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容易得罪人,该怎么办呢?

合生成长课堂



上帝的房角石


得罪人方式有很多,如果不是有意的,那最常见的一种是:说话太直白!

我有一个闺蜜,说话从来不过脑子,想说什么就是什么。虽然她这个人能力很行,但总在公司遭到排挤。平日我们一起玩耍没有太在意,知道她是这个性子就没有多跟她计较。

直到昨天,我写了一篇学术论文稿,让她看见了,她直接说了一句:“你这写的什么鬼?乱七八糟,还没有别人小学生写的好!”我知道她说的对,但是我听了心理实在不舒服,本来我对这篇论文已经够头疼了,现在更没兴趣了。

后来我爸看见我写的论文,他认真看完后,对我说道:“你看这里,是不是应该这样改一下?那里写的是不是太啰嗦了,该不该简明一点?”通过我爸的指导,我顺利完成这篇论文。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说话特别直白,他们从不顾忌别人的感受,想到什么说什么,也许说的是对的,但是很难让人接受。

说得好听点,这个人性格很直白,但说得难听点,这个人情商不够,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我见过很多这样的案例,老婆在外人面前直白地指责老公,说你看别人老公赚多少钱;妈妈在饭局上直白发难儿子,说你就是天天在家里上网打游戏;老师当众直接批评学生,说你是个差生一辈子没前途。

他们说完这些话,都很占理地跟另一方说:“我很直白,不喜欢拐弯儿,请你谅解。”只见另一方尴尬地笑笑,心“两截”了。

直白的人真的很容易得罪人,如果他们换种方式,会不会更好一些:你这样做没问题,这样是不是会更好;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考虑一下这个方式;这样太棒了,可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试想,这样会不会更容易让人接受,也不容易得罪人。

有一种爱叫点赞,喜欢的话,点个赞呗!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了不起的医生# #真相来了#


深圳怡宁心理健康


从小,父亲就教育我,喜怒不形于色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我一直铭记于心,但实践起来却总觉得心里憋得慌。

每次委屈时强忍泪水,就更委屈;生气时保持微笑,就更生气;开心时拼命克制,慢慢就丧失了快乐的感觉。

久而久之,骗过了别人,也骗过了自己,似乎喜怒哀乐的情绪,我是不该拥有的。

喜怒不形于色,说好听点,叫情商高,说难听点,就是委屈自己,成全他人。

这样的生活,让我觉得好累。

每当这种时候,我就十分羡慕我的闺蜜柚子,一个把“喜形于色”当成骄傲的姑娘。

她有一个交往了三年的男友,看起来老实憨厚,柚子经常跟我抱怨他太闷太无趣。

但就是这样一个直男,每周都会不定时地给柚子带些小惊喜回来。

有时候是一束雏菊,有时候是她前两天想吃的甜点,有时候只是一杯三块钱的酸奶。礼物有大有小,但一周两次,绝不落下。

我曾觉得不可思议,到底是什么能让一个大男人如此心细,还能坚持这么久?

柚子冲我笑得贱兮兮地说:“因为,他知道我很开心呀!”

柚子是个喜欢小浪漫的姑娘,所以每当男友给她惊喜时,她都会开心得像个小疯子一样,冲上去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一个甜甜的么么哒,毫不掩饰自己的幸福。

她跟我传授经验:“有些矜持的姑娘,即使收到一大束玫瑰也不好意思露出笑容。可是你憋笑憋得辛苦,人家还以为你不喜欢,这种矜持有什么意思呢?倒不如大大方方地笑出猪叫!”

听了她这一番话,我终于明白了他们浪漫爱情的关键——不装。

柚子不吝啬展现自己的幸福,她的男友也就不会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爱意。

有时候,喜形于色,才是一种利于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的生活态度。

坦率说出自己的想法,从来不是情商低,而是善待自己,也对他人真诚相待的一种方式。

朋友木子前段时间刚刚分手,这段恋情分分合合几次,折腾了大半年,终于还是散了。

木子吃不好睡不好,连工作都没了动力,他给我打了很多电话,都是在我下班回家的路上接到的。

第一句话总是,今天真是漫长又辛苦。

在公司,即使心累到不想说话,却还是得扯起嘴角和同事说笑,害怕自己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大家的工作心情;回家面对父母时,也不敢把难过表现得太明显,一来怕他们伤心,二来怕他们多问,只能假装若无其事地陪他们闲聊。

