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新兵连第一次在部队过年吗?

老王大叔


我们新兵连只是过了个元旦!第一个新年春节已下老中队,因为消防缺人!记得春节三天俩夜基本没睡觉,困呀!每年三十晚上会餐都是穿着战斗服!年三十晚上出警八次。我当时身体素质好跟着班长后面抱水枪!这一抱就抱了三年!当时我们的辖区就一个中队值勤!26年过去了,听说现在都四个中队了!改制了,老部队没了!还好三年能平安退伍回家!现如今在家种地卖菜!上有老下有小,过得能吃上!这么多年,我认同了我的指导员那句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唉,有钱有关系就行,靠自己能力干出来有几个!


手机用户6020962705


我们旅长是大名鼎鼎的将门虎子秦卫江,现在的东部战区副司令员。当兵的地方在张家口,军事重镇,那是1991年,三个月的新兵连还没有结束,赶上了春节。三十那天就放假了(当然轮到谁站岗还得站岗),早上赶紧起床洗衣服,当时就一身军装,没有换洗的外套,就穿着棉袄棉裤外面没有外套,。晚上就在连部会议室组织联欢晚会,每个班都要有节目,连长怕我们想家安排司务长买了好多瓜子、糖块、水果等等。

第二天是春节,这么多人吃水饺怎么办?不好包啊,炊事班早就准备好水饺馅了,牛肉的,羊肉的,还有素馅的,不过包水饺是各班包各班的,都是在家没干过家务活的小年轻,这可好看了。各班都行动起来了:和面,面硬了再加水,水多了再加面,没有这么多擀面杖也有办法,用啤酒瓶擀饺子皮,擀的擀,包的包,水饺更是五花八门什么样式的都有。这么多人在一起过年确实很热闹,吃完水饺又去礼堂看电影,电影开场之前必不可少的拉歌。当兵三年,在外过了三个春节,现在回想起来,军营的生活确实值得回味。




衣者016


一晃距离新兵入伍已经二十年了,我们那时都是年底去的部队,到部队新兵不久就要过年了,从小到大第一次远离家人在外过年,所以还是很想家的。但是新兵连人多,五湖四海,过年训练相对比较宽松,时间也多一点,就冲谈了对家的部分想念。

记得那年过年,放假的第一天,集体先到浴池洗澡,那可是入伍后最大的享受,能泡一会,戳一下,开玩笑说能不忙下半斤泥,主要是平时的确没时间。每个班把班里布置一新,晚上会餐包饺子,那时候会餐可以酒,过节连里相对比较放松。

晚饭时进去一看,六七个菜,还有汤,谗完了,那时新兵连除了大白菜就是大白菜,要吃烦了。会餐时新兵全国各地的下酒令,游戏,喝的不多,玩的快乐。包饺子真是技术活,大家来自五湖四海,饺子的形状也是七形八状,所以那时的饺子没有煮的,只能蒸啊。

吃饭后晚上看联欢会,玩游戏等都可以。好不容易认为过节放假可以睡个好觉了,半夜睡得正香,一串紧急集合哨声想起,披上衣服抓起被子就拍了出去,总之什么形状都有,领导说就是要检查一下过节的战备意识。由于紧急集合不合格,集体一个五公里夜跑。第一次在部队过年,从此烙下深刻印象了!!~~





杨树皮砍大刀


2006年我到部队当兵,12月份应该说了2007年是我在部队过的第1个年。记忆非常深刻,那个时候我们还在新兵连,新兵连的战友都基本上是来自荷兰,四川,福建,山东本地的人,我们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然而到部队过年,走在了一起,不能抽烟,不能喝酒,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兵卫国。老百姓过年,我们当兵的就要战备值班,所以说,在过年的时候,我们是外松内紧做的事,二级战备,背包这些打好,武器这些,都是准备好了的,趁着在我们过节的时候,怕有敌对分子发起进攻,记得在新兵连,新兵班长在大年三十大年初一还催了我们紧急集合,新兵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就是紧急集合,记忆深刻。

