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蝗虫灾害会蔓延到中国吗?为什么?

喜欢开豪车


印度现在爆发的蝗虫灾害是来自于非洲,在2019年年中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等国的灾害严重,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三国境内的沙漠蝗虫数量已达约3600亿只。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外发布的消息,非洲之角地区沙漠蝗虫的繁殖仍在继续。蝗虫数量在一年半内增加了6400万倍,蝗虫从非洲之角跨越到索马里,然后进入到巴基斯坦。



显然现在发生在印度的蝗虫灾害,是在非洲之角转移过来的。在1月31日,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因为来自于非洲直角的蝗虫灾害,已经给巴基斯坦国内的粮食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2月初,这些肆虐的蝗虫越过国境线,入侵印度拉贾斯坦和古吉拉特两邦,37万公顷农田受扰。目前这种趋势正在扩大,印度的12各区都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印度至少有20万亩良田已经绝产,还有40万亩良田受到严重威胁。


虽然这样的蝗虫灾害在南亚大陆肆虐,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破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这种蝗虫灾害想要传播到我国境内恐怕还很困难。 因为这会涉及到几点问题,我国与印度之间存在着地形之间的巨大阻碍,也就是说,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一个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而且喜马拉雅山平均高度都超过5000米以上。在这样的地区已经处于相当寒冷的状态,而蝗虫是根本无法逾越温度在0度的区域。俗话说“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其实说的就是蝗虫根本忍受不了0度以下的温度。


另一方面,在我国的云南附近与缅甸接壤,这里也是距离印度稍微较近的地方。问题就在于缅甸是一个多河网密布的国家,也是原始森林较多的国家,可以说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非常高。这对于蝗虫来说,显然是无法逾越的,因为在这片森林当中,会有大量以蝗虫为食的鸟类,从而让蝗虫根本无法跨越这大片的原始森林。那么这些蝗虫想要通过缅甸——云南的路径迁徙到我国境内,显然是要九死一生的,这里的天敌实在太多了。

因此,对于发生在印度的蝗虫灾难,是很难通过陆地上进入我国境内的。如果真的进入我国境内,在我国还有很多优秀的厨师,他们会以各种原料来烹饪出各种蝗虫的美味佳肴。恐怕这些漏网之鱼进入我国境内,也会被我国的吃货们消灭得所剩无几。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不必过分担忧这种状况的发生,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我国还暂时不会出现这种状况!(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淡然小司


这次蝗灾历史罕见,亦是几十年来之罕见。目前不远万里从非洲北部飞过来与印度、巴基斯坦汇合的非洲沙漠蝗虫铺天盖地、遮天蔽日,至少数千亿只,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往印巴方向赶来。印度官员估计该国正在遭受大约3600亿只蝗虫袭击,多个农业重点邦的农作物毁于一旦,农民受灾严重,印度总理莫迪已动员全国支援补贴受灾邦农民的损失。这些来自非洲的沙漠蝗虫什么农作物都吃,连棉花杆茎都不放过。巴基斯坦受灾更严重,为25年来之未有。印巴都是农业国家,人口众多,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常年短缺。印度官员说,这些蝗虫每天吃掉几万斤的粮食,而且一点也没有离开的意思。非洲沙漠植被如此之少他们之前都呆下来了,今天又到了满是绿洲、天气炎热的印巴那不异于一群老鼠掉进了米缸。



联合国监测蝗灾的官员说,今年蝗虫比去年增长了6400多倍。这说明,非洲沙漠的植物已经不足以养活它们,所以它们才洲冒险向较热的南亚方向迁移。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已如临大敌,连仗都不打了。前段时间双方相互炮击的战争气氛也被蝗虫这位天外来客冲得无踪无影,想不到小小的蝗虫还能给克什米尔带来暂时的和平。据报道,由于克什米尔局势持续升级,但是蝗虫来后,克什米尔印军已多日不再放枪,据印度官员称,由于担心粮食供应不足,边境印军的士气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同时印度总理莫迪还发表演讲,呼吁印巴双方暂时搁置争议,共同应对蝗灾。目前印度方面还给巴基斯坦送去了许多杀蝗特效药。