木子说,他感觉快要撑不下去了。比起失恋的痛苦,强颜欢笑更让他难受、委屈。

为什么明明很难过,却还得首先懂事周全地顾及好别人的情绪?明明自己才是最需要安慰,最需要照顾的人啊。

听着他略带哭腔的声音,我不想再跟他讲那些如何做人的大道理。在最脆弱的时候,他应该拥有一次放纵自己的机会,他有权利发泄出自己的愤怒和委屈。

于是,我什么都没说,只是告诉他,想哭就哭吧,我陪着你。电话那头的木子没再说话,从小声啜泣,到放声大哭。第二天,他跟我说,那天晚上,是失恋后这么长时间里,他唯一熟睡的一晚。

从那天以后,木子开始慢慢改变自己。

难过时,不再强颜欢笑,而是礼貌委婉地告诉同事他的心情,希望他们不要介意;面对父母,也会避重就轻地和他们谈起此事,聊聊自己的不开心,也告诉他们不要担心。

就这样,不到两个月,木子就走出了失恋的阴影。

勇于表达自己,不仅没有让他招人讨厌,反而让他变得更加强大。

公司同事惊讶地发现,他并不是个冷漠的人,而是一个值得深交的,有感情的朋友;父母也因为他的主动倾诉深感欣慰,比起以往模式化的微笑和问答,这样有哭有笑的交流,才更像一家人。

木子说,这场失恋与其说是一场重挫,不如说是一次重生。

逼着他摘下微笑的假面,原来,表达并接受喜怒哀乐的自己,才是真正地活着。

有时候,我们带上假面不光欺骗了别人,也麻痹自己。

不断告诉自己,我没事,我很好,似乎不断重复,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但其实,药效过去后的疼痛才更加锥心刺骨。

带着假面生活太辛苦,或许,喜形于色的生活态度,才是真正的为自己好。

人生短暂,别太委屈了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吧。


十点读书


我有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先说坏消息,就是你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基本上是改不了的。不过好消息是,你可以给自己的语言化化妆,或者整整容。

我们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体型偏胖的朋友拉着你去买衣服,她试穿了一件紧身款的裙子让你给意见,你想都没想张口就说:“哎呀这条不好看,显得你好胖啊!”

我敢打赌,听到你这句话以后,这位朋友一定在心里把你拉黑了,或至少把你拉黑一个下午。

我猜,你进入职场时间不算长,大部分对社会对生活的认知恐怕还停留在学生时代。不论诚实是多么宝贵的品质,有话直说都会伤及人们的自尊、激起人们的愤怒。

成年人的生活并不是一场接一场“揭露真相的新闻发布会”,即便你有一片揭露真相的好心,也要恪守这样一个原则:给出解决方案远比说出实情更有教养。

因为说出实情往往带着主观评价,当产生主观评价的时候,你就站在了对立面,是个指指点点的人。

而解决方案则意味着,你和对方站在了一起,你在替他想办法。这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还是拿买衣服的这个场景举例,让我们体会一下这两种方式的差别。

说出实情的说法是:哎呀这条不好看,显得你好胖啊!

给出解决方案的说法是:我觉得旁边这条藏蓝色的裙子更适合你,显得你身材更修长了。

其实,我挺理解你的。有时候并不是一定要说真话的,而是觉得说假话有负罪感,会认为自己不够诚实、显得虚伪。说真话,至少让我们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有道德优越感。

关于这一点,我把蔡康永的那段话送给你:说话之道,讲的是教养、策略和心态,这些既不在道德之上,也不在道德之下,而是不涉及道德的项目……

这件事是在不动摇人生根基的原则下,令我们人生可以更顺利的做法。

刚才我说,你对许多事情的认知或许还处在学生时代。学生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二元对立式”的思考模式:对和错,黑和白,高和低,好和坏。

总感觉自己手里握着一把尺,以自认为正确的标准丈量身边的人和事,同时进行简单化的分类。人是很有意思的动物,喜欢把事情简单分类,却又讨厌别人对自己简单地概括和解读。

不管这是不是人性的弱点,我们都完全有第三条路可以走,就是少一些评价多一些建议。

如果你想获得更厉害的方法,我也有,就是连建议都省去,从现在起学着做一个倾听者,在倾听中不带一丝评判地去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感受而已。

就好比在电影院看电影,如果身边坐着一位边看边议论的人,你一定会火冒三丈,恨不得拿爆米花堵住他的嘴。

同样的,当再有朋友向你倾诉伤心事时,不妨卸下你解救众生的道德包袱,扔掉你明辨是非的原则立场,只需端一杯热茶放在朋友面前,听着她的心事自然流淌,用眼神和表情告诉她,此时你的情绪正和她一同起起伏伏,那一刻你就会拥有朋友间最美妙的信任。


