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米安-利拉德:常速人生

能够择一城终老,在如今的联盟是一件愈发困难的事情。

联盟历史上,能够为一支球队效力10个年头以上,不曾经历过交易颠簸的球员只有47人。多数球员都来自90年代以前,现役球员只剩下了哈斯勒姆和斯蒂芬-库里。未来,这份榜单上的名字会增添多少,我心中也没有答案。

简单地苛责如今的球员们缺乏「忠诚」,显然是不客观的。球队的管理层是否作为,是否充满温度,遭遇突然而至的伤病,无法承受周而复始的失败,每个人选择的自由,太多太多的因素左右着球员们的去留。

当人们耐心的保质期日益缩短,情况又显得更为复杂。当球员的面前被摆放了太多条捷径,而选择又不再会招致铺天盖地指责的时候,那些仍在坚守着的人们,被赋予的意义就显得愈发珍贵。

在这个二倍速的篮球世界中,至少达米安-利拉德,还在「缓慢」地享受着自己常速的篮球人生。

赞美使我软弱

尽管只为球队效力了短短65场比赛,杰拉德-华莱士仍然是开拓者队史,一个不可被遗忘的名字。当然,「猫王」每个夜晚拼尽全力的精神令人尊敬,但我们要谈的不是这些。

2012年3月15日,华莱士在一笔交易中离开波特兰,前往布鲁克林。这笔交易为球队带来了一个颇为珍贵的首轮选秀权。后面的事情,我们都再清楚不过了。

达米安-利拉德:常速人生


即便在大四赛季打出了场均24.5分5篮板4助攻的出色数据,利拉德的名字,仍然不是球探们关心的重点。和那些来自杜克、肯塔基的明星球员不同,利拉德所在的韦伯州立大学上一次有球员跻身NBA的时候,媒体人Stephen A. Smith刚刚度过自己的5岁生日,纽约那一季,刚刚摘得队史第二座总冠军奖杯。

ESPN向来以数据分析著称的Hollinger,对利拉德的数据产生了质疑,「(出色的数据)只是由于他身处一个竞争力不足的分区而已。」四次助攻,也被人们认为没有达到一名优秀控卫的及格线,22岁的年龄更是为他的选秀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利拉德生就为了打破这些阴影而存在。怀疑和轻视,恰恰是他前进的动力。

「赞美使我软弱」,利拉德曾这样对他大学的教练Randy Rahe说道。

大多数高顺位新秀的经纪人,都会选择不让自己旗下的潜力新人参加在芝加哥进行的联合试训。利拉德的经纪人也向他提出了这一建议,却被他拒绝了。

「我来自奥克兰,我不怕任何人。」

日后,许多球队高管坦承,他们正是在芝加哥第一次听见了这个陌生的名字。与此同时,他们也在那里见识到了这个年轻人的投篮能力,他充沛的体能和竞争心。在后续的个人试训中,利拉德给开拓者管理层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时的记者被告知「这是继凯文-杜兰特之后,球队看到过的最棒的试训表现。」

达米安-利拉德:常速人生


就这样,利拉德异军突起,在第六顺位被选中。和其他被低估的球员不同,利拉德要做的并非是把排在自己前面的球员列成清单,逐一痛扁。正相反,他将第六顺位视为上帝的恩赐。

只因为,波特兰。

没人能夺走他的激情

2014年5月2日,开拓者与火箭的第六战已经来到了尾声。就在几秒钟前,钱德勒-帕森斯机敏的趁乱得分,使得摩达中心上万名观众寂静无声。此时,比赛时间还剩下0.9秒。

球队并非处在「要么赢球,要么回家」的绝境,可一旦输球,第七场生死战便将移师休斯顿主场进行,胜利的天平或许将重新向对手的方向倾斜。

这是利拉德第一次踏上季后赛的舞台,此前的十四年时间里,开拓者从未赢下一轮系列赛。

暂停回来,利拉德身处弱侧突然起速,绕过两名出色三分手——莫-威廉姆斯和马修斯的掩护,身旁的帕森斯竭力追赶,却仍旧迟了一步。利拉德稳稳地将球接好,在距离三分线一步远的地方,后仰漂移着将三分球投出,命中。