目前,蝗虫们仍然在毫不客气地啃吃着印巴平原的庄稼。有巴基斯坦农民称,蝗虫们啃吃庄稼发出的可怕声音让人毛骨悚然。据外媒体报道,事实上早在去年2月,蝗灾就已经在红海西岸的非洲出现,尔后一路跨过中东和波斯海于去年9月份陆续抵达南亚次大陆。非洲蝗虫大军以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为第一站,尔后又分部进入印度数个重点农业邦。





那么这些蝗虫会到达中国吗?答案是有可能,但可能性并不大。

一,蝗虫怕冷。俗话说,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首先,我国现在大部分地区才进入初春,气温都比较低,所以它们可能还会继续呆在南亚较长一般时间。飞越喜马拉雅山脉也不可能,因为严寒挡去了它们的去路。

二,即使蝗虫家族选择南下,但南亚有孟加拉,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老挝等热带国家,这些地区面积广大,所以如果蝗虫继续南下,也会优先选择这些热带地区。

这就是说,它们到达我国的可能性存在,但量也不会很大,即使到也应该是那一小部分不知死活的蝗虫。根据我国人的烹饪习惯,估计还不够大伙吃几餐呢,所以不必担心。有心网友算过,即使3600亿只蝗虫全部来,也只够五六亿吃客们饱餐一顿罢了。去年秋笔者到乡镇去玩时,看到一位大妈在卖这玩意,估计只有两斤左右,报价20元/斤。换是肉价这么贵的年月,估计非洲蝗虫们还能让一部分人致富呢!能赚钱还为民除害,何乐不为呢!如果它们胆敢闯入我国,那只有一种可能——有去无回。是的,它们远道而来,又能在我国放下屠刀,造福众生,那也不失为一种荣光。

联合害虫专家说,目前蝗虫的移动时间是每天150公里左右。按这个速度,它们至少还在上述地区停留七八个月。七八个月后我国已经是秋后入冬时分。上文已说过,蝗虫不喜冷,所以它们到达我国的机会不大。如果它们不来,那是不是有点遗憾呢。美食当前,又是大好的商机啊。可惜啊,印巴民众不懂利用这笔天外送来的宝贵资源。

三,我们的捕捉技术让它们望而却步。这东西真的不傻,历史上非洲蝗虫也到过那遍地都是庄稼的美国,但因为吃过美国高超的杀蝗技术的大亏,这东西已经几十年不去美国了。

据历史记载,从春秋战国至民国的两千六百多年间,我国历代王朝共发生大规模蝗灾五百三四八次,即平均每五年就有一次蝗灾。但到了近代,特别是解放后基本就没有什么蝗灾了。这是因为捕蝗技术越来越先进和机制得力的原因。对付蝗灾,我国自古就有良法。《诗经》里就有言“秉被蟊贼,以付炎火”,蟊贼指的就是蝗虫,火,指的是利用蝗虫向光性诱杀(烧掉翅膀)。特别是农业技术发达的唐宋时期,就已经由政府颁布杀蝗技术了,如《捕蝗图册》和《治蝗全法》等。现在更是已经发展到高光谱遥感技术监控灭害虫时代。


我们有这么厉害的技术,估计蝗虫大军还在天上,大家早就收到预警了。然后就是设下天罗地网,等待这些“(蝗)黄金虫”自投罗网,最后就变成钞票和美味。反正,即使它们全部来,我们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变害为宝。你(蝗虫)吃我粮,我就把你(蝗虫)变成钞票再买粮。呵,你们的天敌就在喜马拉雅山这边,不怕死的尽管来!


神碼人生大国观察




兄弟放心吧,这场蝗虫的灾害,没有能力再对我们肆虐,因为第一,喜马拉雅山脉首先成了蝗虫最大的天敌,这些蝗虫不敢冒犯她的威严,第二,作者亲眼所见的,农村的亲友们使用大江无人机,在地头安一张躺椅,支一把遮阳伞,车上带一提啤酒,手机里放着音乐,操纵遥控器玩儿上半天儿,6垧多地的农药喷撒完活。有这种田间管理能力,那帮蝗虫翻不了天!