合生成长课堂


28岁的西莉,人如其名,说话非常“犀利、直截了当”。

上大学时,成绩很好的她,却被室友排斥,也讨不到老师的欢心,在班级、社团里也没什么朋友。

她觉得周围没有志同道合的人,没有人适合跟自己做朋友,换一群人可能就不一样了,进入社会了就会好了。

但在单位里,西莉工作特别努力,能力很强,但就是不受上司赏识,同事也对她敬而远之,觉得她人虽然没有坏心思,但相处起来特别让人不舒服,说话不顾忌别人的感受,得罪人还不自知。

西莉大学时没谈恋爱,当时认为是缘分未到,如今已经奔三,仍然找不到对象,周围也没有人愿意给她介绍。

她很郁闷,觉得自己很坦诚,从不虚与委蛇,想什么就说什么,不明白为什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广州心理咨询解析:

坦诚,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说真话,也被视为是善良的表现。然而,真相有时候并不那么美好,甚至丑陋。

许多人不懂得如何说、如何表达,显得太过刻薄,这不仅影响事业成功,伤害了人际关系,更影响自己建立亲密关系。

从前,我们觉得只要聪明、学习好或能力强就可能得到他人的欣赏,但现在人们似乎更喜欢与“情商高”的人相处。

▼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情商?

情商,指的是情绪智商,包括以下5个方面:

1.了解自我: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它是情绪智商的核心,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2.自我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即能调控自己;

3.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4.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5.处理人际关系,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了解了情商的内涵,我们会发现,其实情商高并不等同于“虚伪”、“拍马屁”,情商高的人只是更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影响他人,并能及时觉察、照顾他人的情绪而已。

能做到这样,人际关系当然能维系得很好。

▼ 成熟、情商高的人如何说话?

1. 把握分寸,顾全他人,也成全了自己

真正情商高的人,懂得把握关系的深浅,绝不会做交浅言深的事,知道哪些话适合在哪些场合里说,也不会说得太过分。

懂得说话的艺术,话到嘴边先过过脑子,照顾他人的感受,而不是一上来就是批评指责,也不虚伪圆滑、睁眼说瞎话,而是尽量以委婉善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鲁迅为萧红代表作《生死场》作序时,对其小说赞誉非凡。但鲁迅后来说,序言中说小说“叙事写景胜于描写人物”,其实是指描写人物并不怎么好。

可见,说实话的最高境界,不是总说实话式的刻薄,而是顾全了别人的面子,也成全了自己的智慧。

2. 无论是什么话,注意不说错话

说话很难,拿捏该说什么话更难。而无论我们说什么,记得不要说出让关系破坏的话。

这不是教唆说谎和圆滑世故,每个成年人、成熟的人都应该掌握一个度,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激进,不极端。

十年交一友,一句话可能就断送了一生的情谊。斟酌一下,总没坏处,如果实在说不好,装作糊涂一点,也是不错的选择。

3.了解对方的需要

女人爱漂亮,也喜欢问老公,我穿这件衣服好看吗?若男人老老实实地回答:不好看,太老气了;当妻子亲自下厨,煞费苦心地尝试了几个新花样,但味道不怎么好,男人明显嫌弃:难吃死了……

如果在婚姻生活中,男人经常这样表达,毫无“求生欲”,老婆得常常郁闷、生气了。

聪明的男人会了解女人行为背后的需求(希望得到赞美、关注、肯定),选择适合的方式去表达,如,“嗯,这件衣服做工不错,你再过几年穿会比较好。老婆你还这么年轻漂亮,可能另一件XX会更适合你。”这样的表达也同样真实,而且女人听了心花怒放,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成熟、情商高的人,受人欢迎,让人相处舒服。

▼ 那么,直率、有话直说的人中,为何有些人被接受,有些人被疏远呢?

1.不懂得如何尊重人

生活中,有些所谓心直口快之人,TA们说话做事往往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总说想什么就说什么,不知分寸,把别人置于示众的尴尬底下,让对方尊严扫地。

如,一个买不起车的人,抱怨油贵,TA要当场拆穿;

朋友圈里都是美女,TA非说人家用了美颜相机才漂亮;

一个女孩子反对奢侈浪费,很少买新衣服,TA非要说戳破对方家里穷……

有的人可能是因为心直口快,没想那么多,脱口而出,当讲不当讲的全讲了。

而有的人,情绪管理能力比较差,有情绪时,尤其是气愤之时,明知不当讲却故意而为之,事后还理直气壮地说,我这叫真性情,这就是我的性格,我没有恶意(也坚决不会改),只是听者气量太小而已。

