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高考以後要出編程題?我們的家長還要被收多少智商稅?

之前,很多機構開始打著編程作為高考題目的旗號來販賣焦慮。

在我看來,這怕是又一波收智商稅的,例如:“徹底改變孩子思維模式”、“二十一世紀不可或缺的技能”、“高考驚現編程”等誇張的宣傳字眼。

重磅:高考以後要出編程題?我們的家長還要被收多少智商稅?

STEAM課,這類課程很多家長都報過,對於有些踩過坑的家長來說,它並沒有描述過的那麼多“黑科技”,無非是家長眼裡的手工課、孩子眼裡的遊戲課、機構宣傳的機器人課和編程課而已。

甚至對於有些家長來說,這只是一門變相的託班課,能讓孩子樂呵呵的待個兩三個小時,就已經夠本了。

但是在我看來,它沒法讓孩子起跑更早,卻能讓孩子未來跑得更快。這類課程培養的是孩子的能力,能力畢竟不像成績有個明確的標準,孩子上完我的課,我說他能力有所提升,家長到底也沒法驗證。

沒有標準,也就難免出現濫竽充數的情況,很多機構總結了一個套路,報課前用吹牛逼把家長哄哄好;報課後,用趣味性把孩子哄哄好。

兩方都開心,大概率上,這節課到底有沒有用,也就沒誰太在意了。

重磅:高考以後要出編程題?我們的家長還要被收多少智商稅?

所以,今天的這篇文章,家長們可以帶著這兩個目的去讀:

1.一門好的STEAM課,到底是什麼樣的?

2.它的‘功效’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通過生活現象,激發孩子好奇心

像科學、技術、工程以及數學這類理工科科目,其本質都是對自然的探索,很多孩子不愛學習理工科,很可能只是因為小的時候沒有激發他對生活的好奇。

在我試聽的STEAM課中,有這麼一個片段讓我記憶很深刻,那堂課講的是伯努利定律,也就是飛機為什麼能在天上飛?

這個定律,如果要講清楚,其實蠻麻煩:

重磅:高考以後要出編程題?我們的家長還要被收多少智商稅?

但老師在課堂上通過乒乓球和吹風機做了一個小小的飛行試驗:

重磅:高考以後要出編程題?我們的家長還要被收多少智商稅?

在這個實驗中,老師解釋了空氣的動力、阻力和壓力。

然後通過下落水滴的形狀,解釋了為什麼飛機、汽車在設計上要追求的這種流線型。

重磅:高考以後要出編程題?我們的家長還要被收多少智商稅?


其實,整堂課涉及了一些比較深奧的物理學知識,課對這群5、6歲的孩子來說,並不難理解。

這樣的一堂科學課,上下來不但孩子沒什麼壓力,而且著實學到了一些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孩子內心本來就有的好奇心,引導孩子主動探索世界,啟發孩子科學獨立思考,進而達到孩子自主學習的教育目的。

通過各種器具,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所謂手腦相連,一般情況下,動手能力更強的孩子,學習能力都不算太差。

But,如果家長花的大價錢只是報了一個單純的手工課,那我覺得並不划算,我們小區有一個退休老教師開的一個手工小班,500塊錢學一個暑假。

STEAM課程中的“手工”部分,應該同樣涉及到物理的電學原理和工程搭建。

傳統的手工課是這樣的:

重磅:高考以後要出編程題?我們的家長還要被收多少智商稅?


而STEAM課中的手工部分應該是這樣的:

重磅:高考以後要出編程題?我們的家長還要被收多少智商稅?

為了讓這麼一個小玩具(小風車、小機器人等等)運轉起來,孩子需要考慮的有很多,是否美觀?是否走得通電?是否走得通程序?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像練級打怪穿裝備一樣,剛開始可能是個簡單的風車,慢慢變成一個小機器人。

只要家長在過程中善於引導,且能保護住孩子對它的興趣,做出競賽級的產品只是時間問題。

重磅:高考以後要出編程題?我們的家長還要被收多少智商稅?


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

土話有一個詞叫“軸”,形容的是一個人不知變通,而讓孩子上STEAM課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培養孩子多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維導圖就是這麼一類課程。

思維導圖是個大課題,想寫的話我可以寫好多文章,但在今天這篇文章裡,我要討論的其實是很多圈裡的家長都問過的問題:

重磅:高考以後要出編程題?我們的家長還要被收多少智商稅?

簡單的塗塗畫畫,到底培養了孩子的哪些能力?

其實成人中有這麼一句話,將你所遇到的問題全部列出來,你的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因為當你把一件件事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鎖定下來,你會發現你已經做了兩個工作:

1.把事與事之間的關係確定了下來;

2.把事情間的難易度確定了下來。

所以,除了記錄信息,思維導圖的價值,還通過有序的排列這些被記錄的信息,來影響孩子思考的過程,從而促進孩子的思考。

多角度思考,會讓孩子在做題、做事上更有邏輯,這個價值,遠遠不是考試多考幾十分能比擬的。

所以,劃重點...

有人說,學渣和普娃差在英語上;普娃和學霸差在數學上;而學霸和學神才是差在STEAM上。

如果說傳統應試教育下我們培養的是人,STEAM希望培養的是有綜合素養的人才。

素養不像分數,它不可見,但素養給孩子帶來的學習變化,卻是可見的。

如果家長問我,STEAM課對孩子是否有價值,我的回答是唯一且肯定的。

如果家長問我要如何衡量STEAM課程的好壞,那我的評判標準就多了。

但總得來說,激發孩子好奇心、動手能力、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認為STEAM課能帶給孩子最核心的東西,也只有在這三個角度上對孩子能力充分鍛鍊的課程,才算得上100%對得起孩子寶貴的課外學習時間。

好了,如果大家在孩子的學習以及其他學科課程的選擇上有任何的問題,歡迎大家隨時和我交流(頭條留言置頂處或者頭條私信可以找到),我也會根據每位孩子的情況,給大家更具體的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