其实作者并没有轻视这种蝗虫“大军”危害性,曾几何时我们的电视新闻中真实展示的,国内外蝗虫泛滥成灾的画面,那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震撼,这些蝗虫扫荡过后,那么大片大片的农田草场狼藉的凄凉,此后灾民畜牧业将面临的困境,已经是世界老生常谈的老大难问题,至今还没有确实高效,立杆见影立即止损的对策,这也确实迫使我们这些悲天悯人的善良心,为之不安恐惧。



这次的蝗灾,进入到印度和巴基斯坦,又让这些饱受蝗虫灾害影响困惑的国家,乃至世界粮农组织,如临大敌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这一大片重灾区,因为我国比邻而居,山水相连,难免让我们产生一些担忧,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也是自然而然的对曾经经历灾害的条件反射,那种狼藉苍凉的景象也难免让人杯弓蛇影。




但是一条喜马拉雅山脉,处于狭管效应低温气流中,最低海拔四五千米的地理气候条件,实在对不起那只蝗虫大军,无情的阻挡了它们开辟新领地的长途迁徙,对于那种滋生,爆发于炎热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蝗灾来说,这里是它们的死地,这些小小的孽障生灵,人也懂得趋利避害,趋吉避凶,虽然他们可能没有生与死的意识,但与生俱来的本能也限制了他们的,勇于牺牲精神,遗传基因的信号告诉他们,这条道不能走死路不通,所以这场蔓延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灾,无法越过喜马拉雅山脉进入我国境内。




以往发生在我们西北部地区的局部蝗灾,并不是越过须马拉雅山脉的入侵而来的,而是远在几千万年的地壳变迁之前,这些蝗虫的祖先留在我们境内的余孽,逐渐繁衍发展而来的,小精灵其实已经是我们这里的土著居民了,在正常风调雨顺的年景中,蝗虫这种食物链中的另类也可以正常生殖繁衍,他们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蚂蚱,但是当遇到干旱少雨炎热的气候,植物生长并不茂盛,食物并不充足的条件下,他们却会爆发性滋生泛滥而成灾。





这种爆发并无固定的地区域,固定的时间规律,那些历年积累的虫卵,只有在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下,才最适应他们某个未知区域,孵化大量滋生泛滥成灾的条件,也是常规有利的生物控制灾害的手段,无法适应这帮小家伙的泛滥规律,只有采取更传统的药剂喷洒灭杀堵截方式,而飞机喷洒方式则是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的手段。



在这方面我国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今天这种条件下我国农民手里的无人机,就必然会成为这种灭虫减灾战场的主力大军,有这些农民在,在我国那些黄宅就没有自虐的空间,兄弟们,放心吧!


铁岭锋


这些沙漠蝗虫如果想进入中国境内,最佳路线是越过印度孟加拉国,经缅甸泰国等国进入我国广西云南等地。而中国西南方向的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山大川,蝗虫飞不过,而且那种寒冷,蝗虫也受不了。

不过考虑到蝗虫的习性,蝗虫喜性相对干燥—干旱的环境,温度在30度上下的天气,比如沙漠地区、草原地区、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生态系统比较复杂,又潮湿多雨,蝗虫未必能适应,而且,天敌也多得很。

不过考虑到这次蝗灾的超大规模性,不排除部分蝗群会逐渐转移到我国南部地区,但规模种群不会很大,能造成的危害也会比较有限。而且,它们大概率也就止步于中国的云南广西等南方省份。

目前这些沙漠飞蝗在亚洲的肆虐地区主要在伊拉克、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目前亚洲还是冬春季节,蝗虫不会飞的太北,天气稍微冷一些,蝗虫就动作迟缓,再冷一些,就得挂了。

而且,这次蝗灾从东非、中东开始,到了印巴之后,他们已经开始处于产卵期,产卵之后,很多雌虫会逐渐死亡,剩下的大多数蝗虫的飞行能力也会大大下降,然后他们就地取食,就看印度巴基斯坦这里能不能喂饱他们了。

等到新的一批二三代蝗虫再孵化出来,对于印巴两国又是一场新的大规模蝗灾,毕竟蝗虫产卵是极其密集的,每平方米可以产卵成千上万枚,且卵难以被破坏,等到他们一出洞,就已经形成了一群群小规模的蝗虫种群,随后在不断聚集、汇合,形成新的庞大蝗群,而这个时间,只需要1个多月。

总体来说,高山高寒地区,蝗虫飞不过去也适应不了,热带雨林太过潮湿它们也受不了,大概率来说,它们就止步于缅甸了。

蝗灾是个世界各地多年的老问题了,要彻底根治是不太现实的,毕竟蝗虫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所有的地区,种类有10000多种,大多数地区和大多数时候,它们还是比较“低调”的,但在干旱年份,蝗虫就会聚集成灾,大面积地啃食农作物,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甚至绝收。