2.未适应大环境和规则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文化潜规则:

卖古董的叫碰瓷、打眼,如果你当场揭穿,一准挨揍;

揭秘魔术的,都是些业余爱好者,真正的魔术师到死也不会把真相说出来的,那是职业道德;

电视里的相亲节目,多数是艺人在撑台,大家都当娱乐节目看,不必较真;

连各国的外交部,每天都在打太极……

这些东西,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看破不说破有时候也是一种修养。

有时,说真话,也不完全等于情商低,关键在于说话前先思考一下对方的处境、情绪和需求,斟酌一下会更好。


听说吧心理咨询


外圆内方:内有原则底线,外有嬉皮圆滑,才能立的住、行的顺!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有自己的做人、做事的底线和原则,底线之上绝不去挣言词之利、口舌锋芒!祸从口出,一时口舌之快盖过了别人的锋芒,言词有无道理已无关紧要,可怕的是你抢占了别人风头,你不知不觉中已是众矢之的!所以:独处守心,群居守口!把表现、高光、风头留给别人,本身就是最成功的社交: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无言之交,尽显风度和格局!



话不在多,要有温度!别人风光时,“需要”锦上添花;他人暗淡时,“必要”雪中送炭!一句话的事,又不要你三亩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世界上最最暴利的生意,就是:会说话!让人舒畅的几句话,你不知道会得到多么巨大的回报!好话、舒心话,需要本钱💰嘛!单位里晋升快的哪个不会说话、生意红红火火的哪个不讨人喜欢、一穷二白俘获美女芳心的哪个嘴上不抹蜜!无成本,零投入,产出、回报巨大:因为千金难买我高兴呀!

会说话,首先要有好的情绪管控!不是人家春风得意你嫉妒,人家虎落平阳你欺负:气人有,笑人无!管控不住自己的情绪,胡说八道,泄愤出气,不但不是投资,而是伤人、招仇、负债累累!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85/100是沟通情商,15/100是智商能力!同理,一个愉快、有回报的正收益谈话:85/100是你的情绪管控,能否与对话者产生情绪上共振、共鸣;15/100是你的语言技巧和特色!朋友家家人离世,你可能一句话不说,静静的陪他坐会,他都会感到你的关怀和温暖!行动也是语言,关键是情绪上契合!

所以谈话中,觉察、跟进对话者的思路、情绪很重要,你的语言才能有的放矢!

说话要有力度!力度来自真知灼见、深思熟虑、一语中的!在对别人的工作、生活有建议时,千万不要信口开河,嘴比脑子快!要有逻辑性、建设性!

总之,说话不挣一时口舌之快,管控好自己的情绪,跟进、适应对话者的情绪,语言有温暖、有力度、有的放矢,不但不得罪人,还会有收益!

加油,亲爱的陌生人!


河马故事会


题主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都说语言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是暖人心,用不好就是杀人刀,性格大大咧咧,直来直去表明您的为人坦诚,不拘小节,但是工作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变得不再那么简单,所以题主您的直来直去就极有可能会让对方不开心,而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何时导致对方的不开心。不是说性格不好,只是说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

首先,要明白对方是什么样的性格

如果对方也是大大咧咧直来直去,且承受度比较高的人,那么如果按事实说话,相信也能相谈甚欢,但是如果对方是玻璃心,那么就需要斟酌一番,修饰一下再说。

然后,要明白是什么场合

就像您说的,同事说她和她男朋友分手的事情,那么她当时的情绪要不悲伤,要不悲愤,她找你说的目的是想来寻求安慰和认同的,那么在这个时候,纵然她有千方不对,也不能直接指出来,至少当下是不可以的,如果觉得这个确实是很大的问题,那么可以在她冷静下来之后再跟她说明,提出问题,就要提出解决方案,不然就是在耍流氓。

其实说话是一门艺术,说是一回事,怎么说是另一回事,祝好~



每日谈心



你所说的说话容易得罪人,是你缺少对别人的尊重,还是说你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呢?