俺除了长辈过年的时候,我还是有很多感触的,首先在部队的时候,过年可以加餐,吃的比较好,基本上都是大鱼大肉过年这几天。其次就是部队连队的氛围,装饰比较好,有一个大大的中国结,有一个大大的不是挂在莲门口。每个班也都进行了装饰,节日氛围还是比较浓的,还有就是,不站岗的同志可以到军人娱乐室唱歌,打牌,下象棋等娱乐活动,过年的时候是不会进行体能训练的,这也是比较好的,特别是在新兵,体能训练就像要人命一样。

在部队过年时间是短暂的,由于不能外出,所以基本上活动都是在连队统一组织,比如说像拔河比赛,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等,都是由连队统一组织娱乐活动,让新来的这些战士或者是让老兵们一起参加比赛,融入到一起也是春节的时候做了很多娱乐活动中的,一种和睦,弟弟也是让大家尽快的融入到一起。



贵娱圈


在我的军旅生涯中,有三次在部队过年最令我难忘。

第一次是新兵们扎堆哭泣想家;

那是我刚任职排长才半年,是第一次提干后在部队过年,还没有什么管理经验。大年初一的上午,我到班里去转悠,突然发现有一个班里不对劲,十多个战士坐在一起,有几个趴在床上,有几个互拥着,见我进来一声不吭,也不起立。我有些诧异,一打量,全是当年的新兵,有几个眼红红的,显然刚哭泣过。我明白了过来,这是想家了!



当时,我也比他们大不了几岁,过年也是想家的。想好好劝劝他们,却不知道怎么说,只是让他们别想家,自己感觉也没有说服力。

一会班长进来了,看到室内的情景,“哈哈”大笑道:“看你们那点出息,当兵了还想家,真是让人笑话!”

“都给我起来,马上下去参加游艺会去,多拿几个奖比什么都强!”硬是把新兵赶了起来,去参加连队组织的春节游艺会。一会儿功夫,这帮新兵就有就有说有笑了!

班长的处理方法对我很有启发。

第二次是除夕夜巡线迎新春;

我们是供电连队,有一年除夕刚会过餐,有个点号就报告没了电。

停电就是命令。我们抢修小组马上出发。那一年特别冷,老天也成心不让我们过年。我们检查了几个可能出现故障的地方,居然没有问题。这下麻烦了,点号本来就比较偏远,线路又都是在大山里边,排除不了故障就无法送电,大家只好沿着线路检查,到查到故障,恢复送电,已经深夜零点多了。

山野里,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第三次是临时包饺子;

有一年,由于司务长的疏忽,速冻饺子粘成了块块,饺子煮成了一锅粥。大过年的,战士们没能吃上饺子可是大事。

怎么补救呢?


连队紧急组织会包饺子的战士,又动员了家属,大家一起动手,到中午就包了满满的几桌面的水饺,几个老兵又炒了几个菜。那天中午,连队食堂特别热闹,大家高高兴兴的过了一个快乐的年!


贺兰上空的云


老警于1990年12月入伍,2004年转业后被安置到公安局工作。还记得接兵排长说过,我们服役的部队在北京,每天出早操都经过天安门,为此我们曾兴奋不已。

当兵那天晚上,我们几十个人被铁皮车拉到了部队营房,由于天非常黑,我们不知道身处何方。第二天早晨,我们出了营房的门以后,就彻底懵了,因为四处全是大山,我们部队的营房就在一个山窝窝里。

过了一个多月就是春节,部队允许每个士兵喝一瓶啤酒。那天晚上,我们宿舍三十多人都早早钻进被窝,很多人都是蒙着被子哭,主要是想家,半夜里还有人哭醒。


老警面面观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29年前自己难忘的3个月新兵连生活。

我是1990年1月20号到河南省军区新郑教导大队,当时我们有新兵180人,我们地区只有我一个人,没有老乡,都是年轻人不到一天都熟悉了,都是来自河南各地市的。

刚到部队一切都是新鲜的,我们住的房子每班三间大瓦房,班长住中间守门,后面是洗漱间,左右两间都是通铺,每间6人挤在一起睡真暖和。临近过年,1月27日春节,每天学习《内务条例》叠豆腐块的被子,新被子不容易叠成,我们沾水用目标压,晚上睡觉被子都是潮的。每天出操,唱歌,排长、班长都像大哥哥一样照顾我们。春节大队领导和老兵们理解我们怕想家,在班长带领下在营区挂红灯笼、插红旗、贴对联、窗花。军营内到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氛,营造出家的感觉。