目前,印巴两国的蝗虫群已经达到了他们的粮食主产区,每天两国都要损失无数的农作物,巴基斯坦已经进入了全国紧急状态,出动了大量飞机消灭蝗虫,但收效甚微,印度的情况也一样严重,结局,估计是损失惨重,考虑到这次蝗灾的超大规模性,要消灭他们,没有现实的可能性,即使全面出击,也只能消灭一小部分的蝗虫,这点蝗虫相对于总体蝗虫的灾害,显得杯水车薪。

我们历史上也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但近些年来情况已经大为好转,根本原因还是我们几十年以来持之以恒的种树,大幅度改善了生态环境,绿化上来了,蝗灾也就减缓了,毕竟,蝗灾发生的地方,几乎都是在植被稀少的相对干旱地区。


云中史记


自2019年12月以来,中北非地区发生数十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蝗灾,单单是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三国的蝗虫数量粗略统计就达到了3600亿只。自今年1月以来,这股蝗灾更是横扫阿拉伯半岛、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全境和印度北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称,如果6月份前无法遏制此股蝗灾,蝗虫数量将激增500倍以上。

由于此次灾情严重,很多声音开始顾虑这次蝗灾是否会蔓延到东亚地区,但是通过历史的经验可以得到很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不会。而不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不会蔓延的第一点原因,是种类。

蝗虫又名蚂蚱,碍于世界地理分布所以蝗虫的种类也是截然不同的,此次蝗灾的爆发点是东非的乌干达,而此次蝗灾的种类则是沙漠蝗,而这个种类在中国不存在,我国主要是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

沙漠蝗顾名思义,主要是在沙漠平原地带生活,对于温度极其敏感,主要集中在赤道与北温带南部地区,气温过低一方面会影响虫卵孵化,另一方面则会对成虫本身会影响生态影响,所以历史上多次沙漠蝗灾最北也顶多到达黑海、里海地区,然后逐渐消亡。

不会蔓延的第二点原因,是地形。

此次沙漠蝗灾的起源在东非乌干达地区,沿着索马里向东接连入侵了阿拉伯半岛、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印度等地区,但是却被遏制在印度的德干高原、缅甸西部的若开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正是因为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有效的遏制了蝗灾继续向东发展。

如果仔细看此次蝗灾的爆发地和蔓延地就不难发现,沙漠蝗主要席卷的地区都是沙漠、戈壁、平原等地区,但无法逾越2000米以上的高原与山川地区。比如若开山脉平均海拔在2500米左右,而喜马拉雅山脉海拔则在4000-5000米左右,而德干高原海拔虽然平均在900米,但并不利于蝗虫生存。

不会蔓延的第三点原因,是气温。

在中东地区,除了阿拉伯半岛的沙漠戈壁,其实叙利亚、伊拉克的两河流域也是平原地区,然而此次沙漠蝗却并没有过境两河流域,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气温。

在第一点原因当中已经说过,沙漠蝗对气温很敏感,大多适应在20度以上的温带、热带地区。然而目前的两河流域所在的北纬35度线左右目前仍处于刚开春季节,平均气温在0-10℃左右,并不利于沙漠蝗生存。

不会蔓延的第四点原因,是治理。

此次沙漠蝗席卷的国家包括乌干达、索马里、也门、巴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这些国家有两个最大的问题,一个是都是欠发达国,另一个则都不是粮食主产区。比如乌干达全国仅有2架农药喷洒飞机,对于眼下动辄上亿的蝗灾可谓杯水车薪。

但是对于我国来说这种情况并不存在,目前我国的蝗灾治理标准是每平方米限制在0.5头至5头以内,而且通过蝗虫流动通道改种蝗虫不爱吃经济作物的生态控制,高密度蝗区农药喷洒的药物防治,以及次级蝗区养殖蝗虫天敌的生物防治三种综合性防治措施来遏制蝗虫发展。

也就是说在蝗虫主要繁殖区撒药,主要流动区种植蝗虫不喜食的作物,外加广泛养殖蝗虫天敌来对蝗灾进行综合防治。即便蝗虫来了还没发育就中毒,流动起来没东西吃,到了休息区遭到天敌攻击。