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不发生矛盾,而因为性格或者习惯上的一些冲突,这种矛盾让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上感到困惑,甚至产生交往的恐惧甚至障碍。

缺少对别人的尊重和心直口快是两种概念。


不尊重他人,是一种个人素养,教养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说话得罪人,那就需要大力改进了。比如说同事今天换了一件花裙子,你上来就说太难看了,跟你体型不匹配等等,这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体现。

而心直口快呢,往往是很多人性格的一种特征,这样的人往往朋友很多,大家对他比较了解,对他的性情比较熟悉。身边人知道他是这样的人,也不和他计较,心直口快让人感觉这人好交往,很简单,不磨叽。

这和不尊重他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况。比如在工作的衔接上,同事的某一环节做的不对,或者存在着一些瑕疵,你把它说出来,和同事进行深度的交流,直接了当,这是可以让人接受的。因为你是对事不对人。


但如果在开放的办公大厅里,你大声的呼喊着同事的名字,声称其什么什么做错了,这就是缺少对他人的尊重,就变成另外一种概念了。

所以说话容易得罪人,有两种概念,有一种概念的得罪人,是可以被人理解,并逐渐接受的;而有一种是缺少礼貌和教养,那就是你大大的不对。


辽沈名医


我们喜欢性子直的朋友,这样交往起来很痛快,没有心机。但不喜欢说话很直的人,他们似乎有一种强大的支撑力,认为,我说的是实话,无所畏惧。

我相信题主也是个热心肠的人,热心帮助别人,却没发现自己说的话已经中伤了对方。

说话太直伤到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这类性格的人,通常我们会说,情商不高。因为他们在说话的时候只顾自己的逻辑顺序,并没有考虑到对面和他正在交谈的这个人的感受,他们更多的是对于这个话题的思考和关注,焦点不在人际关系,而在问题上。他不在意你的当下感受和你的情绪,不会想到原来自己的话会伤害到你。

所以,对于题主来说,最重要的要学会换位思考。

沟通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先“共情”。

比如你同事和你诉苦,那你作为她的朋友,要先关注到她的当下情绪,可能是悲伤和难过,那你就可以想,如果你是她,你会想得到对方的什么帮助?

要认识到人与人的差别

当遇到同一个问题时,你的朋友认为很烦躁,而你会觉得,这有什么可烦躁的,你甚至会不理解对方,从而产生误会。你要学会每个人的三观和性格都是不一样的,你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仅仅代表你的个人感受,要尊重别人的感受和情绪,因为你们不是一个人。

可以学习一些沟通交流的技巧,比如说一些大咖写的书或者电视节目,学习他们的说话方式。

于际敬,《易思维问题解决》创始人,知名心理专家,《爱情保卫战》等多家电视节目邀请嘉宾,从业20余年,上千小时咨询个案


身心健康专家于际敬


说话总是得罪人,要分成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第一个是你说话得罪人的模式是什么?
第二个就是你为什么总是会觉得自己得罪人,有没有可能是太过在意别人的感受和看法。

先说假如说你说的是真的,就是你真的很容易得罪人。

首先要说的是,你为什么能够察觉自己得罪人呢?是事后回想自己得罪人了吗?还是觉得经常跟别人发生矛盾?有了很明显的外在表现。如果是后者,那么说明你和别人沟通的时候,你没能考虑到别人的立场和感受,你要学会用同理心去和别人交流。从问题上看,你是不希望自己去树敌太多的,你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每一次引起别人不愉快的表现,你都说了些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这些话是怎样伤害到别人的?你的本意是什么?只要把这几件事弄清楚,做一些改变就可以了。

有些话可能你说的是真的,但对方的情感情绪上接受不了,那就换一种说话的方式,有些话,是你无心的,那就多一点小心,多一点谨慎,交往中多一点考虑别人所处的情境。如果是事后回想,觉得自己可能得罪人了,那么说明你最近的社会交往关系,让你觉得不友好了,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很容易伤害到别人,这个时候说明你很焦虑了,问题出在你的心态和情绪上。试着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完美主义,有没有太过于在意别人,你的那些伤害是不是真的有你想象的那么大,跟别人去交流一下,跟那个你以为伤害到的人去交流一下,看看他真正的感受是什么?


然后我们说第二个点,就是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得罪人?你对自己的意见,对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是不是真的很没有把握?你做的事情是错的吗?是不应该的吗?你是在按照自己所想、所需要的、所需求的去表达和行动吗?它们是合乎情理的吗?如果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你所设想的得罪人,对你来说可能不是你的问题。如果从小到大,你总是会得到否定,总是会有人谴责你,斥责你,总会有人觉得是你不够好,你做错事情了。那么,在你成熟之后,做起事情来,就很容易自我指向。这就涉及到了提升自信和自我认同的问题。希望你能够不断的为自己积累成功的经验,认可自己,不再怀疑自己的想法和行动。渐渐的,你会争取到更多的经验和认同感,你的焦虑和恐惧感就会慢慢的淡化和消失。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马海明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