印象深刻的还是学包饺子,我们副大队长是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的大个子少校,揉面的绝技到现在我还钦佩不已,左右开弓,几分钟两个大面团完工,擀饺子皮一次两个。我们这些新兵蛋子大都十六、七岁,在家都没做个饭,看着饺子皮和馅怎样都包不严实,学擀皮都弄不成,干脆用茶缸底压,一个个饺子皮又大又厚,最后总是能捏在一起虽然奇形怪状,但我们都吃的津津有味。到现在我包饺子妻儿都喜欢,都是在新兵连学到的。

年夜饭热闹,大队领导和新兵们一起过年,官兵同乐,以茶代酒,尽情碰杯,然后室外篝火晚会,各班都准备了节目,独唱、合唱、三句半、霹雳舞等等,精彩纷呈,其乐融融,忘记了想家。因为当时电视机少没有看春节晚会。但是感觉非常有意义,战友们没有一人想家哭鼻子。

当兵3年春节都是在部队过的,数新兵连条件艰苦,但是到处充满爱。到现在每年春节包饺子都想起快乐、友爱的三个月新兵连生活,想起亲爱的战友们。

我是我爱我家,图片是新兵连合影和自己的照片。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我爱我家94366


当然记得。不过,因为16军当年组建装甲步团,我们这一年的新兵(82年10月入伍)提前下到了连队。下到连队没几天,我们连坐上闷罐车开往抚顺章党。部队代号是81899部队,隶属坦克四师装甲步兵团二营五连,驻扎在抚顺628厂,大伙房水库旁,距离大李家很近。

大年三十的中午,连队会餐,第一次喝啤酒,一碗不满,喝完就感到多了,在水库旁来回走了一个多小时,还是吐了。现在知道,酒量也是锻炼的。下午以班为单位包饺子,人人忙的不易乐乎,记得那年春节,连队干部指导员白海龙家属和技术员庞军家属也在连队过春节。初一的早上,自己早早的起了床,拿起大扫把,打扫出干干净净的大道,通往连队在山坡上的旱厕。当年连队战士都很清纯向上,连队干部都很廉洁爱兵,官兵团结如钢…

一转眼,三十多年就过去了,很是想念连队的干部和战友,想念自己的排长、想念自己的两任班长,更是怀念连队的技术员庞军…











国之剑


我是1994年12月入伍的新兵,那时候第一次在部队过春节是我非常期望的一件事了。

我们从春节的前2天开始全团就进入了二级战备状态,后来听班长说才知道,只要是在节假日的时候我们都要战备状态,我们的任务就是保家卫国,老百姓过年时候的的安宁,那才体现出我们军人的价值。

虽然战备状态,不过年还是要正常过的,除夕的上午,我们跟着班长打扫卫生,挂灯笼贴春联等。

到了下午,炊事班则把面和饺子馅发放到各班,由自己班包饺子自己煮。我们班的几个新兵只有我一个东北人会包饺子,其余的基本都是南方兵,都不会包饺子,但这是任务,不会包也得包,在班长的带领下,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了任务,包完以后,大家的身上脸上基本都沾满了白面。在去看饺子,除了东倒西歪的,就是四不像的,只有我包的饺子鹤立鸡群。

等煮玩水饺以后,大家都笑的前仰后翻的,饺子变成了片汤,只有我和班长副班长包的饺子还可以吃到嘴里。

吃饭以后,很多新兵都哭了,大家都很想家,我是一个例外,不过在那种情绪渲染下也第一次流下了眼泪。

晚上7.30分,除了值班的战士以外大家都去了广场看一年一度的烟花表演,那应该是过年里最奢侈的节目了,看过烟花以后回到连队连务室统一看央视春节晚会,看过晚会以后,一切又恢复到平日的正常部队生活。

这是我在部队过的第一个新年,就是在这种平平淡淡中度过,然而这种平淡却叫我一辈子都不能忘却!