当然更令蝗虫感到绝望的是,中原地区自古以来不光是将蝗虫作为食物,还可以作为畜牧用的饲料,种植用的肥料,甚至可以入药当做中药材。这样一种既能吃,又能养殖,还能施肥,更能入药的好东西,恐怕来多少个都不够消耗的。


马克观察


很多小伙伴说蝗虫即便来了也没有关系,铺上张大网直接把它吃掉就好了。

这样的一种说法,或多或少有一些玩笑的意思,但真实情况下,蝗虫很难飞到咱们国家来。

目前来看的话,如果非要让蝗虫飞过来,一共有三种途径,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第1种就是需要越过茫茫的戈壁滩,从戈壁滩上长途跋涉飞过来,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戈壁滩往往数十里地里面别说棵草了,就是连水都没有,蝗虫要是飞过来的话,十有八九也会饿死。

如果说从高海拔地区飞过来的话非常抱歉,迄今为止好像没有见过什么蝗虫能够穿越7千米或者8千米的高海拔,穿越这种高海拔,十有八九也会缺氧而死。

最后一种可能就是从南方经过缅甸那一片,然后飞过来,从南到北席卷而来。

此蝗虫非彼蝗虫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这个蝗虫并不是普通的蝗虫,和咱们这边的蝗虫也有很大区别。

我们可以举一个更加通俗的例子,那就是这个蝗虫其实是个外来品,是一个进口货。

咱们国内也有蝗虫,在很早很早之前也有对应的蝗灾,而这些蝗灾绝大多数都是亚洲蝗虫,东亚蝗虫和西藏蝗虫。

除了这三种蝗虫之外,其它的蝗虫想要过来还真得考量考量,他们适不适应咱们这边的生活习惯。

而这一次的蝗虫我们称之为沙漠蝗虫,沙漠蝗虫他们成群结队,一只两克重的蝗虫可以吃掉和它身体重量相差不大的粮食,而且是在一天之内。

理论上来说这种蝗虫还是比较可怕的,但是可怕就可怕吧,反正又不是咱们这边的物种,即便来了也得损失大半。

可以在心理上轻视,但不能在战略上轻视

其实对于蝗虫,咱们国家有一系列的解决办法,包括但不限于喷洒农药了,通过一些生物克制了这些都可以。

但是我们依然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一旦蝗虫真的入侵过来的话,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予以扑灭。

因为这个蝗虫非常特殊,特殊就特殊在他们只要有一小撮蝗虫,并且聚集在一片区域里面,短时间之内没有天敌的话,他们就会直接壮大起来。

所以我们要在最开始的那一段时间里面,把他的火星子直接给踹没了,只有这样才是最安全的。

当然了,一时半会儿蝗虫也不会飞到咱们这边来,毕竟他还得在其他地区先霍霍一阵儿。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趣谈唐宋元明清


蝗灾从古至今一直是三大自然灾害之一,三大灾害就是水灾,旱灾和蝗灾。

现在肯尼亚则遭遇了70年不遇的蝗灾,出现了60公里长、40公里宽的蝗虫带群,对当地的农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加剧了当地的粮食危机。

一只蝗虫可以存活三个月,而美之雌性蝗虫可以产300颗卵,一平方公里的蝗虫一天所吃的食物,就相当于35000人一天的量,如果蝗虫真的过来,还真是很可怕的,但全世界几乎每年都有蝗灾,除了17年山东的那次蝗灾被很快消灭之外,感觉好多年都没有听过哪里有蝗灾这件事儿了。

现在这些蝗虫已经跑到印度和巴基斯坦了,而这两个国家又是我们的邻国,一旦他们飞过来,也会对我国农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但是按照专家的说法,应该不会,不少网友称中间还隔着喜马拉雅山,他们过不来。但是基于专家一般情况下都会反向操作,所以还是有些担心他们会跑过来。

但跑过来我们也有办法去治理,相比于非洲,中东和南亚,我国在这方面拥有许多优势,首先是爱吃,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东西都因为不知道怎么吃,所以这些东西没有人去抓,也就导致他们大量繁殖,有不少留学生还教他们怎么去吃这些东西,比如说牡蛎,当地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吃。

17年在潍坊的那次蝗灾,连河北的都开车过来抓,非洲大概不会出现专门为了抓蚂蚱开车来抓的,倒是会有一些非洲人抓来卖给开车路过的中国人。

现在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的温度相对整个中国来说温度还是比较高的,这种温度非常适合蝗虫的繁殖,马上又要进入三月,蝗虫非常喜欢这个季节,恐怕会有更大规模的繁殖,从大概会繁衍三到四代,蝗虫的数量会以指数上升,到六月份天气炎热干燥的时候,蝗虫的数量才可能会下降。

