根浇水,而只是天天在修枝剪叶,那这棵树的生长和外观一定是缺乏生命力的,甚至会枯竭而死。


有人这样讲:篆刻艺术的核心是线条。其实不仅是篆刻,书法也是一样,是以文字为载体,以不同的线来表达审美的艺术。从古至今的书论大多以线条的表现为核心出发点。从早期的蔡邕到后来的书家理论家的书论里,“线”一直就是核心直核心的话题。

蔡邕《笔论》:“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卫夫人《笔阵图》中的““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以及王羲之的诸多论述,形象地阐述了线型和线质的关系,是书法至高境界的一种描述。

篆刻中线的有机组合构成结体、每个结体不同的字以特有的形式排列又构成了章法。因此我们对线的理解与学习应该是首要的。一个篆刻作品脱离了理想的线质,无论字法、章法多么精彩,那注定是一方不成功的作品。

印章中我们所追求的线条美感应该是有精神和力感的,有“骨”才会有“力”。“骨丰肉润,入妙通灵”(王僧虔语),这才是艺术上的线条美感。笔阵图中有云:“善于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它强调了“骨”与“肉”结合,缺一不可。实际这种描述就概括了一个点:线的生命力。

学好“线”,篆刻才能算入门。这些是“线”的学习要领

直线昭显了阳刚之美,曲线展现了阴柔之美;平势的线总是让人感觉静态,斜线排叠则动态十足;粗涩直短的线就像呆萌孩子一样稚拙,圆转光洁的线就是少女的华美艳丽。

篆刻的线条和书法中的线条一样在表达情感和个性方面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天地,疾徐、顿挫、凝滞、流畅、抑扬、简洁、健拔……,无不凝注了作者的情感,反映出作者的内心世界。

所以说,这种生命力就是我们书法篆刻学习过程中从初期到后来一直在磨练和提高的一个核心内容。


印章的发展史上的各个阶段的风格都有所不同,所以线的形状和线质也不尽相同,这是我们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

先秦玺印。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线条差异,如齐系官玺的线条古朴、雄强、粗犷、疏朗;燕系官玺的线条匀净,坚挺有力,有些印的文字线条锋芒毕露,可明显看出凿刻的痕迹。三晋系官玺线条劲健挺拔劲细,文字秀丽。楚系官玺则线条流丽,结体散逸,古朴不媚。战国时期的秦系官玺线条于质朴为主的基调中间或圆转流畅,或耿直倔强,变化较多,富有笔意。

学好“线”,篆刻才能算入门。这些是“线”的学习要领


秦官印线条。皆为白文凿刻而成的缘故,故显现出一种顿挫迟涩、意味隽永的韵致,多姿多彩,浓郁的生拙气息,给人以使刀如使笔的感觉。

学好“线”,篆刻才能算入门。这些是“线”的学习要领

汉代官印线条。汉印作为初学习篆刻的主要对象,是有些自己的特点。 在整体的平整方正布局基础上,在西汉、东汉等时期,又各有不同,线的表现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如汉早期的官印线条率意,斜笔、圆笔为主。西汉中期的官印线条平整,线条间距均匀,线条的起止也由汉初的圆融敛锋渐变为齐平的方笔。东汉官印,线条起收处多方削而成,到后来就成为线条中段稍细,而两端涨出成方角。线条以方折劲直为其风格特征,这种方折劲直的风格,又不断向极端发展,成为线条肥满而留红极细的东汉官印中特有的面目。

学好“线”,篆刻才能算入门。这些是“线”的学习要领

魏晋时期官印线条。魏晋时期官私印用刀若刻若凿,风格舒放自然。东晋官印线条趋于细瘦,笔意草率,转接生硬,排布不匀,从整体上显出荒率恣肆的时代风貌。

学好“线”,篆刻才能算入门。这些是“线”的学习要领



总结。

我们在学习篆刻过程中,首先关注于线的学习和提高,了解不同线形和线质的关系,以及所传达的不同审美感知,同时对各个时期的印章的线有所了解,是必要的,也是首要的。


(文中图则均来自出版书籍或网络,版权归原所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