古韵利州1


其实,我是一个没有新兵连的人,尽管我也有很多的制服和迷彩服。我那年穿上草绿色的半袖,是在8月23日,距离高考只有短短的42天,这期间还要估分、报志愿、下分、看分,体检、政审,忙碌完了,高中时代就彻底结束了,我就和另一个同班同学,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去那个营院报道了。

北京站有大轿子车接我们,我看到了长安街、看到了公主坟、看到了六里桥,然后就是一片片的麦田,最后到达了朱家坟。那是流火的8月,没有飘雪的过年。或许,这就是我的新兵连吧!我每天出无数身的汗水,草绿色的半袖上永远是厚厚的盐渍,我们要从早上起床一直训练到晚上9点,队列、教育、单兵战术、武装越野。就这样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们在操场的主席台前阅兵了!然后,我们就拿起了黑人造革书包,去上课了。

此后的四年,春节都是在家里过的,那时的我们,暑假四周,寒假三周,基本上没在家过过正月十五。如果有人挂科不及时,要提前一周回学院补考,还要交一周的伙食费,补考时的食堂,是没有这笔预算的,因为上级要求我们,所有课目都要及格呀。所幸的是,我一次也没有补考过,我过了四年在家的春节,我通过电视,收看了1993年春晚的《侯大明白》,侯跃文石富宽合说的相声,我记忆深刻。如今过了28年,我仍在收听收看侯跃文和石富宽老师的徒弟的相声,有了他们的相声,我每天都是过年,每天都是欢笑。

不过,我在朱家坟过过元旦,这也是新年。队里会组织联欢会,我还给大家唱了郭富城的《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我不崇拜明星,但是有联欢会就得有节目呀,所有的文艺节目,明星都表演过了,我们再拒绝明星、不屑与他们为伍,就只能在联欢会上干巴巴地坐着了,那些黑板上的喜庆板报,也都白出了。所幸的是,我们上到少校、中尉,下到红牌,没有一个人拒绝明星,有一位中尉大师兄,也就是区队长,也演唱了流行歌曲。这算是过年吗?我不知道。

当了排长之后,我在玉田的部队过年了。那是1997年的春节,我带着全连的新兵过年,这些新兵里,就有我稿子里经常会写的二次入伍的小张和话痨小于,他们都是我的好兵,是和我住得最近的士兵,一张通铺上。那年的春节,我记得我好像教他们包饺子了,我希望我的新兵们包的饺子都捏七下,摆放的时候都像内务一样整齐,但是他们做不到,我的南方新兵,把饺子包成了馄饨样,他还教我说,那样才是饺子呢。于是,我就放弃了我的要求,大家随便包吧。

1997年春节的饺子,大家都是用自己的塑料脸盆盛放的面和馅。我的脸盆是从朱家坟带去的大墨绿色脸盆,我的新兵们是浅绿色的脸盆,那个时代,我的坦克团还没有现在流行的大黄脸盆。我的墨绿色脸盆,比他们的浅绿色脸盆厚实得多,永远也摔不坏。大家都是把脸盆简单刷一下,就去炊事班盛面和馅了,这些脸盆,其实也经常淘粪的。在部队,没人在乎脏与净,过的就是一天一天的生活。

1997年春节看春晚,是在营部的俱乐部里,那个电视好小,房间里坐着全营30个新兵,他们有的坐在马扎上睡着了。或许,他们错过了那一年的《侯大明白》,但是他们获得了难得的休息时间,现在想想,我还是想对他们微笑,没有了那些我施加给他们的苛责。

初三初四的时候吧,新兵连的排长们轮流值班,很多驻地附近的干部都能骑摩托车或是坐班车回家看看。我没有回家,我去我连队的连长家里玩了,见到了他的母亲、女儿、嫂子,现在我的大侄女应该已经结婚了吧,她早就和父亲一起到了北京,也就是我的老连长,他马上要调将军了,他在连里总喊我兄弟,有时候也叫我二排长,这么多年了,我和我的战士,都喊他“老大”,他是我们的骄傲,见证了我们的青春,今天是腊月二十六了,老大过年好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