另外我国和印度,巴基斯坦之间有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那种低温氧气稀薄的环境,并不适合蝗虫大面积迁徙过来,反而印度温暖湿润的气候更适合他们,而且印度的大米种植面积非常广大,印度是世界大米出口国的前三名,一度还曾经是第一名,所以印度的食物可以让蝗虫很舒服的呆一段时间,而且蝗虫都会朝着它适宜的地方飞行,显然青藏高原的环境让它们并不会往这边儿飞。

所以大家既担心蝗虫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又觉得吃不到蝗虫而遗憾,野生小动物还是不要吃了。


风云一点通


印度目前并没有出现蝗灾。只不过,从东非传来的蝗灾,在跨过中东国家以后,正在朝着巴基斯坦进发。而与巴基斯坦相邻的印度,同样也面临着蝗灾的巨大威胁。当然,根据目前蝗灾蔓延的趋势来看,蝗灾到达印度的时间可能也不会太久了。

不过,就算印度爆发大规模蝗灾,进而再蔓延到我国的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也是非常低的,或者说基本上不可能发生。


蝗灾发生的必要因素中,环境状况是至关重要的。东非各国之所以发生蝗灾,和这些地区目前的干旱情况,以及植被被破坏的情况息息相关。而蝗灾能够由东非地区蔓延到中东地区,除了两者位置相邻很近以外,中东的情况其实也比东非好不了多少。因此,此次蝗灾能够快速地经中东各国朝巴基斯坦推进。同理,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由于土地资源较少,植被被破坏的情况也比较重,再加上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的气候也较为干旱,一旦蝗灾波及印巴等国,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然而,就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出现规模较大的蝗灾,蔓延到我国也是非常困难的。首先,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人口大国,一旦蝗灾在印巴两国发生,这两国都有希望处理这种灾害的,或至少可以让蝗灾的破坏程度降低。如果蝗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得到遏制,那么再往其他国家蔓延的可能性自认就降低了。


其次,如果印巴两国不能遏制蝗灾,蝗灾的蔓延方向其实也只有两个。一是向北进入中亚,一是向东进入东南亚。然而,蝗灾进入中亚以后,如果往东,则会经过广袤的荒漠区域,很难进入我国。至于东南亚方向,东南亚水草丰茂,天然林木连绵不断,蝗灾根本就难以染指。有了东南亚的阻隔,蝗灾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从南进入我国的。

因此,此次蝗灾在海外看上去影响的确比较大,但其影响范围其实最多也就是非洲、西亚、南亚、中亚等地而已。至于其他地方,以蝗虫的能力,还是难以直接波及的。


苏绽


印度的蝗虫灾害会蔓延到中国吗?如果会,有什么好办法吗?

从东非爆发的蝗虫灾害,目前已经扩张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这次蝗灾聚众上千亿,来势汹汹,西亚东非南亚等国都如临大敌。有朋友想问,这些蝗虫会蔓延到中国吗?中国能对付得了吗?

应该说,我们还是有这个实力的。

先来了解一下这次蝗虫的情况。

2月11日的监测消息显示,从东非出现的蝗虫,开始爆发。这是东非地区2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对东非国家肯尼亚来说,这是7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蝗虫在非洲的索马里半岛附近繁殖,然后一路东进,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巴基斯坦和印度,不仅有远道而来的东非蝗虫,还有伊朗南部孵化的蝗虫。

相对来说,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应对,比东非国家要好得多。这是因为,这两国有一定的工业能力,对付蝗虫有一定经济实力。东非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南苏丹,这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以下。南苏丹作为世界上最穷国家,人均GDP只有237美元,几乎可以说是一贫如洗。

相对来说,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人均GDP能有2000左右,作为低收入国家,还有一定的工业能力生产灭杀蝗虫所需的挖掘机、农药等物资。如果整个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要灭这些蝗虫,也并不是很难。只是,蝗虫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逆的,这些国家受灾情况恐怕也不容乐观。

这次酿成巨大蝗灾的蝗虫十分危险的沙漠蝗虫,一只2克重的成年昆虫一天能吃掉相当于它体重的食物,而一群蝗虫通常有数千万只。这些蝗虫吃完一地的农作物后悔立即飞走,一天飞行150公里。

有朋友发现了,位于东非和南亚之间的西亚石油国家,好像并不畏惧这些沙漠蝗虫!