达米安-利拉德:常速人生


全场沸腾了,解说员声嘶力竭地拖着长音,仿佛这可以帮助他恢复理智。这次沉默不语的一方,变成了休斯顿人,球迷们的脑海中,或许又被唤起了五年前布兰登-罗伊制造的心碎记忆。

之后的生涯里,关键时刻的冷血表现,成为了利拉德的招牌。人们称他为大心脏球员、关键先生,对于利拉德而言,这是他开始掌管比赛的「Dame Time」。

无论用怎样的称呼来形容这些令人沸腾的时刻,在利拉德大学时期的主帅Randy眼中看来,这绝不只是临场发挥所能决定的问题。

「他是那种,相信唯有付出汗水,好事情才会降临在你头上的那类人。」Randy说道,「他是个蛮老派的人。」

达米安-利拉德:常速人生


Randy曾经目睹过利拉德在大三那年如痴如狂的训练热情。前两年的出色表现,让利拉德的名字出现在了选秀榜单之上,可大三赛季甫一开始,他便遭遇了严重的腿部伤势赛季报销。

「没人会轻易垂青一位受伤的大龄球员的,我只能加倍努力。」

利拉德确实这样做了。伤愈过后,他每天提早来到训练场,和助教单独进行训练。紧接着和队友一起,按照正式比赛的节奏进行运球、挡拆练习,直到汗水浸湿外套为止。下午一点钟,利拉德一定会准时出现在力量训练房,到了傍晚,他还会强迫自己命中400记三分球才能离开。

「我偶尔会提醒他,适当考虑一下减少训练任务,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训练计划。」Randy表示,「这就是利拉德之所以成为利拉德的原因所在,没人能夺走他的激情。」


达米安-利拉德:常速人生


我相信一切会有回报

转眼间,利拉德已经来到了生涯的第八个年头。新秀赛季阵中的14位队友,如今全部离开了球队,有些人成为了对手,有些人前往海外打拼,有些人彻底结束了篮球人生。

身边的人们来来去去,利拉德还在那里,并且不曾考虑过离开。就像他在自述中写到的那样,「他着迷于眼前的艰难旅途。」

达米安-利拉德:常速人生


他被波特兰的球迷深深爱着,而他本身,就是给他们最好的回馈。尤其是当你考虑到新世纪以来,波特兰球迷或许是联盟中心碎次数最多的球迷群体,无论是布兰登-罗伊还是格雷格-奥登,这里的球迷们最能体会希望破灭的感受了。

而利拉德为他们重新点燃起了希望。

他努力地拼凑起球队零碎的球队文化,他努力地融入其中,并试图定义这份文化本身。主教练特里-斯托茨认为,「他想做的就是成为队友心中的榜样。他每天早来晚走,无需工作人员便能带领队友一起维护更衣室的整洁,定期举行球队晚宴,对球迷充满感激。」

但利拉德的目标,远不止此,尽管他并不是一个喜欢考虑未来的人。通常来说,他只关心「下一步」。从NBA,到全明星,到季后赛,他一步步地兑现着自己的梦想。如今不曾实现的梦想只剩下了一个,最至高无上的那一个。

「我会挺身而出,为这座城市赢得一座冠军奖杯,或者虽败犹荣。」

NBA成立七十几年来,最为恒定不变的真理就是:每个赛季只能有一支球队胜出。或许太多超级球星的冠军表现让人们忽视,余下的太多太多人,终其整个职业生涯都与冠军无缘。当今的联盟,夺冠变得更加困难,金光闪闪的总冠军奖杯,似乎成为了仅有的几支「超级球队」角逐的目标。

利拉德深知这样的现状,这也使得他要为撕裂之城带来一座冠军奖杯的豪言壮语,增添了些悲壮的意味。但正如他自己所言,「这个故事并不适合所有人。」

懂得人懂得就好。

在这个我们所有人都仿佛置身于被拨快速度的时代中,利拉德还在重复着那些上个世纪的老家伙们,热衷于坚持的事情。他会坚持到最后吗?我们不得而知,「忠诚」无关道德绑架,只是祝福,祝福他能够得偿所愿。

「到了故事的结尾,你所付出的一切都会收到回报。即便遭遇失败,我们也能卷土重来,只要我们坚持到了最后,这一切于我而言就是值得的。」

「我始终相信这一点。」

达米安-利拉德:常速人生


end 2808字

2020 NO,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