这是因为,沙特这些国家,很有钱,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蝗灾防御机制。一旦蝗虫来袭,不各种专用设备往上一招呼,蝗虫基本上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同样的道理,蝗灾到了中国,也基本没啥事!

更何况,这些沙漠蝗虫,基本不可能到了中国!

目前为止,在我国泛滥成灾的蝗虫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东亚蝗虫、亚洲蝗虫和西藏蝗虫。

东亚蝗虫,也叫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于北纬42°以南直至南海和云南,西起甘肃南部和四川,东至渤海、黄海沿岸和台湾等地。与东亚飞蝗不同的是,西藏飞蝗都在青藏高原地区。

所以,这些沙漠蝗虫,想要飞过喜马拉雅山北上与西藏飞蝗抢地盘,飞行能力不行;想要越过横断山脉到云贵川找东亚飞蝗抢地盘,又面临水土不服和吃不惯中国草的问题。

总之,横行东非和南亚的沙漠飞蝗,实在是没有能力继续对中国发动攻击了。

不过,今天春季的蝗灾隐患还是应该切实防范,中国本地产的蝗虫,一旦在地下孵化成功,破土而出,那也会是遮天蔽日的可怕场景!

即便如此,大家一面灭蝗虫,还要一面抱怨,蝗虫太少了,根本不够吃!

事实上,这些沙漠蝗虫,也曾袭击过以色列、沙特等国,可是这些国家的人也学我们抱怨蝗虫不够吃。

之所以抱怨蝗虫不够吃,是因为国家整体实力强,有足够能力灭杀蝗虫。其实根本不是老百姓胃口好!

所以,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历史知事


印度最近可以说是多灾多难啊,雾霾问题还没有解决,首都被雾霾笼罩,导致停课,各种工程停止修建,城市出了问题,农村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农业对很多国家来说都十分非常重要的对,对印度也是如此,而印度从今年九月份开始就遭遇了蝗虫入侵,对印度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中国是印度的邻国,很多人都担心,中国是不是也会受到影响,但是没想到,这些蝗虫想要来到中国,首先要禁的住冻,因为中国和印度之间有一座喜马拉雅山,

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蝗虫不可能飞过去的,山上的恶劣天气会把它们冻成冰棍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蝗虫,蝗虫俗称蚱蜢,是一种对于农业有着非常大杀伤力的害虫,在全球有超过10000种的蝗虫,它们分布在热带,温带,草原甚至是沙漠地区,它们主要会危害禾本科植物,比如小麦,水稻,谷子,玉米等,都是它们的食物范围,经常会啃食植物的叶子、嫩茎、花蕾和嫩果等,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发生蝗灾时,大量的蝗虫聚集在一起,可以将农作物啃食干净,从而给农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而这次印度的蝗灾就是如此。

印度还是一个蝗灾一直挺严重的国家,在最开始的时候,印度的蝗灾出现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9月之后兴盛于拉贾斯坦邦,这里位于沙漠地带,气候炎热干燥,非常适合蝗虫的繁衍。但是喜马拉雅山是非常冷的,根本不适合生存,蝗虫飞跃珠穆朗玛峰要很长时间,这段时间足够把它们冻住的。

中国是印度的邻国,很多人都担心,中国会不会也受到蝗灾的影响,但是印度和中国之间隔着喜马拉雅山脉,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额的山脉,可以说是天然的阻隔屏障,有中国天险在中印之间拦着,这些蝗虫很难进入中国,蝗虫想要飞过喜马拉雅山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一是因为喜马拉雅山的海拔高,二是因为喜马拉雅山的海拔高,气温低,根本不适合蝗虫的生存,而即使是越过喜马拉雅山,也是不适宜蝗虫生存的青藏高原,所以这次的蝗灾影响到中国的可能性较小。

当然也有可能,它们不经过喜马拉雅山,从缅甸或者泰国飞到中国。

但是等它们到中国后,它们才会发现,中国是它们的禁地,烧烤蚂蚱,糖醋蝗虫,干煸蚂蚱,椒盐蝗虫,清炒蚂蚱,清蒸蝗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